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 部分

    古代的中医七大名医传奇 作者:肉书屋

    第 18 部分

    快捷c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神的面前晃了一圈儿,却又活了过来,实在是命大啊!

    总之,我们怎么看这位王孟英都不像个做名医的料,反而倒是一些倒霉事总是跟着他,那么他是怎样扭转命运,扼住命运的咽喉的呢?

    让我们慢慢来叙述吧。

    童年的王孟英似乎学习倒是不错,大家一致反映这孩子聪明,说他“书一览即领解”,这总算给了王家的人一点希望,要知道,王孟英的弟弟就显得没有那么聪明,于是家里人就都把希望寄托在我们的王孟英同学身上了。

    值得记录的一点是,根据当时的同志们反应,说王孟英同学的算术成绩特别好,估计这对王孟英日后的逻辑推理能力起到了一定的培养作用。

    【英雄人物浦上林】

    这么说吧,在病病歪歪中,我们的王孟英同学日益长大了,当我们从文献中再发现他的时候,他已经十二岁了。

    那年,他的父亲病了,患的是温病(一种热性外感病),病得很重,于是请来了杭州城里的名医,这些名医来看了以后,全都认为是外感风寒导致的伤寒病,看到患者的病证中有泻肚子这个症状,就主张使用柴胡和葛根等药来治疗,想把毒邪向上提,从上面排出,结果也没有止住泄泻,有的医生一看,说坏了,这是漏底证啊,估计要坏事儿,还是赶快服用些附子什么的大补一下吧,于是又开始温补,结果是病情越来越糟糕,最后到了濒临死亡的地步,连棺材都开始准备了(病日以剧,将治木矣)。

    就在这个令人绝望的时刻,英雄人物出现了,这个人叫浦上林,从那一天开始,这个人将成为少年王孟英的偶像,应该说,王孟英的日后从医与此人关系极大。

    当时是王孟英父亲的朋友推荐的浦上林,当这位浦上林同志来到王家时,王家的人吃了一惊,原来这浦上林同志年龄不大,可能当时仅仅能够被列入青年的行列,脸上的胡子还没有几根呢(过去的人是以嘴边的胡子的数量来衡量一个人的能力的,所谓“嘴上没毛,办事不牢”),于是大家对浦上林同志的期望值大打折扣,大家都苦着脸看这个医生怎么来处理。

    没想到,这位年轻的浦上林同志诊断完以后,很干脆地说:“这是个温病啊,是不是以前按照伤寒来治疗,用了大量的温热药?”(是温证也,殆误作伤寒治,而多服温燥之药乎)

    “是啊,您说的没错儿!”大家这才发现,这位医生和以前的医生说的话都不一样啊,以前的上来就是附子人参的,这位是反着来的啊!

    这位浦上林医生神清气爽地说:“这个患者,幸亏大便能够泄下不止,热邪还有出路,否则这个人早就该不在了!还能轮得到我来治疗?”(幸而自利不止,热势尚有宣泄,否则早成灰烬,奚待今日耶?)

    浦上林医生的形象,在少年王孟英的心目中瞬间高大起来,王孟英瞪大眼睛,好奇地听着。

    这位浦上林医生,先是让王孟英家准备甘蔗,然后吩咐大家一齐来榨甘蔗汁,给患者大量服用(中医认为甘蔗性凉),然后,他开的方子也与前面的人相反,他用犀角(现在不让用了)、石膏、金银花、天花粉、鲜生地(这个药现在也很难弄到,没法儿保存,药店给省了)、麦冬等药,组成了一个方子,用药的量特别的大,然后熬成三大碗,放在患者的病床前,让患者只要有精神头,就喝上一口,频频服用。

    当时王家这些长辈看了,都吓坏了,有这么干的吗?上来先甘蔗汁伺候,然后用那么多的凉药招呼着,能行吗?估计此时他们脑海中浮现的话语一定是那句:“嘴上没毛,办事不牢”,但是他们虽然嘴边胡子很长,却也没有任何办法。

    幸亏王孟英父亲的朋友金履思同志,慧眼识珠,认为浦上林这个小同志是很有学问的,于是极力主张服用这些药物。

    结果是在服用下去以后,王孟英父亲的病就一天天开始好了起来,最后竟然痊愈了。

    高人啊!真是高人啊!此时,王孟英对年轻、潇洒、有学问的浦上林同志钦佩不已,他羡慕地望着浦上林离去的背影,心里想,如果我以后,能够像他那样,该多么的好啊!

    这个想法,像一个火种,播种在了王孟英的心里,日后,当条件合适的时候,它将燃烧成为熊熊大火。

    【告别少年时代】

    两年以后,让这个火种燃烧的决定性因素到来了。

    在王孟英十四岁的那年,他的父亲又病了,而且很快,就病危了。

    在以后的人生之中,王孟英将面临数次与亲人的诀别,但是,这是第一次,王孟英感到了天像要倒塌下来一样,他紧紧地握着父亲的手,第一次感觉到自己是如此的无用。

    那是个夏天的黄昏,纸灯边的飞蛾在无聊地绕来绕去,热热的风从门窗吹进来,王孟英的父亲已经瘦弱不堪了,他在神志清醒的时刻,努力对王孟英说了自己放心不下的事情。

    他说:“孟英啊,为父我可能要不行了,但是我有一件事情放心不下啊。”

    王孟英流着眼泪,问父亲是什么事情。

    父亲:“你是家里的长子了,也是最聪明的,我对你有所希望啊!”

    王孟英紧紧地握着父亲的手,说不出话来。

    父亲:“你要记住啊:人生天地间,必期有用于世,汝识斯言,吾无憾矣!”

    王孟英流着眼泪,把头抵在父亲的手上,忍住不让自己哭出声音来。

    他用力点着头,用这种方式来回答父亲的嘱托。

    然后,王孟英的父亲就离开了人世。

    在送葬的时候,王孟英披麻戴孝,走在送葬人群的最前面,他擦干眼泪,努力地挺直了腰板,因为,年仅十四岁的王孟英,此时已经成为家中最大的男子了。

    那天,是个雨天,江南的小雨像雾一样漫天飞下,远处的青瓦白墙掩映在迷蒙的雨雾中,一种凄凉的感觉让人的心里觉得凉透了。

    王孟英在父亲的坟前跪了很久,在这里,他永远地告别了自己的少年时代。

    送葬回来以后,王孟英独自找到了自己的舅舅,向舅舅谈了一番话。

    他对舅舅说(泣告母舅):“舅舅,我父亲在临去世的时候让我做个对世界有用的人,要想做个有用的人,还有比学医更实际的吗?可是医学的道理是那么的精微,如果不用心学习,那是无法掌握的啊,所以我想埋头十年来学习医学,想把家托付给舅舅您,可以吗?”(夫有用于世者,莫如医,甥敢不专心致志,以究其旨哉!第义理渊微,欲埋头十载,而以家累吾舅,可乎?)

    王孟英的舅舅听到这番话,仔细地打量着这个十四岁的少年,吃了一惊,这哪里是一个少年说的话啊!

    于是,他点头回答:“你如果真有这样的志向,那你的父亲将瞑目于九泉之下啊,我又怎么能够推辞呢?”

    从此,王孟英的舅舅就开始帮助照料他的家里,并且经常鼓励王孟英学习医学,他给王孟英学习的房间起名叫“潜斋”,意思是让他潜心学习,这个潜斋的名字王孟英以后一直在用,后来他写的一本书就叫做《潜斋简效方》(其中包括《潜斋医话》)。

    但是,王孟英很快就发现这样是不行的,因为,家里没有饭吃了。

    您该问了,不是有他舅舅照顾吗?是啊,可是,那个年头,谁家都不富裕啊,大家都没有饭吃,何况王孟英家里还有好几口人呢?

    当时王孟英家里的情形,王孟英后来多次提到过,那就是“厨无宿舂”,意思是隔夜的粮食都没有了,各位现在可能没有体验过这种生活,但是在那个年头,第二天早晨去哪里弄点儿米来吃,那是家长心里最大的一桩事情了。

    饥饿,饥饿的感觉是痛苦的,尤其是当晚上饿着肚子百~万\小!说的时候,看来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于是,王孟英开始找父亲生前的朋友,希望哪位能够给自己介绍一个工作养家糊口。

    这个时候,他父亲的老朋友金履思再次帮助了他们家,他给王孟英介绍了一个去婺州(今天浙江金华市)工作的机会,由于王孟英的算术好,因此推荐他去那里的盐务部门去当个会计。

    就这样,王孟英在十四岁的时候,告别了自己的母亲,来到了婺州,开始了自己的打工生涯。

    在离开家乡的时候,王孟英跪在地上,给母亲磕了个头,对母亲说:“母亲,我不能在您身边孝敬您了,我会把自己赚的钱带回来,让您和我的弟弟妹妹们吃饱饭的!”

    然后,他头也不回地上路了,他的母亲含着眼泪,望着王孟英幼小的身影消失在地平线上。

    让家人能够吃饱饭,这是王孟英当时心里的一个最大的念头。

    各位可以顺便想想,自己在十四岁的时候还在干什么呢。

    【我要读书】

    当时在婺州的孝顺街集中着一些盐务公司,王孟英就在其中的一家帮助做会计的工作,白天的活儿是很忙的,货物进进出出的,王孟英要忙着点货记账什么的,总之,经常是忙碌得水都喝不上。

    到了晚上,忙碌了一天的人们开始休息了,大家喝喝茶,聊聊天,去街上逛一逛。

    这个时候,十几岁的王孟英却不像其他伙伴那样休息,他不顾自己一天的疲惫,回到自己窄小的房间,打开医书,开始苦读。

    文献记录说此时的王孟英,下班以后连屋门都不出,就在屋子里看医书,经常一看就是深夜,有的时候实在看不明白了,就仔细地琢磨,甚至直到东方的天空发白。(披览医书,焚膏继晷,乐此不疲)

    等到别的伙计玩回来要睡觉了,他就把油灯拿到自己的蚊帐里,在床上接着读书。

    如果说这么学习一个月两个月的也就不错了,但是,王孟英如此学习,却一直坚持了近十年。

    十年啊!多么漫长的时光,他就是在这种白天干活养家,晚上苦读医学的日子中渡过的。

    其实,我很担心王孟英的身体,因为这样整天熬夜,估计对他的身体很不好。

    怎么办呢?让我们来劝劝他吧,不知道他能不能听进去我们的劝告。

    孟英,你这么白天干活,晚上读医书,不累吗?

    王孟英叹了口气:累啊,可是,如果我不干活,家里人就会没有饭吃了啊,你们学医的时候不用干活吗?

    不用啊,我们是在明亮的教室,宽敞的图书馆里,现代化的医院里学的啊。

    王孟英的眼睛中流露出羡慕的光芒:你们,可真是幸福啊,你们能看到的医书多吗?

    多啊,我们可以看到古今中外所有的医书,还可以不买,免费借来读呢!

    王孟英咽了口吐沫,搓着自己瘦小的手:真的啊,我的书,都是我借来抄下来的,有的时候还得求人家借给我呢。

    孟英啊,你这样读书,身体会搞垮的啊,要注意身体啊!

    王孟英苦笑了一下:不要紧的,没办法啊,我觉得自己的时间不够啊,我只好这样了。你们,你们不熬夜吗?

    噢,有很多同学也熬啊,他们到一种叫网吧的地方,花钱包下一整夜,打游戏,也经常是通宵的玩啊。

    王孟英吃惊地睁大了眼睛:你们真幸福啊,你们,整晚的打,那个游戏,靠什么吃饭呢?

    父母给钱啊,到时候就邮寄过来了!

    王孟英失望地低下了头:原来是这样啊,我还要给母亲和弟弟妹妹钱呢。

    半晌,他再次抬起了头,我吃惊地发现他的眼中竟然有泪光闪烁,他说:你们,一定要多学些医术啊,你们能看到的书比我多,你们不需要像我这样劳作,希望你们,将来去救更多的人啊,你们知道不知道,我真的好羡慕你们啊!

    我望着王孟英消瘦、苍白的脸庞,突然无语了,本来想劝人家,反而自己却被感动了。

    是啊,还是回来检讨一下自己吧。

    【该出手时就出手】

    机会,总是光顾那些有准备的人,在王孟英这样苦读了三年的时候,救人的机会终于来了。

    他们当时的盐业是由政府负责管理,政府部门的那个主管叫周光远,这位周主管二十七岁了,白白胖胖的,很像个领导干部的样子,出事的那天,他刚上完厕所,忽然就觉得自己身体发冷,然后冒了大量的虚汗,连嘴唇都变白了,说话的声音也非常的低微,躺在那里简直无法动弹了。

    这下周围的人吓坏了,领导患的这是什么病啊?于是赶快派人把医生请来了一大堆。

    这些医生一诊断,说:“这是患了痧病啊,需要用一些芳香开窍的药物!”

    这个时候王孟英恰巧就在这里,于是他也偷偷地上去把了把周领导的脉,为什么要偷偷地把脉呢?因为你不是医生啊,你只是一个小伙计,怎么能正大光明地给人看病呢?

    可是,这一把脉,王孟英却大吃一惊!此时周领导的脉已经是“微软欲绝”!

    这下王孟英可顾不得那么多了,人命关天啊,于是他就大声地说:“这是阳气马上就要消失了啊!绝对不是痧邪内闭,如果此时服用芳香开窍的药物,是在加速他的危险进程啊!(中医认为芳香开窍的药物可以耗气)”

    大家全都愣住了,这是哪位在说话啊?口气这么大?

    再一看,原来是个十几岁的小伙计,大家都嗤之以鼻,嗨,一个小伙计,你懂什么啊?

    但王孟英却是认真的,他急了,就大声解释自己的主张。

    这位周领导虽然躺着,但神智还算清醒,他听了王孟英的话,就不住地点头,然后告诉手下,就听这个人的!

    啊?!大家都觉得大跌眼镜,怎么能让一个小伙计来治病啊,这不是——(压低了声音)胡闹吗。

    王孟英此时也急了,可是抓药已经来不及了,因为眼看周领导的气息更微弱了,于是王孟英急中生智,突然想起自己的妹妹曾经送给自己一块随身佩戴的干姜,这是一块三年的女配姜(过去的人有随身佩带姜块以祛寒邪的习俗),重约四五钱,于是急忙解下来,给熬成了浓汤,让周领导喝了下去。

    这下,所有在场的人都开了眼界了,只见周领导的神气慢慢地缓了过来,嘴唇也变红了,精神头也恢复了,然后,王孟英让人速去买来了人参、黄芪、白术、炙甘草等药,熬好了,给周领导喝了下去。

    最后,周领导居然好了,在大家的一片称奇声中,周领导又重新回到了自己的岗位,大家这个奇怪啊,怎么那些医生还没有我们一个小伙计有本事啊?这个小伙计是谁啊?

    周领导也很好奇,就把王孟英找来问了个究竟,在了解了王孟英的家世以后,就说,这样吧,以后你就到我们政府部门来做会计吧,跟着我来做事,我会罩着你的。

    于是王孟英就来到了周领导的手下,周领导也真够意思,把王孟英当作自己的弟弟一样地看待,而且,这位周领导也特愿意宣传,逢人就把自己被王孟英救活的事情从头到尾地讲述一遍,绘声绘色的,结果是很多有病的人就开始找王孟英来看病了。

    这位周领导够意思的事情还不止这些,作为一个领导,他的确有着独到的眼力,他一眼就看出王孟英将来是有前途的,他拉着王孟英的手说:“王老弟,我看你将来前途无量,这样吧,你把你看病的医案都记录下来,以后我掏钱给你出版成书!”

    后来,他并没有食言,王孟英的一本医书《回春录》就是他给掏钱刻印的。

    就在这样的白天干活,晚上苦读医书,然后有时给人诊病的日子里,十年过去了。

    这个时候,王孟英已经二十多岁了,他已经长成为一个消瘦,但是精干的青年人了。

    尤其值得高兴的是,在他二十四岁的时候,还娶了妻子徐氏,也就是说,现在他是一个有家的人了,这是很让王孟英感到高兴的事情,因为,至少,能够吃上碗热饭了,而且,从医案里的细节来看,他的妻子还负责早晨给王孟英梳头(这个习惯我们现在没有了,但那个时候男士的头发后面还是个小辫子,估计头绳什么的都是和老婆共用的)。

    此时,他也通过自学,对治疗疾病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已经俨然是一个成手了。

    于是他告别了婺州的朋友们,回到了杭州,开始了自己的行医生涯。

    【做个好医生】

    消息传开后,开始有患者找上门来了。

    有位许自堂的孙子叫子社的,是个年轻人,患了外感病,一个多月了也没好,一直拖延到了秋天的时候,天都开始凉了,此时“诸医束手”,全都没辙了,不晓得到底该怎么治疗,这个小伙子的伯母鲍玉士夫人正好听说了王孟英在婺州治病不错,现在回到杭州了,于是就推荐了王孟英来诊病。

    王孟英来了一诊断,也倒吸了一口冷气,为什么呢?因为这位许子社同志的病情太严重了,他的左手脉数,右手脉俨如鱼翔脉(鱼翔脉,中医诊断中的真脏脉之一,认为是虚阳浮越的脉象,为病危之脉),同时症状是咳痰,呼吸急促,自汗,抽搐,舌苔灰厚,口渴得一直想喝水,看来是个病危的情况了。

    怎么办?继续治疗吗?已经有几位医生,一看这种情况扭头就走了,为什么呢?在过去,这种经过别人治疗,最后病危的患者到了你的手里是很棘手的,因为你给治疗好了还可以,如果一治疗不好,最后人们就都说这是你给治疗死的,所以古代的医生一般都不愿意接手这样的患者。

    那么王孟英会怎么办呢?王孟英回头一看,只见患者的祖父、孀居的母亲、年轻的妻子都围着他,“环乞拯救,甚可悯也”,王孟英咬了咬牙,心想,这个家庭,如果失去了这个年轻人,那就会失去生活的支柱啊,自己怎么能不管呢?

    这就是王孟英,在他以后一生的行医生涯中,他接手了大量的这样被前医给误治的病重患者,其数量之多,在医案书中比比皆是,简直无法统计。

    于是王孟英对患者的家属说:“如果根据这个脉象来看,确实是没有办法下手治疗了,但我会竭力想办法治疗的,还有希望,只是有个条件。”

    大家忙问:“什么条件?”

    王孟英不无担忧地说:“我怕你们还没有完全信任我,一会儿又找其他的医生,又拿出其他治疗方案来干扰我,那他就绝无生的希望了!”

    患者的母亲听了,忙给王孟英鞠个躬,说:“王先生请放心,我们就相信你了,你给开什么药我们都相信!”(唯君所命,虽砒鸩勿疑也)

    王孟英这下放心了,于是就开了竹叶石膏汤(竹叶石膏汤,《伤寒论》中的方子,用来清气分之热),一共开了五付。

    等到这五付药都喝完了,再看这位许子社同志,居然喘气不那么急促了,咳嗽也见轻,汗也收了些,舌苔开始变黑了,舌尖也露出了绛色。

    各位在这里要注意了,到了王孟英这个时期,舌诊的理论已经发展成熟了,王孟英经常根据舌象来判断病情,在这里,舌苔由灰变黑、舌质露出绛色是因为伏邪从身体的内部开始向外部透发了,是病情开始好转的表现。

    于是王孟英就开了玄参、生地、犀角、生石膏、知母、天花粉、竹叶、金银花等药,用来清透热邪,这个药开出来,周围的亲戚朋友就都吐出了舌头。

    因为这个时候天气就开始凉了,大家都认为这个药太寒凉了,患者那么虚弱的身体,能受得了吗?

    王孟英没有管他们,接着让患者服用了五付,结果这位许子社同志的抽搐也开始减轻了,舌质的红绛的颜色开始退去。

    这个时候,大家有点儿开始乐观了,于是许子社同志的岳父很搞笑地登场了,他登场的方式比较隆重,是带着一帮全副武装的道士来的。

    这帮道士一到患者家里,就开始建坛,点香,又画符又弄水的,干什么呢?原来是想请神来给许子社治疗。

    此时您再看,这个屋子里这份闹腾,有道士在敲锣,有道士在敲鼓,总之是喧嚣非凡。

    这下好,不但神仙没有请来,反而倒把我们的许子社同志给吓着了,只见他神智昏沉,胡言乱语,像喝了酒似的浑身乱动。

    这回,轮到道士们害怕了,天哪!哪个环节出问题了?怎么神仙没有请来,却把鬼请到患者身上了?!怎么办?快跑!

    于是道士们落荒而逃。(羽士反为吓退)

    这搞得许子社同志的岳父很是狼狈,没想到这帮道士如此不给自己长脸。

    这时候大家看着胡言乱语的许子社同志,全都没有办法了,只好把王孟英连夜请来。

    王孟英来了以后,给患者服用了些紫雪丹,患者的神智就开始清醒了,然后用前面的药方再重加竹沥,用来豁痰,连着服用了八付。

    这个竹沥是什么呢?就是南方的青竹子,用火烤,流淌出来的y体,是味甘寒的药物,入心、胃经,您可别小瞧这么简单的药,作用可大了,对热痰壅盛的,服用以后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这药王孟英常用,经常让患者家属砍它几十根竹子,在家慢慢地烧。

    在喝这八付药的过程中,患者就开始解大便了,都是黑色的,而且患者的黑色的舌苔也开始退去了,右手的脉象也开始清晰了起来,能够查出个数来了,只是口渴的情况还没有好转,于是,王孟英就让患者的家属买来许多北梨(我们现在的白梨),让患者随意地吃,结果,口渴就好转了。

    这里大家要了解的是:中医认为梨具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的作用,在患热性病口渴、干咳的时候,服用梨或者梨汁是非常有好处的,王孟英是一个食疗大家,因此他在给患者看病的时候常常用平常的食物来解决问题。

    又服用了六付药,舌质的颜色才不那么红绛,小便才出来,但小便时n道还是热的。

    此时,光服用的犀角就已经有三两多了(我的天啊,看来那个时候犀牛还是蛮多的啊,现在这么多犀角简直没有地方弄啊),旁边的亲戚朋友们看得都吓晕了,没见过这么治病的。

    再服六剂,患者感觉手脚才能自如地动了。(手足始为己有)

    再服五剂,许子社同志的抽搐问题被解决了,而且可以喝下一些稀粥了。(可见这么多日子以来一直挺着来着,那个年头没有营养y静脉滴注,看来真够他受的,估计多亏了梨汁了)

    再服七剂,患者不再渴了,脉象也开始和缓。

    十天后,饮食基本正常了。

    再过十天,大小便的颜色开始正常了,从治疗到这个时候,已经一共排泄黑色的大便四十多次了。

    然后,王孟英给许子社同志开了些滋补的善后药物,服用了以后,患者就彻底康复了。

    这个时候,大家才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当一个神气清爽的许子社同志重新出现在家人面前的时候,大家都感慨万千,他的伯母鲍夫人由衷地说:“我嫁到他们许家二十多年了,亲眼看着他们家已经有好几个人服用温补的药死去了,这次病到这个程度,居然救活了,真是闻所未闻啊!”

    于是大家就把这个医案写了下来,等到王孟英的朋友帮助他整理医案书的时候,就拿出来加进去,在加进书里的时候,编书的人加了句话,原文是:“孰知如此之证,有如此之治,求之古案亦未前闻,传诸后贤,亦难追步。盖学识可造,而肠热胆坚,非人力所能及。”

    大概的意思是:王孟英的学问大家能够学会,但是他的一心赴救的精神,确是更值得大家学习的啊。

    【一个很光荣的外号】

    在治疗了一些患者以后,王孟英开始获得了自己的一个无上的荣誉:外号。说起这个外号,实在是令人哭笑不得,原来,王孟英诊病的时候,心里只是想着患者,于是不管多重的病,他都给看,尤其是那些被前面各位医生给治疗得基本上已经病危的,他都毫不犹豫地冲上前去,给人家治疗,朋友们都说:你真是傻啊。

    有的患者,开始找他,治疗好点,然后又换了医生,治疗坏了,再找他,他还去,有的是这样折腾了无数次,他都无怨无悔地,跟什么都没发生似的,这事儿要是搁一般医生,一定会说:怎么着?我治了一半,你找别人了,现在坏了又找我来了?你早干什么了?估计一般是不大愿意去了,如果去,也要教训患者一顿,像王孟英这样的的确少,您说呢?

    还有就是在收钱的方面,最后接手的这些病危的患者,累死累活的,熬了多少个昼夜,把人从死亡线上抢回来了,怎么着也多收点钱吧?哪怕多收一点儿也行啊,人家王孟英不干,还是那点诊费,结果弄的王孟英治了一辈子的病,还是一贫如洗,最后带着老婆孩子搬回老家海宁的时候,什么家当都没有,只有一块当年从家里带出来的砚台,所以那时他写的一本书的名字就叫做《归砚录》,一个医生,整天给人看病(忙得不得了),却什么家产都没有,这基本上跟做官最后离任的时候家里只有几件破衣服是一样的,无论从什么年代来看,这都是个另类。

    在总结了上面的这些条以后,朋友们一致认为王孟英做人比较傻,所以光荣地送给他一个外号:半痴。意思是,这个人基本上属于半个痴傻之人。

    王孟英一听,没生气,却认为朋友们敏锐地发现了他的优点,于是从此干脆给自己起了个号,叫半痴山人。

    朋友们也不客气,把这个名号到处乱叫,于是在王孟英的医案书里,经常可以见到这样的句子:某某病重,急迓半痴至……

    这个名号很不雅,我觉得,但有医生对患者如此痴心,想必是患者的福分。

    王孟英比较喜欢喻嘉言,所以看病时对患者的那种古道热肠的态度,简直和喻嘉言如出一辙,而且,他也学习了喻嘉言的长处,比如开方之前要先议病,把病情的来龙去脉给患者讲清楚了,然后再开方子。

    王孟英认识了一个朋友,叫张养之,他小的时候就没有了父母,然后自己又患了病(不知道是什么病),结果历时七年都没有治好,一共请过一百一十三个医生(估计把杭州城的都请遍了),也把家里的财产都耗光了,病也没有起色,于是这位张养之同志就自己买来医书,自己看着治疗,最后病居然好了,但是留下了后遗症,就是鼻子已经坏了,在清代,五官不齐的人是不能考科举的,于是他只好自己闷在家里,学习书法,专门练习楷书,王孟英自从认识了他以后,心中很是同情他,于是就把他当作了自己的好朋友。

    做中医的人一般都有个毛病,就是喜欢观察周围人的气色啊、步态啊等等的,这是个职业病,因为中医四诊中望诊是排第一位的,我们的王孟英同志也不例外,他就观察这个张养之,见这位怎么总是面色发青,然后感觉很怕冷的样子,夏天也穿着厚衣服,嘴里还经常吐出白沫,于是就很好奇地询问他是怎么回事,张养之也就告诉了王孟英,说自己怕冷,已经患阳痿这个病多年了,现在自己还经常服用点温热的药补补。

    王孟英听了,心里很是狐疑,但也就是劝劝他别自己乱吃温热药,也没好多问。

    过了许多日子,这位张养之就病了,他的症状是恶寒怕冷,头痛,自己服用了一些温散的药物没有效果,于是就找来了王孟英给看看。

    王孟英来了以后,先诊了张养之的脉,发现脉象极沉,按至骨却感觉到了弦滑,再看此时张养之的房间里,九月份的天气,挂了一层层的帐子,点着炉火,披着棉衣,而张养之却仍然觉得还不够御寒的。

    各位,这种情况其实一点也不夸张,在临床中是经常会遇到的。

    现在张养之还是嘴里有很多涎沫,一点也不口渴,胸腹也不感觉胀闷,只是不停地咳嗽,而且告诉王孟英,说自己大便干燥,小便不多,嘴里的气味很大。

    以上就是全部症状,乍一看,的确很像一个寒证(都怕冷到那个地步了),需要用温阳的药物来治疗。

    但是,王孟英做出了与此不同的判断,他说:“此积热深锢,气机郁而不达,非大苦寒以泻之不可也!”意思是说这是热邪藏在里面了,需要用苦寒的药物来泻热。

    啊?都冷成这样了,披着棉衣呢,还要泻热?张养之听后很怀疑自己的耳朵,别不是听错了吧。

    没错,王孟英见张养之很疑惑,就像喻嘉言那样,开始写治疗方案,洋洋洒洒写了很多,其中文辞“辩论滔滔”。

    张养之看了治疗方案以后,也感觉很在理,就一咬牙,相信王孟英吧,于是就大声说:“弟弟我的生死,关系到我们一家人的性命啊,希望孟英你一定要救我啊!”

    王孟英安慰他说:“我不被这个疾病外表的假象所迷惑,而直断这是实热内蕴,并不是自己在那里凭空想象的,而是你的脉象已经显露真相了,你不要担心,只需要服药静养而已。”

    于是就开了苦寒的方子。但是,在服用了两三剂以后,张养之的病情却并没有什么变化。

    这下张养之的这帮亲友们就开始议论开了,早说这药开得不对吧,哪有冷成这样还开苦寒泻热的药的?看见了吧,哈哈,没有效果!

    这里面有位姓于的亲戚,更是在张养之的亲属中扬言,说:“养之之命,必送于孟英之手矣!”

    此时的张养之家里可就热闹了,真是“众楚交咻,举家惶惑”。

    张养之也没了主意,于是就听从亲戚的安排,请了陈某和俞某两位医生来一齐给看病。

    这个消息,也传到了王孟英的耳朵里,不知道各位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处理,一般的医生一定会说:好啊,居然还请别的医生,等治疗坏了可别再来找我啊!

    那王孟英又是怎么处理的呢?此时王孟英的半痴劲头又上来了,只见他披上衣服,二话不说,直奔张养之家。

    进了张家的门,一言不发,连看都不看正在客厅坐着的两位医生,直奔内室张养之的床前。

    张养之看到王孟英来了,很不好意思,刚要打招呼,只见王孟英却先说话了:“养之,如果你不是我的知己,那么你随意服用谁的药,我权当没听见!如果兄弟你特富裕,那么任你请多少位医生,我不敢阻拦你!现在兄弟你是一芥贫士啊,又是我的好朋友,我怎能不管!现在你请来的这两位医生,如果真的能够d悉病情,投药必效,那我也应该极力支持你,只是估计即使能够d悉病情,开方下药也未必有我这么力大效专啊。可是如果他们不能d悉病情,只是认为这是虚寒,开口就补,兄弟你一定会相信他们,那你的病就危险了,我怎么能坐视不救呢?!现在这两个人的方子都是如此,请你速速将他们辞去,把这个钱留着,作为买药的钱,也能够起到很大的作用。况且,你连服三剂苦寒的药物,病情没有变化,说明药是对证的,否则病情早就恶化了,今天我再给你加大药力,使得热毒下行,那么你周身的气机自然就流动开了!”

    张养之伏在枕头上,半张着嘴,听着王孟英的肺腑之言,也被感动了,并且也似乎听懂了王孟英说的道理,于是就辞去了两位医生,按照王孟英的吩咐来服药。

    王孟英在药里又重用芒硝、大黄、犀角(估计亲属们被吓得再次晕倒),煎药服下。

    两天后,张养之泻下了黑漆色的大便,“秽恶之气,达于户外”。

    但是怕冷的感觉却轻多了,并且可以喝些稀粥。

    十天后,大便的颜色就正常了。(各位注意,这是王孟英判断一个患者是否康复的标准,显示消化系统的功能开始恢复,还有其他的诊断标准我会在后面陆续介绍给大家)

    百日以后,这位张养之同志的身体彻底恢复了正常(康健胜常),从此以后,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不再怕冷了,而且阳痿这个病也好了,没多久,老婆还生下了个小宝宝。

    后来,在王孟英的朋友编书的时候,张养之把这个医案介绍了出来,还在医案的后面加上了句话,原文如下:“孟英之手眼,或可得而学也;孟英之心地,不可得而及也!我之病,奇病也,孟英虽具明眼,而无此种热情,势必筑室道旁,乱尝药饵,不能有今日矣。况不但有今日,而十余年深藏久伏之疴,一旦扫除,自觉精神胜昔,可为日后之根基。再生之德,不亦大哉!”

    有王孟英这样的妙手侠心的医生在身边,还真是很幸福啊。

    其实,王孟英的一些医书我已经看过不下十几遍了,但我每次在看的时候,还是会经常想象王孟英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比如,他的爱好。

    王孟英基本没有什么爱好,别的人下了班可以喝茶吹牛,上上网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或者找朋友喝点小酒甚至唱唱歌什么的,王孟英同志却一个爱好都没有,如果和别人在一起,就是探讨学术问题,其他的时间全部用来在家里百~万\小!说,他还动手批注了很多以前的医家写的医书,比如我们前面讲过的徐灵胎的《洄溪医案》就是王孟英给收集,并在批注以后给刊行的。

    在王孟英交的朋友中,也都是些爱好医药的人,有很多是他的患者,王孟英曾认识了一位叫杨照藜的朋友,两个人探讨医理,十分投机,后来杨照藜回家奔丧,路过杭州,王孟英听说了,就把他请到家里,两个人握手言欢,“历叙契阔”,在离别的时候,王孟英送杨照藜到船边,还让挑夫担了一个大筐放到舟中,搁一般人想,这应该是些什么家乡特产或者金华火腿橘子香蕉留着路上吃的?

    船开了以后,杨照藜打开了大筐,里面全是王孟英所赠送的书,这些书里,还有王孟英新写的《温热经纬》,从此这千里路程,有了这些书的陪伴,杨照藜感到不再寂寞了,他说:“匡坐篷窗间,回环雒诵,奇情妙绪,层见叠出,满纸灵光,与严陵山色竞秀争奇。”

    其与朋友知心若此,实在可叹。

    同时,我也算知道了王孟英为什么一生清贫了,估计他收的诊费,除了吃饭,就是买书了,连送朋友都是成筐的送。

    【周领导的病】

    王孟英从婺州回到杭州以后没有多久,原来的老领导周光远就又追到杭州来了,干什么呢?看病呗!

    原来,这位周领导很不幸,被传染上了疟疾,这种病俗称“打摆子”,忽冷忽热的,有节奏地发作,很是痛苦,经常会死人的,曹雪芹的祖上就是患了这个病,连皇上从北京给送金j纳霜都没来得及等到就死了。现在这个病在全球还肆虐呢,非洲的一些地方还是重灾区,古代一般的中医治疗这个病的疗效也不是很好,但王孟英的治疗效果却特别的好,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给总结一下。

    我们回头再看这位周领导,他在婺州先找了医生看了,开始的医生说是需要解表,就用了些解表的药,结果没有效果,接下来的医生说要滋补,又没有效果,用周领导自己的话说,是“大为医人所误”。

    这病在婺州被拖延了一个多月,再看这位周领导,本来白胖的一个人,现在身材改麻杆状了,整天一会儿冷得浑身发抖,一会儿又狂热,而且总是呕吐,吃不下东西。

    最后,周领导终于忍无可忍,干脆,我谁也不用你们治疗了,我谁都不相信,我只相信王孟英!于是立刻买了船票,来到了杭州,找王孟英来了。

    王孟英一看见周领导,也吃了一惊,几年没见,怎么

    第 18 部分

    欲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