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贵双全第27部分阅读

    宝贵双全 作者:肉书屋

    宝贵双全第27部分阅读

    六年。不差这一天,不是麽?何况,除了这个人,接下去,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眸中那丝深沉又慢慢地沉淀下去,化作一片湖水般的 静谧,然后,邵九唇角微微一扬,推门而入。

    此刻,那马夫正坐了下去,缓缓地抿一口茶,茶盏还未放下,门便嘎吱一声开了。

    邵九关上门,目光落在喝茶的人身上,微微一笑,“顾老,每次都要你如此装扮,实在过意不去。”

    那些门口喝茶的伙计并未看错,这马车夫,便是他们曾见过的那位苏州虎丘大财主——顾万山。

    顾老爷摆摆手,“无妨,卲公子这般安排,也是为了安全起见,一切小心为上。”

    自从两人有了共同的秘密之后,第一次来这福泽楼,那黑衣人便给了顾老爷一身短打,虽然不想承认,但顾老爷不得不佩服这个少年心思的缜密与处事的谨慎。

    邵九在顾老爷对面坐下,悠悠道:“顾老可收到我的信?”

    顾老爷眉头一蹙,微点一下头道:“卲公子信上所说的事情……七月初七,可是那一日?”

    邵九笑道:“顾老以为如何?”

    顾老爷指头敲打着桌面,沉思了片刻,缓缓道“既然要做,只要选好日子,哪一日都可以,何况,花圃那边也准备的差不多了。只不过,顾某还是想问一声,为何卲公子会选那一日?”

    邵九微微一笑,如晨光初绽:“在下听闻每年的七月初七乞巧之日,阮大帅定会摆宴府中,亦会陪同他的三姨太去祠庙上香吃斋守夜,因为——那一日,便是三姨太的生辰。”他顿了顿,淡淡的补充了一句,“三姨太每次去佛门重地,都不喜人打扰,所以那一日,阮克身边没有太多的随从。”

    “没想到卲公子对阮克多年的习惯倒是极为清楚。”顾老爷一怔,笑道。的确,阮克最宠爱的是他的三姨太,亦阮素臣的生母骆氏七七。骆氏之所以叫七七,是因为她便是生于七月初七,乞巧节之日。

    所以那一日,阮大帅定会大肆宴请宾客,并陪同骆氏上香祈福,这是多年以来的规矩。不知想到什么,顾老爷目光闪动了一下。

    邵九自然没有错过,提起那位骆氏时候,顾老爷眉宇间闪过的那一丝不自然,但顾老爷沉浸在某些回忆中,却没有注意到邵九说起骆氏时,神情竟是也有一丝异样。最后那句话,他亦是轻轻的说出来的,那语气,竟有几分小心翼翼,仿佛怕惊扰了什么,又仿佛怕将在心底尘封多年的心结,打开一个缺口。

    擅于心术的人,最终难免被诡计心机所迷惑,陷入万劫不复。同样,心中有伤口的人,一旦揭开那个隐藏极深的伤疤,便会无法控制自己。

    这一切,都不是邵九所需要的,他需要的,是彻底的冷静,或者……无情。

    所以,当顾老爷再次抬起头时,邵九已经回复平静,脸上依然挂着慵懒散淡的笑:“若不将大帅的习性打听清楚,又怎么能选一个好日子?”

    顾老爷一怔,随意也笑了,“的确,这是一个好日子。”

    再没有一个日子,阮克身旁会如此疏于防范,除了进佛门那样清心寡欲的地方。那样的日子,那样的地方,人总是会少一些防范之心的。

    仿佛,这是最好的机会……顾老爷深深吸了一口气:“那就这样吧。”

    “还有一件事……”邵九微微一笑,“我已经约了顾老的千金,七夕那日,洞庭湖畔一聚。”

    当顾老爷目光炯炯的望著邵九时,邵九已优雅的一笑,“顾老该知道,我从不做赔本的生意,若这一次事成,我相信顾老定不会亏待我,但若失败,我亦从未想过,要青莲会上上下下几千人,为顾老陪葬。”

    置身事外。

    这一点,在两人第一次见面已经约定的很清楚。他邵九要出的,只是人,而这一批人,不是青莲会平日的帮众,或者可以说,是平日不曾露面的。这一批人,是老帮主在北地时便培训的一批死士。青莲会之所以被阮克忌惮还能维持到今时今日,这便是其中一个最大的原因。这批人可以豁出性命去,在北地又人脉极广。这一点,阮克曾说过,亦曾派人暗中去北地查探过,但却毫无头绪。

    如今邵九肯用这批人替顾老爷卖命,在顾老爷心中,邵九要的,是事成之后,青莲会的光明正大与荣华富贵,所以,若失败,邵九亦一样不会将青莲会牵扯进去。

    邵九说的很清楚,也正因为如此,顾老爷才与他谋事。因为,顾老爷从来都深信,天底下没有一个人会无缘无故对你好,帮你做事而伤害自己的利益。这本是生意,没有与一本万利的生意,更没有只一方受益的合作。。

    邵九说的直接,他反而不疑。

    如今,邵九约宝龄,顾老爷又何尝不明白,是一种要挟?就算事败,有宝龄在邵九手上,顾老爷也一定会守口如瓶。

    这已经不是权谋,而是,赤裸裸的摊牌。

    只不过,顾老爷别无选择,事有轻重缓急,哪怕是敌人,也有致命的,与可以暂且搁置的,何况如今邵九对他,还是站在同一阵线上的人。他沉默不语,面容浸在阴暗中,不知过了多久,才道:“若……事情败露,顾某,求卲公子一件事。”

    “顾老请说。”邵九笑的温文尔雅。

    顾老爷盯着邵九,良久,沉声道:“若我不在,日后,请卲公子代为照顾小女。”

    话音一落,邵九倒是怔了一怔,随即,缓缓地笑了,“若真如此,在下一定会。”

    照顾?他会的,不止对宝龄,对顾府的每一个人,他都会好好的……照顾。

    片刻之后,福泽楼门口那几个伙计看到那秦老板从门口出来,大摇大摆地上了马车,那马车夫低着头,上马,马车缓缓而去。

    ……

    七月初七戌时,洞庭湖畔,相约一聚。

    宝龄盯着那封信的落款,看了许久,脸上不知是什么表情。这封信的落款,是邵九。

    一大早,招娣便告诉她有封信寄到顾府,是给她的,她以为是筱桂仙,闲来无事,便自己去取了来,谁知,竟然是邵九。

    此刻,宝龄站在顾府的花园里,看了看招娣,忽而道:“洞庭湖……”

    招娣瞪大了眼,失声道:“洞庭湖,不就是此次选‘巧娘’的地方?”

    “选‘巧娘’也在哪里么?”宝龄一愣。

    招娣点头:“大小姐要去洞庭湖么?”

    宝龄恍惚一笑:“有人约我初七洞庭湖一聚。”

    招娣张大了嘴,随即笑的挺暧昧:“可是那位青莲会的九爷?”

    宝龄没有做声,过了半晌才道:“我答应过你要去为你助威的。”笑了笑,将信放在怀里,转身朝拂晓园走去。七月初七?邵九约她做什么?

    招娣一脸地莫名其妙,愣了半晌,才飞快地跟了上去,身影渐远。

    片刻,花园里那假山的洞|岤中,白衣胜雪的少年缓缓的走了出来,浓黑的眼眸像是遮了一层雾。

    “四表哥……”一个少女停在离他几米远的地方,此刻缓缓地走上前来,却是宝婳。

    阮素臣转过目光才笑一笑:“怎的不在青云轩等我?不是有读不懂的诗词么?”

    宝婳望着阮素臣,指尖拽着衣摆,片刻,小鹿般的眼眸像是宝石一般,光彩流动:“其实,我……四表哥,初七夜里,陪我去走走好不好?听说,洞庭湖那一日很是热闹呢。”

    七月初七……洞庭湖?

    阮素臣怔了怔,不知过了多久,点点头道:“好。”

    捌拾伍、七月初七夜(一)

    春申湖。

    数里方圆,因战国时楚国的春申君而命名的春申湖。

    宝龄对于苏州湖的认知度,只局限在一个太湖,谁叫太湖如此有名?而这春申湖,她只觉得有些耳熟,许久才想起来历史上的战国时期有位公室大臣名为春申,与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赵国平原君赵胜、齐国孟尝君田文,并称“战国四公子”。这春申湖,大约是因此得名。

    宝龄复又将信看了一遍,那信上的字与阮素臣竟是不相上下,只是阮素臣的字体疏朗、灵动,而这信上的字体却在灵动中带了一分别样的韵味,一勾一划,隐隐透出一丝清冽的霸气。

    仿佛在哪里见过。宝龄的目光忽地落到墙上那幅阮素臣送的字画上去,有些恍惚的迷惑,这字迹……

    招娣端了两盏茶进来,见宝龄拿着信茫然的模样,心底有些无奈,想到:大小姐还真是多情,先是对四公子,后来有个连生,如今是这位九爷……招娣摇摇头,咳嗽一声:“大小姐,老爷来了!”

    宝龄一怔,片刻,不觉失笑。翻来覆去,不过寥寥十四个字而已,再看,亦是看不出名堂来。

    除了赴约,她想不出还有更好的办法知道他究竟要做什么。她将信放入抽屉里,便看到顾老爷已步入拂晓园的园子里。

    “爹,还未睡么?”此时已是夜深,宝龄见到顾老爷倒有几分惊讶。

    “睡不着,来看看你。”顾老爷一袭家常袍子,缓缓坐下来,那侧影,竟少了白日的几分威严,这么看过去,仿佛不过是个寻常人家的老人,挥挥手道:“来,宝龄,坐到爹身边来。”

    大半年来的相处,宝龄已习惯了与顾老爷之间的那种自然的亲近,她顺从地挨着顾老爷坐下来,身子微微前倾,托着腮笑道:“爹是刚才花圃园回来么?”

    顾老爷点点头,盯着宝龄看了一会道:“明日,爹要去一趟南京。”

    宝龄愣了一下,随即明白过来,南京,可不是大帅府的所在么?

    “爹可是去看表舅?”这么一想,她便问道。

    顾老爷目光在夜色中有几分深沉:“是啊,我与你表舅,亦是许久未见了,总该去拜访拜访,叙叙旧的。”目光落在宝龄身上,眼底尽是慈爱,唤一声,“宝龄啊。”

    “嗯?”

    “爹最大的心愿,便是你日后能过得快活。”

    宝龄一愣,抬起头,顾老爷的眼神带着一种细微的专注,不知为何,竟让她喉头有些梗咽,柔声道:“女儿最大的心愿,也是爹能健健康康,长命百岁。”

    上一世她几乎没有感受过父爱,所以这一世,对顾老爷的感情竟是特别的深,她是真心希望这位老人能生活的快快乐乐,也是真心希望日后能代替顾大小姐尽一份孝道。

    顾老爷没有说话,只是望着宝龄,那目光又仿佛透过她看到了别的什么人,那么地认真,良久,顾老爷站起来,缓缓道:“好了,不早了,你也早点睡吧。”

    宝龄点点头,展颜一笑:“女儿送爹出去。”

    拂晓园门口,顾老爷又扭过头问道:“你总喜欢些稀奇古怪的小玩意儿,这次要写什么?爹从南京给你带回来。”

    宝龄想起南京最出了名的雨花石,随口便说了。顾老爷点点头,又看了她一会儿才离开。

    ……

    第二日,顾老爷便出发去了南京。又过了几日,很快便到了七月初七。吃过饭,宝龄便叫人准备了辆马车。

    为招娣做“后援团”的事,宝龄本想叫上宝婳与连生,也好热闹些,可大约是因为顾老爷不在苏州,连生一早便与祥福叔去了店铺,而叫她意外的事宝婳亦出了门,她只好作罢。

    下午时分,宝龄从瑞玉庭出来,看完过阮氏之后,便带着招娣上了路。

    从苏州往北,折而向西,穿过有“千年元和地”之称的元和镇,就到了“黄埭镇”,而春申湖,便是黄埭镇的明眸,是顾盼生辉的眼。

    一路行来,因近黄昏,凉风丝丝,特别惬意,直到暮色四合,宝龄才到了春申湖,在裴家圩落了车来。

    环看湖岸,这块方圆二千亩的湖泊,水岸或高或低、水线或曲或折;蜿蜒曲折的土堤,堤上垂柳依依;由竹板搭成的浮桥在莲丛里穿行。湖边有亭,有五孔拱桥,还有延伸出鹅卵小径,纵横交错、九拐十八弯,五颜六色的植被,绚丽多彩、浑然天成。

    而此刻,湖边已聚集了许许多多的人,多半是年轻的男女,也有一家几口人来游湖玩乐的,一派闲适风光。

    湖边有个临时搭建的亭子,一群大姑娘小媳妇围在亭子里,手中拿着针线,正互相嬉戏叙话,正是用来比赛“巧娘”的地儿。宝龄与招娣去亭中坐下,便见那些姑娘们围在一起,小声细语地说着话。

    “巧姑娘,你名字里有个‘巧’字,这针线活儿又做得那么好,看来这‘巧娘’一名非你莫属了,咱们争也是白争,还不如帮你鼓鼓劲儿呢。”其中一个姑娘道。

    那被称作巧姑娘的女子因为被围在其中,只为其声不见其人:“你这是哪里话。你刚才的鸳鸯戏水,我可绣不来那样精致的。”

    另一个仿佛与头一个姑娘脸顿时红了,啐道:“小蹄子,乱说什么呢。”双眸一转,却又压低了声音道:“巧姑娘真是好命,听说连你家爷都亲自为你鼓劲呢,你们家爷……可是已经来了?”

    这话一出,一群唧唧喳喳的少女全部停了下来,一双双眼珠子都死死地瞪着巧姑娘所在的方位,眼底的火苗都快要蹦出来。

    宝龄不觉好笑,看来这群女人这么巴结这位巧姑娘,并非为了巧姑娘本人啊,而是为了那位“爷”,也不知那位爷是个什么人物,惹得这群女子这般春心荡漾。

    但宝龄更为关心的却是那位巧姑娘,因为那巧姑娘的声音清清脆脆的,倒像是在哪里听见过。

    忽地,一阵喧闹声,湖边又来了一辆马车。不知是谁说了句“那不是大帅府的马车么?车里不知是谁?”那群女子的目光便又被吸引了过去。

    宝龄心头亦是咯噔一下,大帅府的马车?如今天下有几个大帅府?不正是阮家的马车么?果然,她望过去,便见那马车上,用金丝线绣了个大大的“阮”字,如一面旗帜,迎风招展。

    那辆马车缓缓驶过,仿佛带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尊贵,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谁知到了湖畔,那马车却并未停下,反而径直朝前驶去。

    前头,是一排建在树林上的长廊,招娣一拉宝龄的衣角道:“大小姐,那儿应当是给权贵们今日赏月、看热闹安置的。”

    宝龄微点下头,朝长廊上望去,果然见依稀有几个人影却被树林遮盖住,看不太真切。只见那马车在林边停下,那马车夫掀起帘子,似是恭敬地迎候。然后,有一男子跳下马车,那男子落了马车,便伸出手,片刻,一只雪白的手搭了上去,一个穿鹅黄绣花旗袍的女子,慢慢地走下车来。

    宝龄的之以理还在那男子身上,却听身旁诱人道:“呀,原来是少帅夫人!”

    “可不是,怪不得,听说那位少帅夫人姓马,闺名宛琪,是马副官的女儿,亦是警察厅马老厅长的侄女,如今新厅长的堂妹,两年前刚嫁给了少帅。”

    宝龄不知她们嘴里的少帅指的可是阮素臣的大哥,那位阮家的大公子阮文臣,听得她们说起那些熟悉的名字,不觉竖起了耳朵,却听一旁有人轻笑道:“顾大小姐!”

    她一转身,眉头挑了挑,随即笑了:“拾巧!”

    那被围在中央的女子,不是拾巧是谁?原来这群女子嘴里的巧姑娘,便是拾巧。那么她们嘴里的“爷”……宝龄正待开口,已听拾巧道:“爷在树林长廊里相候,小姐请移步。”

    听到这句话,那群姑娘们再也顾不得看谁家夫人了,目光齐刷刷地扫过来,有惊讶的、有好奇的,居多带着一丝探究。

    被人这么瞧着,宝龄实在不太自在,抚了抚额头,她朝拾巧道:“麻烦你带路。”又朝招娣使了个眼色,招娣即刻领会,不再跟上前去。

    宝龄一走,那些姑娘便将招娣围住:“喂,你家小姐是哪户人家的?与九爷认得么?”

    招娣一愣,还是道:“我们是虎丘顾家,刚才那位,是咱们的大小姐。”

    一群人立刻噤了声,都说青莲会的九爷与顾家大小姐有了婚约,竟是真的,否则怎么七夕之日,相约在此?

    可这位大小姐……惊讶好奇的目光已有大多转为不屑与酸意。

    ……

    宝龄由拾巧引路,来到了长廊中,相对湖边,这里安静了许多,长廊中细碎的话语随着风传入耳中。

    “一别多日,邵公子别来无恙?一年前要不是邵公子相救,妾身怕已遭贼人暗算。”一个柔糯的女声道。

    “举手之劳,阮少奶奶不必放在心上。”

    这个声音低沉,优雅中透着一丝淡淡的慵懒,宝龄脚步顿时一怔,却听人唤道:“顾大小姐!”

    宝龄抬头,便看到出声唤她的,正是刚才最先从马车里下来的那个男子,细看之下,也不觉有一丝错愕:竟在这里碰到了马俊国!

    随即一想便是释怀。对了,马俊国,不正是刚才那群女人说的新厅长?

    马俊国朝宝龄身边张望了片刻,见她身旁只有一个拾巧,神情不免流露出几分失落,随即却又笑道:“未想在这里遇到顾大小姐,顾大小姐是一人来的么?”

    宝龄笑笑,正要开口,却听那个淡淡的声音道:“顾大小姐,是在下邀约的。”

    邵九一身墨色的袍子,撑的肌肤更是白皙,而一双眸子却黑得深沉,唇边挂着一抹恬淡的笑,正静静地望着宝龄。

    与此同时,那位阮少奶奶竟亦是一怔,原本不经心的目光扫了过来,直直地落在宝龄脸上。

    马俊国赶紧道:“顾大小姐,这是舍妹……宛琪,这是……”

    话还没说完,马宛琪便轻轻一笑:“虎丘顾家的大小姐,我与文臣成亲之时,咱们见过。”

    捌拾陆、七月初七夜(二)

    宝龄自然没有见过这位阮家少奶奶,几年前去吃喜酒的是真正的顾大小姐。她曾经听说过,阮大帅身边有个极为信任的副手——马副官,是江南警察厅马厅长的兄长,马俊国的大伯,却原来阮家大公子娶的也正是那位马副官的女儿,马俊国的堂妹。

    这位少奶奶珠圆玉润、五官鲜明,是一种极有福气的美,怪不得阮家会喜欢,叫她做了大儿媳。宝龄匆匆打量一番,笑一笑,落落大方道:“阮少奶奶。”

    马宛琪笑一声:“算起来,顾大小姐是文臣的表妹,我就随着文臣喊你一声宝龄,你若不嫌弃,便叫我表嫂与宛琪都可。”

    “表嫂。”宝龄展颜一笑:“对了,我爹前几日去了南京,此刻,怕是已在与表舅叙旧了,不知表舅、表舅妈、大表哥与府上的人都好么?”

    这些人对于宝龄来说虽是全然陌生,但场面话说说并不难,只不过除了刚提到的三个人,她实在不知道阮府还有哪些人,只好一笔带过。

    马宛琪笑道:“都好。家母老家在苏州,我每年都会来此,原本文臣是陪我一道来的,只是姑父前几日来了南京,他抽不开身,便叫我来苏州一趟,顺便探望姑母,我一路听说今儿这里热闹,便来瞧瞧,没想到倒是遇到了宝龄。”

    马宛琪这一声姑父姑母,自然是随着她夫君阮文臣叫的。宝龄应了一声,两人又寒暄了一番,马俊国已笑道:“好了好了,宛琪,你们都是自家人,何必这么生疏。大家坐下来再聊何妨?”

    马宛琪朝宝龄笑一笑,跟着马俊国坐到了最角落边的圆桌旁,那圆桌边有一副竹帘,将几只桌子隔断开来,她毕竟是女眷,虽是跟着堂哥一起,但也需避讳。宝龄正迟疑,拾巧已将她拉到邵九身旁,小声道:“小姐,您坐这儿。”

    宝龄一抬头,便看到邵九微笑着凝视自己,不觉心一跳,别过头坐了下去。

    邵九移过目光,微微一笑道:“拾巧这丫头听说今日春申湖畔在选‘巧娘’,一时兴起,想来参加,青莲会都是一群男人,我想起她与顾小姐总算有些相识,便请顾小姐过来。”

    原来如此。宝龄微微吐了口气,却又不知怎么,心里又有些莫名其妙的……失落。这种感觉来得突然,像是指甲划在玻璃上发出的声音,很快便一闪而过,余音却绕在心头。

    只不过片刻,她便调整了心态道:“那倒巧了,我房里的丫头也来选‘巧娘’,我倒不晓得要站在哪一边了。”

    她本是无心之下随意说出来的一句话,邵九的眉梢却微微地挑了挑,眼中似还带着一丝玩味:“的确,人最要紧的,是要弄清楚自己究竟应该站在哪一边。”

    这句话为何像是别有深意?宝龄别过头去,邵九笑得云淡风轻,哪里像是别有深意的模样?

    天色渐沉,拾巧已与那群女子会合,准备比赛。宝龄倚在栏杆边望去,招娣不时朝这边张望,咬着唇,神色紧张。

    她不觉失笑:小妮子,怕是很看重这场比赛!她刚想开口,却见邵九慢条斯理地站起来道:“走,咱们下去看看,我答应了拾巧为她鼓劲,我可不想以后都吃不到她做的梅花糕。”

    宝龄一怔,想起拾巧对邵九流露的信任,心想到,这信任原来不是无端的,邵九对拾巧,应也是不错吧?否则他亦不会为了拾巧,出现在这里。她想着想着,随即也笑了。

    沿着小树林慢慢下坡,月亮已升上了天边。那群叽叽喳喳的姑娘们安静下来,整齐地坐在湖边,听着那管事的婆子一声令下,手下便飞快地动起来,一时间静谧无声。

    两人沿着湖面走,仿佛怕惊扰了这一刻的宁静,俱都沉默不语。宝龄望向夏日夜色中的春申湖。

    近看湖面,春申湖用一种极为极致的方法演绎的水的形态与秀气。水域或大或小、水面或阔或窄。湖面又如一匹平滑的绸,整片紫蓝色的天空仿佛松松泡泡地堆在湖里,有了银的灰色;偶有一块没被掩住的湖蓝则湛湛地发亮,一切变换成了一幅氤氲不开的水粉画。四周的农舍亮着星星点点的灯火,湖面上,一艘艘船或停泊,或朝岸边驶去,是归家的人。

    “你的伤好了么?”宝龄忽地开口道。

    远眺湖外,岸芷丁兰,郁郁青青,草长莺飞,水天一色。春申湖衔远山:西南端的阳山,在一片夜雾中朦朦胧胧,极目四望,近处风荷起舞,远处烟树迷离。村庄、田野、还有温煦的晚风,都宁静着。

    只是这片宁静,却叫她无端端地心慌意乱,她必须说些什么,才能让自己平静下来。

    邵九笑一笑:“嗯,好了。令尊的家事可处理好了?”

    “算是……好了吧。”想起蒋氏,宝龄心情有些灰淡,唇边扬起一抹苦笑,“做错了事的人,也得到了报应,若她想到有这么一天,怕是从前无论如何也不会做那些事了。”

    来到这个时空,她一直小心谨慎,将自己藏得很深。除了大年三十那日不小心将自己的来历告诉了连生,其余的时候,她很少对人谈及一些心里的想法,关于顾府的事是,关于自己的事更是。连生是她信任的人,但眼前这个人,并不是一个叫她安心的人,相反,有很多地方,她对他还持有怀疑的态度。可不知为何,这一刻,她却极为自然地便说了出来。

    邵九的目光落在湖面,唇边不只是笑还是别的什么情绪:“每个人都要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为了这样东西可以不顾一切,甚至,不择手段。若每个人都能预料后果会如何,天底下又怎么会有那么多不可挽回的事。”

    湖面折射的波光映在他原本墨黑一片的衣袂,一丝丝流动的碎光,斑驳如丝绸般披泻而下,又似云层般袅袅萦绕,微风拂过,层层荡开,飘逸不在人间。

    皮肤是雪一般的白,双眸却如水晶般剔透的黑,两种极致融合在一起,叫人错不开目光。

    直到渐渐的,颜色才变得柔和、模糊。他的侧脸,像是有一丝寂寥,那么淡,淡得微风一吹便隐去,宝龄却还是感觉到了。

    “你……”心底忽然涌起一种奇怪的感觉,像是一瞬间敲击宝龄的心脏,心头忽然汇聚了许许多多的话,梗在喉头却只发出一个单调的音节。

    为何竟是舍不得看他这般?仿佛用尽所以,甚至失去生命也是心甘情愿,只要他不再那么的……难过。

    她忽然想起那个梦,梦中的女子,岂非亦是同样的感觉》

    到底她是怎么了?宝龄猛烈地甩甩头,却听到邵九淡淡的声音传来:“出来了。”

    “什么?”她一怔,顺着他的目光望去。

    晴朗的夏秋之夜,不知何时已是满天的繁星,一道白茫茫的银河如天桥一般横贯南北,在春申湖的东西两岸,各有一颗闪亮的星星,隔湖相对,遥遥对望。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不是牛郎织女星,又是什么?

    “许个愿吧。”在她怔怔地一动不动之时,邵九却已执她的手,合了起来,唇边是温柔的笑容。

    宝龄恍惚地闭上眼。相传乞巧这一日,民间的妇女都会乞求自己有一双灵巧的双手,亦向织女求赐一段美好的姻缘。

    姻缘么?宝龄的睫毛轻轻颤抖,忽地睁开眼,顿时浑身僵硬。

    那唇边含笑的少年脸颊靠得很近,近到只要她一动,便能触碰到鼻尖,连吐纳竟都如同相连一般。

    她不是没与他如此靠近过,顾府的房中、邵公馆的地道中……可这一刻,这样的日子、这样的夜晚,她的心竟是猛烈地颤抖起来,无法自制。

    “你怎么不许愿?”仓皇中,她开口道。

    “我?”邵九微微一笑,“我已订了亲,何需再乞求姻缘?”

    嗯?宝龄怔了怔,才反应过来,几乎有些结巴:“那亲事,不过是约定,如今事情都解决了,没必要……”

    “唉——”邵九竟是叹息一声,脸上有几分无奈,又像是促狭,“是约定。不过我与令尊说,可以让彼此先相处一些时日,小姐还不明白顺水推舟的意思么?”

    顺水推舟、顺水推舟……宝龄蓦地一怔,竟是这个意思!

    本来是一项约定,但若相处之下真的发生些什么,自然也是双方乐见其成的。脑子里乱哄哄的一片,宝龄只能想到这么一个解释,顿时凝住。

    邵九凝视着她,看了许久,一双手轻轻将她环住,眨了眨眼:“看来,顾小姐并没有这个意思。”

    两人靠得很近很近,在旁人看来,仿佛是一对遥望牵牛织女星的亲密情侣,谁又知道,宝龄表面木然一片,心中却似翻江倒海。

    他的气息近在咫尺,鼻尖又传来那丝奇特,只属于他一个人的气味,目光中的温柔如一汪春水,将她包围起来,一点点地融化。

    “我……”宝龄张了张嘴。

    忽地,他却低笑一声,轻轻松开她,嗓音低而有些沙哑:“顾小姐怎么了?我开个玩笑而已,不用这么紧张。我早已与令尊说好,过了今日,婚事的事便一笔勾销,至于那些坊间的传言,过一段时日便也淡了,日后顾小姐觅得如意郎君,我定会送上大礼。”

    戏剧一般的起伏,让宝龄彻底怔住,甚至来不及思考为何是过了今日。半响,她才退后一步,脸上挂着冷淡的微笑:“那就多谢九爷了。我大婚之日,定请九爷赏光。”

    邵九眯了眯眼,望着她,漆黑如夜的眸中掠过一丝深邃的光。就在这一刻,不远处有人喊道:“姐姐?”

    捌拾柒、七月初七夜(三)

    “姐姐!”随着那声低婉熟悉的声音,宝龄蓦地扭过头去,便看到宝婳。而站在宝婳身侧的那个少年,白衣胜雪,衬得乌发与眼眸更黑,隔着距离,望着她,犹如初见时那般湿润如玉,却带着一丝淡淡的疏离。

    宝婳出门,原来是与阮素臣在一起。

    目光对视间,玉龄忽地在心底叹息一声,绕了一圈,他们似乎又是回到了原来的模样。此刻他心中,恐怕是恨她的吧?她前些日子的心思怕也是白费了,可那又能如何?她终究不是那个“她”,无法感受那段留在他们记忆中的时光,更无法回应。

    宝龄收拾心中那一晃而过的复杂情绪,展颜一笑:“我来介绍,这位是家妹宝婳,这位是……邵公子。”

    而与此同时,宝婳的目光却正落在邵九身上,邵公子?邵公子……宝婳小鹿般颤动的双眸轻轻地一亮,邵公子不正是那位青莲会的九爷么?

    这是宝婳第一次见到这位闻名江南的帮会老大,之前一切的了解,不过是从别人的口中。

    他手段狠绝、心思冷酷,杀人不眨眼,被人称为“小魔星”……只是,她从未想到,他竟是这般模样。

    只不过一件寻常的袍子,只不过那般随意地站着,江风吹拂,他的衣袂沙沙地扬起。他的肌肤似乎太过苍白了些,琥珀般的眸光漫不经心地流转,唇角微微上扬,似是在笑,又似乎没有,眉宇间的慵懒与随意如湖面氤氲的雾气一般洇开,像是浸湿了的水墨画,模模糊糊,淡的不着痕迹,他的五官拆开来看并非如何精致,可堆砌起来,浑身上下的每一寸,竟叫人移不开目光去。

    那是一种与阮素臣截然不同的感觉,他的美不在五官,不在身影,却又在每一处细微。那是一种强大的气场,随意流动,却收放由心,仿佛是嵌入骨子里的风流与华贵,高洁优雅,如山间清风、又似高山初落的雪。

    宝婳竟是不期然地想起一首阮素臣曾教过她的诗来。

    有匪君子,如初如磋,如琢如磨。放在他身上,是那么不妥当,却又是那么的妥帖。

    在遇到他之前,宝婳以为,这世间再也没有一个男子,能与她的四表哥匹敌。那样绝世的容貌、那样尊贵的家世、那样满腹的才华、那样温浅的笑。直到现在,她才发现,竟有人,是天生华贵的。无需任何点缀,只要他站在那里,四周的一切都失了颜色,那些点缀对他来说,反而是画蛇添足罢了。

    对于邵九,宝婳是怀着好奇的。她很想看看,姐姐那般高傲、对一切都嗤之以鼻的性子,宁可舍掉四表哥而追随的男子,究竟是如何模样。而此刻她终是见着了,心底却又泛起一丝自己亦无法说清的情绪来。

    宝龄见宝婳怔怔地望着邵九不说话,轻轻一笑:“我下午去找过你,也不知你去了哪里。早知道咱们目的地相同,便一块儿来了。”

    宝婳仿佛如梦初醒,愣了一下,有片刻的不自然,忽而看到邵九,却似想到了什么,往阮素臣身边靠去,低声道:“我与四表哥约好了来这里……看星星。”明眸闪动,“姐姐呢?”

    宝龄刚想说是因为招娣来参加什么“巧娘”的比赛,她是来肋威呐喊的,却听邵九微微一笑道:“我们也是来看星星。”

    什么跟什么?事实好像不是这样的……宝龄看了阮素臣一眼,阮素臣面无表情,目光凝在地上,不知在看什么。宝龄又望向邵九,招呼也打好了,她期望邵九能提出离开。虽然她对阮素臣无意,与邵九亦根本没什么,但那日她为了快刀斩乱麻,曾亲口告诉阮素臣,她心底的人是邵九。这样的场面,委实……尴尬。何况,宝婳一番心思,怕也是要与阮素臣独处吧?

    谁知邵九正望着阮素臣,笑得很从容,淡淡地道:“既然有缘相遇,不如一起。阮少奶奶与马公子正巧也在。”

    宝龄吃了一惊,皱了皱眉,却见阮素臣抬起眼帘,直视邵九。

    一个从容淡定、带着一丝散淡;一个表情淡漠、如墨般的眸子却泛着一丝寒意。时光像是静止了一般,良久,不知是因为马宛琪的缘故,还是别的什么原因,阮素臣道:“好。”

    宝婳亦是怔了怔,望向宝龄,宝龄苦笑,耸耸肩,表示自己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宝婳心中却另有一番滋味。

    四表哥他怕还是在意的吧?否则,为何他一向待人宽厚温和,凝视邵九时,却是那样的神情?那种神情宝婳从未见过,那么的……复杂,叫人看不透。

    只是,宝婳自己也不知出于何种心态,竟没有开口拒绝,就这么安静地随着阮素臣,朝树林中的长廊走去。

    长廊里,阮素臣自然先去见马宛琪与马俊国。马宛琪是阮素臣的大嫂,而正因为如此,阮素臣与马俊国才相识。

    马宛琪目光落在宝婳身上,又似是不经意地看了宝龄一眼,才笑道:“这位,想必就是顾府的二小姐宝婳了。”

    宝婳怯怯地看着马宛琪,本是有些不安,不知想到什么,吸了一口气,上前一步道:“表嫂。”

    “真是水灵的姑娘。”马宛琪微点头道,“听婆婆提起,宝婳你自小身子孱弱,所以我成亲那日,都未曾见,今日真是有缘。”

    自从宝婳出现在长廊这一刻起,马俊国一双眸子便不曾离开过她,那神情近乎痴迷,但当他看到宝婳与阮素臣同来时,又化作一丝失落。

    马俊国的表情一丝不漏地落在宝龄眼底,宝龄苦笑一声,今日真是有缘,什么人都碰在一起了。

    今天是个什么日子?

    就在宝龄处于无奈与尴尬中时,今日,就在今夜,不远的南京,正发生她意想不到的变动。而这一切,或许便改变了她今后的命运。

    ……

    南京大帅府。

    华贵的客房中,顾老爷静静地坐着,犹如一尊雕塑。然而他心中,却远不如表面来的平静,反而如大海深处的巨浪,起伏不定。

    就在刚才,无帅府的宴会已结束,宾客渐渐散去,而阮大帅亦带着她的三姨太坐上车,去往东北二十二公里处栖霞山上的栖霞寺净身、祈福、守夜。

    在宴会上,顾老爷看起来极为尽兴,甚至喝了几杯平日从不沾的高粱酒,满面通红,摇摇晃晃。所以宴会进行到一半,他便推脱不胜酒力,先行离席,回房中歇息。而只有他自己知道,那些酒,他几乎一滴不漏地都偷偷倒在了地上,此刻,他无比的清醒,甚至比过去那几十年来的每一刻都要清醒,因为他明白,接下来要做的事,是关乎他与整个顾府存亡的事,他搭上了身家性命,容不得半丝掉以轻心。

    不成功,或许,便再也无法全身而退,便会万劫不复,万劫不复……顾老爷心底喃喃道。

    他一动不动地凝望着天空,等待着天空中最灿烂的烟火绽放。那是他等了多少年的一刻?那烟火,是一种讯息,意味着,行动顺利地开始。待到大局若定,便会有一只信鸽落下,带来胜利的消息。然后,只等他安然离开,蛰伏在无帅府外的死士,便会蜂拥而上,包围整个无帅府。

    从此,再没有阮克,只有他顾万山。从前的一切,那个记忆中的阿三,便会永远地埋藏在地底深处,再也无人知晓,如同那段过去,与那个曾经为了往上爬而不择手段的少年阿三。

    只有顾万山,只有如今的他。

    几十年沧桑,几十年与命运的抗争、商海的沉浮,顾老爷从未有过哪一刻,如同此刻般紧张,手心不断冒出的冷汗几乎沾湿了床褥。忽地,他听到鸟类扇动翅膀的声音。

    竟是这么快?!顾老爷近乎矫捷地跳起来,颤抖地从落在窗沿上那只信鸽脚间扯下一张纸条。

    应该是胜利的消息!那么猝不及防,还带都会女眷,在那般清净之地,阮克又怎会心生防备?白纸黑字,顾老爷几乎是一个字一个字的看过去,然而,瞳孔却在下一秒蓦地收缩。

    ——花圃遭清查,即刻停止行动。

    十一个字,犹如一柄利刀,生生地、笔直地插入顾老爷的心脏,一瞬间,他脑子里几乎一片空白,怎么会?不可能!怎么会?!反反复复几个字,他身体僵硬,无法动弹。

    就在此

    宝贵双全第27部分阅读

    欲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