重生之刹那芳华 第52部分阅读

    重生之刹那芳华 作者:肉书屋

    重生之刹那芳华 第52部分阅读

    穿得这么“靓丽”,不过要是嘉辉喜欢,偶尔穿穿也无妨。

    嘉辉走过来从后面圈住芳华,看着镜中的芳华说:“很漂亮!”

    芳华也看着镜中的嘉辉;“睁眼说瞎话!”话虽是这么说的,但她还是忍不住咧嘴笑了起来。

    嘉辉看着芳华,感觉到一缕阳光照进心房,他低头吻了下芳华嘴角的笑涡,轻声说:“以后天天都要这么笑!”

    除夕一大早,两人就坐大巴前往机场。托运了行李,过了安检,嘉辉陪她在候机室的茶座坐。

    芳华从包里拿出份文献就开始看上了。经过这些天的强化,她早就可以甩开专业字典直接阅读了。

    服务员问二人点什么喝的,芳华要了花茶,嘉辉要的是咖啡。

    等饮料送上来,芳华尝了一口嘉辉的咖啡,发现他没放糖,蛮苦的。她不禁问:“你不嫌苦啊?”

    “做实验的时候经常喝这个提神,就习惯了。”

    “做实验挺辛苦的吧?”

    “做出结果的时候,就不觉得苦了!”

    “嗯。”

    嘉辉也不再说什么,从芳华的包里拿出一叠文献。都是芳华看过的,她用红笔划出来一些可圈可点的地方,也就是有可能要引用的。

    而嘉辉就在笔记本上帮她打好引文的正规格式,以及引用段落的译文,还按照字母顺序进行了排序,这样就方便她查阅和引用。

    别小看这项工作,虽然它不影响正文的内容,但是需要细心地校对,很花功夫的。而嘉辉帮芳华先做好这些,就可以帮她节约不少时间。

    两人就是在飞机上也是忙着这些。偶尔休息的时候,也在探讨专业问题。嘉辉建议芳华可以开始构思综述的大纲了。

    芳华点头,虽然没全看完,但是重要的综述也看得差不多了,心里大概有了底。她闭目思考着。

    这时,乘务员开始广播了:“女士们,先生们,本架飞机预定在10分钟后到达成都双流机场。机场地面温度12度,西北风3级。”

    芳华睁开眼,和嘉辉相视一笑,双双向窗外望去。

    朵朵白云之下,是如棋盘般纵横密布着田亩和农舍的成都平原。这里和起飞时看到的京郊相比,青翠之意盎然。

    因为今天是除夕,也是立春。春天已经来到了芳华和嘉辉的家乡,也来到了他们的心中。

    正文 一百六十、家人(一)

    一百六十、家人(一)

    芳华和嘉辉下了飞机,拿了行李,走出来就看到站在接机的人群中的林征宇了。

    兄妹俩也是四年多没见了。芳华觉得大哥没怎么变,连身材都还是原来那标准的运动员身材。这可很难得,因为结婚后的男人一般都容易发胖。

    芳华挽着哥哥的一只胳膊,“哥”长“哥”短地叫着。林征宇乐呵呵地接过小妹的背包自己提着,两人亲亲热热地往停车场走去。他们只顾着在前面说东说西,把嘉辉一个人甩在后面了。嘉辉微笑着摇摇头,拖着行李箱跟在他们后面。

    林征宇先把他们接自己家里。

    芳华的嫂子已经怀孕四个月,所以就没去机场接机。不过她的体质本来就好,现在孕吐反应也过了,身体情况还是挺好的。芳华把给嫂子买的钙片和维生素片拿了出来,让她注意补充营养,还让自家哥哥要好好照顾大嫂。嘉辉也对林征宇说,到川医生孩子的时候可以去找他,他和芳华都有同学在那儿,照顾一下不成问题。

    林征宇谢过他们的好意,不禁也问他二人是怎么打算的,是回四川呢还是留北京?总不能就这么两地分居吧?

    芳华没急着回答,而是看着嘉辉,看他是什么意思。

    嘉辉冲着芳华微笑,拉着她的手又紧紧握了她一下,说道:“我觉得芳华还是不动,等我去北京。”

    芳华感激地冲他点点头,才看向大哥:“嗯,我们还是在北京发展比较好。”

    林征宇无奈:“唉,真想你们都回成都,那样再把爸妈接过来,一家子多热闹。”

    芳华也无奈:成都是好,可少不入川啊,这里是适合养老的城市。而自己和嘉辉都还需要奋斗、不能松懈。

    不过,嘉辉做出去北京的决定,也不容易。毕竟,他是家里的独子,阿姨、爷爷都还是希望他留在四川吧?

    本来芳华都考虑过,嘉辉要是留四川,自己也回来就是了。只是,没想到,嘉辉还是做出了最有利于自己的决定。这让芳华觉得自己对嘉辉的家人都有些亏欠。

    嘉辉的安排是,大家中午一起去他妈家吃饭,下午再回绵阳过年。这样,两家的年饭都算是吃到了。

    四个年轻人到了姚阿姨和张叔的家中,这是城东一处新开发的小区。成都这几年房地产也开始起步了,但跟北京和上海比就差远了。这里的楼盘一般每平米才2000至3000左右,北京城内早已经是5000多了。

    姚张二人都已经退休,每日在家炒炒股、养养花,倒是精神都不错。他们还准备上老年大学,学点书法声乐什么的充实一下业余生活。

    芳华等人过来的时候,张叔已经做好了一桌菜,就等着他们了。大家坐下边吃边聊。

    姚阿姨一边感叹芳华瘦了,一边忙着给芳华嫂子布菜,叮嘱她一定不要客气,不能让肚里的孩子饿着。

    她还对芳华说,等嘉辉和川医这边协商好了,就去北京。让她别急,再委屈一阵子就好了。

    这让芳华更加对姚阿姨满怀歉疚,她看看嘉辉又看看姚阿姨,说道:“阿姨,等我和嘉辉在北京安顿好了,买了房子就接您和张叔一起到北京!让我和嘉辉好好孝敬您二老。”

    姚阿姨却说:“不用!你们两个自己过好就行了。我和你张叔,就在成都,我们在这里生活都习惯了。”

    张叔也在一旁说:“是啊,我们两个就能相互照顾。你们年轻人还是应该趁着年轻去外面好好闯闯,别让我们拖你们后腿。”

    芳华看着貌不惊人的张叔,再看看气色比几年前还好的姚阿姨,不由笑了:辛苦了半辈子的姚阿姨,虽然没有少年夫妻白头到老的幸运,但总算在晚年有个好老伴,能一起走完人生之路。

    不过她还是说:“那,您和张叔要是不习惯在北京长住,经常来小住一段时间也好啊!”

    姚阿姨也就答应了。

    饭后大家坐着休息聊天,姚阿姨又和芳华说了几句体己话。主要意思是她觉得嘉辉从小就不爱说话,有什么事都喜欢自己拿主意。这次他从国外回来后,似乎更加深沉了。

    这样子虽然是更成熟了些,但是她怕芳华和嘉辉在一起会觉得闷,希望芳华不要介意这个闷葫芦的个性。

    芳华只是含笑听着,心里想:嘉辉对别人是闷葫芦,在自己这儿可是话不少。不过,不管他是闷葫芦,还是啰嗦大王,自己都是一样爱他。

    姚阿姨又说,要芳华在北京多留意一下有没有合适的房子,应该准备买房子了。她这些年一直就在给儿子存着钱,虽然北京的房价太贵,但是付首期的款项她还是可以帮忙出的,让芳华不要担心。

    芳华听到姚阿姨为嘉辉和自己操这么多心,鼻子就有点发酸。

    她还没来得及说什么,在一边听到了几句的嘉辉已经坐过来,拉着自己母亲的手说:“妈,我都这么大了,本来该给您钱孝敬您的,怎么还能再要您的钱?您不用管我们,您只管吃好喝好,想干嘛干嘛。您放心,我在北京买得起房子。”

    芳华也连忙称是。

    姚阿姨还在说:“你还没开始工作,芳华的工资也不高,这些年恐怕也没存什么钱吧?哪儿买得起房子?”

    芳华听到这儿,不禁惭愧地吐了吐舌头。

    林征宇倒是过来给自己妹妹撑腰:“哦,小妹曾经委托我给她炒股。现在股市不错,市价大概有七八万了。”

    芳华大为意外:“这么多?”

    嫂子在一边抿嘴一笑:“要不是他给你操作的比较谨慎,应该还不止这些呢!”

    芳华汗颜:怎么真的人人都懂股票啊?!

    她还是有点担心地问:“哥,你是不是玩得比较大啊?”

    “没有,我那几十万算啥啊!周胖子都是几百万地玩。”

    “啊?!他不是搞医药和房地产吗?怎么还炒股啦?”

    “全面发展嘛!对了,他和你们宿舍的老大终于结婚了,你知道吧?”

    “不知道啊?周启峰和周玉结婚?她们都没告诉我啊。”

    “哦,就元旦刚结的,你不在嘛!”

    芳华感叹:不知究竟有几个好妹妹的周启峰同学,还是被和他同龄的周玉大姐俘虏了。其实,他们俩个还是挺配的,也挺有缘的。

    嘉辉倒是没怎么注意芳华和林征宇的闲话,他在那边继续和姚阿姨保证着,自己会很快在北京买房,不用母亲操心。姚阿姨最后说,那要是钱不够一定要和她说。

    正文 一百六十一、家人(二)

    一百六十一、家人(二)

    除夕的下午,林征宇开车,四人直奔绵阳而去。

    芳华本来在车上还想看会儿文献,嘉辉把她的东西收了,让她和大哥大嫂好好说话。他倒是带上了自己的电脑,在一边继续帮她整理着文献。

    其实,芳华现在的进度已经走在计划表前面了,所以她也就放松了,和哥嫂聊聊说说的,一路上很快就混过去了。

    下了高速后,芳华就忍不住给家里打了电话,说马上就到了。

    等他们的车子刚在小区路口出现,林志辉、孙玉敏就迅速下楼迎了出来。芳华远远看见爸身影就坐不住了,她还没等车子停稳,就打开了车门,蹿了出来。

    “妈——!”芳华一头扑在妈妈怀里,差点没让孙玉敏打个趔趄。

    孙玉敏忙把女儿搂住,边拍着她的背边说:“怎么还是这么……”

    话还没说完,芳华趴在她肩膀上叫开了:“妈,我好想你哦!”

    孙玉敏不禁狠狠拍了这个娇女一下:“小骗子!这么多年都不回家,还说想我!”

    芳华抬起头,眼睛里却含着泪花:“妈,人家真的想你嘛!”

    这倒吓了孙玉敏一跳,不由一边给她擦泪一边说:“这傻闺女!怎么这么大了还掉金豆!好了好了,妈知道你想我!”

    林志辉在一边不禁说;“你看看你,小妹好不容易回来了,你还把她惹哭!”

    芳华也觉得不好意思了,这么大人了怎么见到妈妈还要哭。可是,平时不觉得,回来了扑在妈妈怀里,才感觉到——有妈真好!有妈地方才是家呢!

    原来,我根本不是自己想象中的那么坚强。原来,我想妈妈想家的心思埋得那么深,只有嘉辉看出来了,才执意要带自己回家过年。

    芳华笑着擦了自己眼角的那点泪花,看了看旁边站着的老爸,见到他的两鬓已经灰白了不少。这两年爸爸退休了,就没有借出差的机会到北京看自己。几年不见,乍一见还有点显老了,但老爸看向自己的目光一如既往地充满骄傲和宠爱。

    芳华也一视同仁地张开手臂喊了声“爸”,扑在老爸怀里,重重地拥抱了一下他。

    林志辉被这个拥抱感动了。幼年时的芳华奶声奶气地喊着“爸爸”扑在自己怀里的样子,一下子都记起来了。

    那时候,自己最喜欢用脸上的胡子茬去扎女儿娇嫩的小脸,然后看她一边躲一边叫着“爸爸坏”的样子,哈哈大笑。这是当年自己每次出差回到家里,都要和小女儿上演的剧目。

    可惜,那个小女孩很早就懂事了,懂得听爸话,懂得不给爸妈惹麻烦,懂得关心别人。那年夏天她跟老大偷着下河沟被扎了脚,自己狠狠打了老大一顿。死倔的老大咬牙挺着跟英勇就义的烈士一样,她却在一旁被吓坏了,边哭边喊:“别打哥哥了!都是我不好!我以后再不出去玩了!”

    大概就是从那儿以后,女儿渐渐不那么活泼了,在玉敏的教育下越来越文静,越来越内向,也再不会扑在自己怀里撒娇了。现在想来,小时候对两个子女的教育都还是有点简单粗暴了!

    女儿上学后的学习成绩倒是一直不错,但自己却有点为她那内向的性格担心!其实,她那性格也不是很适合学医,心性太软了。

    没想到她上大学后倒是真的长大了,变化很大。成绩不错就不说了,思想也成熟了不少,性格更是活泼了许多,似乎以前被压抑的真性情恢复了不少。不太明白她的变化怎么这么大,大概是离开深山沟,在外面的世界里接触到不同的人和事,心胸和眼界也变宽了吧!

    不过这么多年了,女儿都没这么扑在自己怀里撒娇了,还真是怀念啊。

    林志辉一时间百感交集,但表面上还是端着,只是拍了拍女儿的背“嗯”了一声。

    孙玉敏已经又去迎接儿媳妇,搀着她嘘寒问暖了。至于儿子和准女婿是没人理的,自发自觉地去拿行李,当苦工了。

    林征宇看着老爸老妈随便招呼了一下,就一人一个拉着女儿媳妇先行上楼,不禁和嘉辉抱怨:“看到了吧!这就是我们林家重女轻男的家风!唉,我从来都是林家地位最低的那个!这么多年,我都习惯了!”

    嘉辉微笑着说:“大哥,你的这种地位,已经是很多人羡慕不来的了!”

    林征宇边走边说:“我现在就盼着我媳妇能给我生个闺女,也能让我在林家长长脸!”

    “男孩不好吗?”

    林征宇叹道:“生个男孩,最多和小妹打个平手啊!只有生个闺女,在她爷爷奶奶心里才有可能争过她姑姑!”

    嘉辉失笑:“大哥,你太夸张了!”

    “对了,你可不能和我争啊!你以后一定只准生儿子,不许生女儿啊!”

    一贯镇定的嘉辉也不禁有点局促:“咳咳,这种事,我说了也不算啊!”

    林家住的房子也是有暖气的,这是因为单位的北方人多,都住惯了暖气房,所以才能在淮河之南的南方还建造一些暖气房。这也是林父林母在退休后,不想去成都陪儿子的原因之一。成都那潮湿阴冷的冬天,对老年人的健康可不好。

    芳华进了屋,把外套一脱就直奔自己的房间。屋里的摆设都没变,和自己在这儿住的时候一样,还收拾得干干净净的。书桌上镶嵌着自己照片的相框,也放得端端正正,擦得光亮洁净。

    虽然芳华不过是大学期间的寥寥几个寒暑假在这里住过,时间远远及不上自己住各种宿舍的时间。但这里是家啊,是自己在家中永远都会拥有的一片个人天地,是自己做梦都会梦到的家中情景的代表。

    芳华往自己的大床上一倒,然后来回翻滚了几下,趴在床中央一动不动了。唔,还是自家的床铺舒服。

    她不知怎么的想起了《木兰辞》的几句:“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她有点理解花木兰同学多年在外征战漂泊后,回到家中的那种欣喜和安宁的感觉了。家里是多么舒服啊!什么战袍,什么盔甲,都可以卸下来了,好好休养生息了。

    嘉辉提着她的行李进来,放在桌旁后,坐在芳华身边,抚摸着她的头说:“累了?”

    芳华侧过脸来说:“没。”

    嘉辉拉着她胳膊说:“那就起来吧,该把带给你爸东西拿出来了。”

    芳华却一使劲把嘉辉拉倒在床上,和自己面对面躺着。嘉辉先是一愣,但看着芳华笑眯眯地看着自己,一副调皮的样子,也不禁微笑起来。

    芳华冲他挑挑眉说:“这床舒服吗?”

    嘉辉有点心猿意马了,但也知道芳华在逗自己,忙撑起身子边起来边说:“还好吧!别闹了,快起来吧!”

    芳华也就跟着起来了,却又凑在嘉辉耳边轻轻说:“你刚才应该说,是给咱爸咱妈带的东西。”

    嘉辉感觉到芳华的心情非常好,暗想:看来带她回来过年真是回来对了。

    两人从包里拿出礼物送到客厅。嘉辉帮芳华选的礼物是二老一人一套保暖内衣和一件羊绒衫,林爸还多两盒碧潭飘雪茶,林妈还加一件羊毛大披肩。

    孙玉敏接过披肩感慨着:“还是女儿贴心,记得我生她后月子里受了风,肩膀背心总是怕冷。”

    芳华吐了吐舌头,这其实是嘉辉听自己闲聊时提过就记下了,然后自作主张买的东西。她知道妈妈对嘉辉的印象已经够好了,所以她也就“无耻”地把这功劳据为己有了。反正,自己也的确是记得的嘛,只是没来得及行动。

    不过,芳华还是坦白交待说;“买什么是我拿的主意,出钱出力的可都是嘉辉。”

    林志辉拿着茶叶心里也很受用,因为他刚刚喜欢上这茶也没几年,没想到远在外地的女儿都记住了。不过,他还是数落着两孩子:“你们也挣不了什么钱,还这么大手大脚地!特别是嘉辉啊,你下次来可别再买什么东西了。只要你们人回来了就好了,我们家不兴什么女婿上门要送礼的那一套。”

    孙玉敏也附和着:“嘉辉啊,你这孩子太多礼了!上次你过来,就带了那么多东西。你说你一个学生,能有什么钱。下次别买什么了!这里也是你家,哪有回自己家里还老买东西的!”

    嘉辉点头微笑:“嗯,我知道了。”

    又说了一会儿话,林志辉就去准备年夜饭了,嘉辉也一道跟着去帮忙。

    这两年,孙玉敏虽然也退休了,但是所里还返聘她当技术顾问,所以她还在上班,而且还挺忙的。于是,退休后的林志辉就为孙玉敏做饭炒菜,包了一切家务,成了她的后勤部长。

    两个人一个主外、一个主内,相处了半辈子的模式,现在是调换了过来。林志辉说,现在他要把过去那些年因为工作亏欠孙玉敏和这个家的都还上。

    等待年夜饭的时间里,嫂子先进屋去小睡一会儿,为晚上守夜做准备。孕妇容易疲劳嘛,可以理解的。

    精力旺盛的林征宇出去买礼花鞭炮什么的了,说妹妹妹夫难得回来,应该放鞭炮庆祝。

    孙玉敏就把女儿拉到主卧室,娘俩儿关上门说起私房话了。

    林妈早就发现女儿瘦了黑了,这坐近了一看,头上怎么都有白头发了。她心疼地摸着女儿的小脸说:“每次打电话都说挺好挺好,原来是报喜不报忧啊!说说,在外面都受什么委屈了?”

    芳华摇摇头,抱着老脖子,趴在她肩膀上喃喃地说:“没受委屈!就是有些事情没想通,现在没事了!”

    孙玉敏一边轻拍着女儿的背,一边像小时候哄她睡觉一样轻轻地摇着她的身体:“你啊!该长大了!可不能还是温室里的花朵!”

    “嗯,我知道。可是长大,就意味着要吃很多的苦。我真不想长大。”

    “真是傻闺女,都快成嫁不出去的老姑娘了,还不想长大!”

    “妈——,你女儿我,还不到二十六岁呢!哪里老了嘛!”

    “哦,还不到二十六岁啊?你看看你现在,哪儿像个年轻姑娘。又黑又瘦的,和嘉辉站一起可是差远了。”

    “啊?哪有您这么当,只会灭自家威风,长他人志气啊?”

    “哼!我那是实事求是。前几年,你倒也像朵花儿似的。现在呢,怎么跟霜打过的茄子一样了。”

    “妈——,再这么说,我生气了啊!”

    “好好好,不说了。虽然妈不知道你到底遇到什么难事了,这么想不通。不过,你从现在开始要好好待自己,好好对嘉辉,好好过日子,知道吗?”

    “知道啦,我还会好好孝敬妈和爸的。”

    “真要孝敬,你们过得好,就是最大的孝敬了。妈和爸都不能陪你一辈子,你总要长大,有自己的家。嘉辉才是那个能陪你一辈子的人,只要你和他好好过就行了。”

    “嗯,我知道了。”

    说到这儿,孙玉敏扶正女儿,仔细打量了她一番,才问:“你老实说,嘉辉在北京看你这些天,有没有和他那个啊?”

    芳华自然老实地说没有。

    孙玉敏既欣慰又有点不太相信:“真有了也没什么,不用瞒我,我不会告诉你爸的。我知道你们现在的年轻人和我们那时候不一样了,你们两个感情又好,这么多年没见,干柴烈火的,我也能理解。不过,还是正正经经地等结婚后,更好。”

    芳华暗暗吐了吐舌头:您老说的这么开明,还不是不希望发生那事。不过,您老的眼光好,看中了个好女婿。要不是嘉辉,自己可差点就犯错误了。

    芳华跟老妈表决心:“您放心,只要没领证,我和嘉辉都会清清白白,不会越雷池一步的。”

    孙玉敏笑了:“唉,你们两个也快点结婚吧!那样我和你爸也就了了一桩心事了。”她又打开桌子的抽屉,从里面找出一张存折说:“你看,你的嫁妆我们都给你准备好了。”

    芳华一时好奇,打开一看,被上面的数字吓住了:三十万。

    爸妈虽然是高工资,但毕竟只是工薪族,这些钱基本就是他们的全部积蓄了吧。他二老也退休了,该留些钱养老啊!还给自己这么多钱,太过了。

    况且,几年前哥哥结婚,好像他们也不过只给了他两万而已。以前哥哥老说爸妈偏心,自己还不服气,现在才知道爸妈真的很偏心。

    芳华把存折合上放回妈妈手上说:“妈,这嫁妆我心领了,但钱我不能要。我知道,你们生怕我吃苦,用这嫁妆给我撑腰。不过,我长大了,要成家了,就不怕吃苦。”

    孙玉敏还在解释:“本来我们应该一碗水端平,不能给老大那么点,给你这么多。而且年轻人,也不该靠父母的钱。不过,谁让你在那么老远的京城呢?爸妈都照顾不到你,只能多给点补偿了。嘉辉虽好,但是女孩子还是要有笔丰厚的嫁妆,在婆家才更有底气。”

    芳华笑了:别看老妈平时总夸奖嘉辉贬低自己,今天这话还是看出来了,自己才是她亲生的。

    她开心地在妈妈怀里撒起娇来:“那这样,我们就告诉嘉辉,你们给了我这笔嫁妆,给他看看这折子,然后你们就收起来,就说是给我保管着。这样让他看得着,摸不着。嘿嘿,以后他肯定不敢对我不好。这不就行了!”

    孙玉敏也笑:“嗬,你倒好,就会欺负嘉辉那老实孩子。这钱吧,还是你们拿去买房子好了。我知道,你哥那儿还有你的一点钱,加起来买个小户型,两个人够住了。不过户主记得一定要写你的名字。”

    芳华还是不依:“不嘛,这钱就你们收着。至于买房子,我和嘉辉一点点挣钱、贷款买就是了。这样,房子就像是我们亲手搭建起来的一样,住起来更有成就感,更像是自己家。”

    “还说长大了呢,说话还这么幼稚,这么不会为自己打算。该清高的时候咱们就清高,该现实的时候还是得现实,知道吗?这钱就是爸妈给你的。爸妈有退休金,不需要这么多钱。可是你们小两口就不行了,孤身在京城,没房子连婚都结不成。你要是不要,等你们一结婚我就直接给嘉辉好了。反正他也比你可靠点,钱交给他管就对了。”

    “嗯?不是一般当都教女儿把住家里的财政大权吗?你怎么还要我交给嘉辉啊?”

    “那谁让妈知道你就不是个会理财的人啊!读书,老大不如你;理财,你不如老大。嘉辉虽然也是个读书种子,不过他可不像你是个书呆子,所以你们家的财政大权还是交给嘉辉好了。而且,两个人过日子,相互信任是最重要的。你如果不信他,我们就不会让你嫁给他,更不要说给他这么笔嫁妆了。既然信他,那谁掌握财政大权不都一样。当然啦,你也不能一点不食人间烟火,自己也要有自己的私房钱……”

    芳华不说话了,就只搂着妈脖子,在妈妈怀里静静听着她传授婚姻经验。

    她心里很踏实,不是因为父母给自己的那笔嫁妆,而是因为他们对自己无条件的支持。

    正文 一百六十二、家人(三)

    一百六十二、家人(三)

    林志辉在厨房里主厨,嘉辉打下手帮忙。

    这老丈人和女婿相得的可是不多。林志辉又是个比较严肃的人,嘉辉也不是善于插科打诨的人,两人之间的气氛就有点沉闷,说话基本上围绕这鱼怎么做、这肉怎么炒等主题进行着。

    终于,林志辉状似不经意地问:“嘉辉啊,刚才你说你也准备去北京工作?”

    嘉辉毕恭毕敬地回答:“是的,叔叔。”

    “其实小妹也不是不可以回川医的嘛,说说你的想法?”

    “哦,我是这么想的。首都的地缘优势绝对不是地处盆地的成都能比的,光是开学术会议交流什么的,就方便太多了。在北京,无论对我还是芳华的发展都是最好的。特别是芳华,她是个很单纯的人,只知道干好工作,在人际关系方面根本不会搞那些复杂的事情。她这种性格,就适合在一个上级对她很信任很赏识的环境下,才能很好地发挥才能,取得成就。”

    林志辉不禁说;“我好像听小妹说过,她和川医的时院长私交不错,当年本来是准备考他的研究生的。”

    “嗯,时院长是很欣赏芳华。但是,他在川医也不是一手遮天的。而且,他的改革还是得罪了一些人。如果,芳华去时院长手下干,这些明争暗斗难保不会影响到她。另外,今年已经基本定下来了,华西医大将要被川大合并了。这件事不管利弊如何,但对医院肯定还是会有一些影响,这一两年可能都会有点人心惶惶的。所以我觉得,芳华还是不要来赶这趟浑水,她还是呆在301比较好一些。”

    “301那种地方,应该争权夺利的事情更多些吧?”

    “本来是那样的。可是,叔叔,你可能还不清楚芳华是怎么去301的吧?她很幸运,认识了些很有能量的人,他们的影响力足以保证芳华在301不受别人的倾轧排斥。所以,芳华就像在台风眼中那么安全,正好可以安心地的事业。”

    嘉辉早就从芳华的描述中,分析出了芳华呆在301的好处,而这是懵懵懂懂的芳华从没在意的。嘉辉也由此在心里深深感激江波对芳华默默的照顾。

    “哦?这么说,你也打算去301了?”

    嘉辉微微一笑:“芳华是女孩子,少受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影响是应该的。至于我,就没关系了,人情世故本来就该是我为她承担起来,而不是反而沾她的光。再说,301更适合临床工作,不太适合搞研究,我会去北京其他单位试试的。”

    林志辉点点头:“嗯,好,有志气。我支持你!那你准备什么时候去北京?”

    “我和四爷爷谈过,他说我至少应该在川医呆够一年才能走。不过最近一段时间,我会去北京,先帮芳华搞定她的研究生课题,也可以顺便考察和联络一下北京的工作单位。”

    林志辉暗暗赞许:嗯,心思缜密,做事有计划。这一点,的确是自己家两个孩子都比不上的。玉敏确实比自己有眼光啊。

    林志辉觉得自己可以完全放心地把宝贝女儿交给这个小伙子照顾了,他的面色也不知不觉地温和了许多。

    他又缓缓问道:“北京的房价可是不便宜啊,你怎么考虑的?”

    嘉辉恳切地说:“这个嘛,您不用担心。本来有些事还没做成之前,我不太想说。不过既然叔叔问到了,我就给您交个底。就是现在马上要我在北京买房的话,我也没什么问题。”

    林志辉倒不是不相信嘉辉的话,只是确实有点意外:“你怎么有那么多的钱?在美国实验室里也挣不到什么钱吧?”

    “哦,这个是我的一个机遇吧,在机缘巧合下发了笔小财。不过叔叔,这事儿,请您先不要告诉芳华,因为我还没和她说,还想给她一个惊喜。”说到这,嘉辉也有点不好意思。

    “呵呵,好吧!到时候别把我们家小妹吓着就行!那——你和小妹都没说,怎么又告诉我呢?”

    嘉辉看着未来的泰山大人,面带微笑;“叔叔,我想如果不和您说清楚,您恐怕即使同意了我和芳华的婚事,心里还是多少有点疙瘩,担心自家女儿受委屈吧?所以,我给您交个底,就是请您放心,我完全有能力照顾芳华一辈子,给她一辈子的幸福。”

    林志辉看着这个沉稳的年轻人,也微笑着点了点头:“好,那我就相信你了。小妹是我们林家的宝贝,我们自然会给她准备一份丰厚的嫁妆,不会让你们梁家吃亏的。”

    嘉辉暗自松了口气,知道林爸这里自己算是真正通关了。他轻松地说:“那就谢谢叔叔阿姨了。不过,那嫁妆就是芳华的私房钱,我保证不会动用一分钱的。”

    林志辉摇头:“诶,也不能这样。你们两个结了婚,做什么事都应该同心同力,钱财不必分得太清楚。当然,你是男人,应该多承担些责任,比如负担家用什么的!”

    说来说去,他也还是认为嘉辉应该是家里的顶梁柱、壮劳力。当然,深受传统观念影响的嘉辉也完全赞同这一点的。

    准翁婿二人话都说开了,倒是都感觉自在放松了,就开始认真交流起厨艺来。这个嘛,别看林爸年纪大,可就没有小梁同学的经验丰富了!即使这些年在国外,他的手艺也没落下。

    在斯坦福的中国留学生中,嘉辉的厨艺可是很有名的。大家在逢年过节聚会的时候,都让他来领衔主厨。他做的改良川菜总让大家赞不绝口,也因此可以稍解一些思乡之情。

    所以今天,本来说好是林爸主厨,最后和平演变成了嘉辉主厨。两人密切合作,整治出了一桌丰盛的年夜饭。

    各色海陆空、炒炖拌的菜肴摆了满满一桌,一家六口人也团团圆圆地坐了一桌。林家真是好多年都没吃过这么热闹的年夜饭了。

    林志辉很高兴,还开了瓶红酒。家里人除了大嫂,人人都倒上一杯红酒,举杯互祝新年快乐。

    开吃后,芳华看着桌上的红油鸡块,不禁想起小时候吃鸡的事。那时生活条件比现在是差远了,平时往往吃素或只带一点肉末的“肉”菜,到周末才能吃顿大肉改善一下伙食,吃鸡也不是月月都能吃到的。

    每次吃鸡的时候,为了避免哥哥多吃多占妹妹的那一份,爸妈总是公平地一人给一只鸡大腿。不过后来生活条件好些了,吃肉也不稀罕了,自己竟然不喜欢吃鸡腿,嫌它肉太多。于是,鸡腿就都给了哥哥,自己就只吃鸡翅膀和鸡爪子一类。老妈还总说自己是个不会吃的人。

    芳华正在回忆呢,林征宇刚好夹起了一块鸡肉,一看是翅膀,很自觉地往小妹的碗里递了过来:“诺,你的翅膀!”

    芳华笑了笑,一边接过来一边说:“哥,你小时候就是吃鸡大腿吃多了,才长一身肌肉吧!”

    林征宇点头:“是啊,我要是多吃鸡翅膀,也早就像你一样远走高飞了。”

    芳华找到盘中那目标明显的鸡腿,夹起放在大嫂碗中:“嫂子,多吃点,让我的小侄儿以后长得比他爸还壮实。”

    没等嫂子道谢,林征宇忙纠正道:“错了啊,是侄女!我可是喜欢女孩的。”

    嫂子瞪他一眼:“那我要是生个小子呢?”

    “啊?!那我也喜欢。不过——,我们还是生女孩,好吧?女儿多好啊,女儿是妈贴身小棉袄啊!”

    芳华看着哥哥那陪着小心跟嫂子商量的样子,吃吃地笑起来。一转眼,她却见到老妈夹起另一块翅膀放在嘉辉碗中,什么都没说,只是微笑着往自己这边又看了一眼。

    嘉辉含笑点头,说了声“谢谢阿姨”,也向自己这边看过来。芳华赶紧装作什么都没看见地转过头,不过她嘴角还是翘了起来。

    她一边啃着翅膀,一边想:老妈,吃个鸡翅膀都能让你这么“上纲上线”的。我不管啦,我就是纯吃鸡翅膀而已!

    今天的菜是嘉辉主厨,自然让芳华的胃口大开。她这么捧场,嘉辉开始还很高兴,后来发现她吃得有点多,考虑到中午都吃过一顿,嘉辉便劝芳华少吃点。

    芳华也知道该控制着点,无奈嘉辉做的菜太好吃了,最后她还是没管住嘴,吃得有点撑了。

    饭后,林征宇提议出去放鞭炮,顺便可以让芳华散步消食。林家二老让几个年轻人只管去,他们就在屋里准备看春晚了。这时候的春晚已经对大多数年轻人没什么吸引力了,但年纪大的人对春晚还是有一定感情,一个节目都不想漏掉的。

    城区内禁止燃放鞭炮,需要步行二十来钟左右到江边某处才可以放。林征宇告诉芳华地方后,让她和嘉辉慢慢走过去,他将烟花爆竹都放在车里,先开车带着老婆过去了。

    正文 一百六十三、不变的只有那首歌

    一百六十三、不变的只有那首歌

    下了楼,打开楼门口的防盗门,迎面吹过一阵小风,芳华本能地瑟缩了一下。嘉辉见状将她搂得更紧一点,还低头问她冷不冷。

    芳华这才发觉其实这风并不大,也并不冷,自己是反应过度了。她笑着摇摇头,并将嘉辉的手从肩膀上拿下,只是和他手牵着手走路。

    芳华走了几步,忽然停下,对嘉辉说:“闻到没?好香。”

    “嗯,是腊梅。”

    原来是刚刚那阵小风,将人行道边正在盛开的腊梅的花香送了过来。这清幽飘渺的花香让人闻了,精神不由为之一振。

    芳华拉着嘉辉寻香而去,发现这梅树正好是沿江栽种的。他们一路行来,时浓时淡的清香,如烟如雾般,总在两人身边徘徊。

    这时,呼吸不再是本能和生存的需要,而是一种追求和享受。

    芳华不时做着深呼吸,长吸一口清气,让它在肺内停驻到每一分清新都被自己吸收后再缓缓呼出。一会儿,她感觉整个人都清爽了很多,刚刚饭后撑着的感觉也消失了。

    她扭头对身边的人说:“你看我像不像在练吐纳功夫?就这样——呼吸之间,吞吐天地日月之精华?”

    嘉辉一笑:“你要成仙吗?”

    “成仙?”芳华挑挑眉,“才不要!高处不胜寒啊,何似在人间!”

    嘉辉拉起她的手,放在唇边亲了一下,然后笑着说:“那我就放心了。”

    芳华不以为然:“有什么不放心的啦,我就是一大俗人,喜欢吃吃喝喝!你做顿好吃的就能把我收买了,就这么踏踏实实留在人间了。”

    “哦!还有什么能把你收买了?”

    “嗯,好看的书啦,好看的电影电视啦,都行啊!当然得是我没看过的。”

    “哦——,这可有点不好找。你这些东西看得又多又杂的。”

    “诶,别光说我了,你呢?什么能把你收买了?”

    “嗯——,”嘉辉沉吟一会儿,摇摇头:“好像没什么能收买我的。”

    “啊?不会吧,你这个人无欲无求啊!你直接就羽化登仙了嗦?”

    嘉辉微笑不语。

    芳华嘀咕着:“装神秘吧你!其实你不说,我也能猜出几分!足球肯定还是你的最爱吧?”

    嘉辉却说:“其实,我除了足球,还喜欢篮球和橄榄球。”

    “啊?篮球还好说,橄榄球?!这个东东,我可一点不懂了。你怎么喜欢这个呢?”

    “嗯,我也是到斯坦福看了几次比赛后,才喜欢上的。”

    “哦——,看来你到斯坦福留学后,变化还是挺大的嘛。”

    嘉辉紧了紧芳华的手说:“有些是永远不会变的。”

    芳华却说:“不对,

    重生之刹那芳华 第52部分阅读

    欲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