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2

    想问,你最近连日奔波,之前的伤可好全了?”挽江侯一手按住僧人的肩头,略撑起身子,一手伸过去欲解他僧袍的盘纽,也难说是为了看伤,还是有什么别的心思。

    “…………”

    “怎么?只许你看我的伤,就不许我看你的?”挽江侯见僧人按住了他的手,便是一挑眉,“还是说你也想跟我比划比划拳脚?可以,本侯让你一只手。”

    说话间边涌澜已坐直身子,一手负在身后,一手再去解僧人的袍子,小巧腾挪间,一挡、一托,都不用第三招,便趁隙解开了一只盘纽,用的还是左手。

    “涌澜,莫再闹了。”昙山也不是真心要和他比划什么功夫,低声说了他一句,语气却也不怎么严厉。

    “……大师,你是真不懂,还是装不懂?有些事可以逃,可以避,但不能逃避一辈子。”

    边涌澜跪坐在昙山身前,敛去玩笑神色,静静看着僧人道:“你总该知道……我不是什么温柔似水的女子……”

    他不再去解僧人的衣袍,却将自己的外裳下摆撩开,握住僧人的手,带着他的手缓缓探入衣下。

    槛内槛外,僧俗之别。

    这道关隘太高、太严,让人不由望而兴叹,翻过去前,满眼只有这一关,翻过去后,才想起两人之间,隔着的怕是不止一关——他不是什么温柔似水的女子,而是勃勃昂扬的男儿。

    禅舍中久无人语,边涌澜跪坐在僧人面前,轻轻垂下眼睫,面上红晕迟迟不退,又觉渐渐开始头晕,连身上都少了几分力气,心中便涌起十分委屈。

    “大师,我头都开始晕了……”别人委屈就委屈了,挽江侯委屈了,那是一定要为自己说道说道的,“我……你……你若真不愿意就算了……打不过我,放鬼出来干什么……”

    习武之人罕有这样头晕手软的时候,思路清奇的挽江侯,垂眸瞥见僧人左腕的佛珠,便想起其中存了许多不得超生的阴魂,当下委屈得不行,只觉自己头晕手软,定是因为这和尚不知放了哪只鬼出来——鬼蜮之中,自己确实拿这位高僧没什么办法。

    “…………”

    昙山一时无言,面上极稀罕地浮起一个浅笑,却偏过头去未让身前人瞧见半分——这人口口声声地问他“紧张什么”,到头来自己却是最紧张的那个——紧张到不知从哪一句开始,就全然忘了要换一口气,便是习武之人内息悠长,也经不起他这样气都不喘一口,脸红心跳地瞎折腾。

    僧人右手占着,左手却空着,当下也懒得与他废话,只偏过头,伸直手臂,解开禅床上的青帐铜钩,而后伸手一带,将跪坐在身前的人揽入怀中。

    五尺青纱冉冉垂落,掩去帐中人语:“澜澜,你再不肯喘气,就更没有力气了。”

    风过竹林,绕着叶尖轻巧地来回打着转,惹来竹叶阵阵婆娑,便又投下一地竹影摇曳。

    含着春光,咂着风吟,满地影子摇来晃去,如鸳鸯渡水,漾起满池粼波——好一片细细碎碎、深深浅浅、缠缠绵绵、斑斑驳驳。

    作者有话说:澜澜:大师,你放鬼欺负我……大师:没有放鬼,不过还是要欺负你。————拉帐子呜呜呜————好了不要吐槽最后三行,放在课文里(?)这段是要被圈出来总结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的自驾游一路顺风~忘了说了,这章比较短小所以明天还有一更

    第二十六章

    昙山闭关之处在普贤寺后山的千佛洞中。

    说是千佛,便真有一千尊佛——佛洞乃是一方天然石窟,高近百丈,正西方一尊石雕巨佛,坐西面东,佛身岿巍,宝相庄严。南北二壁上雕有九百九十九尊诸佛法身,千佛千眼,静静望着立在佛前之人。

    洞中有一百零八盏油灯昼夜不熄,却也并非全然不见天日——洞顶有一自然生成的豁口,昼有灿灿日曜,夜有皎皎月华,如金桥,如银练,照亮巨佛宝身。

    普贤寺的僧人未在那洞顶豁口处设什么遮风挡雨之物,数百年过去,那尊巨佛的眉目已被雨水冲刷得有些模糊,却模糊也模糊得慈悲——千佛洞不接待香客,可难免有些不便回绝的贵客,能够得缘进洞一观,往往惊叹巨佛宏伟之余,又要痛惜它受这风吹雨打之苦。

    陪同的知客僧却只双手合十,口诵佛号道:“世人难避风雨,我佛安能避之。”

    昙山一撩袍摆,席地盘膝而坐,执礼入定,与面前那一尊巨佛法身相比,是再渺小不过的一个人影。

    而这渺小的人影端坐佛前,在千佛千眼的注视下问道——何谓我佛?

    当日一头不知已修炼了多少年的异界神物曾与一位入魔的佛僧道:“你们这人间,无神、无仙、无佛、无魔,所谓修行,都是人的修行。”

    而现下一位虔诚修行的佛子,竟也在这佛前,问出了同一句忤逆之言——这人间,可是真的有佛?

    默问只在心头,千佛洞中无声无息,唯见油灯长燃,天光由明转暗,又由暗转明,如此不知几个日夜。

    不知日夜、不知寒暑、不知饥渴,入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