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刹那芳华 第46部分阅读

    重生之刹那芳华 作者:肉书屋

    重生之刹那芳华 第46部分阅读

    事还是真的存在的。

    这时,屋里的电话铃响了。小段一边准备去接一边问:“猜猜是找谁的啊?”

    夏琳微笑:“不是你的就是小林的,反正不是我的。”

    小段“喂”“哦”了两声,然后捂住话筒压着嗓子说:“喂,请找林芳华。哇——,声音好好听哦。”

    芳华一骨碌翻下床,抢过话筒,激动地“喂”了一声。

    “芳华——,是我。”

    果然是嘉辉。芳华开心地“嗯”了一声,然后说“等一下”。

    接着她把凑在身旁想窃听的小段一把推开,再抱着话机,拉着电话线,躲进了卫生间。

    芳华把马桶盖放下来,坐稳当了才抱着话筒说:“好了,说吧。”

    “芳华,我在电视上看到你了。”

    “啊,真的啊?那我上不上镜啊?”

    电话另一头,嘉辉的嘴角不由翘了起来:“很上镜。我还是第一次看你穿军装呢!”

    说到这个,芳华倒懊恼了:“哎呀,倒霉。出来只带了迷彩服,那个穿身上鼓鼓囊囊的,都显不出身材。”

    “芳华,你瘦了,也黑了。”

    “啊——,你是说我变丑了吗?”芳华的嘴角顿时垮下来,嘉辉好不容易看到自己,自己还形象不佳的。

    “没有,一点不丑。我就是看着心疼。”

    “哦,没事啦!都是这一个月给晒黑的嘛!吃的又不好,东奔西跑地也有些累。等我回北京休息几天,就好了。”

    “嗯!”

    嘉辉想起昨天,何超通知自己一定要看tv四套的新闻重播。当自己守在电视前,看到电视中芳华出现时,竟然忍不住幼稚地用手抚摸起电视荧屏上的芳华脸部的虚影。

    那一刻,嘉辉看见了许久不见的笑颜,心里明明是欢喜的,但眼睛却发酸得想掉泪。

    那一刻,嘉辉真想马上买机票回国,回到芳华身边,取代她旁边的小战士,好好地抱抱芳华。

    可是,听着芳华讲述的手术经历,看着她轻松的笑脸,嘉辉激动的心又慢慢平静了下来。他为芳华的果敢镇定骄傲,也更坚定了自己对芳华的信念。她一定会成为一名出色的脑外科医生,而自己也会是那个站在芳华身边、永远支持她的人。

    嘉辉知道自己不能放弃,还得留下来,并且要更加努力才行。他决心一定要早点回去。否则再过一次这些天所过的日子,这种明知芳华涉险而自己却无法陪伴的日子,那他的心脏可能会因焦虑紧张而年纪轻轻就患上“关心”病了。

    嘉辉压下心中对芳华的思念,说起最近欧洲方面批准了一种新的治疗胶质瘤的化疗药。与过去不同的是,这种新药容易透过血脑屏障,生物利用度达到100%,所以药效大大提高了。芳华听了很感兴趣,让他稍后把资料发过来,自己回北京再细看。

    九月初,解放军开始分批撤离了。每支部队出城时,都被老百姓自发赶来的人群,围得水泄不通。饮料、鸡蛋、水果、鲜花不停地往军车上扔,往战士手里塞。车上车下的人都哭成一片。

    好在芳华她们走的晚,都快九月底才撤的,也就没被围观了。此时,学员队新学员的军训都快结束了,芳华只赶上了最后的考核。队列条例射击这些项目,她虽然也拿到了优秀,但教官考虑她毕竟基本没参训,就只是让她过关了,没给嘉奖。

    不过,在十月初的全军抗洪抢险庆功表彰会上,301医院派出的医疗队还是获得了集体三等功。总院内部,也给医疗队成员在立功嘉奖之外,另发了一笔丰厚的补贴。

    这时候,部队的工资已经开始上调,虽然还没有三四年后那么夸张,但比地方政府机关高出不少了。而301不用负担医护人员的工资,购置仪器器材也都是军费拨款,收治的地方病人也相当多,所以对职工的奖金福利也很好。

    所以,芳华现在不用靠灰色收入,每月都可以拿到两千了。这她已经很满足了,还是拿干净钱的感觉比较好。

    芳华回来后,江波几次找她,她都忙着军训入学、总结表彰什么的没空。总算在双十节这天,她又应邀再次到江波爷爷那儿做客。

    江波的父母并不常住北京,他就住爷爷这儿休养。在饭桌上,江老爷子很关心地问起芳华这次参加抗洪的见闻。

    芳华想到部队经常要参加抗灾抢险,特别是08年的那次,同样是一场战争。十年之间,部队的战士还是那么服从命令、勇于牺牲,但是部队后勤保障方面还应该可以做得更好。

    所以,芳华没有多讲战士们的杰出表现,而是大谈起这次抗洪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了。

    首先她感触最深的就是通讯不便。部队的联络几乎全靠民用的移动电话,这要是战争期间就容易泄密了。

    另外就是野战设施少。部队的野战帐篷不足,要么露宿,要么住在地方的学校和工厂。打仗要是也这样,肯定不像话。

    还有就是没有任何抗洪抢险的工具或机械。除了舟桥旅、工程兵部队,其他部队几乎都是空手去抗洪,铁锹、麻袋什么的都要地方政府提供。可以说,部队只是出人出力,要是没有地方政府和群众的拥军支持,部队别说抗洪了,连生存都困难。

    而部队的卫生后勤保障基本是没有的。战士们的单兵装备很糟糕,迷彩服和解放鞋都又闷又热,穿着又容易中暑又容易烂脚。牺牲的战士除因牌洲湾决口遇难外,其它人绝大部分是因劳累和中暑而至心力衰竭,比如李向群。

    这都是因为医疗保障没能及时跟上造成的。虽然后来派出了医疗队,但也是缺乏专业的设备设施。如果能及时建立野战医院,配备野战手术车就好了。在发生洪灾、地震这种灾害的时候,医院的手术室往往不方便使用,流动的野战手术车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

    老爷子听得频频点头,说这些也是军委成立总装备部的初衷之一,就是要加快部队的后勤保障和装备现代化的建设。

    芳华说,以前讲“备战备荒”,现在应该说“备战备灾”吧。因为我们国家的自然灾害太多了,几乎年年都有。那么部队除了战备外,时刻准备抗灾抢险也就很重要了。平时的训练和装备都可以考虑增加一些这方面的内容。

    老爷子和芳华说了半天话后,就回屋去看报纸内参了。江波将芳华带到自己的房间坐一会儿。

    他的屋子是套间,外间就是书房。三面墙都是塞得满满当当的大书架,只有靠窗的地方摆了张沙发和书桌。芳华一进去就被吸引住了,这种屋子就是她的梦想。

    芳华翻翻那书架上摆满的书,发现几乎没什么专业书,都是“闲书”。天文地理、哲学宗教、军事体育、文学艺术等等,种类相当多。

    芳华不禁问:“这么多,你都看过了啊?”

    江波给她泡上杯茶,放在桌上:“有的只是翻翻罢了,没细看。”

    那意思是都看过了?芳华耸耸肩,咱不跟这些智商超常的非人类比。

    江波坐在沙发上,把桌边的椅子拉出来:“丫头,坐吧,我们该谈谈你那个先知能力了。”

    芳华早猜到他急着要见自己,就是和这事有关,所以也就乖乖地坐好。

    江波问她的梦到底怎么回事?芳华自然还是原来的那套做梦看未来电视节目的说辞。

    江波没法证实,只好让她说说还梦到了什么。

    芳华就说:“还是我写下来吧!这样比较清楚。”

    江波从桌子里找出纸笔,芳华接过来就开始趴在桌子上写起来。

    她先写了今年底明年初的克林顿弹劾案。这时候,互联网上刚刚公布美国众议院对克林顿绯闻事件的调查报告,司法部门开始启动了对他的弹劾。这是目前全球最关注的时事了。芳华知道最终克林顿的弹劾在参议院没有通过,他才未被定罪和罢免,但在全球人面前可是大大丢脸了。

    芳华的字写得很大,这个案子就写了一张纸。她将纸递给江波看。江波一看标题,不禁很好笑地拿过去看:“不错嘛,你还能预测各国政要哪个下台、哪个上台啊!”

    芳华不理他,开始写下一张了。这个是她最不能忘记的国耻。

    “1999年3月,科索沃和谈破裂。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发动了对南联盟的空中打击,科索沃战争爆发。5月8日,美军战机使用5枚精确制导导弹从不同方向袭击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导致三名记者牺牲和二十多人受伤,大使馆成为废墟。事后,美国和北约声称这是一起误炸。中国政府仅仅是强烈抗议,和迫使美方作出了口头道歉和经济赔偿。”

    然后,她将这张纸郑重地递给江波。

    江波瞄了一眼,立刻一把抓过纸,仔细看了两遍。他的手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这不可能!”

    “这是我在梦里看到的。我也不希望那是真的。”

    江波认真地看着芳华的眼睛。他看到了无畏的坦然。在感情上,他信任芳华,但身为军人,他决不能接受这样的战争挑衅行为,最后只是轻描淡写地道歉和赔偿就完了。

    “你给我仔细说说,你‘看’到的这个大使馆被炸是怎么回事?”

    芳华先讲了一番科索沃战争的缘由。

    从91年到现在,前南斯拉夫境内就一直冲突不断,塞族、克族、穆族的波黑战争就打了三年半。刚停火没多久,科索沃的阿族又闹独立,南联盟当然不干,北约就来拉偏架。南联盟不接受北约强加的和谈条件,北约就未经联合国授权对一个主权国家实施空中打击。

    江波也是从小就喜欢看南斯拉夫电影,对这个国家有一定的感情,自然熟知这个国家的近况。他再联系西方势力对南斯拉夫内战一贯的立场,觉得芳华说的这些情况还是相当可信的。

    然后芳华介绍了美军导弹袭击大使馆的细节,虽然只是当时官方公布的情况,但也足以说明了这不是一起误炸。只是,后来北约等方面百般狡赖,推卸责任,什么旧地图,什么一连串的失误,总之就是没有揭露事实的真相。

    听到这里,江波已经不想听了。他可以想象,政府一定又像银河号事件那样忍辱负重了。

    江波沉默了一会儿,才说;“还看到什么,都写出来!“

    芳华接着埋头写“林氏预言”。好的,坏的,国内国外,只要是她能记起来的大事件,她都写了。

    江波接过来看,下届国家领导人、下任美国总统、美国911事件、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南海撞机、非典、北京奥运会、汶川地震……,很多都是影响深远的大事。不过有了刚才的底子,他倒不至于特别激动了。

    忽然,他看到了杨利伟和神舟五号这张。芳华写的是原空军飞行员的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进入太空绕地球14圈。这使中国成为了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身为空军的江波神色一变,他深深地看了芳华一眼。总装备部正在秘密进行的载人航天计划,他也略知一二。芳华父亲作为军工系统的人,虽然可能知道些风声,但绝不可能知道这航天员的名字。

    江波让芳华继续写,然后出去打了个电话。老爷子在总装有太多下属和熟人了,不过江波就只用自己的关系,也很快证实了的确有这么个飞行员。只是,他们现在转到了总装,都变成了陆军。

    当江波回到房间,他对芳华写的东西已经信了八九成。

    芳华终于写完了,觉得好像搬去了重生以来压在心中的那块隐形巨石,全身都轻松了。虽然重生的秘密还是不能说,但是这些重要的事情能说出来,特别是说给了有能力作预防或作出改变的人听,终于让自己放下了这个包袱。

    她把十来张纸递给江波说:“江大哥,这些我‘看到’的事情,都很重要。特别是那些灾难,太糟糕了。不管这些会不会发生,我想请你发挥你的能量,提醒国家和军队早做防备吧!”

    江波看着芳华充满希望的明澈眼神,就知道自己无法拒绝、也不想拒绝芳华的请求,因为她是那么信任地自己这个“江大哥”。

    他微笑着说:“我答应你了!”

    芳华这会儿才觉得心里是真的坦坦荡荡了,她站起来伸展了双臂;“啊,说出秘密的感觉真好!”

    江波看芳华笑得整个眉眼都很生动,也笑着说:“知道别人秘密的感觉,可不怎么好啊!”

    “啊?为什么?”

    “我感觉,你是把包袱扔给了我啊!”

    “哦,嘿嘿,你看,这些事情,哪样是我这个平头老百姓管得了的嘛!可大哥你就不同了,你这么英明神武,英俊潇洒,英雄虎胆,……”

    “好啦,打住啊!不用这么拍马屁!我知道你的意思了。”

    “嘿嘿,对嘛。那就辛苦江大哥了!”

    “心不苦,命苦啊!”

    “别老这么说啊,这是为国分忧啊!正是你这样的男子汉大丈夫应该做的嘛!”

    为了安全,做了脑外手术的江波现在不开车了。他安排老爷子的生活秘书送芳华回医院后,就在自己屋里还拿着那十几张“林氏预言”,翻来覆去地看着。

    看熟了后,他又拿出纸笔,重新抄写了一遍,才将芳华的原稿烧毁了。接着,他将自己的誊抄稿按时间顺序排好,又按重要性做好标记。

    看看时间,已经快十一点了。江波感觉有点累,准备休息了。临睡前,他还在感叹;真是不能低估小丫头让人吃惊的功力,一不小心就折腾出了个预言家。

    【情人节快乐!愿亲们都找到并珍惜那个情之所钟、心之所系的知心人。】

    正文 一百四十六、国殇(一)

    一百四十六、国殇(一)

    宿舍里住进来了七个新学员,果然是没住满。因为301一年招的研究生并不多,也就几十人。

    本年级的学员队成员,男女混编合称五区队。大家基本上都各有各的功课,或者要去不同的实验室、科室工作,平时交往不多。只有少数公共课,才会一起上课,这时就需要区队长集合整队,大家迈着齐步去课堂,还有点军校的意思。

    有的课堂就在医院内的研究所,比如分子生物学、细胞学、肿瘤学等;有的课要到街对面的军事医学科学院上,比如统计、哲学等。

    研究生课程和大学时不同,一般不会再系统地讲解了。发下来的教材,只不过是大家的阅读材料。教授们基本不用教材,上课时直接打出自己的ppt,多是介绍自己的研究领域和进展,就和做学术报告一样。

    这些课程的目的,主要是开拓大家的眼界,了解学术界的最新进展动态。最后每门课结业,有的只让大家交份报告,也有笔试的,一般都很容易通过。

    对临床的研究生来说,要上的理论课程比基础科研型的要少一些,但是对临床各科的轮转时间有要求。不过,一般轮转科室对非本专业的研究生还是管得不严的,只要把自己分管的病人管好,值班不出差错就行了。

    所以,芳华虽然忙于上课和轮转,还是有时间回脑外科参加学术活动。

    科里内部有个定期举行的,针对年轻医生的journal cb活动。就是鼓励年轻人多读文献,当然主要是英美的,以了解脑外科的最新进展。每个人将自己读到的有价值的文献,做个ppt给大家报告一下,相互交流。

    这一天,芳华上台给大家报告一种新的胶质瘤化疗药。这是她根据嘉辉发来的资料整理出来的。

    teozoloide,简称tz,原先是一种用于治疗黑色素瘤的药,后来才发现它对胶质瘤有明显的疗效,今年刚刚被欧洲新药委员会批准用于进展型或复发型胶质母细胞瘤的标准治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也正在审批此药,估计很快也会批准。

    大家听了芳华对这个药的特点、作用原理、临床试验结果的介绍,也很感兴趣。因为胶质瘤的化疗药物一直没什么特别有效的,原因就是大部分药物很难通过血脑屏障,也就不容易作用于神经组织。这新药一出,就可以大大延长胶质瘤患者的生存时间了。

    纪主任在台下也听得频频点头,对芳华这么快就能掌握医学最新动态很满意。

    这次芳华从医疗队一回来,纪主任就让她在全科周会上好好讲了一番紧急开颅的过程。几个差不多年资的住院医生都对芳华很佩服,封她为偶像。

    芳华嘿嘿笑着说:“要是你们碰到同样的情况,也会那么做的,而且一定比我做得更好。因为那个电钻对我这细胳膊来说,实在是有点太沉了。我要稳住它,可费老劲了。”

    在大家的笑声中,纪主任表扬了她在困难情况下还能镇定自若地处置病人,心理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已经非常有军医的风范了。

    而芳华早在江波手术后,就已经和纪主任讨论过了研究生课题方向。纪主任作为军内一把刀,课题经费还是充足的。为了给后来做实验打好基础,芳华现在就开始在实验室养了几种胶质瘤细胞系,每天都去看看细胞,练练换液、分瓶、传代之类的基本实验技术。

    在实验中芳华发现,源自江波的那个细胞系生长速度比较奇怪。她给这个细胞系起了个名字叫gx,g代表胶质瘤,x代表谜团。

    这gx细胞的生长速度,时快时慢的,不像其它细胞系那么稳定、有规律。开始,她以为是自己的实验技术不过关。但是后来请有经验的实验员老师帮着养,也是如此。

    她又请教在国外也常做细胞生物实验的嘉辉。因为现代病理学早就不是原来单纯的依赖光镜诊断了,已经发展到通过电镜来探索超微结构,以及用免疫电镜发现生物大分子的地步了。所以,嘉辉在实验室也学习了很多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的技术。

    他听了芳华的描述,也是不清楚怎么回事。只好让芳华多观察,先做好记录,慢慢总结规律。也许是这新培养的gx细胞系本身不稳定吧。

    至于江波,他手术后已经半年了。刚做了头部核磁共振检查,没发现复发,不过还是要定期来医院复查。

    这一天,江波复查完了,请芳华吃午饭,就在总院后门出去的一家小店。饭后,江波等司机去总医院取车的时候,芳华又叮嘱江波回去后要好好休息,定时来复查。

    江波微笑着说:“小丫头,要不是你劝我开刀,我说不定这时候早就不在了。更难得的是,还能让我继续研究雷达。我真的要谢谢你!”

    芳华见他虽然微笑,但口气很郑重,便也正色说道:“这没什么啦,你要谢也该谢纪主任的医术高明。还有,现在才不过半年罢了,等你一年两年,直到五年后都没事,再来谢我也不迟!”

    司机已经把车开到了门口,江波拍拍芳华的头说:“那我就等五年后再来谢你了!”

    江波已经把芳华预测的事情,作为绝密文件交给了自己的二叔江平津。他是国防大学的校党委常委兼科研部部长,从事有关军事战略和国防现代化建设问题的研究,也是为国务院、军委和四总部的决策提供咨询的军事专家组成员。

    江波并没提到芳华的名字,而只说是自己在前阵子发病的时候,脑海中“出现”的未来大事。江平津是学科学的,对八九十年代国内风靡一时的气功和特异功能都是持否定意见。但他也注重证据,承认有一些自然现象是目前的科学所无法解释的。

    而且以他对自己这个侄子的了解,江波此举绝不是儿戏,所以江平津还是对他说的事情重视了起来。不过,这些未来事件还有待证实。所以,他将江波给他的材料秘密在专家组中传阅了一遍就封存了起来。看后的各位专家也都持拭目以待的态度。

    到了年底,美国众议院通过了弹劾总统的议案。专家组成员对秘密材料的相关内容更加重视了。因为看现在的形势,克林顿被弹劾下台的可能性很大。

    结果,在99年2月12日,美国参议院的投票否决了弹劾案。这和秘密材料说的结果是完全一样啊。要说是蒙的,那运气也太好了。因为最后的投票结果是非常接近的。其中对克林顿妨碍公正罪的指控,投票表决结果竟然是五十票对五十票。最后还是靠副总统戈尔的一票,才没有通过。

    所有专家不得不认真对待这份预言材料了。因为接下来的2月,科索沃和谈开始了。专家们运用他们的影响力,调动国家和军队隐蔽战线的人员大量搜集起和谈的情报。

    这时,连江波也坐不住了,因为既然小丫头的预言在一件件地应验,那科索沃战争、使馆被炸就不可避免了。如何能防止惨剧发生,如何能在事发后讨回公道,这是江波焦虑和担忧的。于是,他加紧了手中对新型雷达的开发研究。现在,他更加感谢去年做的手术,给了自己更多的时间来完成工作。

    当3月份,和谈破裂,24日北约开始对南联盟空袭后,军事专家组立刻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终于向军委首长发出了预警。中央军委秘密会议决定继续关注事态进展,增派赴南的“军事观察人员”。当然,也让大使馆做了防范措施,开始挖掘防空洞。

    这段时间,芳华倒是在专心地培养着细胞。她终于发现,这gx细胞居然在缺氧的环境下生长速度比较快,在氧供充足的情况下却长得缓慢。嘉辉知道后,让她分析该细胞系的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表达情况。不过要做到这一点,芳华还有很多实验技术要学呢。

    只是,在知道北约开始对南联盟空袭后,芳华还是给江波打了个电话,问他有没有提醒相关部门。

    江波干脆来到医院,和她坐在医院花园的石凳上,两个人单独谈了很久。

    江波问:“你最近还有没有再预见到什么事情?”

    “没有,我看到的事情只到2010年,后面的事情我从没见过。”

    难道是2010年地球磁场出了什么问题?江波只能暗自嘀咕。

    “那你是不是把看到的都写出来了?”

    芳华点点头。反正是能想起来的差不多都写了。

    江波又定定地看着芳华说:“你还有没有别的怪事,要和我说的?”

    芳华看着江波的眼神,心里只有抱歉:如果说重生,一定会把我当怪胎吧。

    她摇摇头。

    江波沉默了一会儿说:“记住,你知道的事情不能再和别人说了。这种反常的事,不会给你带来什么好处的。”

    “嗯,我没有啊。就连父母,我都没说。”

    江波拍拍她肩膀:“那就好。上面如果要查,也就只能查到我这儿了。有什么事,我都给你担着好了。”

    芳华看着江波手术后一直没有恢复的有点消瘦的面容,不禁既感动又愧疚:我怎么能把这些事托付给一个病人。可是……,憋在心里又太难受了。江大哥,对不起了。

    她又问起江波最近复查的情况。江波说,这不是还有一周才到时间嘛,过几天再来复查。

    没想到,过了几天,江波并没来复查。

    芳华跟江澜姐打听,但江澜也不清楚,说是江波突然执行秘密任务去了。除了老爷子和二叔,谁也不知道他去哪儿了。

    芳华忽然有了不好的联想:江大哥不会去了战火纷飞的南联盟了吧?虽然还没到五月八日,但是,万一出现别的意外呢?北约的导弹标榜着精确,不还是炸毁了那么多民用设施和平民吗?

    芳华开始天天注意看电视新闻和报纸的报道,但也得不到任何消息。

    大约四月底的一天下午,纪主任突然把芳华从实验室里叫出来,让她马上到高干病房,说是江波住院了。

    芳华赶到病房时,江波躺在病床上还昏迷不醒。病房内外有江波单位领导,还有张子健等同事,还有江波在京的家人。

    芳华吓坏了,她问纪主任怎么回事。主任说,江波送来的时候就是昏迷的。刚刚做了检查,现在还在等结果。

    芳华又问江澜,江波怎么会突然昏迷呢?一个月前不是还好好的吗?

    还是张子健说起,江波前阵子去南联盟了,刚回来一周。他最近一直带着课题组的同事们做科研,经常整夜整夜地不睡。今天正在和大家一起讨论事情,他站起来时就突然晕倒了。

    芳华顿时很难过:原来江大哥还是去了战场。还是因为自己的多嘴,让他这么劳累。

    这时,ct片子出来了。纪主任看着看着,皱起眉来。芳华也拿过来看,不禁愣了。

    江波原手术区和周围脑组织的情况,和三个月前的检查不一样了,出现了多处模糊的阴影。这是肿瘤复发吗?

    芳华看向纪主任。主任也摇摇头说,不能肯定。等他醒了,再做核磁增强扫描吧。

    芳华要求继续做主管医生,当晚她就坐在江波床边,守了他一夜。

    直到第二天早上,江波才醒过来。让芳华意外的是,江波醒过来后的精神极好。他不但嚷嚷着饿了要吃饭,还笑话芳华趴在床边,弄得蓬头垢面的。

    芳华随意地用手把头发拢了拢,见病房里没有别人,就问道:“江大哥,你怎么去南斯拉夫了?那里太危险了!”

    江波却笑得特别开心:“没事,我这不都回来了吗?唉,可惜要保密,不能告诉你。这次去那边,收获太大了。”

    芳华不满地说;“可以派别人去啊,收获不是一样的吗?你还是病人啊!”

    江波却依然笑容灿烂:“那可不一样。只有真的身临其境,才知道什么是现代战争!”

    芳华疑问地看着江波,但是保密条例她是知道的,所以没开口问。

    不过,江波还是说了些给她听。

    现在的南斯拉夫已经成了新武器试验场,美军几乎动用了它正式列装的全部高科技兵器,来炫耀它的武力。北约全部空袭打击的兵器90%以上都使用了精确制导炸弹。除卫星精确制导武器外,还使用了破坏力极强的激光制导穿地弹、集束弹,和破坏供电系统的石墨、碳纤维炸弹,以及破坏通信指挥系统的电磁脉冲弹。

    北约的空袭真是做到了孙子兵法所说的“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 进攻方如神兵天降,防御方晕头转向。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的高技术武器,实施着外科手术刀式的精确打击,可以做到己方零伤亡。

    芳华也知道这些对中国军方的震动很大,因为这场科索沃战争是现代战争的最新版本。它表明,现代战争不再是传统的陆、海、空三位一体的战争,而是陆、海、空、天、电一体的多元空间的战争。

    但她还是不太明白江波为什么这么兴奋。

    江波微笑着摸了摸她的头说:“因为我们从战场‘捡’了些好东西。”

    芳华有点明白了,毕竟中国人“山寨”的能力世界第一。真要能拿到什么好东西,是很可能反推出来的。

    她也不由笑了:有的人就顾着耀武扬威,却不知道这样就把自己的老底都露出来了。其实,韬光养晦、藏着掖着也是对的,让别有用心的人摸不清虚实,也就不敢轻举妄动了。不过,那也要真的藏得有好东西才行啊!唱空城计可不行。

    江波说,他就是因为从战场上得到了很多启示,以前没想到、没想明白的很多难题,现在似乎一下子都找到了灵感。于是为了解决问题,这才一时劳累过度,昏迷了。

    芳华急了:“那可不行,身体是的本钱。你现在必须好好休养,不许劳累了。”

    江波本来还不在意,但见芳华确实恼了,才说:“那就休息两天吧。”

    可是,他这一休息,就在医院里一直住了下去。

    因为当天,江波的核磁扫描提示:胶质瘤复发。

    纪主任马上指示给江波上放疗和化疗。除了通报江波家人和单位领导外,纪主任也亲自告知了江波本人。

    江波听说后,先是一愣,然后苦笑:“这么快啊!复发的可真不是时候!”

    他又问:“不能手术吗?”

    纪主任解释:因为复发的肿瘤体积虽然还不大,但是数目较多而且分散,手术对他脑部的损伤反而更大,所以暂时不宜做手术,而只能靠放化疗控制病情。

    江波最后表示完全听医生的。

    芳华为了鼓励江波,把自己找到的临床资料拿给他看,告诉他有很多比他还严重的胶质瘤患者,在坚持放化疗的情况下能带瘤生存十多年。

    江波看了这些资料后,又看了看窗外那飘扬的柳絮,才转头对芳华说:“嗯,我都多活了一年了,我一定争取再活个二十年!”

    放化疗过程虽然不用开刀,但依然很痛苦。眩晕、呕吐、脱发、皮疹,还有因血细胞下降引起了出血倾向,使得江波经常出现牙龈出血和流鼻血。虽然医院给江波用了很多营养造血止血药物,但他依然迅速消瘦下去了。

    而这一回,他连芳华的劝告也不听了,又将病房布置成了工作间,只要身体感觉好一点就开始废寝忘食地工作。而且不是张子健一个人来给他当助手了,又多了五六个人一起工作,还总有人进进出出病房的。

    芳华一次次地质问江波,到底要不要自己的身体了?江波却总是笑着将她推出去说,等忙完这个,一定好好休息。

    芳华也气愤地问张子健,怎么能这么压榨一个病人?那些工作,难道你们自己就不能干吗?。

    张子健无奈地说,现在课题组就是以江波为核心,所有的关键性问题都要依靠他头脑中的灵感。领导虽然也知道江波养病重要,但是这项工作的确很重要很紧急,只能辛苦他了。

    芳华又去找江澜,怎么江家人都不反对?

    江澜说的也和张子健差不多,还说虽然老爷子也很难过,但还是指示江波继续领导课题组的科研工作。

    芳华没招了,只好尽量延长打针输液放疗这些治疗的时间,好让江波多歇一会儿。

    放疗刚进行了十来天,大使馆被炸的消息传来了。

    芳华发现情况基本跟原来版本没差别,伤亡依然是那样。她心里很难受,难道历史的惯性太大,蝴蝶效应根本不能对大事起影响吗?

    得知消息后,江波也暂时停止了工作。他打了个电话,问了情况后就让课题组的人先回单位了,然后把芳华叫了进来。

    江波半躺在床上,沉默了一会儿才说:“有的事情阴差阳错,最后还是和你‘看见的’一样。”

    芳华坐在床边的椅子上,耷拉着脑袋:“嗯,知道了。”

    “为了外交立场的一贯性,大使馆的人员没有撤离。虽然提醒他们早做预防,甚至都通知了他们可能空袭的时间,可还是有些同志不相信、也大意了。”

    “唉——!我想,我‘看到’的未来事件,应该是不可避免的了!否则,要是改变了一件事,那其他事情,说不定也就改变了,那我又怎么能‘看到’呢?这不成了悖论了吗?”

    “你说的也有道理。另外我想,这些大事件的幕后原因往往很复杂,很多都是各种主客观因素必然发展的结果。即使事先知道,也很难阻止。像二战的时候,苏联不是也得到了德国进攻的预警吗?中国特工不也向美国发出了日本空袭珍珠港的情报吗?可他们不还是被打得措手不及。”

    芳华想想不对,她看着江波说:“可是,江大哥,你是有提醒过的。即使没能阻止事情的发生,但总不该措手不及吧!”

    江波一愣,随即苦笑:“嗯,的确是准备了预案!那也要看决策人能采纳多少了!”

    芳华注意看新闻,政府还是外交抗议、交涉,比较惹人注目的就是学生示威游行了,但也看不出和原来版本有什么不同。

    西方的人还说学生游行是政府组织的。也许,他们以为这样说,就表明学生的行为不能代表民意吧!那他们还真能自欺欺人。难道他们没看见海外的华人、留学生也自发地到美国白宫或者驻外国的美国使领馆前示威抗议吗?

    嘉辉告诉芳华,他们当地留学生和华人也举行了集会抗议活动。

    其中有位不知名留学生的发言特别让人印象深刻。他是这么说的:“很显然,如果中国足够强大,如果我们的记者不如实发回战地的报道,跟随西方传媒同流合污,这次‘误炸’事件是不会发生的,绝对不会发生的!……不是美国早就有人放言吗?‘中国的西藏就是南联盟的科索沃’。这也正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公然攻击中国大使馆,践踏国际法准则,施展其y威的根本所在!!”

    芳华把这话转告了江波。因为她觉得连远在海外的一名学生都能认清事情的本质,那些高层们不会不知道吧?!怎么还能无动于衷呢?

    江波听后,凝视窗外的天空半响,才喃喃地说:“说得不错,如果中国足够强大……”

    芳华又看看电视中播放的各地学生义愤填膺的镜头,她叹口气:“现在这么激动地抗议,‘不考托、不考寄、一心一意打美帝’,以后还不是‘又考托、又考寄、打到美国后方去’,真健忘。中国人也就动动嘴皮子罢了,有什么用啊!”

    江波笑了一下,也看了看电视,平静地说:“也不能说没用,如果别人都打到家门口了,连抗议都不敢,怎么行?而且,我觉得他们这时候也是真心实意说这话的。”

    芳华摇头:“可是这些学生只能喊喊口号,砸玻璃,扔鸡蛋、墨水瓶,烧星条旗。一点没有威慑力啊!到最后,政府还不是要出钱维修人家的使馆?”

    江波的眼睛微微一眯,不说什么了。

    这次简短的谈话后,江波又让人拿来了更多的图纸和资料,开始了更多的工作。芳华觉得江大哥最近忙的事情似乎和前阵子不一样,不但助手不同了,而且他还老是往外打电话。但这电话是新拉进来的专线,显然是保密的。

    芳华不明白他要做什么,但她坚决抗议江波这种不顾身体状况的行为。

    有一次江波被她闹得没法了,只得跟她悄悄说:“你不是说没威慑力吗?我们现在就是要给别人一点有威慑力的东西看看。要让他们知道,中国绝不是南联盟。”

    芳华忍不住违反了保密条例:“那到底是什么?”

    “北约的大规模空中作战之所以这么顺利,正是因为它完全掌握着制天权、基本上掌握着制空权和战场制信息权。美国和北约有50多颗卫星直接参与了这次行动,除了雷达军事侦察卫星、还有大量的气象卫星、通讯数据卫星,另外还有美国几十个航天器都在为军事行动提供信息支援。”

    江波笑了一下:“你也知道,我们在做的某些武器试验,也许会不小心就‘误伤’了天上的哪颗卫星。”

    芳华差点冲口而出“激光”,但她马上用手捂住了嘴巴,可她的眼睛还是兴奋地闪闪发亮。

    是啊!这种新型武器在战场上还没有出现过呢,而且它可以瞬间发射无影无踪,打了你,你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呢!就算你猜得到,也没证据啊!中国完全可以说不知道,连“误伤”的理由都不用!说不定是你家的卫星倒霉撞上了太空垃圾而报废!

    果然,没两天后,北约宣布有一颗“气象卫星”失踪。而同时,中国和俄罗斯两国也加强了高层互访。欧洲的几个北约成员国,也出现了民众抗议北约被美国操纵的活动,他们的口号是“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

    北约方面迫于各方压力,开始重提由联合国主导来解决科索沃问题。南联盟也软化了立

    重生之刹那芳华 第46部分阅读

    欲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