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第41部分阅读

    全本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作者:肉书屋

    全本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第41部分阅读

    !”她这次回娘家大获全胜,王老太太被小女儿一求一跪,便心软了,最后母女俩抱头痛哭一场,前事尽消,重归于好。

    明兰笑着上前,跟在如兰旁边翻检着那些厚茸茸的皮毛,触手温软暖和,果然是上好的货色,她嘴里夸着,心里却想,以她对王氏的了解,光是自己有好事还不足以叫她高兴成这样,定然还有旁人的坏事让她幸灾乐祸才对。莫非王表哥和康表姐婚后不和,婆媳不睦?!

    正想着,冷不防如兰凑到明兰耳边,轻声道:“六妹妹,康表姐在王家怕是没过好!”

    明兰心头一乐,也歪着脑袋凑过去,咬着耳朵:“英雄所见略同!”

    作者有话要说:

    上一章里,关于除夕夜那个又白又大的月亮,很多读者说是bug,可是大家想想,除夕夜,又是在下雪,别说圆月亮,恐怕月勾都没有的呀。

    呜呜,偶的冷幽默被无视了……

    关于希望加快进度的亲的心情,偶能理解,可种田文本来就是家长里短,头头面面的事情都要啰嗦一遍,文风半死不活,不过大家放心,下一章就出嫁了!

    最后,关于嫁妆。

    我依稀记得,王熙凤有一次和平儿说话是提到过,迎春探春几个丫头,每人一万两便够了,贾环娶妻三千两差不多了。

    懒得翻原著了,大家自己去查吧。

    身体吃不消,扁桃体有造反的迹象,偶连吃了好几片头孢,希望能压下去。

    阅读最新章节请访问,更新最快

    第102回

    春闱出场那日,盛府派了来福管家去场外候着,伸长了脖子等了好半天,长枫和文炎敬才跌跌撞撞的出来,一个面色发青,活似纵x过度;一个脸色泛黄,好像饿了几天。相比长枫的得失心重,文炎敬反而自如多了,反正不论他能不能考上,媳妇和岳家是跑不了的。

    心态不同导致结果不同,半个月后揭榜,文姐夫中了进士,殿试得了二甲三十二名,待经试过后,或进翰林院,或授官职;而长枫哥哥……咳咳,再考一次罢。

    如兰婚期临近,样子却反倒有些不对劲,一忽儿嘻嘻哈哈,一忽儿又无端发脾气,王氏来寻女儿说几句体己话,也叫如兰三句给顶了回去,喜鹃看着样子不成,只好去寻明兰救火。

    “六姑娘,您瞧……”喜鹃为难道启齿。

    “不用说了,我过去瞧瞧便是。”明兰知道她的意思,因她既会装傻,又会哄小女孩,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她几乎成了如兰的灭火器,小喜鹊在时也常来寻她帮忙。

    一进陶然馆,因已抬走了嫁妆,只见原本镶金缠银的闺房显得有些空荡,如兰呆呆的坐在窗前,一旁暗红漆木的衣架上撑着一件锦绣辉煌的大红嫁衣,平白将整个屋子映的光彩了许多。

    “哟!妹妹如今是大贵人了,怎么这会儿有功夫来我这地方?”如兰一见了明兰,立刻打起精神,一副尖酸的口气。

    明兰默默的坐到如兰身旁,微笑道:“姐姐有什么不舒坦的?且与我说说。”

    如兰斜眼睨明兰,冷笑道:“我是个没出息的,哪里有这个福气?!”说完气鼓鼓的把头扭过去,用背对着明兰,两只手臂重重撑在案几上。

    明兰略一思忖,试探道:“太太与你说什么了?”

    如兰没有回头,只用鼻子大声的哼了一声,明兰立刻就明白了,随即十分无奈,暗自腹诽——都是顾廷烨那个不着调的!

    几日前文家选了吉日来送彩礼,顾廷烨翻看了一遍黄历后,发现那日是这段里最好的日子,便派人来询问‘可否那日来放聘’,王氏当时没想到,盛紘就一口答应了。

    到那日,文家不过是按着礼数,备了足份的花茶,团圆果,羊鹅,酒坛,木雁外加几匹好布料,也就完了,顾廷烨却犹如南美刚挖了金子回来的暴发户,送来的彩礼足足堆满了一个院子。先是一百二十八对足金肥猪(明兰属猪),足有一千两;布料有江南的绡纱八十八匹,江北的羽纱八十八匹,各色彩绣的云锦蜀缎一百零八匹,三四两重的龙凤赤金镯十八对,嵌珠龙凤赤金簪十八对,还有鲍鱼、蚝豉、元贝、冬菇、虾米、鱿鱼、海参、鱼翅和鱼肚外加发菜等上品海味,海氏和老太太瞧了后,严重怀疑这些都是进上的贡品,至于其他各类三牲鱼酒四季茶糖果子等物件更是不计其数;最后是一对呱呱乱叫的肥胖大雁。

    其实顾廷烨不过是按着那些钟鸣鼎食的权爵人家的礼数来办,也不算过分逾矩,但却深深扎了王氏的眼睛,她心里压抑已久的不安终于爆发,她早知道这种富贵的差别以后会慢慢显露出来,这一血淋淋的对比无疑是敲了一个开场锣。

    自那日后,她瞧见明兰就不怎么高兴了,不过明兰毕竟是待嫁之人,日日窝在寿安堂还来不及,王氏只得去找如兰训话,言语中尽是难听的酸话,明兰不用想也知道是怎样的,无非是些‘若是你不出事,这些好处都是你的’云云。

    最令王氏愤恨的是,这些彩礼都径直送进了寿安堂,她连手都没有过,按着老太太的心思,这些彩礼怕是大半要跟明兰陪嫁去顾府。

    就算如兰对文姐夫一往情深,也毕竟是个普通女子,也好面子,也有虚荣心,这泼天的富贵谁人不眼馋,如今盛府里上上下下,从管事到丫鬟婆子都对明兰极是殷勤奉承。

    明兰也是普通人,看见金银珠宝也很动心,她甫一见到堆成小山的彩礼,也是小心肝扑扑乱跳了一阵,光是其中的金珠首饰,丹橘和小桃就足足点了半个时辰,当初老太太送来的那个九层八十一套盒的乌木梨花雕漆的妆奁大箱笼总算有了用武之地,塞的满满当当的。

    她生平第一次觉得这样成亲也不错,如果能保证赡养费,婚姻失败也不会手忙脚乱。

    “五姐姐要是有什么心里不痛快的,尽可与妹妹说说。”明兰尽量缓和语气。

    谁知如兰倏的回过头来,眉毛轻蔑的一挑,冷哼道:“我怎么敢?!太太说过了,我以后没准还要妹妹帮衬着呢!”

    明兰算算日子,没几天两人都要出嫁了,估计这是自己最后一次这么哄如兰,索性跳楼大酬宾,狠狠卖一把力,把她高高兴兴的送出门算了,便笑吟吟道:“五姐姐,妹妹问你一句话,这会儿要是可以,你愿不愿意与妹妹调换,我嫁去文家,你嫁去顾家?”

    如兰面色惊疑不定,反口问道:“你愿意?”

    “自然愿意!”明兰一口应下,笑嘻嘻道,“我原就觉着五姐夫不错,又会半夜爬山来会佳人,又会些吟诗弄词的缠绵悱恻,这会儿还中了进士,为什么不愿意?!”

    “你敢——!”如兰用力拍桌子,一站而起,吼声如雷,震的明兰耳鼓膜嗡嗡响。

    明兰揉着耳朵靠在椅背上,笑弯了腰:“那姐姐在恼什么?”

    如兰重重出了一口气,瞪着明兰看了半天,才忿忿坐下去。

    明兰缓缓靠过去,用胳膊搭在如兰肩上,在如兰耳边轻声道:“那年咱们去忠勤伯府走亲戚,瞧见了大姐姐的婆母,回来后姐姐对我说了一番话,姐姐都忘了么?”

    如兰发了怔,耳边一枚红榴宝金流苏坠子不住的荡着,她缓缓道:“我记得,……我说,天底下的婆婆都是可恶的,若要我过大姐姐那样委屈的日子,我还不如当一辈子老姑子呢。”

    明兰心里微微叹息,柔声道:“你心里都明白,又何必恼火呢;姐姐……你是不是怕了?”

    如兰低着头,眼角沁出水光,不知不觉间抓住了明兰的手,紧紧握住,哽咽道:“我是怕了,我怕敬哥哥以后会负我,怕那尖酸的老婆子会欺负我,怕以后在姐妹当中抬不起头来!我也知道那顾府里也不是好过的,可我就是……,我……我不想嫁了……”

    如兰嘤嘤哭了起来,王氏的数落加‘婚前恐惧’,粗线条的她也抵受不住了。

    明兰悠悠的叹了口气,道:“人都说世上有三件事不可信,一曰老人家说不想活了,二曰少年人说不想长大,三曰……”

    “是什么?”如兰渐渐收了眼泪,出口相问。

    “三曰大姑娘说不想嫁!”

    如兰恼羞成怒,拎起两个拳头就去捶明兰,明兰哎哟连天的呼喊告饶,赔了半天罪才算完,这么一闹腾,如兰倒是不伤心了,两姐妹气喘吁吁的靠在一块儿,瘫在炕上,有一句没一句的闲话。

    “做儿媳妇真不容易呀,做婆婆就舒服多了!”

    “爷爷都是打孙子辈来的,婆婆也是媳妇熬出来的,姐姐会有那一天的。”

    “要是没有婆婆多好!”

    “没娘哪来的儿子,五姐姐比念完了经不要和尚还狠。”

    “我要…我们要好好把日子过下去!”

    “那是自然,活人都要过日子的,死人才不过呢。”

    “你要当心!顾府里的妯娌亲长瞧你是庶出的,会给你脸子瞧的!”

    “不要紧,不去看她们的脸就是了。”……

    明兰其实并不很喜欢如兰,同样是外向性格,相比品兰的豪迈爽朗,不拘小节,开朗善良,如兰则多了几分尖刻任性,蛮横霸道,可是——明兰侧眼看去,如兰这会儿已不生气,兴冲冲的拉着明兰说她将来的新家怎样布置——这个喜怒皆形于色的女孩,却是这隐晦含蓄的院子里,唯一鲜活真实的存在。

    二月二十七,大吉大利,宜婚姻嫁娶。

    文姐夫春风得意,外有功名傍身,内有得力岳家,为他帮衬迎亲的好友同窗颇是不少,一路上披红挂彩,吹吹打打,极是风光热闹。

    这回长枫总算寻着了对手,在盛府大门口与文姐夫唇枪舌剑了足半个时辰,诗词纵横唐宋,言谈浓墨华彩,引的一干帮众大声叫好,场面甚为热闹,王氏总算露出些高兴。

    盛老太太性喜清净,这次总算给了王氏面子,好歹吃过了三巡酒才回寿安堂歇息,明兰心里也颇高兴,稀里糊涂的吃了几盅,只烧的两颊烫红,脑袋发晕,在屋里躺不住,便出了院子,走上几步散散酒气。

    夜凉如水,外院那边依旧传来隆隆高声哄谈的笑闹声,还飘过来一阵阵酒香,觥筹交错,想是还未结束酒宴,更映着内院静谧一片,明兰沿着石子小路缓缓走着,忽一阵顽皮,想看看那池塘的冰面都化开了没,出嫁之前怎么也得再捉几条鱼呀。

    疾行几步,堪堪来到池塘便,就着米白色的月光,只见一个修长的人影弯着腰,扶着池边的山石低着头,似乎在呕吐,那人似乎听到身后有脚步声,缓缓的回过了头来,半牙的月儿,晃着夜色湖面的波光,映着那个人秀美俊雅如同美玉般。

    明兰脚步一滞,心头一紧,立刻就想转身走人。

    “……六妹妹?”齐衡身上弥漫的淡淡的酒香,叫初春的水汽一涌,反倒清雅。

    明兰努力止住脚步,脸上带着微笑:“好久不见,还未曾贺喜新婚,恭喜恭喜。”

    齐衡的一双眼睛生的极好,恁多少浓情蜜意都欲诉还休的括在里头,盈出水一样的清浅深浓,他静静的瞧着明兰,缓缓道:“说道恭喜,妹妹嫁期将近,我这里贺喜了。”说着,便躬身一拱手,满满的行了个礼。

    明兰立刻敛衽还礼,也盈盈福了福。

    两人一会儿相对无言,池塘边只听见水声轻动。

    明兰想溜,齐衡却始终盯着她看,好似看不够一般,明兰的神经不够坚强,只能找话来说:“你……怎么在这儿?”这里是盛府内院,外男怎么进来的。

    齐衡美目轻弯,微微笑道:“喝多了几杯,则诚兄让我在他书房里歇歇。”他识得盛府路径,长柏的书房又在内外院交界处,他能一路摸到水边也不稀奇。

    明兰没话说了,又是一阵诡异的寂静,齐衡瞧着明兰,从眉角,到睫毛,到笑靥,到嘴角那一对小小的梨涡,想起往事,齐衡顿时一股郁愤涌上心头,冷笑一声:

    “六妹妹是不必担心的,上个月威北侯成婚,席间敬酒如云,顾都督抢着替沈国舅挡了好些酒,沈国舅说了,待顾府办亲时他会投桃报李的。……哦,我忘了,我以后可不能再唤你六妹妹了,论起辈分,我可得叫你二舅母了!”

    明兰听了,一言不发,过了半响,才缓缓道:“你说的是。”

    齐衡只气的酒气上涌,一时站不住脚,摇晃了下,依着山石才不倒下,想要说两句狠话来刺明兰,他却又舍不得;两人又是一阵无语。

    齐衡实觉郁郁,终忍不住道:“我有一句话,搁在心里许久;今日问你,望你实话答我。”

    明兰淡淡道:“请问。”

    齐衡站直了身体,深吸一口气,玉石般皎洁秀丽的面庞一片正色,道:“这些年来,我对你的心意你不是不明白,但却总装傻充愣,对我冷若冰霜;我今日指天说一句,但凡你有半分回应我的心意,我也拼死争一争了!可你初初便看死了我,觉着我是那不堪重信的,觉着我会连累你,害了你,避我如毒蛇猛兽,这,这到底是为何?!”

    明兰抬着头,露出一段粉藕般的水嫩脖颈,仰出极秀美的线条,齐衡看的几乎痴了,过了会儿,明兰轻垂眼睑,才悠悠道:“咱们从小认识,恐怕你自己都不知道,你其实与郡主很像,看着风轻云淡,内里却极好强。你明明已有了大好家世,却依旧勤学不缀,洁身自好,在京中锦衣子弟中,可算首屈一指的好儿郎。”

    明兰语气怅然,脸向湖面,好似想起许久许久以前的事,她缓缓继续道:“你什么都要做到最好,刚学了几天汉赋,又想着钻研诗经;练着馆阁体,却也不愿放弃颜体柳体;庄先生刚夸你写字略有小成,你又去调色作画。你也知道贪多嚼不烂,便日日起早贪黑,生生把许多学问技艺练出些名堂来。”

    齐衡听出明兰语气中淡淡的忧伤,心里也是一阵难过。

    明兰顿了顿,定住心思,转过头来,静静瞧着齐衡,一字一句道:“你太好了,事事都想做最好,我要不起,你心太大了,也放不下。”

    齐衡只觉得一阵心痛如绞,他狠狠的咬着嘴唇,直咬得舌尖尝到淡淡的腥味,才艰难道:“你……素来见事就是极明白的。”

    明兰盯着自己的脚尖,心里钝钝的痛了一下,道:“没什么可依仗的人,自得想明白些。”

    齐衡看着明兰脆弱窈窕的身子,似乎一阵风就能把她刮走了,心里酸酸的柔软起来,道:“我知道你的难处,我,我从未怪过你,我只恨我自己这般没用!顾…他其实人不坏,你别听信了坊间传闻,你……你要好好过日子!”

    明兰胸间溢满涌动,抬头朗声道:“我来这世上一遭,本就是为了好好过日子的!”

    说完,只见齐衡眼眶已发了红,泪水似要盈眶,明兰依旧微笑的如艳阳一般,放平整衣裙,遮住鞋尖出的几滴湿润,然后娉婷袅娜的福了福,头也不回的转身离去。

    头顶上,月牙如钩,微微闪动着幽光,却已经没有适才的光彩。

    明兰快步走向寿安堂,迅速进了内屋,只见老替老太太刚刚卸了钗环衣裳,靠着炕沿舒展着身子歇息,明兰行礼问安后,屏退左右,上前一步道:“祖母,你与我说说贺家的事儿吧,你上回去了之后,现在如何了?”

    老太太被明兰这一番举动弄的有些奇怪,盯着明兰看了一会儿,露出很奇特的微笑:“自婚事定了之后,你再也不曾问过我半句贺家的事,怎么,今日想知道了?”

    明兰神色如常,干脆道:“有些事不是不闻不问,便可当没有的,还是知道清楚些好。”

    老太太缓缓抬起身子,眼神带了几分赞赏满意,道:“我去贺府把话已说明白了,你已定亲,两家本无定契,一无媒妁二无信物,便什么也不算了!”

    明兰点点头,躬身谢过老太太,又问:“那贺家如何说?”

    老太太微笑了下,眼神闪动,答道:“我那老妹妹是个最豁达的,从出了曹家的事后,她心里就有数了,她自不会计较;弘哥儿素有大志,听闻张家有意往云贵采集药材遍访名医讨究,他已决意跟着一道去见些世面,大约过不几日就要出门了,此次没个三两年怕是回不来;贺三太太素来病弱,最近又有些身子不好,慢慢调理就是了。”

    明兰面沉如水,丝毫不动神色,再问:“贺家众人可有言语或物件给我的?”

    老太太笑了笑,直震的手腕上的佛珠一阵抖动,才道:“我那老妹妹知道内情,只说你受委屈了,还道贺家觉不会半分言语出去,反正贺老先生已上了奏本,乞骸骨归乡告老,大约磨蹭个一年半载的便要离京了;其余嘛……只有弘哥儿留了句话给你。”

    明兰定定道:“他说什么?”

    老太太慢慢道:“他说,对不住你,是他自己德薄无福,与你无干。”

    明兰听完了,久久无语,老太太盯着看明兰的神色变化,语重心长道:“你也不必往心里去,有些心结早些解开的好,反正以后都不会见了,过自己日子要紧。”

    明兰抬首而笑,温婉俏皮,爽朗明净,道:“祖母说的是。不过,以后见不见的,都不打紧了,贺老夫人是祖母的知交,寻常亲友人家罢了。”

    老太太听了,心头一块大石才落了地,赞声道:“你想开了,便是最好。”

    明兰笑道:“眼睛长在脑袋前面,就是要向前看的。”

    作者有话要说:如兰嫁出去了,下章明兰出嫁,关于洞房,偶考虑一下吧,尽量让大家满意。

    大家厚爱本文,纷纷写评,做连环画和视频,偶十分感动,放心,偶一定好好写接下去的东西,让结局一定完满,不会烂尾。

    不过种田文这种东西,就是家长里短,波澜是有的,但不能章章激动争执哦;大家对我的关爱,偶觉得鸭梨很大。

    阅读最新章节请访问,更新最快

    第103回

    如兰的回门酒办的也很热闹,里外开了六桌,不但来了许多亲朋好友,连墨兰夫妇和康姨妈也来了;老太太十分不悦,席间拿眼睛冷淡的盯着王氏看了一会儿,只把王氏看的低头不敢说话,康姨妈则坐在王氏身旁,依旧是一副温婉玲珑的模样。

    饭后,老太太和王氏拉着如兰问了几句婚后可好后,三姐妹便自行离去说话吃茶了。

    墨兰和如兰分别回自己屋子缅怀了一番往事,然后一齐聚集在明兰的暮苍斋,明兰见这两个冤家在自己屋里,顿时一阵心惊肉跳,但也只得硬着头皮叫丹橘奉茶。

    清香宜人的常清瓜片,沏过两回便现出好看的青绿色,墨兰披一件湖水蓝薄绫纱袄子,旭日初春颇是清丽妩媚,她对着剥胎白瓷茶碗,眉目间颇见几分诗郁,悠悠道:“早早晚晚,咱们的院子都要住了别人的;只没想,这么快就腾空了,也不留一留,到底是泼出去的水了。”

    墨兰出嫁后,山月居就被陆陆续续搬空,只留个小丫头看管打扫,曾经欢声笑语的绣阁已人去楼空;其实陶然馆也开始搬动了,只是还不够时间。

    如兰一见墨兰便如斗鸡一般,竖着全身的羽毛等着开战,闻言立刻要反唇,明兰连忙抢过来,笑吟吟道:“大嫂子就要生二胎了,三哥哥和四弟弟也要娶妻的,咱们一个个出阁了,屋子迟早是要给小侄子小侄女们住的。家中人丁兴旺,可不是好事?!”

    墨兰定定的看了明兰一会儿,轻笑道:“六妹妹倒是越来越会说话了,难怪能得嫁高门,咱们姐妹里怕是你最有福气了。”

    明兰立刻端正脸色:“婚姻大事,妹妹只知听父母亲长的吩咐。”

    如兰捂嘴轻笑,立刻道:“那是!婚姻大事自然要听父母的,哪能自作主张呢?”明兰忍不住看了她一眼,这家伙显然是忘记自己的老公是怎么来的了。

    墨兰居然神色自若,笑道:“两位妹妹说的极是……对了,五姐夫殿试已毕,不知欲作何打算呢?”

    如兰脸色微微泛红,平淡的面容透出一股新婚的娇艳,眼角眉梢俱是愉悦,明兰歪着脑袋开始胡思乱想,估计x生活很和谐。

    “…先入翰林院馆授,再缓谋个差事,也不知将来会如何。”如兰颊如涂脂,一副骄傲的样子,文姐夫虽没能像长柏哥哥一样授个庶吉士,但能够进翰林院,将来官位也差不了。

    墨兰眼神闪烁,娇笑道:“这有何难,回头你好生托托六妹妹,别说个把知县知府,再高的官位也是没准的!”

    如兰当即变了脸色,愤恨的瞪着她,明兰赶紧收回胡思乱想的口水,忙把小脸板的十分端庄肃穆,道:“四姐姐莫要胡言,六部管制乃是国家抡才大事,怎可等闲说笑?四姐姐这样说,若叫人听见了,还以为四姐夫…哦不,四姐夫一家的官位都是托来的呢!”

    这下轮到墨兰变了脸色,如兰捧着帕子呵呵的笑了起来。

    明兰眼见差不多了,也不好过分下了墨兰的面子,赶紧岔开话题道:“五姐姐成亲那日府里好生热闹,四姐姐也不来,真是可惜了!”

    墨兰脸上出现一种很古怪的神色,高兴与恼怒夹杂,然后平静道:“家中有些事儿……,万姨娘要生了,我不好走开。”

    明兰犹自木木的在想这万姨娘是谁,如兰却立刻反应过来,兴致勃勃的追问:“是男是女?”墨兰微笑的呷了一口茶,慢悠悠道:“是个闺女。”

    如兰呼了一口气,一脸失望的样子,明兰终于想起来了,原来万姨娘就是春舸小姐。

    墨兰放下茶盏,慢条斯理的拿帕子摁乐摁嘴角,一脸关切的忧伤道:“大夫还说,因生育时不顺,万姨娘怕是以后也不能生了;哎……可叹也是个没福气的。”

    “为什么会不顺?”如兰疑问道。

    墨兰轻叹道:“大夫说,胎儿太大了……”

    明兰心头凛然一紧,她在家里也听说,墨兰在梁家好生贤惠,对春舸嘘寒问暖,日日燕窝人参伺候着,顿顿山珍海味,有时甚至拿自己嫁妆来贴补,引得众人称羡。

    可是,明兰清楚的记得,当初的卫姨娘就是因为胎儿过大,又吃了凉寒的食物导致早产,外加没有及时寻到稳婆,才送了一条性命。

    明兰低着头,不想说话了。

    如兰自是不明白的,觉着无趣,又寻了个新话题,问道:“六妹妹,康姨妈怎么又来了?娘不是说,再也不让她上门的么?”

    明兰叹息道:“就是因你成亲,康姨妈才借机又寻上门来,我是没见到啦,但听说在太太屋里又哭又说了许久,好像…嗯…,元儿表姐在王家过的不是很好。反正,到底是亲姐妹,太太末了也心软了。”

    “元儿怎么了?”

    “她怎么个不好法?”

    墨兰和如兰这个时候特别有默契,双双抓住重点,异口同声,随即互看了一眼,不好意思的咳了两下,拿眼睛看着明兰等后头的话。

    明兰无语,略略组织了一下思路,道:“好像是,元儿表姐,哦,得叫表嫂了,她顶撞了舅母还是怎么的,舅母气极了,打卖了她身边好几个丫鬟妈妈;外祖母也恼了,要元儿表姐学礼数,罚抄《女诫》好几百遍,还日日叫站在跟前立规矩;不老实还不给饭吃……康姨妈是这么说的。”

    如兰顿时气定神闲,满脸得色,道:“我说嘛!元儿表姐这人性子又急又躁,做人儿媳妇且差得远呢,舅母如何瞧得上眼!”

    明兰叹道:“旁人也就罢了,可我听老太太说,王家外祖母的为人很是公道大度,若连她也恼了,怕真是表嫂的不是了。”

    墨兰撇撇嘴角,似有不屑之意,眼珠一转,计上心来,忽长叹一声,悲戚道:“元儿做错了事,尚有改过机会,只可怜……我那姨娘……,听说她在庄子里吃不好睡不好,如今眼看咱们都出阁了,她也受了罚了,不晓得什么时候能回来!六妹妹,如今你身份贵重,可否在老太太和太太面前说个情!”说着,眼眶又是一阵氤氲水汽。

    如兰冷笑一声,轻蔑道:“姐姐已是嫁出去了,娘家的事还是少管为妙,先把自己那一亩三分田看管好罢!我可听说梁家如今日子可不好过,连着被上谕申斥了两回了。原先好好的人家,也不知是家里进了什么灾星,连着倒霉!”

    墨兰粉面涨红,恼羞成怒,反唇相讥:“我是个没出息的,但我再没出息,也是靠着夫家勤恳的过日子,不像有些人,还拿嫁妆养着男人一家子;怪道人家都说女儿是赔钱货!”

    “你说什么?!”

    “人话!五妹妹听不懂么?”

    明兰仰天长叹,她婚前的最后一次姐妹聚会,结束于墨兰和如兰的不欢而散,战后点算损毁情况,一共阵亡了两个茶杯,三个茶碟,外加一对同花式样的点心盘。

    “好险,好险!”丹橘拍着胸口,“幸亏我手脚快,远远瞧见四姑奶奶和五姑奶奶来了,忙将老太太刚送来的那套极品海棠冻石蕉叶茶具收起来。……只是把小桃给吓坏了,她刚在屋里喝了口茶,就叫我劈手夺了茶壶茶杯,呵呵,砸坏了你的东西,小桃莫恼哦。”

    小桃缓缓擦拭着桌面,似有些不好意思:“那个……其实,我用的是你的茶杯。”

    明兰:……

    临出阁前几天,老太太把陪嫁庄子里的管事叫了过来,让明兰一一认人。

    “你们跟了我不少日子了,我把话给你们说在前头,别仗着自己的资历便在主子面前拿架子,若有个什么不好的,六丫头可当即发落了你们!我是一点儿面子不给的!”老太太神色威严,清楚的呵斥着。

    下头跪着一行人,其中最中间的一个方脸的老汉出来,连忙磕头道:“老太太说的什么话,从今日起,孙小姐便是我们顶头天,我们怎敢有所怠慢!”

    老太太点点头,道:“你是个明白的;若你好好打理着,明丫头也不会亏待了你。”

    随后,老崔头领着两个儿子,崔平,崔安,给明兰磕头,明兰点头应了。

    老崔头其实并不很老,还不到五十岁,因常年暴晒在日头,一脸的黝黑褶皱,料理庄稼农物很有一手,两个儿子看起来也都大手大脚的很壮实,一个帮着父亲管理稼畲,一个在山林子上种些果木;此外,还有两个陪房,一个叫刘满贵,一脸机灵精干,不笑不说话,还有一个叫计强的,说话磕磕巴巴,指甲缝里还留着泥土;仔细一问,居然是绿枝的哥哥。

    明兰颇感吃惊,这兄妹俩简直天差地别。

    “我老子娘死的早,哥哥又老实巴交,常受人欺负,什么苦的脏的累的活儿都推给他,出了错,就拿我哥哥顶缸,若不是房妈妈,我哥还不知有没有命留下!”绿枝闷闷不乐的回忆往昔,“都二十五了,连媳妇都还没说上。”

    “怪道绿枝姐姐这么厉害呢。”小翠袖笑道。

    “什么厉害?这叫练达。”秦桑温柔的微笑着,戳了戳小翠袖的脑门,“回头到了姑爷家,可不敢乱说话了,不然不仅丢了姑娘的脸,还当咱们盛家没教养呢。”

    小翠袖捂着脑门点点头,又道:“哎…可惜燕草姐姐和九儿姐姐不能一道去,咱们一道好多年了,总觉着少了些什么。”

    若眉轻轻冷笑了下,道:“她们两都是有福气的,老子娘都疼着紧呢;用你来瞎操心!”

    碧丝娇滴滴的捂着小嘴,笑道:“九儿就别说了,刘妈妈本就没打算叫她陪嫁的,不过是放在我们院里过几年舒坦日子的。至于燕草姐姐,呵呵,她老子娘怕她跟着姑娘去夫家吃苦,便早早去房妈妈那儿求了自行配人,谁知人算不如天算,姑娘的夫家可比娘家强多了!这回改口却又来不及了,咱们姑娘是何等样人,什么看不出?!”

    丹橘听她们越说越不像话,沉下脸来,呵斥道:“主子的事也是我们能议论的?!姑娘心好,不愿拆散人家骨肉天伦,且又听说燕草爹娘给寻的女婿颇不错,这才留下燕草的,你们混说什么?!……适才秦桑妹妹说的对,随着姑娘过去后,人人都要谨言慎行,把好嘴巴,别学那起子三姑六婆乱嚼舌根!姑娘的脾气你们是知道的,她可不是那软懦好欺的!”

    丹橘是院里的大丫鬟,平日里辖制众女孩,虽为人宽和厚道,几年下来也有几分威严,碧丝嘟着嘴不说话了,若眉也低头不语。

    小翠袖人虽小,却机灵聪明,瞧着气氛僵硬,连忙过去扯着丹橘的袖子撒娇:“好姐姐,我有一桩事儿不明白,姐姐给说说吧!……听说以前大小姐出嫁时,只带去了四个丫头,后来四姑娘出阁时,也只带了四个;为什么五姑娘和我们姑娘却要带这许多丫头呢?”

    丹橘扯开嘴角,冲她笑了笑,道:“这哪能一样。大姑爷和四姑爷都是有爵之家,府里什么没有,多带丫头过去反而不美;五姑爷是读书人家,家里人口简单,多陪过去几个人好服侍;至于我们姑娘嘛……听房妈妈说,那位顾将军是另立门户的,开府的日子短,府里也没什么可靠的下人,是以便宜了你这个小丫头,也能跟着一道去见世面了。”

    一直低头猛啃桃子的小桃终于抬起头来,嘴角满是汁水,憨憨问道:“可……我听说,姑娘的婚事是在宁远侯府办的呀!”

    丹橘回头笑道:“婚事在那儿办,拜过祖宗和亲长后,便要回都督府住的。”

    众人一齐哦了一声,恍然大悟;随即众人皆是一脸喜色——没有长辈管着,那都督府岂不是明兰可以做主了?她们日子也能好过许多。

    三月初十,天刚蒙蒙亮,薄老将军的夫人便赶了过来,丹橘立刻奉上两个大大的红包,连声道‘辛苦了’,薄老夫人身边的丫鬟接了过去。

    一看见明兰,薄老夫人嘴角就放出笑意,道:“好,是个有福气的孩子;贵府真是积福人家,儿子女婿都成器!”

    王氏满脸是笑,恭敬的回了几句‘承您吉言’。

    明兰沐浴完毕后,被按在镜前,规规矩矩的打扮起来,薄老夫人年纪虽大,手却很稳,给明兰绞面的时候又快又利落,还没等明兰哀叫几声,脸上就擦上厚厚的香膏,然后犹如粉刷墙壁般的被扑了四五层的白粉,接着是描眉涂脂。

    明兰很认命的坐着,完事后连照镜子的兴致都没有,看过三个姐姐出嫁的场面,她很清楚,这会儿的自己估计像个抹了胭脂的白面团。

    不过……宝哥哥果然火眼金睛,在这种终极化妆术下,千人一面,他居然还能分得出宝姐姐和林妹妹。宝姐姐呀宝姐姐,你若把粉再扑的厚些,没准就能把洞房花烛夜给糊弄过去了,好歹先把宝玉给先睡了呀,免得一群吃饱了撑着的x学家天天端着一副严肃的学术架势,推演‘宝钗是否无性婚姻’这种八卦话题。

    接下来的流程,于明兰是一团糊涂账,好像头上被沉沉的压了许多东西,只要稍有动静,就叮叮当当一通乱响,脖子立刻短了三寸。

    吃了几口甜甜的燕窝红枣粥,然后屋子进来一大帮老中青的女人,哗啦啦的说了许多吉利话,明兰一概不需回答,只要低着头害羞就成了,小桃子在旁边捧着个小瓷罐,里头有点心和参片,以备不需;丹橘忙着照看明兰的随身物件,希望一件不落。

    也不知过了多久,外头噼里啪啦一阵喧闹,迎亲队伍上门了。

    顾廷烨身穿大红喜服,高头大马,左边是新出炉的威北侯沈从兴,右边是武英殿大学士的长子裘恕,也是新科探花,后头跟着御林军总指挥使郑骏以及皇后的妹夫郑骁兄弟俩。

    长柏站在门前,嘴角抽搐,很好很好,文武新贵,皇亲国戚,全齐了。

    照例要为难一番新郎官。

    梁晗刚提出对长枪使用的心得一二,小将军郑骁立刻掳起袖子表示他十分愿意用实际行动来体会一下这番心得。

    文姐夫清清嗓子,出两道题目考考,裘谈举一反三,对答如流,文姐夫见好就收,两个新科进士把臂言欢,开口就是‘想当年殿试那会儿如何如何’,其实殿试刚过去还没几天,远用不着想当年。一旁的落第生长枫很忧郁。

    袁姐夫最是识趣,长了一张刚正不阿的面孔,却不动声色的挪到门边,偷偷抽开门闩,一个暗号打过去,顾廷烨心明眼亮,呼哨一声,儿郎们得令,一阵高叫呼喝猛冲,盛府大门遂告失守。

    长柏总结陈词,上联:内有叛徒,战斗意志不够坚定,下联:外有强敌,心思狡猾作风彪悍;横批,打雷了,下雨了,大家赶紧收衣服洗洗睡吧。

    在他腿边的小长栋,捏着刚才塞过来的红包轻轻摩挲,里头传来的银票沙沙声,委婉的诉说着新上任六姐夫的深情厚谊,他忍不住道:“可是,大哥哥,刚才你也没帮着拦门呀!”

    那几个虽不够卖力,但好歹意思过了,哪像长柏立在一旁装门神。

    长柏依旧笼着手,缓缓道:“因为,我收了你六姐夫送来的一副钱秀之的《乌江垂钓图》。”

    “啊?!”长栋张大了嘴巴,结巴道,“那,那…你还说几位姐夫他们……”

    长柏一脸正色,谆谆教诲幼弟:“我收了画,所以不好再拦了;这和我说不说他们有甚干系?栋哥儿,你要记住了,做人处事,要分清是非对错方可。”

    说完,他神色很淡定的转身,缓缓离去,衣袂飘飘,颇有当年魏晋乌衣子弟的风雅,

    长栋呆在后面,满脸钦佩。

    作者有话要说:

    死党传给我一个视频,偶看了十分感触,特来分享。

    ps:第一,里面言论不代表作者;第二,作者没有任何讽刺嘲笑的意思

    已经被拍砖拍怕了的某关留,草木皆兵呀)

    阅读最新章节请访问,更新最快

    第104回

    盛老太太今日一身簇新的宝蓝六福迎门团hua暗纹

    全本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第41部分阅读

    欲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