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锦绣田园第23部分阅读

    穿越锦绣田园 作者:肉书屋

    穿越锦绣田园第23部分阅读

    送汤米喝酒给婴儿送祝福。谢婆子给孙女起了个小名,叫小倾。喜妹暗自跟谢重阳说婆婆还挺会起名字的。

    谢重阳笑而不答,给喜妹写了那个倾字,随即喜妹也知道婆婆的意思。

    “俺们家以前穷,田地论亩,以后就论墒,论顷,咱家妞妞就叫顷。”

    喜妹眼珠子转了半天才找回自己,婆婆的名字果然很好很强大。这要是以后孩子多了,面积单位不够用,是不是得用体积重量之类的?

    不知道女儿起这么个名字,会不会成为村花镇花呢。

    宋寡妇带了很多礼物上门道喜。年前喜妹和谢重阳去探望宋寡妇,把孟婆子的心结说给她听,宋寡妇便将当时的事情说了说。在喜妹看来,根本没什么大不了的,在孟婆子想开货栈之前,宋寡妇和她男人就计划好了,而且在孟婆子开口之前三天,他们就找过里正。等孟婆子一提这话茬,她就想解释,结果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开口,便让孟婆子误会自己不想借钱给她。

    一来二去,越闹越僵,宋寡妇也有点埋怨孟婆子专会想好事儿,自己也不可能让给她。当年那个邱里正是看上她,总想赚点便宜,可他一把年纪,不过是有个色心。宋寡妇被他拉扯过几次,原本不想撕破脸,又觉得总这样也不是个事儿,邻里百家都有眼睛盯着,她一生气便去跟里正老婆说了,反而拿这个做把柄,让邱里正做人本分点,否则她就去县里告状。

    邱里正吃了哑巴亏也没敢声张,不过以后心里怀恨,没少说些模棱两可的话来埋汰她。

    等她男人死了,一时间无依无靠,那些平日不正派的男人就开始别有想法,跟她说些不正经的。开始她也很生气,可后来发现如果自己三贞九烈,估计就要穷死,也少不得被人欺负,不如跟谁都笑着,谁也不让他近乎,大家一视同仁反而好些。这样那些男人便也挑不出她的刺耳,就算有吃不到葡萄说酸的,也不敢明目张胆地欺负她。

    喜妹回来跟孟婆子好好说了说,孟婆子叹了口气,虽然没说自己错,也松了口风。喜妹便试探地说等自己孩子出生就请她来铺子里帮忙好了,反正她的货栈也不怎么赚钱,不过是维持生计,一个女人家总是不便宜。

    谢婆子没直接答应,却也让喜妹自己做主,喜妹便知道这算是绕着弯同意,欢喜地让孟永良亲自去跟宋玉竹商量,若是她肯,就请她把货栈处理一下,到时候借着来镇上看孩子的时候搬过来。

    宋玉竹自然欢喜万分,得了消息就立刻处理自己的铺子,她的两个妯娌都想盘她的货栈,她恨她们之前那么刻薄,反而要把铺子给老王头夫妇,还把房子租给他们住着。老王头两口子在榆树村在住了几年,如今也有点根基,自然万分乐意。

    两个妯娌气得没少背地里骂宋玉竹,说她克夫,甚至想方设法要让孟婆子也坚信她克夫。黄花镇榆树村这么近,孟婆子自然能听到这些传言,可她虽然以前对宋玉竹有芥蒂,却最恨人家拿寡妇说事儿。孟婆子自己死了男人和大儿子,带着孟大勇过不下去的时候也想过要改嫁,就被人戳说是克夫克子,后来她一气之下不肯再嫁,一个人拉扯儿子。

    这番宋玉竹已经把家里都处置利索,愿意住进染坊来。喜妹自然乐意,忙让谢大嫂指挥几个婆子帮着收拾间屋子出来,接宋玉竹住进去。至于当年谢大哥的那点事儿,说白了就是一个憨厚男人对一朵娇艳村花的爱慕,曾经动过一次心,也让他好几年心不安,有着深深地内疚和负罪感。

    在宋玉竹被刺,喜妹邀请他们去探望的时候,两人也坦诚,解开了各自的心结。如今谢大嫂又有了两个月身孕,夫妻感情甚是和睦。

    喜妹知道宋寡妇脑子活,会打扮,眼光好,便让她帮着铺子选花样,带着几个巧手的姑娘配色配花式绣花等,如此便跟孟婆子多有接触,也好让她们慢慢地相处然后消除这几年的隔阂。

    五月初上谢重阳得去州学考试,女儿刚出生,妻子未出月子,他便有些懒得动。喜妹笑话他,“要是让学正知道小九哥如此,只怕要气得死了活活了死呢。”

    谢重阳知道自己有些孩子气,亲了亲妻子女儿,便定了日子。

    第二日韩知鱼来访,带了诸多礼物送给小倾,看了小丫头之后,一个劲儿直乐。然后扭头对小白小黑说了句话,两人顿时冷汗直流,抬手擦了擦额头,讪笑一番。

    两人见少爷在家不肯抱自己的儿子,倒是跑来谢家抱人家闺女,而且抱着就不撒手,一个劲儿得逗人家小丫头。那小丫头也奇怪,小黑一凑前,她就瘪着嘴哭,韩知鱼抱她倒是开心,咧着没牙的嘴笑得嘎嘎响。韩知鱼越发觉得好玩儿,“别个孩子现在就会痴睡,她倒好能哭能笑的。”

    喜妹和谢重阳也惊讶自家女儿跟别的孩子不同,这丫头下生就会自己傻笑,时不时地还会笑出声来。看他喜欢自己女儿,也挺开心,一边跟他聊些家常事儿,问他韩夫人可好,彩云和虎子可好。韩夫人说自己孙子虎头虎脑,定然是个有出息的男子汉,所以起了||乳|名叫虎子,大名韩松年,希望他长命百岁。

    问三句韩知鱼答一句,最后干脆专心逗丫头。

    喜妹便跟谢重阳和小白几个说话。

    韩知鱼捧着丫头竟有几分像父亲的样子,神情却又十分地孩子气,冷不丁道:“喂,你们不觉得这丫头倒是像本少爷吗?”

    小丫头一头乌溜溜的黑发,眼珠里水汪汪非常灵动,唇边还有个像酒窝又不是酒窝的小窝。

    谢重阳感觉头发都要炸起来,斜了喜妹一眼,喜妹咕噜着眼珠子,抿着嘴笑。

    韩知鱼自言自语道:“小鬼头,说不得你投错了胎呢。”

    喜妹笑道:“哎呀韩少爷,你要是喜欢带她去吧。这丫头可能作了。”

    韩知鱼拖着丫头道:“丫丫这么小,怎么作呢?”小丫头吮着自己的舌头,发出嗯嗯呀呀的声音。

    正说着,韩知鱼“哎呀”一声,“尿了!”

    喜妹忙把孩子从他怀里接过来,给她换尿布。谢重阳便请韩知鱼几个去外面书房里喝茶,然后等着吃饭,顺便也提醒他最近自己知道的一些关于韩四少等人的事情。

    岁月无情

    韩知鱼对这些并不上心,以他的个性,兄弟若友爱也罢,若不好大家便各活各的,他不会去奉承自然也不稀罕他们在眼前晃悠。听谢重阳让他有机会多跟着四少学习如何打理家业,请四少多多帮忙,韩知鱼便不耐烦。

    他跟谢重阳说了一会儿话,又去逗逗丫头,便领着两个小厮告辞。

    喜妹看谢重阳的脸色,“他听不进去?”

    谢重阳叹了口气,原本想让韩知鱼跟四少走得近些,一是知己知彼,再者也算是告诉他们韩知鱼对家里的事情并非一无所知,也让韩四少收敛一点。可看样子……

    喜妹笑了笑,“他便是这个个性,一时间也改不了。否则以韩夫人的为人,怎么可能教出这样单纯得有点痴的儿子来?”

    临走去考试的时候,喜妹和谢重阳摆了桌酒席,请了要好的朋友。恰好四少处理生意的事情回家,谢重阳便亲自去请了他,知道韩知鱼不喜欢这样的热闹,便没请。韩四少来的时候如众星拱月一般,虽然没有韩知鱼那般出挑的相貌,但气质温雅,举手投足都有一种亲和力,让人不由自主地便想与之结交。刘妍玉打扮得精致不露俗气,走在他的旁边,如一朵娇艳的凌霄花。

    韩四少送了谢重阳一方上好价位的端砚,给小倾的是做工精致的金手镯,喜妹是一匹他自己作坊织出来的羽纱,另外各人都有礼物。他为人谦和热情守礼,与人一见如故的样子,让初见他的人也没半点拘谨隔阂。若不是早就私下里打听过他的一些事情,再有谢重阳跟她说过的话,喜妹便真的如家里大嫂二嫂那般,以为他是个绝世少见的好人呢。

    他越是这样,喜妹越是担心。

    那边韩四少跟谢重阳说家下人都去忙别的,这次他独自一人上路去安州,希望与谢重阳同行。还想让谢重阳去他在安州的几家铺子看看,届时再谈合作的事情也便宜。关于上一次肚兜的事情,绝口不提。

    合作的事情谢重阳早就跟喜妹商量过。除了跟周家合作的不能外流,自己锦绣坊的货自然是最好遍地开花,流传大江南北,终有一日,也能像其他大布商那样名扬海外。

    既然要做生意,有时候就不能太任性,合作也能让他多了解韩四少的处事行为,做到心中有数,不至于将来被迫打交道的时候一头雾水。

    他鲜少给作坊决定什么,只要提议的,喜妹都会照做,只因他不开口便罢,一开口都是思虑良久,切实可行的。

    现下天气暖和却不热躁,喜妹坐月子非常舒服,每日除了逗逗女儿便跟来陪她的女人们说说笑笑。想起谢重阳走之前再三叮嘱她月子里不许动针线不许看书写字不许沾凉水不许吃生冷食物不许生气不许吹风不许……她便笑。他趴在她耳边嘀嘀咕咕一晚上,也不怕她月子里耳朵不能累着?

    转眼出了月子,谢家给第一个孙女办满月酒。正是农忙时节,有些亲戚也脱不开身,或者托人捎来礼物或者百日的时候再来。

    谢婆子高兴,要抱着孙女给她老姐们儿看,喜妹想那些婆子手粗气重的,又喜欢在婴儿脸上胡乱亲,摸来摸去,便不太乐意。

    小倾虽然才一个月,却也知道好恶,谢婆子吃了大蒜来看她,她便会皱眉哭脸,忍不了一会儿就要蹬着腿放声大哭。

    这一堆婆子围着,她还不得哭岔气?

    谢婆子嘟着嘴要去亲婴儿的脸蛋,笑着道:“来,抱我们大孙女去见客人,长命百岁呢!”

    喜妹忙拿了条小毯子拦着婆婆,“娘,我给她包着点。”包完了她自己抱起孩子,对婆婆道:“娘,这丫头好吃好喝,现在可沉了。还是我抱着吧,别再累得你膀子疼。”

    谢婆子常年劳作有点肩周炎,喜妹知道她闲不住让她监督厨房,别的活儿都不要做,可她见孟婆子管织布坊,自己只管个厨房有点不服气,平日里还要东转西转,去染坊帮帮忙。

    孙婆子和孟婆子过来叫谢婆子,喜妹便抱着孩子过去见亲戚。大家说笑了一阵子,酒席也摆得差不多,男女分屋,热热闹闹。

    喜妹正被孙婆子拽着说回娘家的事情。孙婆子的意思她是喜妹的干娘,女人做了月子要带孩子回娘家,自然去她家合适。

    “小倾娘,你秀财哥多亏了你们,否则一辈子都是个卖豆腐的,还卖不出个啥名堂。如今可好,他出息了,小才卖豆腐也卖得好。”

    喜妹一有了孩子自己就变成小倾娘,知道他们表示对母亲的尊重,听着还是有点别扭顺不过来。

    她笑了笑,“娘,行,过几天我跟秀财哥回去。”

    孙婆子乐了,“呃,我早把你娘俩那屋收拾好了。”

    这时候小亩跑进来,挥着小手,嘴里塞得满满的,“啊啊……老狼来了!”

    大家一愣,谢大嫂斥他,“你个熊孩子,胡说八道什么呢?谁来了?”

    这时候谢远拉着谢宁跑进来,“小河村三嫂的娘来了。”

    孟婆子一听立刻按住了要跳起来的谢婆子,瞅了她一眼,小声道:“你呀,差不多就行了。她怎么也是喜妹的娘。不亲吧,也是亲娘。”

    喜妹偶尔也听来进货的小布贩们说起苗婆子,原本家里还很富足,只是这两年娶媳妇嫁女儿的,再加上生病,家里也困难起来。

    喜妹对她没半点感情,自然听了也不往心里去。没想今日她竟然又上门来。

    谢婆子嘟着脸,老大不乐意的。

    喜妹笑了笑,“大娘嫂子们先喝酒,我去看看。”

    孟婆子道:“小倾娘,这么些年,我看也算了。请她来喝两盅吧,以后大家也当个亲戚走动走动。”

    孟婆子说话,在作坊里比谢婆子可好使,喜妹对谢婆子还有左挡右支的,在孟婆子这里基本是有求必应。

    她想了想,师父可能是因为和宋玉竹的事情,如今心性平了很多。她笑了笑,这时候上菜的宋玉竹和张美凤进来,拉着喜妹,“我们陪你去看看。”然后让谢大嫂帮着去看看厨房,安排人上菜。

    谢大嫂也有身孕,大家也不让她干什么活儿。谢二嫂没身孕,看大家整日乐呵呵的总觉得人家嘲弄自己,跟大家打了声招呼就不知道躲到哪里去了。况且就算她在,大家也鲜少吩咐她做什么,免得自讨没趣。

    喜妹没让苗婆子进自己的正房,而是请她去铺子谈生意的地方坐坐,喝茶。苗婆子如今见老,原本油光水滑的头发也见干涩,脸上皱纹更深,皮肤干巴巴的没了以往的光泽。

    她见了喜妹就笑,连说恭喜恭喜,“我寻思着,再怎么不对,也得来看看孙女。”她的声音不像从前那般有底气。

    喜妹冷眼看着她,如若时至今日,自己还是穷得叮当响,好不容易有个孩子,不知道这位姥娘会不会想着来看看孙女。

    “婶子喝茶。”喜妹招呼她坐。

    苗婆子脸色有些发白,想豁出脸皮去跟闺女认错,求她原谅,又实在开不了口。可要是不张口,此番来的目的就达不成,回家又难以交代。

    她咽了口唾沫,把给外孙女的礼物,一对小银手镯从灰布帕子里拿出来,放在黑漆桌面上,“这是我这个做姥娘的一点心意,让我那孙女出落成个白白嫩嫩的大姑娘。一生没病没灾,平安喜乐。”

    听她说得真诚,喜妹的心渐渐软了,可想起从前傻妹受的罪,她又无法原谅眼前这个曾经那么令人厌恶的婆子。

    她笑了笑,“谢谢婶子,这么远过来,破费了。您是自己来的,还是家里大哥送来的?叫进来吃了饭再走吧。”

    苗婆子摆了摆手,眼眶红了,扯袖子擦了擦眼睛,“我一个人走来的。”

    喜妹看她脚上的泥也知道,不过是随口一问。她看向宋玉竹,“麻烦嫂子去盛些菜来与婶子吃吧,她回去还得半日的路程呢。”

    她起身对着苗婆子福了福,“婶子歇歇脚,我那边还有客人要招呼,先过去了。”

    苗婆子忙抓起桌上的银手镯塞进喜妹怀里,“我知道你恨我,可我是来看我孙女的,这是给她的。你不能不要。”

    喜妹看她急红了脸,一双眼睛也混浊起来,原本心里的恨意早就被谢重阳的柔情磨平,今番再看到苗婆子,便真的一点都不怨什么了。再多的怨恨,岁月也会慢慢地抹平伤痕,再多的恩怨,也抵不过岁月的消磨。

    从前那样一个嚣张乖戾的婆子,被岁月侵蚀下来,也日渐腐朽老死,不必别人报复,她也已经大半截身子埋进了土里。

    她庆幸自己有谢重阳,所以不管什么时候,心里总是揣着满满的爱,那些加诸于她的痛苦,便慢慢地淡忘,让她没有受愤怒和仇恨的侵蚀,没有做恨的奴隶。

    她把礼物接过去,又福了福,“多谢。”然后便告辞走了。

    苗婆子看着她的背影,喃喃道:“我错了,我错了……”她眼里仿佛看到了小时候的女儿,娇嫩的脸庞挂着乖巧的笑,举着一把野菜,一脸期盼地看着她,“娘,娘,我挖了荠菜……”

    她再也忍不住,捂着脸坐在地上放声大哭。

    听着声音的张美凤和宋玉竹忙过来劝她,“婶子,今天可是我们家的好日子,你可别来捣乱。吃了饭赶紧走吧。”

    苗婆子呜咽了两声,胡乱地拉着谁的袖子,“我老婆子瞎了眼啊,我真是该天打雷劈啊,她是我亲闺女,亲闺女呀……”

    张美凤劝了她几句,扶起她坐在椅子上吃饭。

    苗婆子看着盘子里的大鱼大肉,虽然饿得前胸贴后背,却也没了食欲,勉强吃了两口。

    她如今年纪大了,媳妇们也强横起来,把男人管得服服帖帖的。日子紧巴,她手头也没了钱,眼神耳朵也差劲起来,处处不受待见。这次是被逼着来跟女儿和好,让家里那一窝子跟着沾光的,否则只怕自己的日子就真的难熬了。

    她长吁短叹了一番,放下筷子起身就走。张美凤看她忘了小包袱,忙追上去送还她。苗婆子神情呆滞,眼神发愣,看了张美凤一眼,“哎,这人,可不能鬼迷心窍,走错了一步,就错一辈子。这老天呀,都在头顶上看着呢。”

    说完踉踉跄跄地往西南去了。

    没一会谢远和谢宁追出来,看见张美凤道:“嫂子,苗婶子呢?”

    张美凤指了指远处,“走了。”

    谢远啊了一声,“三嫂让我把这个给她呢。”他举了举手里的银袋子,里面大约有二十两银子。

    张美凤忙让他们去追。谢远和谢宁跑过去,顺着大道一口气跑到镇子西头也没看见苗婆子的影子。

    “宁子,你说她一个老婆子,咋跑得那么快?”

    谢宁想了想,叫了一声,“不好!”然后拉着谢远就跑。

    谢远不明所以,“哎,哎,宁子,你干嘛呢?”

    谢宁来了也有些日子,对镇子很熟悉,没一会儿拉着谢远朝南边的池塘跑去。他寻思苗婆子回家就走方才那条路,既然没走,只怕也要出什么事儿。他知道谢家和苗家的事情,从谢婆子那里也知道两家恩怨挺重的,如今苗婆子来道喜,只怕也别有所图。他不似谢远那样直心眼什么也不想,这一揣测便觉得苗婆子可能会寻短见,立刻拉着谢远来到池塘边。

    一堆人围在池塘边指指点点,议论那老婆子可能想寻短见,说不得是个疯子。

    有人认出她,跟她打招呼,问她怎么回事,她也不理睬,跟木头桩子一样杵在河边上,面如死灰。

    谢宁暗叫不好,大喊一声,“啊,苗大娘,你钱袋子掉啦!里面好些钱呀!”

    人们纷纷回头看他。

    谢宁生得眉清目秀,站在阳光里笑起来真诚可爱,眯着一双眼睛笑嘻嘻的,举着手里的钱袋朝苗婆子晃。

    苗婆子慢慢地扭头看向他,木然的脸上有了一丝异样。谢远忙跑过去,“婶子,你站在这里做什么?等人还是想抓鱼?”

    谢宁过去扯了扯他的袖子,把银袋子塞给苗婆子,“这是三嫂给你的。”

    苗婆子伸手却在接到钱袋的时候一缩手,钱袋掉在地上,她呆愣地看着他们,一副不知所以的样子。

    谢远忙解释了一番,苗婆子却一个劲地摇头一句话也不说。

    边上有人知道他们的事情,议论道:“怕不是得了失心疯?”

    都说像。

    谢远一听愣了,问谢宁,“宁子,怎么办?”

    谢宁摇摇头,“我哪里知道呀。回去跟大人说说吧。你在这里看着她,我回去说。”

    谢远嗯了一声。结果等喜妹等人赶过来,苗婆子不见了,谢远正挽了裤腿子在河边捞小鱼呢,玩得不亦乐乎。

    “苗婶子回家了,他们村有个人赶着驴车的,顺路把她捎回去了。”

    喜妹又问了问周围的人,说没事儿了。

    第二日孙秀财和孙小才赶着马车接喜妹和小倾去姥娘家住几日。如今孙家靠着孙秀财拿回家的钱,扩展了豆腐坊的规模,又雇了同村的几个姑娘媳妇的帮着做豆腐,生意也不错。他们在豆腐坊旁边新盖了一座院子,如今只有正房没有东西厢和南屋,孙婆子跟喜妹娘俩住那里。

    榆树村如今赋闲的人有不少人都在锦绣坊做工,所以娘俩一回来就受到大家的热情招待。

    孙秀财还陪着喜妹去榆树村西北的地方看孟家正在盖的房子。

    今年一开春孟婆子让儿子把自己家村后头靠近东西大道的那几亩地拿出来盖房子。她想着在镇上可以住在染坊,但是家里也要有宅子。原本喜妹劝她在镇上盖,可谢婆子想的是镇上以韩家为首十几家大户,他们再去也不觉得有什么新鲜,倒不如在自己村里盖来得气派。她还有个想法,榆树村是千户大村,地处南北东西大道的交叉口上,到时候盖上一片房儿,还可以开家客栈,来往打尖的多,自然也是好的。不为自己儿子,孟旺儿爹娘不在,怎么也是自家的侄儿,她不能不管。

    如今孟旺儿跟着在铺子里跑前跑后,可因为他力气小,加上总想偷懒耍滑,长久跟着混也不是个事儿。不如给他娶个媳妇,再找几个帮工,也算是拴住他。她如此想,喜妹自然赞同,让师父有需要尽管开口。孟婆子便要她一起入伙,算是三家分成。喜妹跟谢重阳商量了一下,两人也入了伙。

    孟婆子虽然年纪大,可眼光很好,她让盖的客栈是两层的小木楼。如今只搭了框架,来来往往都是忙碌的身影。喜妹也不去打扰他们,只看了看便又去看那些桑园。

    在周家的带动下,黄花镇和附近的镇上新年有不少人增种桑树,学养蚕的农户也越来越多,今年锦绣坊也可以增加很多丝制品。

    逛了两个时辰,孙秀财道:“妹子,只怕丫头醒来找娘呢,我们家去吧。”

    喜妹看走出来挺远的,便上了马车一路回去。刚到家,就见村里的邱大奶奶正跟孙婆子说什么,“是啊,真是可怜,也没曾想,竟然是这样呢!”

    第 61 章

    邱大奶奶能说会道,年轻时候就喜欢给人做媒,因她不为谢媒钱只是单纯喜欢给人说媒,所以颇受尊重,以大奶奶呼之。如今她上了岁数,依然喜欢四处转悠,消息灵通,昨日走到夹沟镇,路过小河村歇脚听人说苗婆子得了失心疯,便去看了看。

    苗婆子就喜妹一个闺女,三个儿子,只可惜儿媳妇个个都是厉害主儿。原本苗婆子年轻几岁,身体好,手里有钱,还能镇住她们。自打生了一场病,小儿媳妇又进门,七七八八地折腾了个差不多,如今几个儿媳妇一个挑头找事儿,另外两个必然也不消停,关起门来家里见天争得脸红脖子粗的。

    邱大奶奶叹了口气,“天底下婆媳之间总归是有矛盾的。这当婆婆的自打媳妇一进门,巴不得处处压制管束,把媳妇儿当奴婢使唤。等到婆婆老了,媳妇儿终于直了腰喘了气,又恨不得翻身报复回去。自己熬成婆婆了,变本加厉虐待自己儿媳妇儿。弄来弄去,原本是一家人该亲如母女的,倒是成了一个屋檐下的仇人,你说说,可不可怜?”

    孙婆子抱着小倾拿小货郎鼓哄她,笑了笑,“谁说不是,这苗老婆子是个要强的人。原本对女儿好的话,跟媳妇儿闹了气儿可以到闺女家住几天。可想起她做的那些事儿,也真不想可怜她。”

    喜妹听她们说,寻思可能是苗婆子或者她媳妇们找邱大奶奶来说合,便让孙秀财去豆腐坊看看,她也不进屋,只在院子里把给女儿洗的小衣服和尿布翻一面再让大太阳晒晒。

    邱大奶奶伸指头逗了逗小倾,看她瞪着乌溜溜两只黑曜石般的眼珠儿直瞅她,一边还吸奶一样玩着自己的小舌头,笑道:“这孩子真稀罕人。这么小就这么俊,长大了还不定得多招人儿呢。别看她姥娘失心疯,倒还惦记着自己小外孙女。”

    孙婆子道:“那天摆满月酒,她来,我们没让她看孩子。估计是去要钱的,小倾娘给她二十两银子,后来不知道怎的没要。”

    邱大奶奶嗯了一声,“估计就是这事儿,回家几个媳妇儿没鼻子没脸地奚落她,说她把一对银手镯送出去了,却没巴上发了财的女儿,一个老不死的老货,还当自己是家里的祖宗呢。哎,真是……多难听都能说出来。”

    孙婆子有些诧异,“真的假的以前只听说她为人厉害,会算计人,村里没人敢得罪她的,几个媳妇儿都被她管得服服帖帖呢。现在她那儿媳妇儿真这样?本家的也不管管?”

    邱大奶奶摇摇头,“嫂子,这样的事儿,你说怎么管?谁家还没有本难念的经?再说了,哪家的媳妇儿和婆婆没点儿矛盾。要是去管他们,那几个伶牙俐齿的媳妇儿嘴巴一张,邻亲百家的谁不知道谁家那点事儿都也没那个脸皮。虽然说儿女不孝顺父母可以告官,可天底下有几个会去告自己儿女的父母?再说清官难断家务事。而且他们人前对她还是挺不错,只背着人的事情,谁又能知道?叫我说,这当面人背后鬼,弄得大家都跟她们一伙儿,单只说苗婆子自己乖张为人坏,不讨人待见,这样的媳妇儿,可真真的是厉害呢。”

    孙婆子探身往窗外看看,“小倾娘该回来了吧?”

    邱大奶奶笑道:“回来了,方才在院子里收衣服呢。”

    孙婆子把小倾往炕上一放,“妹子,帮我看下孩子,咱老姐妹儿喝盅儿。我让秀财他们准备饭。”

    邱大奶奶哄着孩子笑呵呵道:“你去,我就为了这顿饭来的呢。”

    孙婆子知道她的意思,转身出去找喜妹。

    豆腐坊旁边的小厨房里,老孙头早已经摘菜割肉,张罗着忙活起来,没多一会儿,整办出两桌酒席。老孙头去叫了相好的几家男人婆娘来吃酒,算是女儿搬月子请的。

    喜妹和谢重阳的媒也是邱大奶奶做的,她相信当日邱大奶奶也是为自己好。一个傻姑娘,被家人嫌弃,生路黯淡,如果能嫁个男人生个一儿半女,总归是有个依靠。当时谢重阳将死,谢婆子需要为儿子传递香火的媳妇儿,对她自然会比苗婆子好一些,事实也确实这样。

    她坐在邱大奶奶下首处,敬了几盅酒。她见邱大奶奶几次欲言又止,心下便明白怎么回事,悄悄地道:“多谢婶子不辞辛苦,婶子既明事理又得人信服,不如再辛苦一番,代侄女去说合一番,苗家母亲由侄女来养下半生吧。让几位兄嫂不必担心,既不要他们出钱也不要出力,更不必忧心母亲会受半点委屈。”

    邱大奶奶原本就想劝喜妹的,想让她放下成见照顾苗婆子。她也知道自己做这事儿吃力不讨好,可能让喜妹为难,还可能得罪人,可她跟苗婆子怎么也有点交情,看苗婆子老来那般凄惨,心有戚戚。

    如今喜妹主动说出来,邱大奶奶暗赞不止,也不多说话,只道:“好在她虽然失心疯,看着疯疯癫癫的,可也安静呢。我去的时候,竟然还认识我,冷不丁地还说两句话。”

    喜妹立刻明白她的意思,这就是说苗婆子其实没疯,不过是在家里过不下去装疯。这样也好,她装疯,让儿子媳妇没法再说什么,也让自己放下多年的芥蒂,就像对着另外一个人。

    接苗婆子去镇上住,孙婆子和孟婆子同意,谢婆子虽然不乐意,有老谢头和孟婆子几个劝说,加上苗婆子已经疯了,她也就不好说什么。

    苗家的哥哥嫂子们倒是还要拿梗,说什么老子娘岂有让女儿养的道理,他们可不要做什么不孝子的。喜妹就是不想跟他们磨牙演戏,所以根本未到场,只是请邱大奶奶出面,托谢大哥和孙秀财赶车去的。邱大奶奶自然知道那几个媳妇的意思,可她只跟苗婆子有交情,苗家兄弟们能不能攀上喜妹的交情,让她拉扯一把邱大奶奶就半点也不想管的。

    就在几个媳妇儿抹泪儿万分不舍得婆婆的时候,苗婆子又发了疯,闹了一场,好几个人按不住,苗家媳妇们又巴不得地让她赶紧跟着邱大奶奶走掉。

    好在苗婆子上了马车又安静了,倒头就睡,到了谢家看着痴痴傻傻的却也不闹腾,给吃的就吃,给喝的就喝。

    谢婆子原本还恨她呢,可看着她一副痴呆老实的模样,坐在太阳地里数指头,哪里还是当年相亲时候那个趾高气扬,贪财卖女的凶婆子?当下心里又可怜她,想喜妹刚生了女儿又忙又累的便主动担起了照顾苗婆子的任务。

    喜妹给谢重阳写了信把事儿说了说,他自然无不应允。他来信说考试一切都顺利,不过还要呆个把月。空闲的时候,他在安州街上转悠,也认识了一些人,跟几个从锦绣人拿布的商铺老板谈得不错,到时候可以在安州开另一家锦绣坊。

    喜妹没想到他会突然生出这样的念头,想了想也没什么不好,这里很多人都是大儿子在家奉养双亲,其他的儿子出去闯荡,经商、做官、做工,以谢重阳的才华,也许不用十年,就要出门做官的。到时候就算自己不能跟着,只要将铺子开遍各地,不跟也就跟了,想去哪里也只是自己喜欢不喜欢的事情。

    六月的日头火辣辣地像是要把人的皮揭掉,喜妹在院子里的大片藤架早已经起来,凉爽的很。藤架上爬满了紫藤、凌霄、打碗花等,如今正是盛花期,满园幽香。

    早先她跟谢重阳和孟永良几个商量了图样,孟永良着木匠帮小倾做了两架婴儿车。虽然木轱辘会颠,垫上厚厚的草垫子,再铺上竹席,拿软乎的被子垫了舒服得很。小丫头一睡就喜欢上了,夜里跟喜妹睡大炕,天一亮就开始咿咿呀呀地要求躺在婴儿床上被人推着出去乘凉。

    婴儿床上面还有遮阳伞,那伞做得精致奇巧,里面贴着布画,挂着珠帘等物,走路的时候伞面会慢慢地转,珠子叮叮咚咚惹得她很是好奇,不哭不闹,一个劲地笑。

    如此一来,午觉她也不肯进屋,一定要躺在婴儿床里,在藤架下面睡。喜妹便在底下放了张竹榻,挡一架藤编屏风,自己也歇在那里。

    这样如果普通日子每天醒来她先推着女儿去谢婆子那里,看看苗婆子,跟婆婆嫂子们说说话一起吃早饭。之后把孩子留给婆婆自己去染坊和铺子巡视一圈,跟孟永良、孙秀财等人沟通一下信息,如果有需要她处理的就多待会儿,没有的话便回去陪女儿。晌饭后说一会儿话各自睡午觉,起来她习惯想点事情,若是有什么花式或者有什么经营想法就记下来。午后日头没有那么毒辣的时候,又推着女儿去外面走走,采野花编个大花篮,逗女儿开心,做点针线,给谢重阳写信。晚上大家一起热闹,娘们一桌,男人一处,忙完了活儿聚堆找乐子。

    她觉得,日子无非就这样,平淡温馨,就算她经历过最匪夷所思的穿越,也不会活得轰轰烈烈,依然像前世那般,朝九晚五,工作、吃饭、睡觉。不同的是,那时候机械甚至有些麻木无奈,而如今,她照旧生活、工作,心却宁静满足充满了对生活和家人的爱,就这样一直下去,便是一生所求。

    所以内心里,她反而不希望谢重阳会做官。虽然她的生意可以做的更大,可为了能保持一家人的平静,她越发把好处让给周家,有他们在外面顶着,她的家就一直是平平静静地。

    否则若是自己家直接经商,场面自然不会如现在这般。

    同理,若谢重阳入仕,不管官职大小,只怕都不会宁静的。

    “嫂子,想什么呢?这么出神?”张美凤推了推她。张美凤也有了身孕,孙婆子高兴得不得了,跑来照顾儿媳妇,让她不必做什么家务活,她便得空就陪着喜妹逗小丫头,做做针线。

    喜妹笑了笑,看了一眼眨巴着眼睛打哈欠的小丫头,“想你三哥呢,他再不回来,我就领女儿去看他。”

    张美凤算了算日子,“是好久了呢,三哥不是来信说安州有开铺的好地方吗?倒不如让秀财陪着你去看看。”

    喜妹瞅着她直乐,虽然张美凤害喜没自己厉害,可也有反应的,女人那时候最希望自己男人在身边,否则就委屈的不得了,“你舍得让他出门啊。”

    张美凤脸红起来,嗔道:“好啊,你打趣我呢。”

    这时候谢大嫂拿了张帖子过来,“小倾娘,韩夫人打发人送了帖子给你。”

    喜妹奇道:“不过年不过节的,也不是她过寿,下什么帖子?”忙起身请大嫂坐,接过帖子看了看,倒也是件正事儿,过两日是彩云生日,韩夫人要抬她给儿子做姨娘。

    想想彩云生产也有半年了,原本从她怀孕就说要被抬姨娘的事情也拖到现在。不过抬个姨娘这种事儿,不是自己家庆贺庆贺就好吗?

    虽然不想凑热闹,可既然韩夫人下了帖子她也不能不应酬,让大嫂和美凤坐会儿,她出去打发个小伙计帮她置办一下贺礼。

    因为和韩知鱼的关系,她给彩云准备的礼物很是丰厚,家人也没这个经验,她又特意去请教了王先生。王先生看了她的礼单,说送得太重了,酌情减了几样。

    第二天晚上,喜妹和婆婆母亲在院子里嗑瓜子乘凉,她把女儿哄睡了想回屋点香熏蚊子放蚊帐的时候刘妍玉来访。

    孟婆子道:“咦,这刘姑娘大晚上的来做什么?”

    谢婆子道:“人家刘师傅白日忙得很,只有晚上有空。”起身去请。

    喜妹忙起身,“娘,你们坐着吧,我去看看。”

    谢婆子道:“你去吧,我跟你孟大娘把孩子抱回去。”

    刘妍玉穿着桃粉色的纱衣,嫩绿色比甲,领缘绣着精美的玉兰花,下面白绫挑线裙子,紫玉兰压脚。喜妹发现这些日子见她,都是容光焕发光彩照人,总让人联想人逢喜事精神爽。

    寒暄了几句,刘妍玉便开门见山,“嫂子,韩夫人要抬彩云做姨娘,你说送什么礼物好?”

    喜妹淡淡道:“还能送什么?不过是大家都送的那几样,我可想不出特别的。”

    刘妍玉笑了笑,“谁说不是呢?也不能太马虎,虽然她只是个姨娘,可她给七少爷生了个儿子,韩夫人待她像是正经媳妇儿呢,倒比其他几个少爷的正室还要高看几眼。”

    喜妹道:“这也是他们的家务事儿,韩夫人只有七少爷那么一个儿子,如今好不容易有个孙子,自然宝贝得很。请客观礼,也不过是给彩云个安慰罢了。”

    刘妍玉笑道:“嫂子不知道呢吧,听说七少很不乐意呢,说姨娘也好,通房也罢,反正什么都不是他想要的,让韩夫人想怎么就怎么便好。”她压低了声音,“听说吵得厉害呢。”

    喜妹微微蹙眉,总觉得这刘姑娘越来越八婆,这么喜欢说韩知鱼家的事情,“韩夫人不是抱病吗七少爷不至如此不懂事吧。”

    刘妍玉哼了一声,“那可说不好。他没有二少爷的才能,也没有四少爷的品格,无非就是仗着嫡出罢了。嫂子还跟他做着生意呢,可得多多规劝他,免得遭人诟病。”

    喜妹扬了扬眉,看了刘妍玉一眼,转了话题,“刘姑娘打算送什么礼物?我只粗略准备了两样,没什么头绪呢。”

    刘妍玉笑着说了几样,也不过是大家贺姨娘的常用礼品,无非再添两样绸缎或者首饰,“其实呀,我们还真不应该去,去了到时候被人没鼻子没脸的挑刺儿。”

    喜妹疑惑地看她。

    刘妍玉解释道:“其实我倒是为这事儿来的。提醒嫂子,多小心点,那位新姨娘,脾气也大得很。俨然自己是韩家当家少主母一般呢。如今韩夫人病着不大管事,家里一应琐事她管起来了。我不过是他们家的染布师傅,也被她明里暗里警告了好些次。嫂子和三哥跟他家关系非比寻常,她岂能不针对你的?”

    喜妹笑了笑,“不会吧,我们跟她没什么利害冲突,她哪里就那么多心思?”

    刘妍玉一副急了的样子,“我说嫂子怎么还看不透,那主仆两个心里只有自己,哪里还有别人。他们总觉得于我们有恩,就该拿捏了我们做奴婢。我给他们染布,给他们家四少的铺子多染了两成货,韩夫人便生了气,虽然没表示,那新姨娘的意思我还看不懂?如今嫂子跟我们四少也做生意呢,韩夫人早气得牙疼了。”

    六十二章

    喜妹诧异道:“刘姑娘多虑了。”

    穿越锦绣田园第23部分阅读

    欲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