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刹那芳华 第73部分阅读

    重生之刹那芳华 作者:肉书屋

    重生之刹那芳华 第73部分阅读

    不像平时那么圆润动听了。

    不过,显然,正像戴平说的那样,她的情绪还比较稳定。

    芳华握住曼丽的手,软绵绵的,她知道曼丽此刻是无法感觉到自己正握着她的手。

    这个动作,其实是芳华想借此勉励自己——你一定要帮助她不让她被病魔和伤痛打倒

    芳华又问:“你现在感觉怎样?”

    曼丽微微一笑,回答却出人意料,像是在撒娇:“我觉得好饿。”

    芳华这才想起她是急性创伤的病人,原则上要禁食,而且她现在必须平躺着不能让颈项受力,所以也不方便喂食,只能靠输液维持身体的需要了。

    芳华微微扯了一下嘴角说:“我也没吃饭呢,正好陪你一起饿了。”

    曼丽的眼睛里闪过一丝调皮的意味:“好的呀,那我不能吃东西,你也不许吃哦。”

    芳华朝她皱皱鼻子,做个鬼脸:“想得美,我傻啊?你在这儿,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进食。你倒是能输液,我不吃就得饿死。”

    曼丽嗔道:“没义气。”

    曼丽的镇定、乐观感染了芳华,她也敢对她说实话了:“你这次伤得不轻,治疗过程一定很艰苦。”

    曼丽真的很平静:“嗯,我刚才已经听医生说过了。不过,这是考验我们家戴平的时候了。”

    戴平闻声赶紧上前:“放心,这点考验不在话下。”

    芳华看到曼丽虽然嘴角翘起,笑容可掬,但眼角却隐隐有泪光闪动。

    她忙说:“不过,你还是挺幸运的一出事就被送到了这家世界一流的医院。这可是世界排名前五十名内的医学院,比你在国内能得到的医疗条件好多了。”

    曼丽闻听后,有气无力地对她翻了个白眼:“怎么说话的?这种幸运,我可不稀罕。谁要,谁拿去”

    芳华却应声答道:“真能转让的话,我愿意替你来‘享受’这里一流的医疗服务。”

    曼丽一愣,随即含笑骂道;“胡说八道”

    嘉辉也重重地拍了芳华的肩膀一下,其中意味不言自明。

    芳华知道玩笑开过了,便嘻嘻笑道:“好啦,我要去做正经事了——去找你的主治医师谈话去了。我希望他能接受我的治疗建议。放心,绝对是对你有好处的。你就等我的好消息吧”

    “哦?你可真够能耐的,还要对老外指手划脚啊?那好吧,我就等着看你怎么大显身手了”

    几个人退出病房,却被门外走廊上逡巡的几名记者给围上了。原来,全部伤员的紧急抢救工作已经告一段落,医院现在允许他们进来采访。

    戴平作为事件经历者和伤者家属,而且和曼丽是本次事件中仅有的两名外国游客,自然成为了记者除了肇事司机外的采访热点人物。

    好在他们还是很有职业道德的,先和戴平作了一番沟通,希望能取得他的同意,还一再保证电视画面上会做模糊处理。

    戴平考虑到人家这也是为了工作,专业人士更理解专业人士的苦衷,所以便很配合地接受了几家当地电视台和报纸等媒体的采访。

    赵玉玲夫妇陪在他身边,必要时充当德语翻译。不过这些记者也大多听得懂英语,只有少数属于听得懂但说不好的,这时候就需要翻译了。

    芳华和嘉辉坐在一边等戴平,还拿着赵玉玲买的那些吃食先吃了起来。因为,芳华一会儿还准备和主治医生“辩论”的,没力气可不行。

    嘉辉边吃边听芳华讲她的治疗方案,虽然他不能从临床角度考量这方案是否可行,但可以从病理学的角度,为芳华的治疗方案提供理论支持。

    这时候,曼丽的主治医生过来巡视病人了。

    这位叫做克鲁尔的医生,有四十多岁的样子,看上去倒是颇为稳重能干的样子。等他检查完毕从病房出来后,记者们也围着他,请他介绍病人的情况。

    芳华也就在一旁听着,大部分德文的医学名词她还是听着耳熟的,而且旁边还有赵玉玲给他们做着翻译。

    克鲁尔医生对媒体表示,鉴于罗曼丽神经损伤的情况还有进一步加重的迹象,目前暂时先通过输液控制着,准备明天做颈椎减压内固定术(也叫颈椎融合术)。

    芳华知道,受伤后由于组织水肿、炎症的影响,病人的症状往往在刚开始的一段时间内会有加重的表现,但这并不代表病人神经损伤的实际情况。

    不过,戴平一听赵玉玲翻译医生的话,说到曼丽的病情正在加重时,忍不住神色黯淡下来。

    芳华见状,忙小声地对他说了声“先别紧张”,然后继续专注地倾听德国医生的治疗方案,仔细思考着和国内在这方面处置措施的异同。

    记者们也问到了病人的反应。

    克鲁尔医生这时候有点动容了:“这位中国女士是我见过的最坚强乐观的女性,也是最美丽的女性。当我告诉她,她的病情很重,最坏的情况是终身瘫痪要坐在轮椅上;她只是静静地看着我,然后双眼缓缓流下两颗泪珠……”

    说到这儿,他还用双手在脸上比着“流眼泪”的动作,不过他做起来是没什么美感的了。

    他接着说道:“可是不一会儿,她就眨眨眼睛,止住了泪水,然后很平静地问我,这次受伤会不会影响说话功能。我告诉她不会,她就笑了,笑得非常美。

    她告诉我,她们中国有位女子,好像是叫做张海蒂的,曾经说过一句话——‘即使翅膀折断,心也要飞翔’而那位张海蒂女士还是从小就瘫痪了,但照样自学了小学到大学的课程,还学会中医的针灸,还会写小说、到全国做演讲。

    她还告诉我,她是电台的节目主持人,只要还能说话,还能主持节目,她会和那位张海蒂女士一样,即使坐在轮椅上,也会让心继续飞翔……”

    记者们听了后,也颇受感动,而且听说伤者是电台主持人后,又有了同行相惜之情。

    他们请求采访病人,克鲁尔医生马上断然拒绝了。他明确表示只能等病人手术后病情平稳了,再看病人自己的意愿决定是否接受访问。

    这些记者只得先回去发稿了。在走之前,他们纷纷走过来和戴平握手告别,并祝他和曼丽好运。

    就在这时,高主任从走廊的另一头走了过来。

    芳华忙扬手招呼高主任,他看到后也加快了脚步,不过走近后却先和克鲁尔医生握手寒暄起来:“菲利克斯,见到你太高兴了。”

    克鲁尔医生也一脸惊喜地对高主任又拥抱又握手的:“高你什么时候过来的?”

    原来,克鲁尔是高主任几年前在这里进修时,一起共事过的好朋友。

    芳华见此情景,感到这是曼丽受伤以来的头一件好事。因为,高主任和曼丽的主治医生这么熟络,自己的那个想法就容易说出口了。

    芳华此刻,也体会到了国内很多病人看病时都要托关系给主治医生打招呼的心情。

    不过,她倒不是担心德国医生会不会尽心尽力地医治,也不担心他会不会是纳粹主义者而对中国人有什么种族歧视,而是因为她想对治疗方案有所干预。

    所以,高主任能和德国医生说上话,这一点太重要了。

    因为,没有哪个医生会喜欢病人家属对自己的治疗方案指手划脚的,越是名医越是如此,这是个尊严问题。但是,同道之间的交流和讨论就没问题了。

    不过,自己口说无凭,是难以让对方相信自己的专业素质的,现在有高主任在中间周旋一下就好多了。

    这会儿见到了熟人,克鲁尔医生的神情比刚才更为和颜悦色了。他知道高主任的来意后,又用德语和他做了一番交流,显然他觉得这样交流起来更畅快。

    高主任听完后,转过身跟芳华和戴平等人寒暄起来。

    他最后说道:“我觉得你们可以放心。德国医院目前的处置措施,都很及时和正确,没什么不妥的。基本上在国内,是做不到这么好的,至少急救人员的素质就赶不上国外。”

    芳华却说:“主任,我也是这么觉得的。不过,我对治疗还是有个建议,您看行不行?”

    “哦?说说看。”

    正文 二百二十七、感动异国

    二百二十七、感动异国

    “是这样的,我在苏黎世进修的时候,和其他国家的进修医生们也常进行交流。有位叫做史蒂文的医生,是来自迈阿密的杰克逊纪念医院。他有个想法,就是将低温疗法引入脊髓损伤的治疗,我觉得很有道理。”

    芳华故意用英文跟高国良主任说这些话,所以克鲁尔医生也听懂了,他饶有兴趣地走过来问高主任:“这位女士是?”

    “哦,她叫林芳华,是我在中国医院的同事,算是我的下属吧。很有想法的年轻人。”

    芳华主动伸手问好:“克鲁尔医生,你好。”

    “你好,林医生。你刚才说的低温疗法治疗脊髓损伤,听着挺新鲜的,能仔细说说吗?”

    芳华对着高主任和克鲁尔医生两位前辈,不疾不徐地说道:“这个治疗方法其实是受颅脑外伤后普遍采用的低温冬眠疗法的启发,而产生的灵感。既然低温可以保护脑组织的神经细胞,减少它们在急性创伤后的继发损害,那么理论上也应该对脊髓损伤有效。”

    高主任还在思考着,克鲁尔医生先提出了疑问:“其实,低温疗法也只是在严重脑外伤病人,出现昏迷和颅内压增高的时候才应用的,因为它主要是通过减少脑细胞的活动达到防止细胞水肿的目的,而最终防止颅内压的过高但是对颈部的脊髓损伤来说,它只是神经纤维束的损伤,而且一般可以通过做手术来减压的,也就不需要低温了。要想减轻脊髓的水肿,可以使用激素嘛。”

    芳华刚才已经和嘉辉从各方面论证过这一理论,所以她胸有成竹地说:“我觉得用低温的方法,可以更有效地抑制水肿和炎症反应。譬如说,踝关节扭伤的病人(就是崴了脚脖子),我们都会给病人在早期24小时内局部用冰袋冷敷,而不是用激素来消肿,这当然是因为在急性损伤炎症期,用低温的方法来防止水肿,是效果最好的。

    而且,都是关节扭伤的病人,做不做冷敷,效果可大不一样。没做冷敷的患者,关节会肿得更厉害,行动困难的时间也更长。虽然,脊髓这儿和关节的损伤不一样,但是组织损伤后的炎症水肿会影响组织的再生修复功能,这一点在病理上又是一致的。我的先生就是研究病理和神经干细胞的,我想请你们听听他的意见……”

    说着,芳华将嘉辉拉过来。

    没想到克鲁尔一听芳华的介绍,立刻握住嘉辉的手问道:“你是不是在《ste cell》上发表了篇关于神经干细胞迁移现象的论文?你是那个中国人——liang?”

    嘉辉微笑着说:“是我,那个是去年发表的。今年年初,我还发了两篇。”

    克鲁尔连连点头:“是的,我也看到了。不过,还是去年那篇影响比较大。就是看了你的文章后,我和另外一位医生也在合作研究干细胞的生长和分化。没想到能碰见你,太好了正好,我还有些问题想请教一下呢”

    “当然,我非常愿意和您交流一下心得体会。不过,这会儿,我们还是先讨论讨论这例病案吧?”

    克鲁尔医生回过神来;“哦,是的,是的。刚才林医生说,您对这个低温疗法有看法?”

    嘉辉谦虚了一下:“我对临床治疗是外行,不过我非常同意林医生关于——低温的方法有助于消除脊髓损伤后的炎症水肿、促进神经生长修复的说法。这当然不是因为她是我妻子,我才这么说,而是我在多年的病理检查和实验研究中观察到的。……”

    然后,他侃侃而谈,从细胞分裂速度、血管通透性、血管活性因子、免疫因子以及神经纤维的再生等方面,阐述了低温的好处。特别以他从事的神经干细胞的研究,作为参照,指出组织的肿胀是很不利于神经组织的修复再生。

    其实,这些观点也并不是太新鲜,但是人们更熟悉的是它在外周皮肤皮下软组织的表现,而没想到这理论同样在神经细胞中适用。

    而且,也没想到低温不但适用于脑组织,也同样适用于脊髓。

    所以,医学上的进步,有时候也不一定是多么惊天动地,非要发明个灵丹妙药什么的,只是观念上的改变和更新,就会产生神奇的变化。

    他说完了,克鲁尔医生觉得有道理,便又问芳华:“那你说的那位史蒂文医生,治疗了多少例病人?效果怎样?”

    芳华实话实说:“我们是在开学术会的时候,交流讨论了一下。他只是有这个想法而已,还没实施过呢。我想,如果我们给罗女士进行低温疗法,很可能是世界上首例病案。”

    她又补充说:“还有,罗女士的情况也非常适合低温疗法。因为她除了颈椎受伤,其它重要的身体器官——比如心肺肝肾,都功能良好,完全没有禁忌症,这也会最大程度地避免亚低温给机体带来的副作用。

    所以,我建议您在给她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还可以使用低温疗法。”

    克鲁尔医生被二人的一番演说,已经说动了。只是,医生一贯的谨慎让他没有太快松口。

    他又问高主任:“高,你怎么看?”

    高主任颇为欣赏地看了看芳华,才说道:“我说过了,这个年轻人很有想法。而她的这个想法,我觉得可行”

    克鲁尔点点头:“不错,我个人也是觉得很有可行性。不过这种非常规的治疗,我还是要在明天的交班会上和科里同事讨论一下。今天,我们还是按原计划,先稳定病情,做好术前准备,你们觉得如何?”

    最后的话,带着商量的口吻,完全是把几位中国医生当做了平等的同事一般。

    高主任和芳华当然要尊重“主人”的医疗主权,表示完全赞同。这里毕竟不是301,就算是国内其它医院请高主任去会诊,他也只能给建议而不能自己下医嘱的。

    芳华不是太着急,因为根据嘉辉的理论,只要在伤后三天、甚至一周内进行低温疗法,都是有好处的。

    等克鲁尔医生走后,高主任看看也没什么事,安慰了众人几句,也就告辞回家。

    芳华又跟曼丽说了一会儿话,安慰了她几句。她自然不能跟曼丽打包票,说什么一定会让她站起来之类的话。她只是和曼丽实话实说,说了最坏的情况,也说了最好的情况。

    不是曼丽的心理承受能力好,她也不敢这样说的。

    曼丽从受伤到现在,就没在戴平面前掉过一滴眼泪。虽然当戴平不在房间出去的时候,她也有点忧郁地对芳华说:“要是我真的残废了,坐在轮椅上,我还是不想拖累他”

    芳华便说:“你给我打住啊少给我演那种苦情戏你说不拖累他,这样很高尚吗?我看那只是在侮辱爱情和婚姻罢了。如果戴平经受不了考验,我无话可说;可你要是自己都不相信他,不给他机会,那我就要骂你是个大傻蛋了”

    曼丽听了,微微一笑:“哟,结婚一年,长本事了啊成婚姻专家了”

    芳华得意地说:“那可不是我的目标,我要是专家,那也是脑外科的专家才对啊”

    “是吗?你这次要是帮忙治好了我,我就承认你是专家”

    “你承认有什么用?我要的是国际认证”

    “越来越能吹了,要不要iso9001认证啊?”

    两人互损一番,只是没办法打闹了。芳华从心眼里希望好朋友能度过这一关,能健健康康地行走天下。

    大家正在闲话的时候,病房护士过来说,外面有一群中国留学生要来探望病人。等他们走到病区门口,发现有七八名中国学生捧着鲜花水果站在这儿,其中为首的一人还认识赵玉玲和程浩。

    这人叫孟冬,是成都人。而这几名留学生也大多是四川籍学子,或者曾在成都上过大学的人,他们的中学或大学时光都是曼丽主持的校园音乐节目的陪伴下度过的。当听说曼丽受伤后,特意过来探望。

    戴平感谢了他们,并简单介绍了一下曼丽的情况,然后有点奇怪地问他们是怎么知道曼丽受伤的。

    孟冬说:“我有同学正在做环德国的旅行,刚刚在晚间新闻播报中看到事故中有中国游客受伤,我一时担心,就打电话去德铁查询,就这样知道了伤者的姓名。我马上就想找赵玉玲核实,因为我知道她们是校友。结果,听说她在出事后不久就赶到医院来了。我想应该没错了,这才和几位四川老乡一起过来看看,看有什么可以帮忙的。”

    送走了留学生们,戴平几个人也累了,夜也深了。戴平留在病房陪伴曼丽。

    因为有特护,护理上倒是不需要多少人,芳华和嘉辉就跟着赵玉玲到她在医院附近租的公寓去挤一挤。

    第二天早上七点过一点,芳华等人再来到医院时,发现又有不少记者守在医院门口。

    这些记者也太敬业了吧?

    而且见到他们这一群中国面孔,一窝蜂地就围了上来,要采访他们。

    壮实的程浩忙顶在前面,问记者们怎么回事。

    一问才知道,昨晚那些媒体记者拿着从德铁那儿得到的乘客资料,到留学生中采访,恰好遇到孟冬等人,从这些忠实粉丝口中知道了更多有关曼丽的情况。

    还有的记者,直接从成都电台和电视台的官方网站以及曼丽的个人主页上,获得了曼丽的照片,甚至还有播音的音像资料。

    要不怎么说,自从有了互联网,世界就是个地球村了。网络是个大宝库,几乎什么都可以从上面找到。

    于是,德国的几家官方媒体虽然还没有正式的报道,但是各大网站上关于此次事故的相关报道中都出现了对曼丽的详细介绍。

    互联网的力量果然强大,几乎是一夜之间,曼丽的美丽和不幸,还有她对主治医生说的话里所显示出的勇敢和乐观,不但引起了当地华人群体的关注,也引起了很多德国人的同情和敬佩。

    因为所有的人都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困境和绝境,而曼丽作为一个弱女子却有偌大的勇气去面对病痛、能如此乐观地去迎接厄运,这对所有人都是一种激励,也不能不让人们为她感动。

    他们纷纷在媒体网站上留言,为她祝福。而慕尼黑大学医学院的网站,短短几个小时内就收到了上千封慰问曼丽的邮件。

    敏感的媒体见公众如此关注曼丽的病情,立刻在今天派出了更多的记者前来进行后续报道。

    当芳华他们好不容易突破重围来到病房时,发现曼丽的房间内也是摆了几十束鲜花。都是留学生,当地华人,以及很多不认识的德国人送来的,屋里都快摆不下了。

    曼丽嘻嘻笑着:“哎呀,一下子送这么多花,还不如一天一束,慢慢送呢不然,等我出院了没花收,不是很失落吗?”

    芳华应道:“好了,别得了便宜卖乖。你马上就要推进去做手术了,紧不紧张?”

    “当然紧张啊。换你要进手术室了,让一帮陌生人在你身上动刀子,你紧不紧张?”

    “我才不紧张,不就是睡一觉嘛。”

    “那是你神经粗大。”

    “嘿嘿。对了,今天克鲁尔医生来过没?”

    戴平答道:“七点前来过一次,说是一会儿还来一趟。”

    大家等了一会儿,高主任也过来了。

    快到八点半的时候,克鲁尔医生来了,后面还跟着一位个头不高、头发全白、略有点谢顶的老年白种男人。

    高主任一见此人,立刻起身,恭敬地上前问好。那老人和蔼地招呼着,并问哪位是林医生。芳华见此人气度不凡,忙上前自我介绍。

    高主任在一边为她做着介绍——这位60多岁的老人,就是国际脑外科界的学术权威s教授。曾担任过德国神经外科协会主席、国际颅底外科研究协会主席,去年才刚刚卸任了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主席。

    而且,s教授十多年前就曾来过301进行过学术交流,被聘为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的荣誉教授,对中国很有感情。

    芳华已经被高主任说的一连串头衔震晕了,她对s教授只是有所耳闻,还不是太了解。不过,s教授虽然还不能和y教授那样划时代的伟人相比,也是当代神经外科学界一位很有影响力的重量级人物。

    他的成就,也是芳华这种小萝卜头做梦都难以企及的高度啊

    s教授再次印证了芳华心中“越是有本事的人越是谦逊”的理论,他非常和颜悦色地询问了芳华的学习和工作经历后,又和她讨论起低温疗法治疗脊髓损伤的问题。

    显然,他和y大神一样,虽然已经退休,却依然对自己的专业无比热爱,对医学领域新出现的每一个技术和观念都饶有兴趣。

    讨论完了之后,s教授告诉芳华:在刚才的术前讨论中,多数德国医生还是赞成这个方案的,但也有少数医生觉得,按照常规疗法即可,没必要标新立异。

    反对的人中就有这里现任的神经外科主任,而s教授只是路过来做学术讲座而列席交班的。他最后表态,全力支持克鲁尔医生开展低温治疗,这才让大家都不再有异议。

    芳华心中暗说:好悬,没想到刻板谨慎的德国佬还是不那么好说服的。幸好,还有开明的s教授在。

    她看向s教授的眼神里不禁流露出感谢和欣赏。

    s教授感受到了,笑呵呵地对芳华说:“你这个小姑娘(芳华腹诽,我还小姑娘啊?),胆子大,头脑灵活。不错,不错,好好干以后有什么创新的想法,还是要勇敢地提出来,大胆地实践有谁要阻挠你啊,你来找我,我支持你”

    说着还抽出张名片递给芳华,让她有什么困难和疑问都可以找他。

    芳华激动地收好名片。唉——,好不容易有一回主角光环,王八之气,能不激动吗?

    然后,s教授也走到曼丽床头慰问了一番。他也看了早间新闻报道,也听了克鲁尔的介绍,所以也很佩服和关心曼丽。

    他告诉曼丽,手术后她就会进入低温冬眠状态,将人事不知地睡上三天。三天后,等她醒过来,就可以坐起来了。

    曼丽长长舒了口气:“那太好了,我可真不想这么躺着了,太难受了”

    于是,她对做手术一点不紧张了,因为不管术后能不能下地行走,至少能坐起来,也就能吃饭了。

    正文 228、试药

    228、试药

    当曼丽被送入手术室后,芳华等人都陪着戴平在病房里等着消息。这手术时间不会太短,起码要六七个小时。

    大家坐在病房里,如果不说话又觉得太沉闷,但是聊天的话,除了曼丽的手术又不想说别的。戴平见同学们都陪自己在这儿闷坐,也无聊,便随手打开了电视。

    电视上还在播放对这次事故的报道。毕竟这是继4年前震惊欧洲的德国列车脱轨造成100多人死亡的事件后,发生在德国的第二起严重列车交通事故。

    赵玉玲偶尔帮大家翻译着电视上播音员的解说。

    媒体很关注这起事故的原因调查,因为这直接关系到每个人的交通安全。警方给出了初步的调查结果:责任完全在那列货运列车的司机。

    由于德国铁路运输的自动化管理程度很高,所有车辆都有严格的行车路线安排。而这名货车司机却没有注意到控制系统发出的变道通知,也在两车相遇时没有注意到前方铁轨发出的刹车指示。所以,虽然对面的客车司机及时拉了刹车,但载重几千吨的货车还是在高速行进中撞了过去。

    电视画面上也出现了那名只受了点轻伤的货车司机,他倒是在镜头前痛哭流涕地表示忏悔。

    戴平看了后恨恨地骂道:“他怎么没被撞死?”

    程浩安慰他:“他现在已经被逮捕了,估计应该会按误杀罪或误伤罪、渎职罪等被起诉吧。”

    “那也弥补不了他的罪恶。”

    这时,电视画面一变,开始了对伤员情况的报道。其中还播出了克鲁尔医生对曼丽病情的介绍,然后是播音员和医学专家对颈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病情的讨论,其间还穿插播放了曼丽的个人情况介绍和大幅照片。

    大家一愣,电视台也不甘心落后于网络了吗?

    戴平问:“国内不会看到这些报道吧?”

    程浩说:“难说昨天可能还没有,今天国内应该会转播这边的报道了。普通的事故也就罢了,有中国人受伤的时候还是会比较关注的。”

    芳华也醒悟了:“那就糟了,曼丽的爸爸妈妈岂不是也要知道了?”

    众人一时都感棘手,这下纸包不住火了。

    还是嘉辉对戴平说:“我看,你还是跟曼丽的单位领导联系一下,请他们派人到曼丽家,当面通知,然后最好带上保健医生以防万一。这样,总比他们自己无意中看电视新闻,没有心理准备的好。”

    此话不错,戴平马上着手打电话。

    成都方面知道消息后,也很重视,立刻派出专人去罗家。而戴平也让自己科里的一位哥们儿带着急救箱陪同前往。

    果然,当罗父知道曼丽出事后,马上血压增高、心律失常,还好随行医生先给了预防用药又及时抢救,才平稳下来。

    罗母还比较镇定,立刻打通戴平的电话,了解情况。

    经过戴平一番解释,罗父罗母虽然担心,但知道曼丽现在接受的是最好的治疗,暂时也只能托付戴平好好照顾曼丽了。罗父的身体这样弱,两人都不能来德国探望女儿,他们只能把希望和重担都压在戴平身上了。

    有单位和朋友帮着照顾罗家二老,戴平暂时松了口气。

    只是,出乎大家预料的事情一波接着一波而来。

    曼丽作为成都著名的节目主持人,她在国外受伤并且可能瘫痪的消息震动了全城。

    一时间,城中各媒体都是连篇累牍的报道,而几大电台只要是听众互动的节目,打进来的电话肯定都是询问关心曼丽病情的忠实听众,于是播音间的各位主持人不管主持什么节目,这两天也都干脆和听众共同回忆起曼丽曾经带给他们的感动,并且共同为她祝福。

    而且这消息,也通过主持人之间的短信、邮件,很快传到了全国各大城市的电台。有不少主持人在时认识了曼丽,或者到成都采访时有过合作。虽然不一定就是好朋友,但是大多数人对曼丽印象良好,他们在各自的节目中也向听众们介绍着曼丽其人和她的伤情。所以,在曼丽还在做手术期间,她的名字几乎传遍了国内各大城市。

    最后,对此事的热度推波助澜的还是一些歌星明星。不少国内和港台当红的歌星明星,到成都做宣传做节目的时候,都认识了曼丽,也对她印象深刻。他们听说她的伤情后,也在各大媒体上纷纷表示关注、同情和祝福。

    这下子,媒体和公众的关注度更高了。他们将这次曼丽受伤的事情,直接和几个月前凤凰卫视的刘海若受伤后重度昏迷的事件联系了起来,同时也祝福曼丽能比她幸运。

    总之,在曼丽手术后沉睡的日子里,她一下子就成了全国名人。

    最关心此事的成都媒体,已经不能满足电话采访戴平和孟冬等留学生来了解情况。在手术后第二天,几大媒体都派出了记者,飞赴慕尼黑。

    而在德国这边,自曼丽开始动手术起,媒体对她的关注度也更高了,这当然是因为治疗方案有创新,引起了电视台参与报道的医学专家的兴趣。他们还在电视上兴致勃勃地讨论起这种治疗的新思路。

    普通民众不明白这种治疗新措施有什么医学上的意义,只知道这样对控制病情是有好处的,便也为曼丽高兴起来。

    曼丽的手术在进行了6个多小时后,顺利结束了。

    克鲁尔医生给戴平和芳华等人介绍,手术中,他在清理了碎骨片、血凝块之后,仔细观察过受伤的脊髓情况。他觉得,虽然脊髓看上去肿胀严重,但应该是没有完全离断。

    也就是说,等炎症水肿消散后,曼丽的肢体应该能恢复部分功能,只是具体能恢复到什么程度,现在还不好说。

    戴平和芳华等人都被这消息鼓舞着——不是完全离断就有很大的希望。

    克鲁尔医生在术后,就立刻按照低温冬眠的程序,对曼丽进行了“冷冻”处理。

    曼丽在冬眠药物作用下,会一直沉睡,体温也在药物和冰毯等作用下保持在33摄氏度。

    她睡在恒温恒湿的icu病房,戴平等人都不允许进入。他们只能在门外隔着透明的大玻璃窗户,遥遥地看一会儿。

    芳华用手指轻轻描摹着自己面前的玻璃窗上曼丽的侧脸,微微扯了一下嘴角:“她现在可真是个sleepg beauty。”

    戴平望着里面躺着不动的曼丽,声音很坚定:“不,她是beauty,但不会sleepg百年的。不是说,明天就复苏吗?”

    “嗯,明天她就会醒了。”

    现在是术后第二天的晚上了,戴平和芳华也不能为曼丽做更多的事情,她的命运还是只能交由上天决定。

    不过,就在这时候,嘉辉接到了一个国内打来的电话。

    芳华看到嘉辉接电话的时候,开始还脸色平静、连连称是,后来就微微皱着眉头、面有难色,似乎还和电话那头的人辩论了几句,但最后还是说“那好吧”结束了通话。

    芳华奇怪地走过去,问他是怎么回事。

    嘉辉苦笑:“不知道孙飞怎么知道曼丽和我们的关系,他说他马上带nscgf1过来,让我们说服这边的医生给用上。”

    “他要让曼丽参加他的临床药物试验?”

    “嗯,曼丽的事情在国内很受关注,孙飞这是想利用名人效应吧。”

    芳华扁了扁嘴。有人要借此利用自己的好朋友,虽然这件事本身对曼丽是有好处的,但心里还是有点不舒服。

    她想想,有点不放心地问:“你们那个药,到底安不安全啊?毕竟还没有批准上市呢”

    嘉辉很专注地看着芳华的眼睛:“如果那药有问题,我是根本不会把它交给孙飞的,更不会同意它进入临床试验的”

    芳华知道自己又说话不经过大脑了,连忙拉住嘉辉的手,紧紧握住:“别生气,我不是不相信你。可是,你不是在孙飞申请临床试验的时候也犹豫过吗?”

    嘉辉看着芳华抱歉的眼神,笑了一下:“我可没你那么小气。那个时候犹豫了一下,不是因为这药不安全,而是觉得药理作用不明,动物实验的结果并不代表在人体身上就能成功。”

    “那你的意思是,这药的临床效果不行。”

    “也不是,我问过科里参加了药物试验的几个同事,他们倒是都说有效。”

    “那你怎么刚才还不太乐意的样子?”

    嘉辉反手握住芳华的手,拉着她往戴平那边走过去:“先不说这些了,还是问问戴平的意见吧。”

    戴平详细了解了这种新药的成分和作用后,倒是愿意让曼丽使用。只要是能有助于她的病情,能增加几分让曼丽站起来的希望的事情,他都愿意尝试。

    再说,他也相信嘉辉,相信他主导开发出来的这款新药不会对曼丽有害。

    在戴平和曼丽父母联系后,二老也同意进行药物试验。

    但是第二天,也就是曼丽手术后第三天早上,他们在和克鲁尔医生沟通的时候,却遭到了拒绝。

    这当然一点不奇怪。一种来自中国的还在试验中的药物,没有欧盟的认证,他是不可能同意在病人身上试用的。克鲁尔医生说,你们回到中国想怎么用药都可以,但在德国就必须受到这边法律的制约。

    几个人只有暂时把这件事放下,因为下午就要给曼丽实行“复苏”了。那些维持低温的措施和药物是逐步撤下的,预计曼丽应该在傍晚时分苏醒。

    媒体很关注这一时刻,但戴平拒绝了他们要求实时采访的要求。

    正文 229、新生

    229、新生

    傍晚七点多钟,曼丽终于清醒了。

    她一醒过来,眼睛转了转,就活动着手脚,要求坐起来。

    屋里的医护人员,和屋外等待的戴平等人倒是都愣了一下。

    这是因为曼丽自受伤后,手脚都没有活动过,而这会儿才刚刚醒,她居然自己就能把膝盖弯了起来。

    芳华也是出乎意料的惊喜:“手脚都能动了,怎么可能——这么神奇?”

    连她这个始作俑者也不敢相信曼丽近乎奇迹般的恢复速度。

    戴平也瞪大了眼睛,死盯着里面还仰面躺着的曼丽的动作。

    克鲁尔医生迅速指挥护士们协助着将曼丽扶起坐好,并开始检查她的运动、感觉和肌力等情况。

    他检查完毕后,招手让戴平等人进去。

    戴平不及细问,先去慰问曼丽。曼丽稳稳地坐着,笑吟吟地说:“我很好”

    旁边的克鲁尔医生有点激动地对芳华和高主任说:“你们也看到了,她恢复得太好了,太快了即使是脊髓没有离断,但那么重的挫伤和水肿,怎么也要半年到一年才能康复到她这个程度啊。”

    芳华站在床尾冲着曼丽含笑招招手,暂时不打扰她和戴平叙话。

    高主任已经在询问克鲁尔医生了:“刚才检查的具体情况怎么样?”

    “下肢肌力有3级,感觉5级;上肢肌力2级,感觉4级(正常人均为5级)。总的来说,很理想了。这样的脊髓损伤,能在伤后三天就恢复成这样,的确是低温疗法创造的奇迹啊”

    “也不全是低温疗法的功效吧,你们给她做的急救、牵引、药物、手术,这些治疗措施都很关键”

    芳华按着中国人的习惯,面面俱到地评价着。

    克鲁尔医生认真地说:“林医生,我们都是学医的,医学是科学,是以事实为准的。当然,我们的那些常规处理措施确实是必要的,但是它们应用在同样伤情的病人身上,可没有这种奇迹的发生。”

    高主任也点头赞同:“是啊,我在国内也接诊过不少颈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病例,最好的情况也是两三个月以后才能达到这种程度吧。”

    克鲁尔也说:“是啊我很荣幸能第一个实践‘低温冷冻脊髓’疗法,我也相信这个方法能为更多的病人提供帮助。所以,我准备开展一系列的临床对照试验,等积累足够的病例后,再向全国和全世界推广这个疗法。”

    芳华知道自己不是脊髓专业组的,回国后也不能亲自开展这方面的治疗;何况,克鲁尔医生来做的话,应该可以更快地推广这个治疗方法。

    所以,她很高兴地说:“那太好了不过,请您在发表论文和做推广的时候,别忘了迈阿密的史蒂文医生。等一会儿,我回去后就把他的eail地址抄给您,你们好交流交流。”

    克鲁尔医生伸手握了一下芳华的手:“林医生,别忘了把你的地址也给我,我也很乐意和你多做交流。哦,对了,还有你先生的呢。”

    芳华笑得很开心:“好啊,一定。”

    克鲁尔医生出去了,外面还有等待消息的媒体要他应付呢。

    当晚,电视台的医学专家们又对这个医学奇迹发表了一番看法,不过普通大众只顾着为曼丽病情的大大好转欢欣鼓舞。送花、送慰问卡片、网上留言的依然有赠无减,人们都在祝愿曼丽能早日重新站起来。

    高主任问芳华:“你在这儿恐怕还要多呆一阵子,要不要我帮你给医院请假?”

    芳华忙拱手作揖:“主任,您都这么说了,那

    重生之刹那芳华 第73部分阅读

    欲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