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妾一家欢 第32部分阅读

    妻妾一家欢 作者:肉书屋

    妻妾一家欢 第32部分阅读

    就又恢复从容一一请安问好。

    连大奶奶忙叫陈端琅过去,问了好些话,又把早己准备好的文房四宝拿了出来。

    陈端琅这些日子上族学,早己会分辨好坏,见是价值千金的徽州墨家所造,面上就有几分犹豫。

    纯歌也一眼认出这套东西至少也有千两银子,眼神微微闪烁,笑意就有几分凝结。

    长房日子过得并不宽松,不是年不是节,却给端琅送这样厚的礼。

    看样子是有要求到自己或是李建安的地方,也或许是为了缓和两家人之间最近有些僵硬的关系。

    不管是哪一个,四夫人五夫人都在这儿,总不能不收。

    纯歌只能一面打算着以后找机会把这份礼还回去,一面叫陈端琅收下东西。

    陈端琅就小心翼翼接过来,“多谢大嫂。”

    连大奶奶看着陈端琅进退有据,见到这样贵重的东西也没有失礼,就想到了家里跟陈端琅差不多年岁,却还是小孩子模样整日想着玩蛐蛐的宝哥儿,不由得叹气道:“端琅比咱们家宝哥儿懂事多了。”

    纯歌就笑话她,“大嫂这话说的,他可是小叔叔,哪能跟宝哥儿比。”

    连大奶奶就没说话,心里却在盘算。

    辈分上是差了一截,可年龄却是一般无二。

    第八十六章 亲事(中)

    宝哥儿在家里上学,请回来的先生看着公公和夫君上的颜面,总是不好严加管教。自己有时候看见宝哥儿挨罚,也总是狠不下心,忍不住帮着袒护一二。

    以前陈端琅跟宝哥儿一起读书的时候,虽说机敏,不过因自己那个婆婆的交代,也不大管,陈端琅也只能跟着宝哥儿一起胡闹,性子还懦弱,哪有如今的风采。

    看样子,果然是严师才能出高徒。

    听说李家的族学学风甚好,对子弟要求严厉,请来教书授课的先生还都是当世鸿儒。

    国公爷又是个不苟言笑的,三天两头还查问族学状况。

    要是能把宝哥儿也送过来,这孩子没有人撑腰,说不定能好些。虽说有点舍不得,可为了孩子的前程,也顾不了那么多了。

    连大奶奶心里合计着,就笑盈盈的捏了捏陈端琅的胳膊,感觉上面肌肉结实,很是惊讶道“这孩子,怎的来了李家不久,就壮实了这么多。”

    四夫人就在旁边捂嘴笑道:“你不知道,国公爷喜欢七弟的很呢,每晚都要看着他在院子前头练一个时辰的剑,回回都是亲自指导。”话中透着淡淡的酸意。

    五夫人就撇着嘴直言道:“说起来,我们家盛哥儿也想让三哥指点指点,偏生三哥看不上盛哥儿。”

    四夫人拐弯抹角的话纯歌可以当做听不懂,五夫人这般直言纯歌却不好当做没听见,就浅笑着解释道:“垣哥儿盛哥儿他们都还小,国公爷的意思是让他们先随着武学师博练练一般的拳脚,等明年或是后年的时候再好好教导教导。”

    四夫人和五夫人对视了一眼,都笑客满面的说还是三哥这个当国公爷的人考虑的周到。

    纯歌就睃了一眼欲言又止的连大奶奶,试探道:“不知道宝哥儿如今学的怎样了,端琅还常常惦记着这个小侄子呢。”

    本来还动了几分心思的连大奶奶听说陈端琅还要练剑后,就生怕宝哥儿过来也跟着成了一个武夫。

    连家也是书香世家,对于武将,从心里是有几分看不起的。

    连大奶奶自然更不希望自己的儿子成为一个粗蛮的武夫,就忙道:“宝哥儿在家里跟先生相处的好,今日也很听先生的话,父亲还说这位先生的学问好呢。

    一连说了几个好,语气还这样急促……

    纯歌不由失笑。

    莫不是怕自己逼着她把宝哥儿送过来。

    先前看着还动了心思呢,没想到倒是自己领会错了。

    只不过自己本还想着宝哥儿那孩子从小娇生惯养。陈家请的那个先生,李建安都说过,是个有学问却精于钻研的人,如今在陈家授课,不过是找个地方管吃管喝,顺便借用陈家的人脉,等着过两年再考科举好做官罢了。

    既然连李建安都听说过这位先生的大名,显见这位先生就是干不长久的。

    而且这样的人,哪会真的费心思在教学生身上。

    自已想的,不过是让宝哥儿过来读书,学到点真本事,将来也好能凭真才实学考上进士,谋求个一官半职。

    援人以鱼不如援人以渔。

    只要宝哥儿有真本事了,长房那边也不用总是打算着在自己身上想法子。

    谁想到不领情啊。

    不过纯歌也不愿意勉强,就一笑而过,当根本没说过这事情一样。

    连大奶奶也不知道纯歌看出来多少,脸上就有了几分讪讪然。

    四夫人却一直在旁边瞧着端琅发呆。

    这个陈端琅,先前看着是个庶子,举手投足又怯生生的,跟受气的小媳妇一样。以为就算是有了个当国公夫人的姐姐,也不会有大出息。

    谁知道现在竟被教养的这般好。

    自己可是听说了好几次,族学的那个老夫子,没口夸赞这个陈端琅。

    国公爷那样骄傲的人,要不是有真本事,即便是凭着这位三嫂的脸面,他也没有耐心天天亲自教导武学功夫。

    能文能武,这样好的人才。

    自己这个三嫂又肯扶持这个兄弟。

    国公爷爱屋及乌,也不会坐视不管。

    说不定今后考个进士,或是中个武举,封疆大吏也未可知。

    这样的人才,要不是庶子,在外头怕是早就被人抢破头定了亲事了。

    毕竟是十一岁了。

    自己的二娘,今年十三,也不过比陈端琅大两岁。

    这可是一门好亲事

    四夫人心里一动,看着陈端琅的目光就变得热切非常。

    纯歌一面和五夫人连大奶奶说话凑趣,一面却注意到四夫人打量端琅的神情,就几不可见的皱了皱眉。

    这是怎么回事。

    四夫人架子一向端的十足,以前可是连正眼都不会给端琅一个。就算这几日好了些,也没有这样看过端琅?

    总不会是在心里又打算什么!

    纯歌眼神就不由觉冷了几分。

    自己可以容得她有事没事占些便宜,不过要是想要算计端琅,自己可真就是容不得了

    一直到晚上李建安和李建浩几个人商量完事情回来的时候,纯歌才知道了四夫人白天时候看着陈端琅的意思,颇有几分哭笑不得的意味。

    可这个时候的纯歌,却只是在心里衡量着要怎么做才能不动声色警告四夫人。

    连大奶奶因宝哥儿的事情,又惦记着在太夫人那边的大太太,生怕再生出是非来,就坐立不安的。

    纯歌看着都有几分同情。

    自己在这个家里,虽说也是举步维艰,处处小心。不过太夫人这个婆婆,却从不曾为难过自己,是个行事极为精明的老人家。

    相比起来,连大奶奶却要辛苦多了。

    一直到晌午时候,纯歌留了连大奶奶用过饭,太夫人那边又叫人来请连大奶奶过去伺候着大太太一道回去。连大奶奶这才如文大赦,和纯歌应酬了几句,就急忙过去了。

    四夫人和五夫人也相携着告辞。

    离开的时候,四夫人还特意叉看了几眼陈端琅。

    陈端琅半大的孩子,被四夫人也看的有几分赧然。

    纯歌一直注意着,顿时觉得更加困惑。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一直提起十足精神站在一边的童妈妈却看出了几分端倪,眼神就在陈端琅身上游移了几下,抿着嘴高兴的笑了起来。

    纯歌不明白童妈妈是笑什么,就拿眼去看她。

    童妈妈只是摇头,一边叫人来收拾桌子,一面和纯歌说笑道:“这事情您可别问我,等着吧,总有国公爷找您商量的时候。”

    又看着俊秀挺拔的陈端琅感慨,“咱们的七少爷也成|人了。”

    纯歌听完这话呆了呆,一抹精明就在脑海中浮浮沉沉,就是扯不出个头来。

    第八十七章 亲事(下)

    等陈家人都回去了,李建安又叫人来看过纯歌,就去了太夫人那儿。

    太夫人把早前的首饰都拿出来在案几上翻看,见到李建安进来,就炫耀般把一个匣子举起来,“好不好看,老四方才差人给我送过来的。”

    李建安就看到里面几颗亮晶晶的祖母绿宝石,点头微笑道:“老四的眼光真是越来越好。”

    孩子的孝心,做母亲的人自然都喜欢。

    虽说李建浩不是太夫人生的,不过李建浩能想着送东西,太夫人就觉得更欣慰。

    见李建安端了茶坐在下首,就知道李建安有话要说,忙叫其余的人都下去。

    “老四这孩子,以前总跟我隔着一层,方才我看他来的时候,说话做事要自在多了。”

    李建安嗯了一声。

    太夫人就睃了一眼李建安,“说起来,你轻轻放过了老四家的,我原本还有几分不自在。不过现下看起来,还真就是该这样做,毕竟是一家人。”

    李建安就放了茶盅笑道:“这些事情,我有分寸,您放心就是。”

    “你当然有分寸,连你媳妇的嫁妆铺子都赔进去了!”太夫人面带不满,教训道:“你看着老四日子过得紧,想要伸把手,我也不会说什么。不过哪能拿媳妇的陪嫁去贴补兄弟,传出去也不怕笑掉人家的大牙!”

    太夫人还是咋天晚上才知道了纯歌关掉铺子,方便四夫人那边做香露生意的事情,见到李建安过来了,立时就想嘱咐几句。

    李建安也知道太夫人顾虑什么,就把这事情的来龙去脉说给了太夫人听。

    “纯歌说治标不治本,咱们要是直接给老四银子,那是死钱,也花用不了多久。还不如给他寻一门一本万利的生意。如今这生意,方子是我给老四的,本钱也是我给老四的。做起来就不能算是四弟妹的陪嫁生意,算是老四的营生。也省的老四手里只有俸禄,四弟妹总说老四花的是她的陪嫁钱,弄得四弟在她面前都直不起腰来。”话中透着几分对四夫人的不满。

    太夫人听了却抿着唇笑,“这回老四能直起腰,你却不行了。”

    李建安愕然。

    转头明白了太夫人的意思,就摇头道:“纯歌不是这样的人。”

    看样子,还真是琴瑟和谐了。

    太夫人看着李建安满面春风的样子,心里就有了几分感慨。

    不过对于纯歌能舍出挣大钱的铺子就为了李建安兄弟之间的感情,太夫人也觉得很欢喜,就没再往下说,只是吩咐李建安要补贴纯歌。

    李建安就把看好的两个庄子给太夫人说了说。

    太夫人听完沉吟了一番道:“这两块地方,都是膏腴地,出产不错。就是离得远了些,也不知道她有没有时间打理,别到后头都给下头的人贪墨了去。”

    这些事情,李建安也是早有盘算,直接道:“我吩咐王管事帮着看一看,不会有事。”

    王管事是李建安一手培养起来的心腹,总是管着外院的事情,这会却拿出来帮着纯歌管庄子。

    太夫人听着就挪揄的看了一眼李建安,李建安面色微赧,低着头喝茶。

    太夫人就失笑道:“瞧我,跟你扯一大堆乱七八糟的。今个儿你过来,到底是有什么要紧的事情,赶紧说了吧。”

    李建安这才想起来正经的大事。

    自己那位岳母,陈家那位大太太,即便是病成那副样子,都还要过来参合,显见是不肯轻易罢手的。

    当年陈纯芳不到黄河心不死的性子,自己可是早就见识过了。

    现在想想,自己要上朝,要处理大大小小一大堆事情。

    纯歌即便是能干,终归也是晚辈,两个弟妹都是看着有好处才会上去的。老四也有自己的事情嘛,老五老六就更指望不上。

    梅香院那边童妈妈几个虽说机灵,终归是奴才,身份上先就差了一截。

    要是大太太再隔三岔五过来一趟,只怕家里还是只有娘这边能挡得住了。

    李建安心里觉得不该劳碌太夫人,还是不得不开了口道:“母亲,陈家那边……”

    话刚起了个头,太夫人就明白了李建安的意思,摆摆手叹息道:“你今天不过来,我也是要找你说说这事情的。”说着还用手揉了揉眉心,一副很疲惫的样子。

    李建安看见了,就有几分了然。

    只怕今天打发人打发的也不是那么容易。

    “我是去芳草榭那边才拦住的她,你是没见到,整个人都只剩下一副骨头架子了。不过我瞧着面色却好,就是走不动道,一路要人抬着春撵到我这屋子门口,再让婆子背着到了位子上。说起来,她都这样了,我也不明白她还折腾着闹什么。”太夫人唇角边上就满是苦笑。

    李建安眼神隐晦,没有说话,心里却有底。

    太夫人又道:“我请她喝茶,她就开门见山跟我说今日过来一个是要看看你媳妇,一个是要看看武哥儿。我想着我在这儿,也不怕她跟武哥儿说什么,结果武哥儿一进来,她就扑了过去,差点摔在地上,还是姚妈妈眼明手快扶住了她。当着我的面,她就问武哥儿吃的好不好,用的好不好,这些日子家里有没有人给他气受!”太夫人一脸愤愤然中就带着几分无奈。“她要是像以往那样,跟我拐弯抹角的绕圈子,我也好打发一些,可她偏偏这般直来直去的说话,她又是病重的人,我也不好多说什么。只能在旁边看着,半个字都插不上去,还是她身边的姚妈妈机警,跟我说她这几日病势沉重,又惦记着武哥儿,说话就有些急躁。我也只能顺着应了下来,就当她是真的病糊涂。”

    李建安阴着脸端茶也不喝,沉默了半晌,忽然问道:“武哥儿说什么没有?”

    太夫人愕然,马上醒晤过来李建安的意思,正色道:“你可别怪到武哥儿头上,他才多大的孩子,懂些什么。本来这孩子也是心性纯良,我今天看着他,可没有半个字顺着他外祖母说话的,还有一个劲说母亲对他好得很,让大太太放心。”

    武哥儿从小被陈纯芳捧在手心上养大,周围的人也都惯着捧着,从来就是有什么说什么。

    这今日自己冷眼看着他,分明就是没有喜色的样子,却偏偏还晨昏定省过去梅香院请安,问纯歌小妹妹什么时候出来。

    只说是小妹妹,从来没有说过是小弟弟。

    纯歌不以为然,自己可清楚的很。

    就算是竭力掩饰,终归还是一个孩子,眼神里的怨憎如何能彻底掩饰的住。

    可以前的武哥儿要是不喜欢,就会直接说,骄纵中尚且带着几分天真。

    没想到现下这孩子,也喜欢违背心意说话了。

    对着长辈都这样用心机,将来又会如何!

    想着这些,李建安心里就冷冰冰的一片失望,把手里茶盅放到边上,闷闷道:“娘,武哥儿这孩子,只怕心大了。”

    太夫人一哽,转眼就明白了李建安的意思,目中含了泪。

    屋子里瞬间安静下来。

    李建安怔怔出了会神道:“娘,当年我继承爵位的时候,也不过只有十五岁,第一次上战场的时候,也只有十三岁。算起来,武哥儿今年就是十一,实在是不小了。只是以前咱们看着他爱玩爱闹的性子,还总缠着||乳|母抱,就以为他还是小孩。确实是疏忽。”

    那句疏忽像是从齿缝中蹦出来的一样。

    太夫人每次听到李建安这种调子说话,就知道他必然是又做了什么决定,而且没人能劝得了。

    “你要做什么,我也管不了,不过我劝你一句,老三,你终归要想着他是你的儿子,也要想着这孩子原来的性子,他变成这样,实在是陈家那边不省心,再有他娘留下的人天天在他耳朵边上挑唆,实在也怨不得他!”

    这一番话,李建安听进去了一半。

    有些事情,是别人能左右的。

    不过路却是自己走出来的。

    自己也不是没有管过武哥儿,不过这孩子,从小就被陈纯芳教养的性子左性,求而不得东西,宁可毁去都不会让人留下来。

    看着一派天真烂漫,其实内里早已经生了倔强偏执的根。

    早些年本来以为让武哥儿勤学苦练武挂,再谴些诗书就能纠正过来,现在看来,不下大力气,是不行了。

    毕竟是嫡长子,也不知道纯歌这一胎是哥儿还是姐儿。

    李建安心里过了过,也没有跟太夫人再说这个事情。

    太夫人也明白这些事清白己管不了,就又跟李建安说起了大太太的事情。

    “我看她这样子,在我面前都拿话堵我的嘴,定然就是有恃无恐的。说起来,她现在这副样子,就算是陈大人也不好多管,万一吵起来,说不定也就是一口气的事情。连大奶奶他们两口子是晚辈,就更不能拦着几回了。我总不能天天盯着她,我的意思,是不是送纯歌去九华山上养胎。她总不能让人抬着春撵去山上。”

    惹不起就只能躲了。

    这个道理李建安也明白,太夫人提出这个来,实在是万般无奈的法子。

    不过李建安也有别的想法。

    “这样躲着也不能断根,哪有千日防贼的道理。”

    太夫人就犹豫的望着李建安,“那你的意思是?”

    李建安笑了笑,淡淡道:“也不过就是几日的事情。今日已是走好了一步棋,前日皇上找我进宫去,商量顺天知府的空缺,我举荐了岳父。”

    太夫人大吃一惊,“老三,顺天知府可是实缺,皇上想必心里也有定案了,你这样冒冒失失的举荐姻亲,皇上会不会以为……”

    有些时候,一味的避讳并不等于就能让皇上放心。

    偶尔为自己的亲人谋谋利,求求财,皇上反而会放下戒心。

    李建安就胸有成竹道:“皇上看中的也是岳父,您放心就是。”

    又跟太夫人商量,“等岳父他们进了京,您就先见见我那位岳母,把纯歌的状况跟她说一说。我听纯歌说,这回京里吏部开恩科选用候缺人才,她四哥也是要上京来的,正好一道。想必那边也知道该怎么做。”

    “难不成你说的岳父不是……”太夫人这才明白过来李建安说的不是大老爷,而是纯歌的生父,就苦笑一声道:“我还说你怎的想明白了,不过你单单给陈家三房谋位子,就不担心大太太那边闹得更历害?”

    李建安完全不为所动,“有正经的母亲在了,她这个伯母就该好好呆在家里养病。子成他们也是聪明人,我既然表明了意思,他们就该知道我心里是有不满,定然也会帮着约束。”

    太夫人却还是担心,“那位三太太,也不知道是什么样的人,别前面赶了一个,后面又招了人进来。”

    李建安就放了茶盅,冷笑道:“再厉害也没有别的女儿在国公府了。”

    太夫人立时就明白了李建安的意思。

    有些东西,是割不断甩不开的,就只能惜力打力,用以制衡。

    只要这位三太太是有求于李家,就不会轻举妄动。

    何况当初能给一个庶女大手笔陪嫁的人,想来也是个聪明看得清楚厉害的。

    再有上回赵家那边,听说老三也出了大力气,条条制约着,那位三太太翻不起风粮来。

    要是三太太再有动作,如今看着陈家三房占了便宜的长房大老爷也会出来端架子。

    想来这算是最好的法子了。

    毕竟就算是把大老爷一家调走,大太太要是硬撑着要在京里养病,到时候没人看着,更是麻烦!

    太夫人翻来覆去的思量了一番,答应了李建安的话,“那等他们进了京,我就把这位三太太请过来说话。”

    母子两个商量好了,太夫人看李建安魂不守舍的老问时辰,就装作不高兴的样子道:“快回去吧,本还想留着你在我这边用饭,如今看你也吃不香。”

    李建安就笑了笑,也没推辞,赶紧回去了梅香院。

    路上的时候就碰到了李建浩。

    两兄弟随口说了几句话,李建安听见李建浩一个劲打听陈端琅的消息,又想到李建浩最近都在操心二娘的婚事,就开玩笑道:“你总打听小七,总不会是想把二娘许给他?”

    谁知道李建浩闻言却笑了两声。

    李建安顿时愕然,半天才道:“这不是胡闹。端琅是你三嫂的弟弟,二娘是你的女儿,两个人差着辈分,怎能婚配。”

    李建浩却不赞成李建安这番话。

    好不容易四夫人松了口,愿意想到庶子身上,李建浩又觉得陈端琅知根知底,实在是良配,就正色道:“三哥,虽说他们两个差着辈分,可年龄却相差不大。差辈分又如何,说起来也不是没有过这样的事情。前头安王娶得那位侧妃,论起辈分来,还本该是他的姑姑呢。咱们京城里几大家子沾亲带故的,谁家的辈分都经不起正经算,你要实在是担心今后他们两个不好说话,我都想好了,就把二娘过继到小叔名下,她和端琅可不就是一辈了。”

    李建浩说的一本正经,李建安听的却是哭笑不得,连声骂李建浩胡说。

    “你这是怎么算的,打量小叔已经没了,就算是过继出去也是名分上的事情,也是你的女儿,所以就没关系。你也不想想,真是过继到叔叔名下,也该从咱们这一辈的人里挑。再有要是过继出去了,二娘就变成跟你同辈的了。到时候她是要叫你哥哥还是叫你父亲!”

    李建浩这才觉得也有些不对,不过他这些日子看着四夫人跟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碰。

    挑出来的人,除了身世还看得过去,本人不是在外头花名大盛,就是老实蠢笨的,连他都看不过去。

    好不容易四夫人摒弃偏见,李建浩说什么也不肯放手,干脆道:“那就让他们随着别人家的规矩,论着最小的辈分来”

    李建安看李建浩一脸正经,这时候也不认为他是开玩笑。就上下打量了李建浩一眼,凝眉道“你是认真的?”

    李建浩觉得这话就是有商量的余地,忙正正经经表示道:“我当然是认真的,您回去跟三嫂商量商量,二娘那孩子,也是您看着长大的,难不成还不放心她,再说……”

    “好了好了。”

    李建安被李建浩弄得头痛不己,见李建浩一副恨不能马上把婚事定下来的劲头,就道:“这件事情,别说我做不了主,就是你三嫂也做不了主。婚姻大事,终归还是要问过父母才行,你等我回去跟你三嫂合计合计,写信去绥南那边问问意思,说不定别人心里早就有底了。”

    李建浩也知道话说到这儿,就不能再继续了,就又说了几句,让李建安一定把这事放在心上,然后转身回去。

    李建安站在原地闷了半晌,都还觉得好笑。

    真是有意思,以前这个四弟妹一脸看不起纯歌的样子,加今却要把嫡出的女儿许给端琅。

    连辈分都顾不得了!

    第八十八章 拒绝

    李建安回去的时候,陈端琅还在梅香院的院子里头练剑。

    小小的少年挺拔如同青松,一招一式已经有了几分样子。

    纯歌叫人抬了椅子,就近坐在台阶上观看,旁边还有张小案几,摆着茶水糕点。

    童妈妈翡翠红玉几个都守在旁边,还有几个小丫鬟面带红晕指指点点。

    李建安看着纯歌面色红润,嘴角噙着温柔笑意,心中一软,人就径自走了过去。

    丫鬟们看着急忙行礼。

    纯歌也从椅上站起来,含笑看着李建安。

    陈端琅早就不怕李建安了,只觉得这个姐夫关心自己的学业,还教援功夫,比家中的四哥还细心周到。

    看到李建安过来,就放了手里的剑,凑上去喊了一声姐夫。

    李建安就板着脸看他握剑的方向,“说过多少次,剑尖不能对着别人。”

    陈端琅又急忙换了方向。

    李建安这才露出一副笑脸来。

    纯歌看陈端琅练的一身汗,正是料峭时候,生怕陈端琅被风吹得受了弄出病来,就叫红玉和绿玉伺候着陈端琅去换衣服,再回来一起用饭。

    李建安陪着纯歌进了屋子。

    纯歌要按照常例伺候李建安换衣服,李建安却阻止了她,笑着看纯歌的肚子道:“如今这个时候,你可比我金贵多了。要是再有个什么,又得嚷着我名字找我。”

    纯歌也想起了那天慌乱时候在众人面前大叫着要找李建安的事情,脸上就有几分下不来,讪讪道:“那天是,是……”

    李建安看纯歌这副样子,心里涟漪顿生,有心想要亲近亲近,又看着旁边还有丫鬟在,只好忍了下来。

    等去净房换了衣服出来,李建安才拉着纯歌手仔细打量了一番,然后翘着唇角道:“面色倒是好看了些。”

    这样温馨柔软的时候,又是相处自然,纯歌自然喜欢。

    李建安这个人,平时看起来有几分不把女人放在眼里,真要做起来,其实很能掌控住女人的心思。

    不会过分挑逗,也不会全无情趣。

    若不是他早已有了太多的女人,心也早己分给了太多的人,自己,兴许早就爱上他了。

    纯歌苦涩一笑,低头掩饰住眼底的瞬间而来的悲凉。

    等缓过精神来,照旧笑容如花的和李建安说话。

    李建安看纯歌精神不错,又想着李建浩的嘱咐,就干脆挑明了跟纯歌说。

    纯歌听着,只觉得匪夷所思。

    这些时日,自己倒是听说过四夫人到处找人跟二娘说亲事,几乎把京城里门当户对的亲贵们都看了个遍。

    不过这些人里面,可没有一个是庶子。

    更何况,端琅和二娘还差着辈分。

    纯歌第一个反应就是拒绝。

    不过猜不透李建安对这件事的态度,就犹豫道:“这只怕不合适,端琅是我弟弟,二娘却是我的侄女。这怎么能行。”

    这个辈分,也是当时李建安拿出来堵住李建浩的理由。

    不过李建安一路走回来,精心想了想,忽然觉得李建浩的说辞的确也不错,

    世家亲贵,互相联络有亲,要是较真的去论辈分,估计真是不好查。

    一般也就是按照父系那边做了定论。

    二娘和端琅,虽说是特殊了些,不过年龄的确没有差太多,大不了今后都在的时候,就让端琅按照二娘那边来,要是只在纯歌和自己面前,要叫姐夫还是其他,都由得他们。

    何况象端琅,将来定然是要出去谋前途的,不在眼前,也犯不着操心这种称呼上的事情。

    再有端琅的确是个好苗子,要是二娘能嫁给他,将来也跟纯歌这边更亲近,家里兄弟关系不至于疏远。自己提拔端琅的时候,也不用担心老四老五那边还有说头。

    怎么算,都觉得不错。

    李建安另有心思,就安慰纯歌道:“辈分这种事情,我看老四说的也不错,不过各论各的罢了。”

    这要怎么各论各的。

    总不能一会叫伯母,一会叫姐姐吧!

    只要一想到端琅有一天会叫自己做伯母,自己就觉得心里渗得慌。

    何况四夫人可不是个省油的灯,端琅处境本来就尴尬,头上还有三太太和陈端崕时时想着制衡。再来个处处算计的岳母,今后的日子可怎么过

    四夫人又不是只有一个女儿,还有儿子呢。指不定今后为了垣哥儿会怎样逼着二娘让她想法子帮垣哥儿的忙,自己这边看着端琅的面子也会被拖累上。

    这桩婚事不管是从哪一个面上都不能结。

    可李建安的意思,竟然是有几分赞同。

    既然这样,话就不好直接说,否则不仅四夫人那边不高兴,连李建安说不定都以为自己看不起二娘。

    毕竟二娘是嫡出,端琅是庶子。怎么看都是端琅出身更低。

    纯歌就斟酌道:“二娘是个好姑娘,可端琅的婚事,您也知道,我是做不了主的。”

    李建安想着纯歌在陈家的处境,就沉吟着没说话。

    纯歌立时又接着道:“母亲那头,早前也给我来过消息,看意思好像是早有主意了。只是还没定下来是哪家。”

    婚姻大事,自然是父母做主。

    即便是位高权重,也没有强迫别人答应的道理。

    这样的事情,大太太玩手段理直气壮的做过,可李建安一直是不屑的很。

    再说婚姻是两姓之好,本就是为了将两个家族联系的更紧密,要是说婚事之前就有了心结,好事反而成了祸事。

    如今听到纯歌这样说,又想到三太太的精明,肯定会不遗余力的把端琅攥在手心里掌控着纯歌,就先有了几分相信。

    后来看到纯歌郁郁寡欢的样子,又觉得心痛,就搂着她道:“这事情,咱们以后再说。”

    说是以后再说,不过看脸色就知道已经是放下了。

    纯歌松了一口气,正好外头陈端琅换了衣服过来,纯歌就和李建安一起出去用饭。

    李建安用过饭,想着尽快跟李建浩回话,就去了静思斋,又叫人过去请李建浩。

    纯歌看着李建安的背影,轻轻叹气。

    童妈妈在旁边瞧见,问怎么回事。

    纯歌就告诉了童妈妈四夫人要把二娘许给陈端琅的事情。

    童妈妈听着也是一番目瞪口呆。

    第八十九章 婚配

    “难怪今日看着四夫人眼神不对劲,望着咱们七少爷就是直愣愣的样子,原是存了这样的心思。”童妈妈一番感慨后,心里却计较起来。

    这位二姑娘是四夫人嫡亲的女儿,平时在家里也很得太夫人宠爱。这些年,要不是拖着七少爷和冒姨娘,夫人的日子要好过许多。

    何况时至今日,冒姨娘那边又有了身子,总不能今后那个幼弟或是幼妹的将来也要夫人一并担待了吧。

    要是七少爷能和李家结亲,今后也多了依仗臂膀,夫人在李家也有帮忙说话的人,不用过得那么辛苦。

    就是夫人看起来不太愿意。

    童妈妈正想着要找点别的话来劝劝纯歌,纯歌已经凝眉道:“端琅的婚事,我不能正正经经的做主。不过想必我那位母亲也不会半点都不问我的意思。二娘那孩子虽好,偏偏是嫡出的,骨子里也有一股傲气,就算是我肯不管他们两个辈分的问题。只怕今后两个人相处起来也不自在。我那位四弟妹的脾气秉性,今后定是容不得二娘吃一点亏,可夫妻之间相处,哪有一个人退让的。总要彼此体谅才好,我可不想今后一辈子都参合在中间帮他们论道理。”

    童妈妈这才明白纯歌不答应婚事的真正理由,想了想四夫人的为人,毫不犹豫道:“夫人考虑的周全。”

    考虑的当然是周全,一辈子的事情怎能不细加思量。

    纯歌就悠悠笑道:“我一直以为端琅还小,婚事也不用着急,没想到一转眼,都有人来说亲事了。看样子,还是我大意,等过些日子母亲来了京里,我就商量商量他们的意思,给端琅说一门好婚事。至少也得先定亲,省的别人都瞎琢磨。”

    这个瞎琢磨,定然是指的三太太那边了。

    童妈妈心里千回百转,想到为了陈端琅的事情纯歌还要和三太太斗智斗勇一回,就有了几分痛惜。转头才明白了纯歌的话,吃惊道:“您说太太他们要进京来了?”

    纯歌笑着点头,“若是我所料不错,该是要进京了。”

    李建安打算着要让陈家三房进京的事情已经不是一天两天。只不过先前还在犹疑,生怕引来的又是一个不识好歹不会分轻重的,要是跟大太太一样的为人,还不如一直让三房在绥南呆着。

    如今自己有了身孕,李建安想必就该是要动手了。

    就是不知道三太太这回进京,看着三老爷和陈端崕的官途上面,还会不会犯上回陈纯贞一事上的糊涂。

    纯歌低头看了看还没有一点痕迹的腹部,眼神里,都结了霜。

    朝堂上的事情,童妈妈不知道。家里有些隐秘,李建安和纯歌也不可能一一告诉童妈妈听。

    不过童妈妈看着纯歌的样子,也知道纯歌是在担心什么。

    可惜宗族血脉,本来就是礼教规矩,人人都要遵守的,即便是皇上宗室,也只能更加恭谨,不得例外。

    遇到这种事情.也只能认了。

    童妈妈嘴唇翕动,就词穷的安慰纯歌道:“夫人放心,等七少爷成了亲,有了出息,您就不用再这样操心了。”

    “还不知道他亲事怎样打算呢!”说起这个,纯歌也是一肚子苦水,“你也知道,当初我还在家的时候,母亲就把她娘家那位庶出的侄女带到身边养了几年。那段时日还有意无意的常常叫端琅过去陪着一块玩。男女七岁不同席,当时端琅可不止是七岁。我当时的处境,说不出来什么,姨娘倒是有意无意跟父亲提过几次。父亲却说都是亲戚,不用避讳,要真有什么,两人也是门当户对,身份般配!”

    说起这件事情,纯歌是无奈,童妈妈则是不屑中带着一丝咬牙切齿的愤恨。“夫人还记得这回事情呢。太太那位娘家侄女,也不过是旁支所出的庶女罢了,算不得什么了不起的人家。别说是咱们七少爷如今眼见着就有大出息,即便是以前,也没有她挑挑拣拣咱们七少爷的道理。何况您当时好心给她绣了一张帕子,她转头却跑去巴结十二姑奶奶,还说您金绣阁亲传的手艺也不过如此。又说咱们七少爷性情鲁钝,读书比不过四少爷。”

    这些事情纯歌当然记得很清楚。

    三太太也是出身大族,吴家在辽东那一带虽说权势大不如前,链财却还挣得多得很。行为豪奢,处事也就有了几分高傲。

    那位三太太的侄女,虽说是旁支的庶出,可困其父在吴家族中是个能人,管着大片的生意,对庶女又多有宠爱。以端琅当时在家里的地位,也难巨人家一个小小姑娘,都宁愿得了父母的授意,想尽办法巴结陈端崕这个大了十几岁的表哥,好去做个平妻或是贵妾,也看不上端琅,不愿给端琅做正妻。

    那个时候,那小姑娘也才六七岁吧。

    六七岁的小姑娘就这样会审时度势,真是厉害。

    要不是其心不正,跟端琅倒真的是一门良配。

    纯歌陷入沉思中,童妈妈看见纯歌半天不回话,就着急道:“夫人,难不成你喜欢那位表姑娘?”

    纯歌摇头失笑,“都多久没见了,我怎会喜欢她。只不过听你说起来,想想往事罢了。还在闺阁中的时候毕竟和现在不一样。只是我没想着,就怕别人还惦记着。”

    如同梨花一样清雅的脸上就有了几分淡淡的嘲讽之意,“今时不同往日了啊。”

    现下的端琅,连四夫人都看得上,只怕母亲那边,为了掌控自己,就更看得上了。就算是吴家,只要能跟定国公府巴的更紧,别说是一个旁支的庶女,即便是一个嫡宗的嫡女,说不定也能舍得。

    女儿家的意义,可就是用来联姻的。

    童妈妈见纯歌低头沉吟,一会儿端凝,一会儿犹豫的样子,就惴惴不安的站在旁迎。

    纯歌想了半日,吩咐童妈妈去端些吃得来。

    童妈妈就瞪圆了眼睛看着纯歌。

    这又是哪跟哪儿!

    纯歌就笑道:“怎的,一肚子烦心事闷着我,还不许我吃些东西再合计。”

    有身子的人就是应该少吃多餐,否则哪能养的好身子。

    明白过来纯歌是真的要吃东西,童妈妈忙喜笑颜开的出去小厨房,说要亲自给纯歌做些好吃的点心。

    纯歌就微微笑着看童妈妈出去忙和,转头却吩咐了个小丫鬟去把红玉叫进来。

    第九十章 挑明(上)

    红玉是三夫人当初千挑万选才送到纯歌身边来的。虽说是两边为难,不过夹缝当中过了这么久日子。看着琥

    妻妾一家欢 第32部分阅读

    欲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