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贵双全第45部分阅读

    宝贵双全 作者:肉书屋

    宝贵双全第45部分阅读

    贵贱,却有强弱,强者生存,这是大自然永恒不变的规律,谁也无法改变。如果,你要做弱者,那么你便等着第二碗毒药吧。到时候,我不确定,还能不能将你就回来。”

    心陡然间一怔,宝龄望过去,邵九唇角是习惯性的微微上扬,只是或许由于背过身将阳光遮住,这个人看起来仿佛如那阴影融为一体,有一种幽暗的凉意。

    他是在……生气?

    可是,为什么要生气?

    宝龄忽然觉得心像是被一种奇妙的感觉塞满,仿佛有一个方向,是她不愿意去思考的,也是她从来认为不可能的事。因为这种感觉,本来大病初愈后那种疲软、虚弱的感觉一时竟不再那么强烈,取而代之的是另一种密密麻麻、混乱一片的,说不清也道不明的思绪。

    却不过瞬息,邵九已侧过脸来,微微一笑:“顾家二小姐的生死对我来说,的确无足轻重,救她也未尝不可,只是,需要顾二小姐至亲的人愿意帮忙,你同样中了毒,自然不可,况且,这几日你需要服药,也暂时不能离开这里,等你完全好了,若她还未毒发,你到可以考虑一下,问问顾太太,愿不愿意为自己的女儿牺牲。”

    他转身走出去,风卷起他宽大的衣袖,有一种深秋的料峭。

    直到走出一段路,他才停了下来,素来沉静如深渊的眼眸微微一动,似乎在思考,又似乎什么都没想。

    是生气么?

    不,不是。

    他一向习惯在心底自问自答,因为很多时候,静下心来问自己比问别人更为有用,但,此刻,他竟觉得有些问不出个所以然来。

    良久,他才仿佛要确定什么一般扯了扯嘴角:“不是生气。”

    不是生气,他才不会为任何人生气,因为没有过多的情感,所以便也不会轻易动怒,纵然是心中潜伏凌厉的杀机时,神情依旧是高雅散淡的,内心亦不会被那种气氛所左右,所以,不会是生气。

    只是,不想看到他救回来的人,如此……愚蠢。

    过多的慈悲是愚蠢的,救一个刚刚还要自己死的人,除非,那个人还有用,这是邵九一向的观点。

    她的命是他就回来的,因为她还有用。何况,救她并非他适才说的那样云淡风轻,希郎有手札、有办法,但也仅此而已,手札上所记载的方式,虽不至于残忍至极,但也算得上伤筋动骨,陆离此刻怕还躺在床上修养。

    纵然是为了陆离,他也不想看着她日后再次中毒、被算计什么的,但——也仅此而已。

    他要做一件事,便会首先清除所有的障碍;同样,他要救的人,也容不得别人伤害。

    思绪百转间,邵九心头微微冒出的一丝迷惘已散去,唇边复又流露出一贯轻松、慵懒的笑容来。

    而望着他的背影消失,宝龄吐了一口气,缓缓靠在软枕上。

    一直以来,她都不敢说真正了解这个人,想起来,他们的关系她竟无法准确地形容出来,未婚夫妻?那不过是一笔交易,如今货款两清;朋友?好像……算不上。路人?是么?

    那一次次地相遇,他总在她最狼狈的时候出现,浅笑轻盈间化解她的危机,犹如一张白纸上的一笔一划,一点点地加深痕迹,在她心底。

    宝龄不是从小便在这个时空长大,她来自于一个生而平等、开放、和平的时代,对于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有一句话叫做“见面三次便算熟识”。现代人交友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合得来便是朋友,更没有太多的防范意识,当你认识一个人时,你绝对首先不会想到,这个人对你是不是另有企图。

    严格来说,他们认识以来,在她的印象中,他并没做任何伤害她的事,相反,却帮助过她好几次,她不应该有莫名其妙的不安感。

    但,眼前的这个少年从一开始便让她有一种雾中花、水中月的感觉,分明笑的那么温柔、那么真实,却还是看不清,他整个人就像笼罩在江南四月||乳|白色的雾气中,似远似近。

    或许正因为这样,她更想看清楚他,那是人类对神秘事物下意识地探究。

    多么可怕的好奇感。

    然而,那原本只是单纯的好奇,渐渐地发生了变化……

    是何时开始变化,连宝龄自己也说不上来,那一笔一划,一点一滴地加深她心底白纸上的颜色,直到变作浓墨重彩。

    那一日在山头,她最绝望无助的一刻,心底居然回想起他,猝不及防的,他便在那时出现,仿佛什么东西固执地、毫无预兆地闯进她心里,从此再也抹不去。

    她记得自己在他怀里痛哭,当时她唯一能抓紧的便是他的怀抱、他那不算温暖的手。

    那轻巧的好奇已经变质了,变成了一种期待,原本只是好奇而想探究,之后是由于不安而想知道他究竟是敌是友,但之后,却变成了纯粹地想了解他。了解他的过去,了解他的一切。

    所以那一日,她才会问那些关于他的事。

    他为何要一次又一次地就她?难道仅仅是为了顾老爷的嘱托?

    良久,宝龄皱了皱眉,抛开那些杂念,她想站起来,想去顾府走一趟,却无奈分明躺在床上时,似乎并无大碍了,一用力全浑身无力,根本无法着地。

    她闭上眼复又躺下去,眼睛一闭,便是一夜。

    壹佰肆拾伍、缘之一字

    自从那日邵九走出她的屋子之后,接下来的几日,宝龄再没有看见过他,连那个大夫似乎也不见了,倒是小黑,偶尔会晃进来,那日她还睡着,便被那小东西蹭醒了。而她天天吃的药由拾巧端来,一同拿来的还有一碟琥珀桃仁与几本书,拾巧说,那是邵九的意思,让她闲下来躺在床上看看书,不至于闷得慌。

    至于那些琥珀桃仁,拾巧笑眯眯:“也是爷吩咐拿过来的,爷说那药苦口,小姐过着桃仁吃,便好受些了。有件事小姐怕是不晓得吧?咱们爷吃药的时候,便顶喜欢这些小吃。”

    “除了桃仁,还有俄国的伏特加。”宝龄凝视着那一小碟晶莹饱满的琥珀桃仁,淡淡道。

    “小姐原来知道。”拾巧笑的便有些暧昧了。

    她怎会不知道?她是知道的。那一次,她便看见过他用烈酒与甜食佐药吃。

    不得不承认,他是个心思细腻的人,人虽不在,怕她闷,给她送来书,怕她受不了药苦,便拿来桃仁。

    宝龄原最不怕的便是药苦,前世生病时,比苦药更难受的化疗她都挺了下来,本是不需要那些甜食来骗下去,但不知为何,她却伸出手,捡了一粒含在嘴里。

    糖衣在嘴里融化之后,冰凉的甜变作了另一种松脆的香气,她郁闷许久的心忽地明朗起来,原来甜食真的能令人心情舒畅。

    她抬起头道:“拾巧,帮我个忙,替我问问隔壁的情况,还有——”她顿了顿才道,“给我看病的那位大夫在哪?我想见他。”

    拾巧愣了愣:“小姐牵挂府里,拾巧自然会去替小姐问问府中的情况,只是,那大夫……是个世外高人,性子孤僻,答应给小姐看病已是不易,小姐醒来的头一天,他便已经走了。”

    “不是阿离?”宝龄皱皱眉,才突然想起,那人的头发似乎是棕褐色的,并不是阿离。

    “阿离?”拾巧一愣,神情有些古怪,“自然——不是。”

    宝龄听邵九说过,那毒名为流年光,听起来便是十分厉害,想来虽有什么手札阿离却也无能为力,所以才从外请来了一位高人。

    她这么想着便道:“那我能不能见见阿离?”

    拾巧的神色更为古怪,嘟囔着道:“他……他病了。”

    “病了?”宝龄意外地抬了抬眉,想起那神情冷漠,却独独让她感觉舒适、亲切的少年,她不由得道:“什么病?严重么?”

    “也不怎么严重。”拾巧垂下眼,“若小姐想见他,我便去通传一声。”

    “算了,既然他病了,就让他好好养病吧,等我能走动了再去看他。”宝龄摇摇头道。

    让宝龄意外的是,只不过过了半天的功夫,陆离却来了。

    一向沉静冷漠的脸显然苍白了些许,一双原本凌厉的眼眸里有几分疲倦,想起他这几日病着,宝龄开口道:“你的病好了?”

    陆离看着她,看得很专注,片刻仿佛浮起一丝笑容:“无妨,普通风寒而已。”

    他突然出现的笑容让宝龄有些惊讶,与此同时,又有说不出的温暖,她亦跟着笑一笑,却很快敛去笑容,进入了正题:“我叫拾巧请你来,是有事想请教你。”

    “说吧。”陆离毫不犹豫地道。

    宝龄想了想,苦笑:“那天,你家公子跟我说了一些话,我不太明白,你也知道,他那个人说话有半句没一句,喜欢故弄玄虚,神神秘秘,弄得别人一头雾水,所以,我想问问你。”

    这是她在心底很久之前便对邵九有的看法,只是在邵九勉强,她不会说出来,不知为什么,在阿离面前,宝龄仿佛回到了最初的那个自己,说话不需要思考,心里有什么便都说了出来。

    陆离明显怔了怔,有那么一刻嘴角竟还抽搐了一下。

    故弄玄虚?神神秘秘?

    她居然这样形容邵九,在从前这是绝不可能的事。邵九在她心中是一座高不可攀的山,她却很少在人前提及他,因为只能仰头看,所以深藏在心底,小心翼翼、视若珍宝。

    纵然明知是她,但陆离心中还是忍不住惊讶,而同时,他却又有另一种感觉,他似乎更喜欢这样的她,不再那么少女老成,不再那么冷漠或满腹心事。

    即便是伤心,也是痛痛快快的。

    然而宝龄的下一句话却将他从自己的思绪中拉了回来:“阿离,你是大夫,你或许会知道,我身体里的毒之所以能解,是靠了什么人帮忙。”

    “自然是大夫,却不是我,那位大夫……已经走了。”陆离略一迟疑便道。

    关于希郎便是白朗的这件事,她本是知道的,不仅知道,她进顾府时,希郎亦是她的接应人,两人均直接听从邵九的安排,轻易不会接触、见面,但遇到突发的危险状况时,亦是心照不宣、相互照应的。只是如今,她既然忘记了,他自然也不能说。

    与拾巧说的一样。宝龄接着道:“我是说,除了大夫之外的人。譬如,我的什么至亲之人。”

    她刚才听到邵九说起能救宝婳的方法,心中便是咯噔一下。

    宝婳与她中的毒相同,邵九却说,要除此毒需要什么至亲之人的帮忙,还叫她去问问阮氏,这么说来,她身体里的毒性得以除去,难道也是因为什么至亲之人的帮忙?

    但至亲之人……她微微怅然,在这个世间,严格来说,她并没有至亲之人,要说有,也是顾宝龄的。

    但顾老爷不在了,宝婳如今自身难保,剩下的一个……她深吸一口气,阮氏又怎会救她?

    这几日她百思不得其解,邵九却再也没有出现,所她只得找个机会问别人。在她看来,陆离是最好的人选。

    一来、陆离本身是大夫,又是跟在邵九身边的人。

    二来、她对陆离的印象很好,她有种感觉,陆离会愿意告诉她。

    这几日她无法下床,却更为清净,亦想了很多。邵九的话没有错,杀伐决断是对、过多的仁慈是错,但——或许她就是笨的那个人吧。

    与宝婳相处的一幕幕在她脑海里浮现,从最初宝婳对她充满戒备,到之后慢慢接受她,再到一点点将她当做了真正的亲人。虽不过一年不到,每一步走来,宝龄却还记忆犹新。

    她抬起手腕,因为瘦了一圈而略显宽余的镯子触碰肌肤,带来一丝冰凉,她还记得宝婳亲手将这镯子戴在她手腕上,还记得宝婳笑着伸过手,用自己手上那一模一样的镯子与她轻轻碰击,笑着说的那些话。

    她能清晰地感觉到,彼时宝婳是真心的。只是那真心终是抵不过她心底最重要的东西,宝婳以为她违背了当初的誓言,想要夺走那样东西,所以失去了理智。

    女人一旦失去理智,比男人更为可怕,如宝婳,如——阮氏。

    只是,她到底做不到不闻不问。

    说完这番话,她期待的看着陆离,陆离的神情有一瞬间的恍惚,但很快,他又恢复了正常,淡淡道:“公子说得没错,只是,怕公子说的不是你,而是另一个人,应该——便是二小姐吧?”

    “你怎么知道?”宝龄一怔。

    “因为,她与你不同,你的身子底子好,但她从小便有旧疾,所以,需要用至亲之人的血,必须是动脉的鲜血,每日滴于碗中,做药引,直到她身上的毒全部清除,手札上便是这么写。”陆离一字一句,缓缓地道。他为她做的那些事,邵九不会告诉她,连他自己亦不会,所以邵九说出那番话必是针对另一个人,这么一想,他便不难猜出是谁。

    陆离藏在衣袖中的手腕轻轻一动,若他此刻伸出手来,那手腕内侧那条伤疤还清晰可见,接连七天连续地失血,纵然他自小习武,也抵不住身子虚弱,这便是此刻他脸色发白的原因。

    至亲之人的鲜血做药引。

    他没有骗她,却也骗了她。其实,无论身体的好坏,只要中了流年光,便只有一种方法可解,而这种方法亦不是百分之百可靠,必须那人连续服药时间没有超过一个月。

    所以,她并没有因为身体底子好而幸免。

    只是幸好,她终是醒过来了。

    他不曾后悔,她是他唯一的亲人,为她做任何事,都是值得的。

    宝龄自然不知道陆离心里在想什么,听了他的话却陷入了沉思:原来如此,那种方法只是因为宝婳身子本来就虚弱。

    半响,她点点头:“我明白了。”

    “你想要救她?”陆离忽而问。

    宝龄抬起头,自嘲地一笑:“你是不是也像你家公子那样,觉得我很傻?你跟着他应该很久了,你们都是同一个想法吧?”

    陆离凝视她一会儿,才道:“公子并非一个残忍的人,他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有他的理由。”

    谁天生是一个残忍的人呢?

    宝龄抿着唇,良久才无力地笑一笑:“他不是一个残忍的人,却是一个叫人看不懂的人,阿离,他幼时经历过许多事,我虽不是全部知道,但也了解一些。只是,人活一世,很快便没了,运气好的,活到寿终正寝,运气不好的,哪一天便突然死了,又或者发生了连自己都预料未及的事。所以,每一天都弥足珍贵,心里藏着一件事已是寂寞,若藏了那么多事,会有多难受?你是他身边的人,或许,你可以帮帮他,让他别将什么事都放在心里,不愿意跟人说,找个树洞说也是好的,没有人知道,至少也是发泄了。”

    童话中长着驴耳朵的国王便是如此,他的异常无处与人说,只好找了个树洞,统统倾倒出来。

    在现代人来说,那是一种宣泄,无论对精神还是身体都极为有利。

    心事埋得太深,找不到出口,会将自己淹没。

    她只藏了一个秘密,却那么地寂寞,而邵九呢?若不是儿时发生许多的变故,他怎会有如今的性格?

    那一日,她看见他一边流血一边笑,那种毛骨悚然的感觉直到如今还忘不了,她不想再看见那样的他,纵然那便就是他。

    这些话,面对邵九时,她无法说出来,仿佛心底最私密处被揭开,会让她无处遁形,但面对陆离,她竟是将心底那些话都说了出来,甚至倦于掩饰,那么自然,自然地连自己也吃惊。

    按理说她与陆离不算熟识,但对陆离的感觉却与连生有些相像,却又不完全相同。连生当初是她留下来的,对这个小少年,她更多的将他当做弟弟一般。而陆离,很奇怪的让她有一种兄长般的感觉,他分明是冷漠的,却让她觉得温暖。

    少女的面容带着一丝沉浸在回忆中的恬淡,仿佛穿越寂寂的时空而来,宛若说与自己听一般,陆离一时说不上话来,没有人知道他此刻内心的震惊。

    从来,他都觉得她与邵九太像了。他们是属于同一种人,隐藏极深,喜怒哀乐不行于色,但此刻,她居然说出这样一番话来。

    而她目光中的真挚与关切,还有那一点点刻意隐藏的心事,他也看了出来,一瞬间,他心头涌上一丝不安。

    第二次……她失去了记忆,却要第二次沉陷下去么?为了,同一个人?

    良久,他站起来,转过身,不让她看见自己的神情:“公子去了南京,至少三日才会回转,这几日,你若能下床行走,随时可以出去。”

    这一回,轮到宝龄讶异,他的意思,是她随时可以回去?但她还未问出口,他已走了出来。

    入夜后的南京,与苏州一样,已是微寒。南京别院,依旧在水榭中,两人正在下棋。

    “没想到顾府居然发生了那样的事。”阮克将一枚白子放于其中,眉头微微一蹙,开口道。

    “大帅可是在为顾太太不平?”少年的神色却恬淡得很,舒眉浅笑。

    阮克似乎有心事,只道:“我与瑗贞虽自小感情要好,但她出嫁后便很少往来了,也怨我当初只道她暗中喜欢顾万山,便做了主将她许配给他,未想到会闹得今日的下场。”

    “缘之一字,本是不可强求。”邵九淡淡一笑,目光有几分悠远,“古往今来那么多的痴情人,又有几个白首到老。”

    壹佰肆拾陆、最关键的一步

    一句话,仿佛触动了阮克的心思,他粗犷的脸上流露出一丝惆怅,幽幽道:“缘之一字,不可强求……你说得对,可古往今来,又有谁能真的看透。”

    “若看透,便非红尘中人了,红尘多纷扰,但红尘中人却远比那些出家人、隐士来得多,大帅可知为何?那是因为,纵然红尘纷扰,却依旧有叫人眷恋之处,就如同明知归宿是歧路,但却乐此不疲,只为那过程已是极美。”

    阮克蓦地凝视邵九,沧桑的眼眸中迸发一种年轻的光彩,像是想到了什么,目光那样温柔,“是啊,只是爱过一个人才知道,就算是回忆也是好的,所以不肯放弃,不愿意认命。”

    “大帅可曾真心爱过一个人?”黑子落下,邵九仿佛不经意地道。

    “真心爱过么?”阮克唇边浮起一丝缱绻的笑意,“年轻的时候,谁没有过,纵然她心里有另一个人,你也要将她留在身边。”

    沉浸在回忆中,阮克此刻的眉眼都是舒张的:“小邵啊,等你真正爱上一个人时,也许便会明白了。百花丛中过,独留一人心啊。却往往唯独那一人,守不住亦难留。”

    等他真正爱生一个人……么?邵九伸出去的手顿了顿,随即却又放下,很快转移了话题:“元帅今些日子看来心事重重,怕不单单是为顾府的事,若信得过在下,说出来或许会好些。”

    他的话温柔真挚,眼神如水沉静,阮克微微迟疑,终是道:“的确有事。”顿了顿,见邵九只是微笑着望着他,眼中并无急切地询问之意,犹如一个最闲散的听众罢了,他微一沉吟,终是道:“南疆进来不太平。”

    “南疆不是由少帅一直由少帅镇守?”邵九这才不紧不慢地道,同时,手中落棋的速度没有放慢半分。

    阮文臣从十岁开始,便跟着阮克在军营中长大,所以虽府中称他为大公子,但军中却习惯喊他为少帅。

    阮克点点头:“正是如此,我才不放心。前几日南疆一场冰雹,原本稀少的农田颗粒无收,又近冬季,那些蛮夷都如饿狼一般,盯着那些商队,已有好几对商户传来被劫的消息,文臣性子冲动,将那些人抓了起来,如今南疆那边暴乱,又有东瀛人撑腰,叫嚣着要独立,怕是免不了一场战事。”

    所谓的南疆便是新疆最南端,本是极美的一个地方,有终年奔流不息的孔雀河、库尔勒,还有托木尔峰冰川映照下的阿克苏。

    然而因为地理条件,南疆也有它沉重的一面:干旱、盐碱、每年春夏之交不请自到的遮天蔽日的沙尘,还有令绵苗枯萎、植物凋零的倒春寒,再加上干热风、冰雹、洪水,恶劣的气候使得南疆的农业一向为最薄弱的环节。

    民以食为天,失去了存活下去最基本的动力,那些游牧民族自然对中原的一切虎视眈眈,沿途抢劫屠杀商队,是常常发生的事。

    几年前阮克便派自己的儿子阮文臣镇守南疆,倒也太平了几年,只不过,天公不作美,今年只不过是十月末,便迎来了第一场巨大的冰雹,冻死的冻死、饿死的饿死,那些人为了活下去,又开始蠢蠢欲动起来。

    穷极成匪,的确有些道理。

    只不过,阮克的话听起来虽是无可奈何,但也有他自己的打算。

    南疆农业虽然弱质,但地缘优势却十分明显。譬如,红其拉甫、吐尔尕特、伊尔克什坦等口岸,便与南疆相接,若占据南疆,完全可以成为通向西方的“桥头堡”与大型的商品集散地。

    又譬如,浩瀚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低下埋藏着巨大宝贵的资源,塔里木盆地里大大小小的绿洲更是一片天然的林果基地。

    南疆对商队的马蚤扰只是个由头,纵然没有这些外因,对于南疆,阮克也是志在必得。而此刻,是最好的机会,因为——那张藏宝图上的百万黄金已俱归阮家皇朝所有。

    只是,使局面变得有些尴尬的是:此刻又加上了一个东瀛。东瀛虽只是个弹丸之地的岛国,但近几年迅速崛起,此时挑拨南疆独立,自然是想坐收渔翁之利。

    想到了这一层,邵九微微一笑:“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大帅虽将那些南疆人当做子民,他们却未必肯吃这一套,原本这是自家的事,可以慢慢解决不迟,但如今倭国狼子野心,企图要插上一脚,这场仗,怕是箭在弦上、迫在眉睫。”

    “依你看,应该如何?”阮克说话间虽还沉稳,但一双眼眸已是发光。

    邵九不慌不忙地落下一枚黑子,刹那间整个棋局便有所改变,一盘棋局,如一张地势图展现在眼前,他手指轻点三处,缓缓道:“派兵征讨南疆,需经过河南、宁夏、甘肃,从地形上来看,这是最直接的路径,当然,也可以从湖北、广西、云南、西藏蜿蜒而上……但这条路舍近取远,将兵力都耗费在行军上,若遇到恶劣的天气,有恐生变。”

    他缓缓道来,仿佛各处的地势优劣俱都在心中勾画,阮克不觉微微点头,露出赞赏之意:“行军打仗做忌拖沓,那条路的确不可行。”

    “那么——”邵九微微一笑,“要从第一条路走,便必须经过北地,甚至,在必要时,要将北地当做驻地扎地。”

    这一点,阮克其实早已想到,他之所以迟迟没有行动,也是基于这一点。北地如今虽看似平静,但到底自治,在那片大地上开战,若有人趁机起事,阮系军便会腹背受敌,到时的后果……阮克不由得瞳孔收缩,心中烦恼,眉头更是紧蹙,接着,他听到邵九带着笑意的声音传来过:“若大帅信得过在下,在下到可以随军前去,家父与聂子捷聂都督素来有旧或许会念着昔日情分,给在下几分面子。”

    阮克心中一凛。

    聂子捷原本并非阮克的人,而是昔年尹思庭的部下。当年华北军战败,其中的缘由,只有阮克自己清楚,所以当彼时听闻尹思庭被处决的消息之后,聂子捷带着自己手下的几万精兵投降,他虽有疑惑,但也是暗暗松了口气。之后,他更“大度”地让聂子捷代为统领北地,封了他一个都督,这么多年来,聂子捷也安分守己,渐渐地,他也放下心来。

    青莲会与华北军的交情、老帮主与尹思庭有旧,阮克很早之前便已知晓,这也是他这么多年想除去或招安青莲会的缘由。此刻,他不觉左右为难。

    其实,他这几日的烦闷也不仅是因为南疆之事,更因为另外一件事,一想起近些日子不知哪里来的流言蜚语,他便心头烦躁,那些流言破坏了他多年苦心经营的威信,叫他忐忑,所以此刻,彻底征服南疆,给倭国一点颜色,对于他巩固自己的皇朝极为有利。

    一面是垂手可得的南疆,但另一面,他又有些不安。

    这不安是来自于聂子捷么?他认为并不是,或者说,不全是,但这不安难道是来自于眼前这个少年?

    与这邵九相处数日,他惊讶地发现这不过二十的少年,上至天文下至地理,都能娓娓道来,仿佛如一潭深不见底的池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但却只是如此。

    这些天邵九并未有任何异常,甚至也为流露出一丝想要参与政事的念头,所有的事不过他问,他答,他不提起,他也照样可以说风花雪月、棋谱戏曲,侃侃而谈。

    他给予的赏赐,他欣然接受,不推脱,心安理得,但却从未要求过什么;他唤他下棋作陪,他随叫随到,却又不卑不亢,该赢的时候,依旧没有半分退让。

    就如此刻,阮克没有回应,他便转而下棋,眉眼专注,浅笑淡然。

    此刻,寂静的水榭响起一阵细碎的脚步声,阮家别邸没有阮克的吩咐很少会有人擅自前来,他不觉浓眉一蹙,但当看清来人时,神情却变得柔和,甚至有一种年轻了十岁的神采,连声音也不觉放松了:“不是让你在凝香榭等我么?怎的来了?”

    眼前的女子一袭水蓝色的旗袍,如一朵空谷幽兰,静静地一笑:“等了一个下午,所以来向元帅告辞。”

    “你要走了?”阮克不觉站起来,流露出一丝失望之意,随即才反应此地不止他一个人,竟有些讪讪然地咳嗽一声,随即又想起什么,瞥了一眼邵九。

    白玉兰已上前微微一福道:“九爷。”

    阮克这才呵呵一笑:“我倒是忘了,小邵,白玉兰是你乾乐门的人。”

    “不止如此,小女子在苏州时,还曾在九爷的胭脂弄里讨过生计,承蒙九爷一直照顾,来了南京,又得以在乾乐门寻到安生处。”白玉兰浅浅一笑。

    阮克目光在两人之间游移:“哦?还有这回事,原来你们这么早便认得。”

    这回事,他自然早就调查清楚了,此刻却装作不知地问道。

    “白小姐与顾家大小姐是知交,得知白小姐在胭脂弄后,顾小姐曾托我照顾白小姐,我也只是受人之托罢了。”

    要完全让一个人信任,特别是女人,最重要的便是让她发觉你将她的事放在心上。他照顾白玉兰,是因为要接近顾宝龄。这句话看似随意,却说出了他与白玉兰的关系,是因为……顾宝龄。

    “哦——”阮克拖长了音,目光中流露出一丝思索,片刻,心中疑惑终是散去,笑一笑道:“小邵,老夫抢了你的台柱,你可莫要介意。”

    “怎么会。”邵九淡淡道,“有大帅照顾,我也好向顾大小姐交代了。”

    “哈哈!”阮克方才心头的烦躁似乎消失了不少,朝白玉兰道,“在外头等我,我就出来。”

    白玉兰没有多言,又福了一福,转身走出来。

    阮克转过身,像是在思考什么。有很多事的诱惑,实在太过强大,半响,心里的防线终是裂了一角,他像是下了什么决心,忽而出声道:“小邵,老夫封你为骁骑将军,一月后,随着少帅去南疆。”顿了顿,他呵呵一笑,“藏宝阁的事,你也算是大功一件,老夫相信这次你也不会叫老夫失望。”

    落下一子,邵九漆黑的眼眸如春水般柔软:“好。”

    不急不躁,一点点地渗入,这是第一步,也最关键的一步。片刻之后,他独自坐在石桌前,当耳边传来那悠扬的小曲声与阮克爽朗的笑声,他才站起来,洒了一把鱼食在池塘里,微微一笑,缓缓离开。

    壹佰肆拾柒、伊人逝

    宝龄的身体还很虚弱,但步伐却是坚定的。

    试着下床走了几天,那种头晕目眩,无法行走的感觉到底是减轻了。同时,拾巧也传来了顾府的消息。

    宝婳依旧在昏迷中,阮氏比她好不了多少,至今未下过床,只剩下阮素臣在照顾宝婳,其余所有的事都交给了连生。

    宝龄走进瑞玉庭时,贾妈妈正端着一碗药出来,见了她,药碗砰然落地:“你……”

    宝龄自然之道贾妈妈为何吃惊,因为她此刻虽然脸色苍白、神情怠倦,但却好好地站着,而只错服了一次药的宝婳,却躺在床上昏迷不醒。

    宝龄曾经很迷惑为何贾妈妈对她总有种说不出的敌意,此刻却已了然于心。贾妈妈早就知道她的身世,知道她并非阮氏的女儿,而是另一个阮氏恨得刻骨的女人的女儿,所以,“恨屋及乌”。阮氏可以做戏,但贾妈妈却没有阮氏那般精湛的演技,她那厌恶的敌意,总是会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

    只是此刻宝龄已没有多余的精力搭理她,只看了一眼,便径直朝屋子里走去。

    屋子里燃着火炉,才走到门口,便有一股潮湿的暖意扑面而来,与那侵入毛孔的暖意所相对立的,是床上妇人那苍白的仿佛不真实的容颜。

    阮氏一动不动地躺着,听到脚步声,她眼皮无力地抬起,眼睛微微一眯,当涣散的焦距聚集在宝龄身上时,她眼底浮起一抹冰凉的恨意。没有掩饰,此刻已无需掩饰,就这么赤裸裸地呈现在宝龄面前,不知看了她多久,一声冷哼像是从喉头深处发出来:“你居然没事了,没事了……”说到最后,那神情亦分不清是失望、怨恨还是嘲讽。

    随即,却不知想到了什么,浑浊的眼睛忽地亮了,吃力地撑起身子,盯着宝龄:“你是怎么解开流年光的毒的?”

    “我想知道所有的事。”宝龄目光淡淡地注视阮氏,闭了闭眼,“我要知道,爹的死,是不是与你有关?”

    阮氏看着她,忽地笑了:“我为什么要告诉你?”她的颧骨深深地凹下去,纤长的睫毛在脸颊上投下一片幽暗的阴影。

    “我有解读的药方。”宝龄的声音平静地不起一丝波澜。

    “药方……在哪里?”她的话却在阮氏心中溅起浪花,她的眸子蓦地睁大,纵然极力地控制,但她的声音还是带着一丝颤抖,那是一种咬紧牙关,分明恨入骨髓,却不得不妥协地无奈,“求你……求你,救救宝婳、救救她……”

    “告诉我。”宝龄只是直直地盯着阮氏。

    忽地,匡唐一声,门边的盆景被撞翻,贾妈妈几乎是颠颠撞撞地跑进来,平素面无表情的脸上满是焦灼与心疼:“太太,二小姐、二小姐又吐血了!”

    阮氏腾地坐起来,纵然再冷漠,她毕竟是一个母亲,此刻,她整个人仿佛失去了灵魂的木偶,目光哀哀地望定宝龄。

    宝龄用力地闭了一下眼睛,又紧紧地抿了抿唇,仿佛在做最后的挣扎,然后,从怀里取出一张纸笺:“这是药方,至于药引……上头也有写。”

    她一醒来便发现这张药方便安静地放在她枕边,问过拾巧才知道一大清早陆离曾来看过她。

    阮氏一把夺过纸笺,片刻蓦地抬起头,神情间尽是难以置信:“药引是……我凭什么信你?”

    那药方的药引,是中毒者至亲之人的鲜血。阮氏自然知道,在这个世间,宝婳的至亲之人是谁,可悲的是,纵然作为一个母亲,她那么渴望自己的女儿好起来,但,与此同时,她却不得不怀疑,宝龄这么做的目的。

    ——宝龄为何要这样做?这会不会是一场报复?这会不会根本不是真的药方?

    这个十几年来一直活在算计与被算计中的女子,即使到了此刻,还是会生出那样的心来。

    “信不信随你。”宝龄已猜到了阮氏的想法,她在心底冷笑一声,又感到说不出的哀凉,说完这句话,再也不堪阮氏一眼,朝外走去。

    她能做的已经做了、在旁人看来不该做的,也做了。真正能救宝婳的,说穿了,只有阮氏一个人而已。

    阮氏的身子已经不起失血过多,甚至再也经不得一点折腾。在阮氏心里,女儿与自己的生命,孰轻孰重,宝龄已不想知道。

    她走到长廊上,听得身后的女子幽幽的声音传来:“为什么……”

    她只是顿了顿,却没有回头。

    为什么?宝龄在心底重复了一遍,却找不到答案。或许是因为,那个躺在床上的女子,还那么年轻,年轻到她不忍看着她消失,又或许是,宝婳毕竟也是顾老爷的女儿,她们身体里流淌着相同的血,有着无法回避的血缘牵绊。

    隔着窗纱,她看着阮素臣将宝婳扶起来,为她擦脸,宝婳微微睁开眼,睫毛在眼窝投下密密的阴影,像是折翅的伤蝶:“四表哥……”

    “若是累了,便不要说话,好好睡一觉。”阮素臣背对着窗,看不清神情。

    “怎么能睡呢?”宝婳的唇角仿佛微微地弯了弯,“若是睡了,怕是再也醒不来了。”

    “别胡说。”阮素臣低声道。

    宝婳凝视眼前那张鬓角若裁、眉目如画的脸,深深地、一眨不眨地,仿佛要将他的容颜刻到心底。

    “四表哥,你还记得,我第一次见你,是几时么?”

    “记得,那年你才五岁。”

    “你还记得,我第一次开口说话是什么时候么?”

    “记得,那日你躲在柜子里哭,我将你拉出来,给你一颗玻璃珠,答应你等集满一百颗便答应你一个愿望,那会儿你只会说了一个‘嗯’字。”

    “你还记得……”

    往昔的时光,仿佛从未离去,阮素臣终是微不可闻地叹息一声。

    宝婳的脸上,有一抹梦幻般的殷红,含笑地凝视着阮素臣:“那么,四表哥,你还记不记得,你有没有爱过我?”

    爱过么?哪怕一点点也好。

    四周的空气都仿佛凝固,宛若湖面的碎念,有一种不真实的错觉。宝龄退后一步,将身子埋在那根红漆木柱之后,连呼吸都是小心翼翼的。

    很久很久,她没有听见那个回答,等来的,只是轻缓地脚步声,白衣如雪的背影,一点点地消失在长廊尽头,他的脚步,是从未有过的沉甸甸。

    她深吸一口气,正要离去,却听到宝婳微弱地声音传来:“出来吧,我知道你在。”

    她一惊,隔着窗纸,宝婳正望着她,面容是无比的平静:“你是来看我笑话的么?”

    宝龄不语,宝婳却已接口道:“若是,那么你已经看到了。”她笑一笑,眉宇间是宝龄从未见过的世故,宛若看透了世事一般:“四表哥的那个答案,你不想知道么?”

    “不想。”这一次,宝龄毫不犹豫地道。

    “为什么?”宝婳幽幽道,“四表哥那么爱你,你一点都放在心上么?你的心……究竟是什么做的?”

    宝龄眉心微微一蹙,半响,却忽地笑了,笑容在唇边绽开,带着一丝凉薄,又似无奈:“我的心跟你一样,是肉做的,我不想知道是因为——我不在乎。”

    对,不在乎。

    只有爱上一个人,才会在意他的点点滴滴,一个细微的动作、一句无关痛痒的话,而她对阮素臣……或许有过感动、有过依赖,但她终是知道,那不是爱。

    所以,她并不想知道。

    她没有听到那个回答,但就算听到又如何?那个答案,又与她何干呢?或许“缘分”是两个极为俗气的字眼,但除此之外,别无解释。很多事可以重头来过,但有些事,错过了便是错过了,既然已经错过了,知道又如何?

    前世有一本书,在医院时,她一直放在床头,是一个台湾蔡姓知名主持人的随笔,其中有一则关于爱情的

    宝贵双全第45部分阅读

    欲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