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幸福生活 全文+番外第29部分阅读

    古代幸福生活 全文+番外 作者:肉书屋

    古代幸福生活 全文+番外第29部分阅读

    安慰她道:“泪水也是发自于性情,表哥是不喜欢你背了我哭,有不高兴的要掉眼泪,要对了表哥哭才行。”

    玉妙就拉了朱宣的双手,把脸又埋在他温暖的手心里。这是自从在朱宣的军帐中上演一次不好意思,又上演了第二次。

    朱宣就看了她微笑。

    只有田夫人的寡姐王氏,整日还是笑容甜甜的,隔了几天就来看玉妙,田夫人留了她多住一段时间。

    玉妙回去后,徐从安过来见朱宣:“明天起天气是最热的一个月,王爷上次交待了我的事情,我也要去做。不如给妙姐儿放一个月假,让她好好休息休息,间中我抽查她的功课。”

    朱宣说好。玉妙听了也很高兴,可以过一过足不出户的日子。前些日子隔几天就去看李英华,见她有时间就拉了她坐下来说她的游记,天一热起来,哪里也不想去。

    周亦玉有官职在身的人,都是抽时间陪她们,薛夫人也说天热不想走动。只有尹夫人年纪小,不怕天热天冷,一心拉着她们要玩,还有一个余丽娟,是不得不走动上门的。

    这天下午,尹夫人又兴冲冲的奔了来,她在家里和仅有的那一个姨娘说不上话,丈夫一不在家,不来玉妙这里基本无处可去。

    丫头们见了她都含笑:“姑娘在亭子里看鱼呢。”尹夫人知道路,就笑道:“不劳带路,我自己去。”

    房后一条石子路,隐在树荫之下,走到尽头,是一座六角亭,玉妙只与两个丫头在亭上,垂首看亭下水里的鱼。

    若花手里捧了鱼食,一面笑道:“姑娘再洒些鱼食,看了它们只是浮上来争抢。”水里都是尺把长的红色鲤鱼,玉妙看了也笑,一面又洒鱼食。

    春暖回头看到了,笑道:“尹夫人来了。”

    玉妙才回过身来,表情笑吟吟地:“这里凉快,快来我这里站着。”

    尹夫人走过去,果然有风徐徐的吹着,身上的汗一下子觉不出来,尽目望去,几丈外一丛丛的荷田,荷叶荷花绿油油的,看着就舒服。

    就对玉妙笑道“明儿天齐庵有法事,门口还摆庙会,我来约你出去玩。”

    玉妙不太想去,只一犹豫间,尹夫人又说了一句:“庙会上有好东西,咱们去买些回来。”玉妙想起了自己去年端午买的糖人儿,想想在家里呆一个月也挺闷的,还要天天会那些官太太,不如出去躲一躲,就答应了,笑道:“咱们约了薛夫人去。”

    薛夫人听了笑了:“还是这么高兴。”就说了去,想着余丽娟天天就跟着玩,怕她婆婆不高兴,就没有约她。

    送走了尹夫人,玉妙就去回朱宣,笑道:“不想带了许多人出去逛,我带了面纱,只戴了朱禄一个,若花一个去,表哥说好不好?”

    朱宣没有答应也没有说不好,道:“朱禄会安排好的。”

    玉妙只能回来叫了朱禄来,朱禄忙回话:“我和若花跟了姑娘身后,别的人离开几步,该去还是要去的。”

    这样也比天天一群人围着的好,玉妙就同意了。

    到了那天,让若花找出来不显眼的衣服,若花也找不出来,不知道什么叫不显眼,只能找出来一件朴素一些,花绣得少的衣服给玉妙换了。

    头发简单挽了,只插了一个玉簪子就出了门。姑娘都说不显眼,若花更不能太显眼,找衣服时心想,还要准备几件布衣服才行呢。只能随便找了一件穿上出了门。

    薛夫人还是平时的打扮,根本也看不出来玉妙是穿得朴素的,反而拉了她问,这衣服又是什么时候做的,从没有见过,夏天穿得素淡比平时还要好看。

    玉妙笑一笑。三个人约在了薛夫人家见面,人回尹夫人来了,尹夫人走进来,大家都笑了起来。

    尹夫人居然穿了一件男装,冲了她们得意笑道:“不错吧,我见周将军总是男装,我说好,磨着丈夫做了一件,第一次穿,所以才约了你们来逛庙会。”

    看着娇滴滴的尹夫人一身的男装,看上去比平时女装打扮还是娇小玲珑,大家都说好看。

    第一百五十四章,庙会(一)

    先到了天齐庵,主持慧圆接了进来,象接到凤凰一样,张罗着送果子上来,又站在一边奉承:“姑娘上一次来还是去年,今年总没有来过。几次去府里请安,都不得时间见一面。”

    年纪约四十多岁的慧圆站在面前这样恭敬,玉妙也不好不理她。

    看了过去的小说书,僧尼出入宅门,大多都是行不规,或牵线搭桥。又有了在京里被人下咒的事情。

    玉妙实在对于僧尼觉得要敬而远之,平时言谈之中,看得出来表哥也不喜欢。也没有听说过石姨娘,易姨娘经常往来有僧尼。

    玉妙就笑着说:“费心,还劳你想着来看我。”

    慧圆看得出来玉妙象是对佛法不太感兴趣,心想年纪还小,大一点的夫人没有一个不喜欢烧香的。

    她倒没有指望一下子就能和玉妙处得多好,只是指望了能不失走动就可以了。见来的人都是年纪不大,就让自己新收的的智色来陪玉妙。

    玉妙看了看惯不大的智色,头顶上剃得干干净净,五官却是秀美的,就问她:“你是哪里人?家里怎么会让你出家的?”

    智色第一次接触玉妙,战战兢兢的不能不回答,声音却还是带了稚嫩:“就是这城外三十里的庄子上的,家里贫穷得不能过。庄子上财主家里的小姐体弱多病,要人替了舍身出家,父母就卖了我。”

    声音微有些颤抖。大家一起动容,薛夫人先笑道:“你过来。”智色走过去,薛夫人拉了她的手仔细看了道:“长得真是俊俏,为什么不能家里老子娘苦一苦熬着,日子也许就好过了。要让你舍身出家?”

    想想幸好没有让余丽娟来,不然一对苦人儿。

    智色这样说,引起了大家的不舒服,自己却不觉得,反而微笑道:“我宁愿出家的。在家里日子并不好过,娘身体不好多病,有余钱就舍给了大夫去,出了家反而衣食周全。”

    竟然是自己情愿的。

    只说了一会儿话,尹夫人就要出去逛庙会去,智色引了送出了山门,才回来。

    薛夫人回头看了一下又笑道:“我们走的时候还要来拜一下,我是烧香的。这里娘娘殿听说很灵验。”又看了尹夫人笑:“你也要一起来。”

    尹夫人没有意见,笑道:“妙姐儿一起来。”玉妙手上拿了团扇,就敲她的手,笑道:“胡说。”我现在又不生孩子,说笑着走出来,天气虽然热,外面人多的很。

    见两边那些买吃食的吃吃喝喝,沿街又横三竖四摆着许多笤帚、簸箕、掸子、毛扇儿等类的摊子担子。

    又有些卖通草花儿的、香草儿的、瓷器家伙的、耍货儿的,以至卖酸梅汤的、酸辣凉粉儿的、羊肉热面的,处处摊子上都有些人在那里围着吃喝,不觉食指大动,笑道:“咱们中午就吃小摊儿。”

    朱禄是最会侍候的,早就举了几枝糖葫芦过来,笑道:“姑娘拿在手里玩吧,最好别吃,不干净的。”

    若花就看了他笑:“那你送了来,万一姑娘咬一口怎么办?”玉妙听了也笑,分给尹夫人,薛夫人。

    朱禄就回若花的话,笑道:“吃一口也没有关系的,这一家我最爱吃,味道是很好。”

    若花更要笑道:“哦,你现在还吃这个么?”玉妙忍不住又要笑,对若花笑道:“若花姐姐,你别逗他,他也是一片好心。”

    若花,如音是太夫人指的,玉妙一直都是客气着。又把手里的糖葫芦分给了若花一枝。若花倒不嘴馋,又怕拿在手里耽误自己侍候玉妙,给了就只能接着,又没处放,只能咬一颗在嘴里,果然好吃。

    朱禄一旁看了她笑,不是说不好,还要吃。

    逛了一会儿,尹夫人不时的溜了开来。路边都是好吃的,妙姐儿能吃的必须问过身后朱禄与若花,尹夫人却是不管,又穿了男装,作小子打扮,就一会儿溜开了去吃东西去。吃完又跑回来,就是薛夫人也不吃。

    玉妙对了街边的一个金丝猴看得入了神,真的是金丝猴,朱禄又担心:“离远一些,它认生会抓人。”

    若花也防得严严实实的,又让玉妙往前看一对孔雀,这个比会抓人的猴子安全得多。

    玉妙很喜欢,回头看了若花,意思想买了去。问若花:“放在园子里随它们走,好不好?”朱禄就买了下来,身后不远处还跟了有人,就让人送回去。

    前面一长溜都是卖农具的,斗笠的,新编的斗笠在阳光下散发着竹子的清香气味,玉妙也买了,薛夫人也买了,独尹夫人不要,笑道:“我最喜欢太阳下面晒去。

    中午不怕热,一定要去吃羊肉热汤面,走了这么久,大家都汗如如注,朱禄也不怕热,但是看了看那小摊上太不干净,哄了玉妙往酒楼上看:“去楼上坐了多凉快,我让人送面来。”

    薛夫人也不愿意去坐,那里小桌子坐了赶庙会的人,怕气味熏人。薛夫人就这一点毛病,不喜欢异味。

    就去酒楼上坐下来,果然凉快了不少。尹夫人在人中穿来行去的,身上衣服早就碰了一块灰,她只带了一个小丫头,就用湿毛巾为她擦着。

    看了玉妙,薛夫人身上衣服都是干干净净的,就笑嚷道:“一起走过来的,怎么你们就这么干净的。”自己也是有一个小丫头在身前身后护持的。

    “姑娘,您来看,”迎了风站在栏杆前的若花神秘地对玉妙笑道。玉妙对了楼下看若花所示之处,是三,四个人走在一起,象是刚吃了饭走出去。

    两女一男,男的不认识,女的有一个蒙了面纱,只觉得身段有些熟悉,不蒙面纱的那个认了出来,是田夫人寡姐王氏的贴身丫头,往自己那里去过不少次,若花刚才就是先认出了那个丫头。

    玉妙一下子也失笑了,为沈居安必姻,看着象是这些女子都受了极大的委屈,大老远的跑来给男人相看,其实哪一个也没有吃亏。

    第一百五十五章,庙会(二)

    卫氏得以摆脱了宗族的逼迫,拿到了表哥的推荐信去了宫中,昨日还有信来,说安全到了京里,受了太夫人的款待等等。

    信里语气安然,现在受到了南平王府的保护,又要去皇后身边,卫氏可以说是为自己成功的找到了保护伞,对得起她这貌似屈尊的一行。

    左氏则来游玩了,看了风景,又交上了玉妙这个朋友,临走时送了银子钱,临行又说了几次:“如果沈老爷变了心,姑娘再为我作主一次。”玉妙微笑,看来左氏今年如果婚姻不如意,那么在京里还是要相见的。

    玉妙一点儿也不觉得要避着羞,左氏内秀,可爱之极,如果留在身边玉妙也觉得可以谈一谈。

    而王氏,呵呵,则正大光明的和别人走在了一起。若花只是盯了那个男的看,突然悄声说了一句笑道:“那晚沈老爷相看,这男子后来就与王氏夫人在一起说话的,我当时给姑娘外面倒茶来,看得清楚。”

    见玉妙抿了嘴,并没有一点生气的样子,若花也笑一笑,姑娘不为这个生气的。沈老爷这一次打算未定,但是也不敢再乱扶正家里的姨娘。如果什么时候说一声再相看,也是件容易的事情。

    朱禄热腾腾的端了面来,玉妙吃了很多,因为心情很好,看了这些人活得如此精彩,心情就好起来。

    朱禄进来收碗,见吃了许多,笑道:“这厨子好,明天让他府里侍候去。”玉妙知道他是逢迎,一笑道:“偶然吃一次是好吃的,你吃了没有,快去吃了来,坐一会儿我们再下去玩一会儿。”

    朱禄就笑回道:“奴才刚才抓了个空儿已经吃过了。”

    玉妙更有赏他的心了,笑问道:“你吃的什么?”朱禄就笑道:“姑娘吃面,我也吃了,很好吃。”

    玉妙更是微笑道:“这是我没有经心到,我偶然起兴吃这个,你们还是要了酒菜好好的去吃,我在这里吹风多坐一会儿也没有什么,还可以凉快一会儿。”又让朱禄去安排别的跟的人去吃饭

    朱禄心里感动,忙行礼道:“奴才谢姑娘的关心,他们也正在吃呢。”难怪王爷这么疼。

    若花也是吃了两口,出来是侍候人的,并不是陪了吃东西的。玉妙倒是为她和薛夫人,尹夫人的丫头想到了,为她们点了菜,若花只挟了一筷子就三口两口吃完饭,要了热水进来为玉妙沏茶。

    茶叶,茶碗都是自己带出来的。也是及时的送进来,这一点儿上,若花也对朱禄很满意。

    尹夫人就着急催自己的丫头快吃,看了外面热闹,刚才有空着的地方,又摆了不少的小摊儿不得立时去逛就心急得不得了。

    弄得薛夫人的丫头也跟了着急,她们是吃在后面,面又烫,所以吃不快。

    薛夫人和玉妙一起笑尹夫人,劝她坐下来别着急,尹夫人哪里肯,只是在房子里走来走去。好不容易可以下楼了,一下楼人就看不到了,玉妙着急,这多的人带了她出来,碰到了怎么办,这才体会为什么朱禄一心要安排了跟的人一个不少的心情。

    朱禄劝玉妙别着急:“有人跟了去呢。姑娘只管慢慢逛去,这天热的,咱们再逛一会儿回去吧,免得中了暑,王爷要担心。”

    玉妙就笑:“好,再把前面逛完了就走。”前面也没有多少小摊儿,玉妙心里只想着,红楼梦里贾宝玉出门逛街,探春让他带整竹子根抠的盒子,胶泥跺的风炉儿,却是一样没有见到,又买的是泥人儿。

    路过路边有书店,进去看了一下,对了那些新印的话本儿很是羡慕,想想尹夫人不懂,把尹将军看的情se小说给自己送了来,就按捺住了买的心情,这本要是拿进去被发现了,那就糗大了。

    沈玉妙看黄|色小说看到古代去,呵呵,这可不是象是在办公室里电脑上看金瓶梅了,还可以找个同事一起讨论,有点文化的人有没有看过金瓶梅的吗?越是禁书越吸引人。

    玉妙恋恋不舍地从那些书上收回了眼光。

    前面走到了头,却没有回头走回去,马车就等在那里,看来是早安排好的。上了车还是先回天齐庙去,那里准备好了打尖的地方,可以先洗一洗,喝杯茶。

    有心躲着的人却总是要碰面,一进门就碰到了王氏三个人,若花也蒙了面纱,可是王氏把朱禄认了出来,认出了沈姑娘也就不奇怪了。

    几个人都蒙了面纱,但是脸上都涨得通红,还是玉妙先颌首,隔了面纱也是一笑,就低了头走进去。

    犹可以听到身后传来的声音:“怎么站着不走了,想来是中了暑了?说话好不好?”是王氏身边陪的那位男子。

    若花窃笑,还说话呢,没有晕过去就算她是好的了。沈老爷才走几天,这就有了新人了。幸好没有选她。

    慧圆一看玉妙回来了,忙着打洗脸水,拧手巾把子,重新摆新鲜果子,几个人都汗湿衣裳,都换了衣服,坐了一会儿消消汗,才回去。

    薛夫人到底去了娘娘殿里烧了香才肯走,尹夫人不肯去。

    玉妙一回去就去洗浴,浴后披了湿淋淋的长发倚坐在窗前,春暖用干丝帕为她擦着头发,又仔细梳理好了。

    水兰进来陪笑问道:“姑娘买的孔雀要放在哪里?”玉妙都忘了,心里只想了王氏,就笑道:“随便在园子里放着好了,随它们玩去。”

    孔雀咬不咬人的,水兰却不知道,答应了出去问祝妈妈,祝妈妈就亲自来看:“还是圈起来比较好。”

    玉妙说好,无可无不可。睡了一会儿起来做了几道菜,等朱宣来了吃了就夸她手巧。

    玉妙就笑道:“表哥说好,要赏我的。”

    朱宣就猜,道:“是要赏出去玩去,是不是?”玉妙就摇头笑道:“不是。”

    朱宣心想,反正不会是让我赏你东西,妙姐儿这个孩子对身外物就象是没有什么感觉一样。如果说是足够了,那有女人足够的。宫里的几位嫔妃,年年都送东西,没有哪一年是觉得足够的,见了自己还是有希冀。

    只能问她:“表哥猜不出来。”妙姐儿有时想什么,还真的猜不出来。

    玉妙才说了出来:“表哥最会调理人,朱禄给了我,样样事情都尽心,表哥赏他什么。”

    朱宣心想,我猜得不错,就是赏别人。忙道:“他没有跟了我出兵,我也对他说过了,军功里我会带他一笔,这奴才渐渐大了,有了出身如果不想出去做官,可以给你做管事的。”

    玉妙忙站起来道谢了,心想,为我管事,也就是管我的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罢了。可惜了朱禄这个人才,是表哥调理出来的。

    朱宣看她又神游天外,问她:“又在想什么?”

    玉妙就说了出来,笑道:“表哥调理出来的都是人才。”

    看了这个小马屁精,朱宣也笑了,道:“说的是。”

    第一百五十六章,疑心

    坐了一会儿就站起来在房子里踱步,玉妙就跟在后面跟着。

    朱宣走到玉妙坐下来写字的地方,往架子上的书上检看了,又重新回去坐下来,表情有些严肃了道:“近来我听你说话,带的都不是书上学的词,外面听了看了来的,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不要留在脑子里。”

    总是离人泪,这是西厢记里的词,今天又去逛的是庙会。哪一天再来和我说什么跳粉墙,莺莺张生书房会,我还真的不能接受。(西厢记是元朝,跟一个木头用的这本小说里的一些编制朝代有些乱了,请多多原谅,好在网文是不讲究这些的。请看出来的朋友不要追究)

    我管人的手段难道还不清楚吗?朱宣看了玉妙站在面前,努力地颦眉地想着,也想不起来她自己说了什么,看来也是不知道哪里听了来,随口说出来的。

    朱宣觉得有必要一问的原因是,妙姐儿不怎么听戏,出去吃饭外面说书的也不说这些东西。来往的这些官夫人难道就不要面子,和妙姐儿说这些艳曲,也不可能。

    薛夫人,尹夫人都不认字,不看这样的风月书,这话是从哪里听来的。朱宣是不允许玉妙看这样的艳曲的。

    无事伤春,就象下喜雨还怕花残一样,只能偶尔伤怀一次,天天为了这个难过也不允许。

    又喊了若花,祝妈妈来,当了玉妙的面交待她们:“姑娘外面玩去,是为了开心。买些玩的吃的尽着她买,别的东西不许看也不许问。来往的这些人有谁说话不好,立即来回我,不要让我在房里查出来不好的东西来。”

    若花也不知道这又是怎么了,看了玉妙垂了首不说话,心想吃饭的时候不是很开心,说好吃。这一会儿王爷就变了脸,忙小心答应了下去。

    提起来买东西,玉妙想了起来,忙让若花取了新竹编的斗笠来,对朱宣努力地笑:“我给表哥也买了一个,竹子味是香的。”

    朱宣接过来笑一笑道:“好。”看了一看就放下来,坐了一会儿就走了。

    玉妙也没有心情象前一阵子去想朱宣晚上去了哪里去睡,只是用心的想来想去,自己没有说什么呀,幸好今天没有碰那些书。再想想尹夫人送给自己看的书,还好自己没有要。

    朱宣走出了门,心里想,也许是那个童养媳,说她未成亲的丈夫是个地痞,整日无事瞎混。大伯子在周亦玉帐下,也应该是认识几个大字的。

    周亦玉虽然野,看书也还过得去。不过她也从不看这些风月书,她只喜欢刀剑兵书,有点战功就骗我的兵书看。

    新认识的那个胡姬,汉话都说得流利就不错了,能看得懂这个。那家小酒店是朱宣便衣时喜欢去的其中一家,不过也不多去。带了妙姐儿去一次,她就喜欢上了。

    也并没有去过几次,不过三,两次,朱禄,若花一个房里一个房外,也不是那个蓝眼睛的胡姬说的这种话。

    嗯,就那个童养媳的嫌疑是最大的,只是没有证据罢了。想来知道妙姐儿念书,她为了附合,外面听了一句半句,不明白含意,就跑来妙姐儿面前充斯文。天天和这样的人在一起高兴得很。

    一堆贵夫人想着能陪伴你,就选这些人。

    等我有了证据再来和你说话,朱宣信步回了书房,喊了朱禄来。

    朱禄不知道这么晚了有什么事,忙过来,书房里没有别人,朱宣就对朱禄道:“姑娘说你侍候得好,要我赏你。我告诉她这次军功已经带了你的名字,你还有什么要说的,就说给我听。”

    朱禄感激涕零,跪下来道:“奴才没有军中服侍王爷,已蒙军功在身,已经是心满意足,不敢再有非份之想。”

    朱宣就点点头道:“你们几个都是从小就跟了我,当然与别人不同。你什么时候想起来了,再来回我。”

    朱禄答应了是,朱宣又交待了:“姑娘丢了面子,我也面上无光。跟了她外面去,要多经心,不要让一些市井之言听进去了,要是不防备再说给我听,又给我添气。”

    朱禄心想,今天在书店里对了那些新印的小说话本儿流连,幸好没有说要买。如果说要买,我拼死也不能让她买。

    朱禄背地里是看那些书,所以知道里面的内容。王爷也看,王爷的外书房里就有这些书,都是幕僚清客们弄来陪王爷诗酒谈笑时评论的,有时还有唱小曲的,更是香艳。

    不过里面书房一本也没有。朱禄忙叩头道:“姑娘丢了面子,奴才性命不保,这个道理奴才是明白的。”

    “明白就好。去吧。”朱宣这才让他出去。喊了朱福朱喜服侍自己梳洗,走到里面去睡觉。锦帐内妙姐儿挂了的香囊儿还散发着香味,朱宣拿在手里闻了一闻,又重新挂好,倒头睡去了。

    第二天朱禄一早来叩谢,玉妙也笑了,表哥最会给自己做人情。别的人有时看不明白,雾里看花就以为自己有多厉害。就象红香,走以前私下里问了自己,怎么把姨娘们都收拾得服服帖帖的。

    玉妙当时心想,我和姨娘们一起被表哥收拾得服服帖帖,只是这话不能说,只能一笑。

    红香还不高兴,以为玉妙藏私。

    玉妙就把心里的疑问对朱禄说:“表哥昨天又不高兴了,说在外面听了看了不要听进去。想是我说了什么了,可是总是想不起来,你有听过我说了什么?”如果要说,不会只对表哥说才对,平时也应该会有带出来才对。

    朱禄这才明白为什么昨晚王爷要交待最后那些话,忙认真想了一想,道:“奴才没有听过姑娘说鼓儿词上的话。再者姑娘又不听这个,酒店里的说书的从不讲这个,哪一次去吃饭,奴才都是先打听了说什么书。”

    又想一想,偶尔听个小曲儿,也事先交待了不唱俚曲,朱禄忙笑道:“都是奴才没上心,以后奴才再上上心,如果有什么,就赶快提个醒儿。”

    玉妙微笑,道:“好,以后如果有,你记得给我提个醒儿。”真的不知道自己说了什么。

    朱禄立即就提醒了,小心地道:“昨天去了书店,有些书就很不好,下次不看的好。”

    玉妙想了起来,一定是为了这个。朱禄说了出来,他就没有对表哥说这个。可是跟的人不止朱禄一个,别的人在外面看到了回去学话了也不一定。

    立即就是明白了的表情,笑道:“你说的很是。”

    朱禄走了没有多久,就有人来回:“王氏来了。”

    玉妙连忙说请,就知道她是一定要来的。

    第一百五十七章,安慰

    果然王氏一进来不顾房中有没有人,就跪伏在玉妙脚下。

    玉妙对房里的人使了个眼色,让她们都出去,才伸出手来扶了王氏起来。

    王氏跪着还不敢起来,只是抬起了头,惊慌的看了玉妙,她眼睛红肿着,面色也苍白得吓人,昨夜不定是自思自吓到什么地步。

    玉妙同情她,微笑道:“你坐了再说话。上午我不见别人。”

    这种温和地态度感染到了王氏,才半惊半疑的告了坐一旁坐下来,想解释什么,又觉得无话可说,只能重新掩了面哭泣。

    若花出去以前是明白,心里想,没有被吓晕过去,也被吓得不轻。这才吃了早饭就跑来陪罪。

    玉妙声音婉约,轻声笑道:“一娶一聘是正经事,不知是几时的日子,我等着喝喜酒呢。”除了周亦玉的喜酒,别的正常的喜酒还没有喝过,周亦玉的婚礼肯定是不正常的。

    王氏惊住了,抬眼看了玉妙温和的面孔,心里更加害怕,难道这是气过了头。

    玉妙好不容易才让王氏明白自己一点儿也不生气,王氏感激不尽的重又在玉妙脚下跪了下来,并哀求道:“姑娘大恩大德是不生气了的,可是王爷那里。。。。。。”

    怪只怪自己太心急,如果是离了这里再去重寻婚配那就是一回事了。沈老爷也走了也没有多久,就是田夫人也劝了王氏,再等一等,也许沈老爷看花了眼,还有意再进来和玉妙说一说,因为天热,就没有着急进来。

    玉妙只能安慰她,笑道:“我去说。总不能父亲不同意,还系着你久等。”王氏羞愧不已,这一门好亲看来是从此断绝了。

    玉妙就安慰王氏:“你这几天出门要注意了,我回了表哥给你回话,你别再大张旗鼓的。”还要等表哥高兴的时候说,这可以就不一定了。

    王氏清醒过来,一下子就聪明了,跪在玉妙脚下不起来,求她:“姑娘说了要喝喜酒,何不一起给了面子,帮我作媒,为我作这个主,我孤寡的人,虽然有娘家亲友帮着,总不如姑娘给这个体面的好。”

    玉妙一听心里就愿意了,她的生活本来就是闲事不断,大事也到不了她这里。就笑道:“你等我回信,我是愿意做媒的。”言下之意,要问过朱宣。

    玉妙自己担心朱宣不高兴,沈居安走后两天,朱宣还说了这件事,卫氏走了,左氏走了,王氏还等着呢。田大人特意进来说这件事情,说沈老爷看花了眼,再重新来看一回。

    朱宣觉得没有必要,沈居安中了卫氏的邪,只怕要想几天才能明白过来,都是男人,朱宣是心里明白。但是这话没有对玉妙说,所以玉妙担心。

    王氏见玉妙答应了,千恩万谢的走了,她是不担心的。旁观者清,王爷对沈姑娘有多好,是个傻子也能看得出来。

    还没有成亲,连她家里的事情都能管得到。如果是冲了亲戚关系,也没有听说沈老爷沾王府的光做什么生意,还不是做他自己的小生意。

    沈居安看不上王氏,王氏也不难过。这一次来是因为田夫人吹得好,南平王府下贴子请,来玩一玩也好,或许还有别人,果然就有了别人。

    再说沈居安来相看还带了姨娘来,也是笑谈一桩。谁要看他姨娘的脸色。王氏在京里来往的都是大家,看不上沈居安这种小生意人,他身上踱的光也是南平王府,离了这层光,还有什么光彩。

    可怜那些姨娘傻乎乎的跑过来,听说得罪了沈姑娘,当然会得罪。不上台盘的东西也跑过来。

    玉妙就抽空儿去回朱宣,尽量委婉地说话:

    “父亲也不说相中谁,也不说不相中,表哥请了这些人来,总是要给她们一个回话。”

    朱宣一听就明白了,问她:“谁来看了你?”

    玉妙小心地道:“是王氏,这么热的天还来请安,我看到了才想起来的。”

    “妙姐儿,”朱宣沉吟了一下停顿,怕又吓到她,这个孩子还是没有明白过来,她什么事情都瞒不了我。

    你就直接对我说好了,编不完的假话。我天天见人,听了一堆假话,自己家里不想再听假话。

    见玉妙看了自己,朱宣才慢慢道:“请安是一进门就长跪不起的吗?”她那种跪法,只会吓到房里人,杜妈妈当然就来回,若花也不敢不回,她虽然不知道还有杜妈妈,可是这也是该回的事情,惊到了姑娘怎么办。

    玉妙一下子就脸红了,局拘不安的低下头来。本来是对坐在榻上的,现在手也不知道放在哪里,双手捧了自己面前的茶碗,突然想了起来,起身为朱宣换了茶,恭恭敬敬地送过去。

    朱宣接了在手里,道:“你坐下来,我和你说话。”

    玉妙才重新坐下来,还是不抬头。

    朱宣一手掂了茶碗盖,才说话道:“她要是等不及,有合适的让她嫁好了。”我也不能为了沈居安这么糊涂的人,让这些人都等着。

    京中有信来,卫氏去了皇中,人品风采引起了京中小小的轰动,以前就太有名了,而且少出来走动,她的才名是通过她的文章诗赋露出来的,却轻易不同人一见。大家子还是有规矩的。

    可是卫氏却冷若冰霜地拒绝了追求她的人,看来是在等沈居安,女人一旦动了心,是要在心里放一阵子。

    左氏是不用的说的了,年幼时受屈太多,看了自己的父亲就不是一心的人,同丫头同房生了孩子,又对丫头不管不问不给身份,平日里一点儿照拂都没有,左氏成亲选人当然不肯草草,一个人能够过活,一定要往火坑里跳,我不折磨人去,也不想被人折磨,哪一家不是三妻四妾的。

    可是为了玉妙这个温厚的孩子,临走时竟然能说出来,如果沈老爷改变了主意,还请姑娘为我再作主。

    妙姐儿对自己说了,朱宣当时没有说什么,心里却是有些高兴。这些人为了自己的权势不得不来,而相中的却不是沈居安,而是相中了妙姐儿的好心地。

    当然这些人看得清楚,妙姐儿在自己身边是不会失宠的,所以要依附她。有没成亲就这样疼她的吗。只有妙姐儿这个傻孩子,才会一阵一阵地怕自己。

    镇得住她也是应当的。朱宣看玉妙听了自己同意了,高兴地道:“表哥既然同意了,我想为她作媒,我还没有做过媒呢。”

    朱宣忍不住一笑,没成亲就为别人作媒,想了一想道:“再指一位成了亲的全福太太陪了你去,就说是你的意思。”

    这个孩子倒也会往自己身上拉一个好名声。我请了这些人来,也给她们一个结果,这是件好事情。

    玉妙笑盈盈站了起来,对朱宣行礼:“是,就请薛夫人。”

    朱宣不得不想起来那个童养媳,薛夫人的亲戚。

    第一百五十八章,毒计

    提起了做媒,玉妙就都一起说了,还是有些羞涩,事事都要求他。

    “表哥,既然是说亲事,能不能帮了一起说。”就把玉秀,周寒梅的心事说出来。

    朱宣往后舒服地倚在了迎枕上,但笑不语。

    玉妙等了一会儿,见没有反应,知道是不同意,就低声说了一句:“知道了。”

    “知道了?那我是什么意思?”朱宣闭了目在养神。

    玉妙想了想,道:“表哥的意思是不希望她们陪在我身边。”

    朱宣睁开了眼睛,呵呵一笑,道:“不错,说得很对。那再说说,为什么我不喜欢这些人陪在你身边?”

    这个问题就更简单了。玉妙面颊又飞上了胭脂色,低声道:“怕我跟了她们学去,惹表哥生气。”

    朱宣神色有些郑重了,明白就好。看了玉妙低了头,停顿了一下,才道:“为什么卫氏可以去做女官,而左氏就不可以,王氏又只能匆忙地嫁人?”

    玉妙回答:“卫氏符合女官的礼仪风范。”一句话说完了,就怔住了,抬了头看朱宣。

    朱宣不是不欣慰,明白就好,就怕你不明白。这才闲闲地对玉妙道:“帮人说亲是件好事情,不是不可以。可是也不用这么着急就为你以前认识的这些人说亲。”

    他有意说了以前认识的这些人。

    玉妙认真想了一想,展颜笑道:“表哥的意思是再等等。”朱宣嗯了一声,随意道:“等什么呢?”

    玉妙有些不好意思道:“我跟在表哥身边,当然是和以前不一样的。。。。。。她们是不是还象以前一样对我,也不一定的。”

    朱宣满意极了,道:“过段时间再和我说这件事情。军中有的是单身的将领,京里新来了几位文人,也是单身没有婚约的。不用催得这么着急。”

    虽然没有答应,玉妙已经是喜动了颜色,下了榻来给朱宣行礼:“多谢表哥。”

    多谢表哥!别以为替人做媒是好做的,以后不满意了她们别哭就行了。朱宣摆摆手:“坐着吧。”

    玉妙高兴了,已经答应了玉秀和周寒梅,虽然没有答应得某年某月某日操心这件事情,可是答应了再说不管这件事,总是不好。

    朱宣看她高兴得坐立不安的样子,又沉了脸,道:“我答应你了,你打算什么时候去对王氏说去?”

    他这边一拉脸,玉妙就感觉到了,忙收起了笑容,轻声道:“明儿对她说,好不好?”

    朱宣没意见,别马上就让人去说就行了,着急慌忙的,什么大事情!

    余丽娟进了家门,婆婆连氏坐在房间里并不是很高兴。有了薛夫人这个堂姐让她去走动,也并不想象最近几样天天都不在家。

    又不好说她,是自己让她去的。连氏就阴沉了脸不说话。

    余丽娟跟了薛夫人在一起玩了几次,也开窍了好些。七岁的孩子已经记事了,莫名来到一个陌生的家庭里,天天使唤着,又不是亲爹娘,当然也有倔的时候。

    现在看了堂姐薛夫人虽然过得好,在丈夫面前也是温顺的;周将军说了背了丈夫买房子,许大人来了她也干瞪眼,天天还以为是个能拿得起放得下的人;至于沈姑娘,就更不用说了,一提起表哥就什么都听表哥的,原来是王爷,想一想沈姑娘在王府里穿得好,跟的人多,又有什么自由,背地里哭去吧,王爷家里一定比堂姐夫家的姨娘要多。

    余丽娟也学着她们,象她们不愁吃穿,还是要看着别人的脸色过日子。余丽娟就对连氏笑道:“堂姐留了我吃饭,我想着婆婆在家里呢,我就回来了,您要吃什么,我现去做?”

    连氏就说了一声:“我吃过了,你还没有吃,自己去做一点吧。小三醉了酒在房里,你去问问他吃什么。”

    余丽娟就到房里来,小三睡在床上,一见她进来就坐了起来,脸上有了笑容道:“你回来了。”

    就象连氏享受了余丽娟突然多了的殷勤一样,余丽娟也享受着小三的笑容,这是最近一阵子才有的。起因还不是那一百两银票,想到这里叹了口气,不会再觉得沈姑娘穿得好吃得好让自己羡慕了,可是随便花钱也是件让人羡慕的事情。

    余丽娟就对小三没好气:“我回来了,不过今天没有银子,你这几天这么客气的,一百两银子这几天就花完了。”

    小三搔搔头道:“真的是不经花,手里没有过这么多的钱,一下子就没有了。”脸上就堆了笑道:“你有好亲戚,又认识什么王府里的沈姑娘,再去打打秋风罢。”

    余丽娟愣了,不承认:“我不认识什么沈姑娘。”就是婆婆连氏也交待了自己,不要告诉小三自己认识沈姑娘。

    自己的儿子是什么货色,当娘的自然清楚,丢人可以丢到薛将军那里,王府那里不能去,王爷是封地之主,执掌生杀大权,看了小三这种无赖,一不小心丢了小命那可怎么办。

    小三嘻笑道:“你不承认,老子还打你。我偷听到娘和大哥说话,说你现在脚步儿走动到王府里去了。大哥让娘对你好一点,我现在对你就好得多了。”说完了,下来主动倒了杯水推过去。

    余丽娟不知道该怎么说才好,她想了一会儿,才道:“沈姑娘跟堂姐走动,见了她要下跪的,说不上话。一下就跑去打秋风,王府里是好惹的吗,我不敢去,你到是正经找点事情做,不就有钱了,天天靠了大哥二哥花钱,当然我们要多看脸色。”

    小三对自己一好,余丽娟也不怎么痛恨这一家子人了。

    小三嘻皮笑脸道:“当然你不会跟她说话,人家是什么人,你又是什么人,这个还要我来教你。”

    余丽娟觉得好笑:“你教我,你先教教自己抽了你的懒筋吧。”

    你能有什么好主意来教我,吃喝嫖赌,钻暗门子,这些才是你最惯做的。

    小三也不生气,指着她赚银子呢。笑道:“你坐下来听我说,你就知道了。”

    余丽娟就坐下来,不过离他远远的,道:“你说,我听着呢。”

    第一百五十九章,文治

    小三就细细的问余丽娟,见了沈姑娘几次,她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

    余丽娟就啐他:“哪里见过几次,就你在酒楼上打我那一次是第一次,然后请她吃饭是第二次。见了她跪着头都不能抬,她不问我还能主动说什么。”

    小三见她这样的不识相,拉过来就是一个巴掌,骂道:“不是带了妈进去过一次,你天天不去看你堂姐都不舒服,还是图了她们家好吃好喝,你能记住不去看。”

    余

    古代幸福生活 全文+番外第29部分阅读

    欲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