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亡国之君的日子里——青渊在水(15)

    顾励看着穆丞相,若是昨天夜里,他没有听到顺天府地牢内的一番对话,或许会以为穆丞相说的就是真的。可是现在,他不仅知道了这个案子的另一种可能,也明白了穆丞相此时的矛盾。

    夏星骋说的或许是真的,他并没有指使王给谏弹劾杨鸿见,这不过是一出左世爵自导自演的戏码,为的是把夏星骋彻底拉下马。但是这也只是夏星骋的片面之词,他们没有任何证据,眼下最好的做法,就是别再纠结真相,按照穆丞相得出的案情结果,让此事就此尘埃落定。

    顾励让穆丞相把王给谏弹劾案的案卷呈上来,翻看了一下,暂时留中。

    穆丞相继续道:陛下日前交代,欲慰问京营卫兵,臣与礼部商议,日期定在七日后,陛下以为如何?

    顾励看了一眼天气,皱眉道:过几天便要下大雨了,最好定在四日内。

    穆丞相与礼部尚书对视一眼,他们都是听说过叛军攻城当日顾励测算天气之事的,虽然对顾励的言之凿凿仍然存有疑问,但也不敢多说话,只得应下,这几日加紧时间安排便是了。

    既然提到慰问京营卫兵之事,顾励便问道:阵亡军士官吏们的抚恤金发下去了吗?

    户部尚书一脸肉疼:发了,阵亡三千余人,已发发六千多两,陛下,这太仓府库内的折色银真的不多了

    顾励道:朕知道了,待失窃内帑追回,朕会命人取内帑填补太仓。

    众臣们各个脸上松了一口气,面带喜色,穆华龄高声称赞道:陛下纯善仁慈,不啻尧舜商汤!此乃万民之福!

    顾励笑了一下,又听穆丞相道:陛下,张慈儿等叛军关押在刑部大牢内,供认了一分名单,对我军清缴残匪或许有些帮助。

    穆丞相呈上来一份卷宗,顾励打开一看,头一个就是陈奉的名字。

    陈奉,广西思陵州人,年十九,父母双亡,由海上跑船的师父抚养长大,师父死后,陈奉投靠叛军,擅风角六壬,观测天象,性狡诈,多智谋。容貌俊秀,一双绿眸,外形扎眼。据张慈儿交代,陈奉似乎怕火。

    顾励心说,原来陈奉才十九岁,要按原主的年龄算,那还小上一岁呢。

    陈奉下头,便是罗广文的名字。

    这人死都死了,顾励便不看他,继续往下,是一个叫耿崇明的人,在叛军中担任副帅,这人原是陕西的农民,被张慈儿救了性命,收入麾下后,屡立战功,为罗广文猜忌。

    顾励看完,没看到张慈儿等反贼关于宝藏的供述。这宝藏究竟在何处,其他人或许不清楚宝藏,但是张慈儿必定是知道的。

    顾励说:叛贼打家劫舍,四处搜刮,所得之物藏在何处,可有人招供么?

    穆丞相受此提醒,连忙说:臣会命刑部加紧审问。此外,臣亦已经安排人,南下搜寻这些人的踪迹,叛军残党不过乌合之众,若能把这些领头人物抓了,残党必定作鸟兽散,不攻而破。

    顾励还没说话,左世爵提了一句:臣以为京师之中也应当加派人手捉拿叛贼,毕竟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焉知这些叛贼们会不会混入城中浑水摸鱼呢?

    杨鸿见颔首道:不错,张贼还在牢里关着,需得防备他的部下杀个回马枪。

    顾励心说嘿,这左世爵果真是老辣,不过杨尚书猜错了,陈奉压根不想救张慈儿,罗广文一心只有宝藏,现在还被杀了。

    顾励点点头,又说:说起这事,朕有个想法,说与丞相参详。投靠叛军之流民,原都是失地遭荒的农民,走投无路,方才行差踏错。朕以为与其花大力气追讨残军,不如便颁布朕的敕令,赦免叛军残党之罪,顾励流民返回原籍,正好可以赶上春耕,丞相以为如何呢?

    穆丞相喜上眉梢,起身行礼:臣为天下流民,恭谢陛下隆恩!

    顾励又说:此令颁布后,若还是有叛军执迷不悟,便由兵部追讨。

    杨鸿见领命,又回禀道:辽东有塘报传来,建虏欲与我朝议和休战,只是

    他面带犹豫,顾励想了想,问道:只是需我后楚赔款,是也不是?

    杨鸿见低着头:建虏要求我朝赔款白银二百万两,此外还需以大凌河、三岔河为双方边界,建虏在来函中称:若不许,夏秋必有动。(注)

    杨鸿见话音刚落,言官们就耸动起来,纷纷抗议道:陛下,我后楚□□上国,焉能行此绥靖之举,姑息养奸,后患无穷啊!

    顾励看向他们,问道:那以各位的高见,如今国库空虚,师老财匮,这仗该怎么打呢?

    第22章

    言官们嘈嘈杂杂,莫衷一是,顾励听得心头烦闷。其实按照他的想法,这时候议和讲款是最为经济的,毕竟朝廷每年养辽东兵的军饷都在三百万两以上,如今这帮建州女真人只是要求二百万两白银,比打仗划算多了。

    但是他也知道,这些言官们都是读书人,最看重的就是气节,再加上在京城里做官,压根不知道辽东真实的形势,并没把建州女真之祸乱放在心上,朝廷若要议和讲款,他们焉能答应?

    顾励心里烦,又有些怪杨尚书,议和这种事,私底下来跟他说不就好了?教这些言官们知道了,哪里还有成事的可能?

    顾励咳了两声,说:行了,议和之事,暂且按下。诸爱卿可还有奏表?

    穆丞相道:陛下,张贼之乱已除,各地都有良田曝荒,流民饿殍,臣已与六部尚书商议过,预备清算全国的户籍,土地,重新造册,陛下以为如何?

    顾励点点头:是该如此了,不能误了春耕。

    这时候清点登记黄册、鱼鳞册还有一个好处。偏远地域因战乱、冗员等原因近乎政府瘫痪,指挥失灵,这时候进行人口、土地普查,正可以重新激活后楚帝国的权力末梢。

    顾励问道:不知丞相打算怎么做?要多久?

    穆丞相道:臣预备先从北直隶、山西、山东两省开始,逐步推向南方各省,总计需约莫五个月。

    顾励点头:这事就由丞相办吧。各位爱卿还有事情要奏报吗?

    诸位谏官们看向穆丞相,穆丞相无法,咳嗽一声,站起来开口道:回禀陛下,听闻昨日京城中有一人做生员打扮,与陛下面貌肖似

    顾励心说来了来了!昨夜宫中动乱,必然有人把我微服出宫之事传了出去,这帮谏官们肯定不会轻易放过!

    顾励装作若无其事的模样,笑道:哦?此事当真吗?

    一大胡子谏官按捺不住,上前开口道:陛下!听闻陛下昨日微服出宫,闹出好大的动静来。陛下是千金之体,万一有什么闪失,国家怎么办?百姓怎么办?还请陛下为天下计,为大局计,不要再任性妄为了!

    这大胡子谏官也是不要命,说话居然这般直接,顾励沉下脸来,把昨夜审问曹存霖的那套说词原原本本地搬出来问道:朕富有天下,却困囿深宫之中,泽被万民,却不知百姓疾苦,是以才酿成叛军围城,属夷犯边之大祸,朕想要出宫看看百姓生活如何,吏治如何,粮米市价几何,又有何不可?非得逼朕待在深宫之中,教朕做个瞎子,聋子,好让你们欺上瞒下,背着我搜刮民脂民膏,是也不是?!

    这谏官口舌倒比曹存霖利索多了,立刻反问道:成祖自继位起,便一直居住在紫禁城中,除了巡视兵营,未私自出城一天,不一样把我后楚管理得好好的吗?为什么到了陛下便非得行此险招?

    顾励破罐子破摔,骂道:因为朕能力不够,朕不是成祖,成祖稳坐禁宫便可知天下之事,朕不行!

    谏官不服气,问道:陛下若是凡是都非得事必躬亲,那广东省、广西省、云南省皆是偏远地区,陛下难道也要亲自过去看吗?

    顾励气坏了,说:你问得好!朕是该拣个时机,去边陲之地好好看看!

    谏官说:陛下执迷不悟,是臣等谏言之失职!陛下若执意要出宫,干脆把臣杀了吧!

    哦豁,吵架吵不赢,就用死来威胁,顾励问道:你当朕不敢吗?

    谏官道:陛下一意孤行,那臣唯有昂然受死,以谢天下!

    顾励翻了个老大的白眼,心里骂了一句:讪君卖直!

    这些谏官们巴不得因劝谏皇帝落个处分,好在民间得一个忠直之臣的好名声,顾励自己劝自己,不要跟这帮人较劲,要是当真打他一顿,说不定反而落入了他的圈套。

    他需得像个别的法子整治这些言官们,否则一言一行都被人盯着劝谏,岂不是难受死了。

    穆丞相适时地站起来打圆场:陛下,谢给谏亦是为了陛下的龙体,千金之子,坐不垂堂,陛下又何必非得执着于出宫呢?

    顾励气呼呼地:行了,朕知道了。

    散了会,待大臣们都走了,他问身旁的内侍:方才那个谢给谏全名叫什么?

    内侍答道:那位是吏部给事中谢杏村,陛下以前也曾经骂过他的哩。顾励气还没消,拿起桌案上的笔在纸上写谢杏村,烦!,写了一百多个,顾励丢下毛笔,抱着脑袋,心说不行,这帮言官爱惜名声,不能由自己来骂言官,这反而是成全了他们的名声,要让天下的百姓来骂他们!

    他静下心来,处理公事为先。洪枕秋方才把王正祸国案的详情呈了上来,后附有三法司对王正一案的裁夺。

    三法司的意思是家财籍没,凌迟处死,对王正的党羽一一追究其罪责。顾励看了一下党羽名单,夏星骋的大名果然高挂其上,除他之外,还有一百多个名字,洪枕秋与昨夜顺天府地牢内的那位傅寺丞的大名亦安居在此间。

    顾励啧了两声,心说难怪方才洪枕秋蔫头耷脑的,原来是害怕被我处置,还好王正案是交由三法司会审的,又有穆丞相督办,若是单单交由刑部,这洪枕秋少不得要在案情中上下其手,为自己开脱。

    穆丞相做事果真细心,这么短短几天功夫,连王正这些党羽们做了哪些坏事都查了个一清二楚。顾励一眼扫去,看了个大概,干了坏事的不少,比如夏星骋,就没少做打压异己,残害忠良之事,除此之外,还安插了大儿子在朝为官,小儿子科举会试第一,亦有其暗箱操作的痕迹。

    三法司裁定夏星骋全家流放戍边。顾励叹了口气,□□开国时便定下,军户出身,子孙后代永远都只能做军户,且不说夏星骋这把年纪了,还有没有命走到边关去,便是他举家去了边关,往后的子孙后代,也只能世世代代沦为军户了。

    顾励身在和平年代,无法承受取人性命带来的心里压力,便将三法司的裁定更改为王正、夏星骋具家财田地收归国有,王正褫夺官职,遣去中都武昌,夏星骋贬为庶人。

    其他还有犯了事的阉党,罪行严重的,剥夺家产田地,罪行轻微的,可折银赎罪。

    比如洪枕秋虽然也是阉党,但倒是没干什么坏事,顶多就是成天拍王正的马屁,昨夜那位傅寺丞,原先是吏部文选司的郎中,给王正送了礼,升任太仆寺寺丞。这种犯罪情节轻微的,都可折银赎罪。

    至于兵部给事中王丞,顾励也一并革了他的职,这人的来路他摸不清楚,别管他究竟是左世爵的人,还是夏星骋的人,都不能留用,免得把池水又搅混了。

    顾励一并勾画了去,忽然在阉党名单上看到一个打眼的名字:谢驰星。

    顾励记得穆丞相曾经向他夸赞过这位前任辽东经略,而且这人是战死的,为国捐躯,他的儿子才能入国子监读书。

    怎么原来他也是阉党吗?

    顾励翻了翻他的罪行,乃是向王正行贿,罪行倒不算严重,只是顾励有些意外。

    难怪之前穆丞相举荐谢莲时,遭到了左世爵一党的反对,因为这谢驰星是阉党的人啊,左世爵怎么可能眼看着阉党党羽的儿子受到提拔?

    顾励想明白此节,叹息一声。

    往下翻翻,吏部职方司主事上疏弹劾曹存霖的侄子曹默汝掌管王恭厂,贪墨军需,捞取油水,仗着他叔叔曹存霖是皇帝眼前的红人,在京城中为非作歹,欺行霸市,十分嚣张。此外还有一干巴结曹存霖的党羽,亦在弹劾之列。

    曹存霖失势,曾经依附于他的党羽们被弹劾,顾励毫不意外。他把曹存霖案批给督察院提问,穆丞相督案。

    把奏折批阅妥当,顾励让内侍领路,去看望俞广乐。

    哪知道这辇舆抬着抬着,待到了目的地,却不是俞广乐的住处,而是另外一个地方。

    第23章

    领路的内侍在他跟前跪下,磕头道:求陛下开恩,小人之所以把陛下带到这里,是因为有一个人想见陛下。

    顾励问道:是谁?

    紧锁的一扇宫门里传来一个声音:是老奴。

    曹存霖被革了职,已不能再称臣。听见是他的声音,顾励有点气恼,问道:曹公公千方百计让人把朕领到这儿来,究竟有什么事?

    曹存霖叹了口气,声音中有无尽的颓然与萧索:陛下是老奴与王正看着长大的,您小时候,老奴与王正也不过是两个普通宦官,在宫里常受欺负。那时候您还小,却对咱们说,待您登基,就让曹伴伴和王伴伴做大太监!叫谁也不敢欺负咱们!

    宫内十二监的长官才能做太监,二把手称少监,一般的普通小宦官,是不能称为太监的。

    顾励问道:曹公公现在说这些,又是什么意思呢?

    曹存霖说:陛下,老奴已经知道错了,陛下践行了当初的承诺,老奴与王正却忘却了当初的忠诚,这些年,我和王正都错得太多了,我们不应该仗着陛下给的宠信,欺瞒陛下,结党营私。还求陛下看在老奴照顾您多年的份上,饶了老奴这一次吧。

    顾励心说,若是原主在这儿,说不定当真就想起年少时与两位仆人相伴的岁月,心一软,饶了曹存霖这次了。

    顾励深深叹了口气,道:曹公公,朕已经长大了,不是当年那个孩子了。

    他转过身,带人离开。

    出了地方,他没上辇舆,而是看向把他引到此处的内侍。那内侍自知死路一条,跪了下来,磕头道:求陛下开恩。

    顾励有点生气,问道:你帮着曹存霖欺瞒朕,当真不怕死吗?

    内侍哆嗦着嗓子,回答道:小人当然怕死,只是小人不得不这么做。

    为什么?是曹存霖威胁你了?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