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洪荒之我是老子第21部分阅读

    穿越洪荒之我是老子 作者:肉书屋

    穿越洪荒之我是老子第21部分阅读

    惑众,驾言生事。百姓至愚,一听此妖言,不慌者自慌,不乱者自乱。致使百姓皇皇,莫能自安,自然生乱。究其始,皆自此无稽之言惑之也。故凡妖言惑众者,当杀无赦!”

    帝辛闻言沉思片刻,说道:“就依美人所言。”遂下令命人将杜元铣斩首,以警示众臣。

    商荣百般劝阻,却是无有用处,杜元铣直言进谏,却无辜被杀。被杀之后。魂魄飘飘荡荡却是来到昆仑山玉虚宫,进了封神榜。

    杜元铣地魂魄刚进封神榜。元始天尊便已知晓,心中思道:“这封神榜上第一人已然上榜,这封神之劫已然开始,是时候让姜子牙下山了。”

    第二日,朝歌中一众大臣闻听杜太师无辜被戮,皆是惊怒非常,上大夫梅柏直言上谏,惹怒帝辛,帝辛欲将梅柏枭首。

    不料妲己说道:“陛下,人臣立殿,张眉竖目,詈语侮君,大逆不道,非一死可赎者也。”

    帝辛问道:“那当如何处置?”

    妲己说道:“臣妾曾闻,夏桀昔年曾制一刑具,高二丈,圆八尺,上、中、下用三火门,将铜造成,如铜柱一般;里边用炭火烧红。却将妖言惑众、利口侮君、不尊法度、无事妄生谏章、与诸般违法者,跣剥官服,将铁索缠身,裹围铜柱之上,只砲烙四肢筋骨,不须臾,烟尽骨消,尽成灰烬。,名为‘炮烙’,若是制成此刑具,朝中一众j猾小人,当不敢再辱及天子。”

    帝辛笑道:“此刑具大妙,不想美人还如此多才,哈哈哈。”

    这炮烙之刑却是昔年夏桀所造,后商汤将其流放之后,便将此刑具毁去,不料今日却在帝辛手中重现,若是商汤泉下有知,不知会如何去想?

    不日炮烙造好之后,帝辛便在大殿之上将梅柏处死。首相商荣见帝辛昏晕至此,心中大为失望,遂辞官返乡。

    黄飞虎却是再次闯入内宫,见到帝辛之后,便顿首拜道:“陛下,砲烙不是砲烙大臣,乃烙的是大商江山,砲的是成汤社稷。古云道得好:‘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今主上不行仁政,以非刑加上大夫,不出数年,必有祸乱。”

    帝辛闻言,直气得五灵神暴躁,三味火烧胸,大骂道:“黄飞虎你焉敢咒我,前日你召来云中子那妖道欲害苏美人,万幸苏美人无事,寡人念及多年同窗,未曾理会与你,今日你又来诅咒于寡人,汝以为寡人当真不敢杀你?”

    黄飞虎回道:“我黄家深受皇恩,至我黄飞虎,已是六代。若是用臣一命,能让陛下悔悟,臣不惜此头。”

    帝辛虽然日渐昏聩,但心中还是知道,自己可以杀杜元铣,也可以杀梅柏,但是自己缺不了黄飞虎这个保驾地大将军。所以虽是怒火冲天,但心中还是未起杀心,只让殿前武士将黄飞虎打出宫去。殿前武士无奈,只得将黄飞虎一顿乱棒打出宫闱。

    众臣知道黄飞虎前去见驾,都在宫外等候,此时见黄飞虎被打出来,心中都是一凉,叹口气,摇摇头走了。

    只留下比干、微子、箕子、微子启、微子衍五人,五人前去扶起黄飞虎,首相比干只说了一句:“武成王……。”却是没了下文,却是连他也不知道该如何安慰黄飞虎。

    黄飞虎拱手对五人说道:“五位殿下,我黄飞虎无能啊,未能劝回大王。”刚说出此言,这位百战余生的大将却是嚎啕大哭。

    他哭的不是自己受了委屈,而是眼见殷商社稷败坏,自己却是毫无办法。

    五位王爷也是暗自垂泪。

    此时宫闱之内却是起了一桩祸事。

    原来,中宫姜皇后闻听帝辛在妲己的蛊惑之下,杀杜太师,炮烙梅柏,棒打黄飞虎,心中怒气横生,起驾前往寿仙宫,欲劝谏帝辛。却是平白惹得帝辛不悦,妲己怨恨。

    第二日,朔望之辰宫中嫔妃皆去朝贺皇后,姜皇后又在黄妃、杨妃面前将妲己一阵喝骂,妲己羞愧而退,心中怨恨愈深。遂暗自召来费仲,让其设计暗害姜皇后,最终使得姜皇后惨死,两位皇子在方弼、方相兄弟二人的帮助下出逃。

    后帝辛下旨追赶,虽得武成王暗中相助,却也是未曾逃脱,反累得商荣惨死。两位皇子却是被阐教广成子、赤精子所救。此中详情众位皆知,贫道便也不在累叙。

    自姜皇后被杀之后,妲己便进位为皇后,成为之主。这一日妲己在与帝辛荒滛一番之后,伺候帝辛安歇,自己坐在摘星楼之上,吸收日月之精华。

    突然见身旁出现一身穿道袍之人,自己却是看不透此人修为,顿时大惊,怕是那位大神通者前来降妖。但还是大着胆子,喝骂道:“大胆!你这道士是何人,竟然敢擅闯天子禁地。趁此时天子未醒还不速速退去。”

    那道人笑道:“你这小狐狸倒是颇有急智,想大声说话,让人知道有人擅闯禁宫,不过贫道早就做法,让他们睡去了,你就是喊破天也无人前来。”(这话怎么看着这么别扭)

    妲己闻言大惊,却是没想到,此人竟然能够看破女娲娘娘给的护符,忙叩首道:“仙长既能看破小妖身上的护符,想必是有大神通的仙人,又何必与小妖为难。”

    只听那道人说道:“贫道乃人教太上圣人。”

    妲己闻言直接吓了个半死,忙顿首道:“小妖不知圣人驾到,有失远迎,还请赎罪。”

    原来赵承自从袁洪冀州回到八景宫禀明一切之后,便一直在注意着朝歌,待见到妲己害死姜皇后之后,便来到朝歌,欲警告妲己一番,让其不得陷害大臣,以便为朝歌保留一分元气,不至于让大将西投,平白壮大西岐实力。

    而且黄飞虎之子黄天祥乃是道德真君弟子,若是黄飞虎不反出朝歌,在申公豹的劝说下。让黄天祥加到朝歌一方,想来也不是难事。

    再加上先前被救走的帝辛的两位皇子,让他们阐教内斗,师徒相残,却也是好事。故姜皇后赵承非是救不了,而是不愿救。

    此时赵承见妲己拜倒在足下,却也不甚为难于她,开口说道:“妲己,姑且叫你妲己吧。你是为何而来,贫道知道。今日贫道此来,不是为降妖,只是为警告你而来。你惑乱帝辛贫道不管,但你若是擅杀贤良,贫道就是拼着恶了娘子,也要将你打杀。”

    “况且,你若是滥杀无辜。恐怕到时不需贫道出手,娘子自己就会将你打杀。娘子让你等惑乱君心,可未曾叫你等滥杀无辜。”

    妲己闻言冷汗直流,忙叩首道:“小妖多谢圣人提点,圣人之恩小妖铭记。”

    赵承点头说道:“你且将那苏护之女的魂魄交出来吧,也免去你一番罪孽。”

    妲己闻言。忙将苏护之女的魂魄吐出。那苏护之女的魂魄一出来,便跪在赵承面前。叩首道:“仙长,小女子自幼未曾杀伤一命,就是蝼蚁、飞蛾,也小心避让,不料却遭此横祸,还请仙长为我主持公道。”说着那苏护之女转首看了妲己一眼。

    妲己虽明知这是一个凡人地魂魄,不可能对自己造成伤害,但看着她眼中的恨意,还是不禁打了一个冷颤。因为那眼中的怒火直欲喷出,将自己烧成灰烬。

    赵承轻叹道:“这也是天意,非人力所能阻挡,你还是随贫道转世去吧。”说完便将苏护之女的魂魄收在袖中。

    转身欲走,又对妲己说道:“你将此女杀死,又假借她之名讳,日后必会使妲己之名遗臭万年,你们之间的因果恐怕不好了结。记住莫要滥杀无辜,只要完成娘子之命便可。不然恐怕连神道都不得入,落得个真灵不存。”说完便驾云而去。

    妲己虽不知那神道是何物。从赵承的口气中知道,恐怕也不是太好。而自己若是滥杀无辜,恐怕真的会消散在天地之间。

    自此日后,妲己果然只一心魅惑帝辛,朝政之事却是充耳不闻。

    而帝辛自姜皇后死后,担心东伯侯姜桓楚心痛女儿惨死,兴兵报仇,便召来费仲商议此事。

    费仲奏道:“陛下,姜后已亡,殿下又失,商容撞死,赵启砲烙,文武各有怨言,只恐内传音信,构惹姜桓楚兵来,必生祸乱。陛下不若暗传四道旨意,把四镇大诸侯诓进都城,枭首号令,斩草除根。那八百镇诸侯知四臣已故,如蛟龙失首,猛虎无牙,断不敢猖獗。天下可保安宁。不知圣意如何?”

    帝辛闻言大悦,言道:“爱卿所言大善。”随即发诏旨四道,点四员使命官,往四处去,诏姜桓楚、鄂崇禹、姬昌、崇侯虎四人,上朝歌面圣。

    这四人接到旨意之后,都快马向朝歌赶去。其他人不必多说,单表西伯侯姬昌。

    帝辛自妲己进宫之后,擅杀大臣,搞得朝歌天怒人怨,心中喜不自胜。想到数代人努力有可能在自己手中实现,自己成为一国开国之主,却是时常喜上眉梢。

    不料今日卜一卦,算出自己有七年被囚之灾。心中顿生疑惑。不多时便接到帝辛命自己朝歌面圣的旨意,想到被囚之灾可能就是应在此事上。

    接到旨意之后,便安排好国中之事,取向老母辞行。说道:“母亲,那帝辛召我进京,此时殷商虽因帝辛不理朝政,擅杀大臣,失了民心,但还未到天怒人怨的地步。况且我西岐还未做好准备,却是不得不去。”

    姬昌之母太姜说道:“我儿可放心前去,为母适才与你演先天之数,算出你有七年灾难,但好在无性命之忧。西岐诸事你可安排妥当了?”

    姬昌答道:“孩儿已将内事托与上大夫散宜生,外事托与南宫适、辛甲诸人。国政付子伯邑考。皆已安排妥当。”

    太姜道:“我兒此去,百事斟酌,不可造次。”

    姬昌答道:“谨如母训。”随后出内宫与元妃太姬作别。

    次日姬昌打点往朝歌,匆匆行色,带领从人五十名。满朝文武皆前往相送。饮罢数盏,姬昌上马。父子君臣,洒泪而别。

    这一日姬昌来到燕山。也是合该姬昌有百子,一场雷雨过后,捡到了雷震子,行不数里又遇上云中子,姬昌却是在冀州见过云中子,知道云中子乃是有大神通的修士,忙下马前去拜见。

    云中子笑道:“方才雨过雷鸣,将星出现。贫道不辞千里而来,寻访将星。不想在此处遇见贤侯,幸甚。”

    姬昌闻言。命左右抱过婴孩付与云中子。云中子接过看着婴孩说道:“将星,你这时候才出现!”

    随后云中子说道:“贤侯,贫道今将此子带上终南山,收为徒弟;俟贤侯回日,奉与贤侯。不知贤侯意下如何?”

    姬昌道:“仙长带此子上山,乃是此子地福分。只是久后相见,何名为证?”

    云中子说道:“雷过现身。后会时以‘雷震’为名便了。”说完云中子抱雷震子驾云回终南而去。

    众随人见云中子驾云而去,始知今日真的遇见仙人了,不禁跌足长叹。

    数日之后,姬昌便来到朝歌,在饮酒之时,无意间得知帝辛召自己四人来的目的。也知道了姜皇后之事。东伯侯姜桓楚当场晕倒,不省人事。

    第二天。朝堂之上,姜桓楚与鄂崇禹当场被杀,崇侯虎被费仲、尤浑二人保下,姬昌也被黄飞虎等人保下,随后却被囚禁在羑里。

    却说姬昌一至羑里,教化大行,军民乐业,闲居无事,把伏羲八卦。反复推明,变成六十四卦,中分三百六十爻象,一副守分安居,全无怨主之心的样子。骗过了无数人地眼光。

    这一日,有谍报传到黄飞虎帅府。黄飞虎看报,见反了东伯侯姜文焕,领四十万人马,兵取游魂关;又反了南伯侯鄂顺,领人马二十万取三山关;天下已反了四百镇诸侯。黄飞虎叹曰:“二镇兵起。天下慌慌,生民何日得安!”忙发令箭。令将紧守关隘。

    话说陈塘关有一总兵官,姓李,名靖,自幼访道修真,拜西昆仑度厄真人为师,学成五行遁术。因仙道难成,故遣下山辅佐纣王,官居总兵,享受人间之富贵。

    其妻殷氏,生有二子:长曰金吒拜五龙山云霄洞文殊广法天尊为师,次曰木吒拜九宫山白鹤洞普贤真人为师。

    殷夫人后又怀孕在身,已及三年零六个月,尚不生产。李靖时常心下忧疑。一日,指夫人之腹,言曰:“孕怀三载有余,尚不降生,非妖即怪。”

    当晚夜至三更,夫人睡得正浓,梦见一道人,头挽双髻,身着道服,径进香房。夫人叱曰:“这道人甚不知理。此乃内室,如何径进,着实可恶!”道人曰:“夫人快接麟兒!”夫人未及答,只见道人将一物往夫人怀中一送,夫人猛然惊醒,骇出一身冷汗。

    忙唤醒李总兵曰:“适才梦中……如此如此……”说了一遍。言未毕时,殷夫人已觉腹中疼痛。似快要生产。李靖忙唤下人请来稳婆,为福特让你接生。

    随后产下哪吒,又被太乙真人收为弟子。随后的几年哪吒打死龙太子敖丙,剔骨还父,被太乙真人炼成莲花化身。

    后哪吒欲寻李靖报仇,却被阐教众人所阻,强逼哪吒认父。虽表面父子一团和气,实则埋下祸根。

    赵承自从朝歌出来,便先去地府,送苏护之女转世。然后回到八景宫。让袁洪依旧去冀州辅助苏护,日后自有用处。

    袁洪辞别老师,驾祥云不多时便来到冀州城,降下祥云。来到苏护侯府之外,让人进去通报。

    苏护闻袁洪归来,忙亲自出门迎接。袁洪见苏护亲自出来迎接,心中却也是有些感动,抱拳说道:“前次袁洪阵前战败而逃,今日再来相投,君侯不计前嫌。袁洪……。”

    苏护挥手阻止袁洪后面地话,说道:“前次原也不怪袁将军,也是本侯太过狂妄,不听袁将军忠言,致使我军战败,与将军无关。”

    说着又向左右看了一眼,问道:“那日我见袁将军将郑将军一并救走,怎的不见郑将军与袁将军一同归来?”

    袁洪说道:“那日我将郑将军救出之后,郑将军便回师门,说是自己能力不足,潜修一段时间再来君侯帐前听用。在下也会师门疗伤,前段时间伤愈,这才前来冀州。”

    苏护说道:“呵呵,也好。”说着便拉着袁洪的手向府内走去。”

    此后袁洪便留在冀州,帮苏护操练军马,并教导苏全忠武艺兵法,以及养生之术,想待其有了根基之后,在教他修道之术。”

    如此日子便一天天过去了。

    而这时,此次封神的主角——姜子牙,依然在昆仑山修炼。

    这一日,元始天尊坐八宝云光座上,命白鹤童子:“请你师叔姜尚来。”

    白鹤童子往桃园中来请子牙,口称:“师叔,老爷有请。”

    天尊问道:“你上昆仑几载了?”

    子牙道:“弟子三十二岁上山,如今虚度七十二岁了。”

    天尊道:“你生来命薄,仙道难成,只可受人间之福。成汤数尽,周室将兴。你与我代劳,封神下山,扶助明主,身为将相,也不枉你上山修行四十年之功。此处亦非汝久居之地,可早早收拾下山。”

    子牙哀告道:“弟子乃真心出家,苦熬岁月,今亦有年。修行虽是滚芥投针,望老爷大发慈悲,指迷归觉,弟子情愿在山苦行,必不敢贪恋红尘富贵,望尊师收录。”

    天尊道:“你命缘如此,必听于天,岂得违拗?”

    子牙恋恋难舍,有南极仙翁上前言曰:“子牙,机会难逢,时不可失;况天数已定,自难逃躲。你虽是下山,待你功成之时,自有上山之日。”子牙只得下山。

    姜子牙离了昆仑山,想道:“我上无叔伯、兄嫂,下无弟妹、子侄,叫我往那里去?我似失林飞鸟,无一枝可栖。……”

    突然想起,自己的结义兄弟宋异人来,自思也别无他处可去,便借土遁而走,不多时便已至朝歌。离南门三十五里,至宋家庄。子牙看门庭依旧,绿柳长存。叹道:“我离此四十载,不觉风光依旧,人面不同。”

    姜子牙来到门口,对守门的家丁说道:“烦劳小哥去通知你家员外,就说有故人姜子牙来访。”

    那宋异人此时正在算账,就听家丁报道:“员外,门外有一人自称叫姜子牙,说是员外故人。”宋异人闻言,忙跑出家门,见门口站着一道士,虽面容苍老,但还是依稀可以看出,确是自己地拜弟姜子牙,忙将其让入家中。

    待来到大堂,宋异人便安排下人准备宴席,自己陪着姜子牙闲聊。

    突然记起,自己这位拜弟此时却是穿着道袍,忙问道:“贤弟昔日说是出去寻仙访道,此时见贤弟身着道袍,看来贤弟确实已然出家,但不知贤弟在何处出家?”

    姜子牙说道:“小弟在昆仑山出家,至今日已有四十年矣。”

    宋异人问道:“贤弟这些年在山可曾学些甚么?”

    姜子牙答道:“挑水,浇松,种桃,烧火,扇,炼丹等等。”

    起点 shubao2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51 闻仲身返朝歌城 孔宣东海会古佛

    更新时间2010925 23:35:31字数:7609

    宋异人闻言笑道:“此乃仆役之事,何足挂齿。说起修道,为兄想起一事,当年你离开朝歌,出去寻仙访道,数月后有三皇帝师,太上圣人找来,说是要收你为徒,可惜你那时却是已经走了,没能遇上此等仙缘,实在是可惜。”

    顿了一下又喜滋滋的说道:“不过,太上圣人却是看上了你侄孙傲天的资质,收为弟子,带上山修行去了,数年前傲天回来过一次,说起来傲天也是四十岁的人了,可面容却是如青年一般,若不是他拿出当年你嫂子给做的护身符,为兄我还不敢认呢。”

    “傲天这些年,却是已经能够驾云了,若是贤弟当年未曾离去,如今岂不是也能驾云了,实在是可惜之极。”说着宋异人摇摇头,不禁为老友感到惋惜。

    姜子牙闻言却是一愣,想道:“大师伯竟然来找过我,不知这位从未谋面的道门大师伯,找我干什么?”随后听到宋异人之外孙朱傲天,被太上圣人看中,带回八景宫中修炼了。不禁为这位结义兄长感到高兴,忙说道:“大师伯在我道门,地位极为尊贵,傲天能够拜大师伯为师,实是天大的造化啊。”

    宋异人闻言又是一阵欢笑,说道:“傲天回来后,说是我今生无有仙缘,来世当前来渡我成仙。”

    姜子牙闻言虽为兄长感到高兴,却也有一丝酸楚,想道:“我在昆仑山静心修炼四十年,还是仙道无期,没想到老友在家中坐。却有仙缘掉到头上。”

    宋异人见姜子牙有些意兴阑珊,突然想到,自己这位兄弟自幼慕道,这四十年来又在昆仑山苦修,也未曾得成仙道,自己这样说却是有些刺激到他了,便住口不说此事,转而说些其他事。

    不得不说,宋异人却是好人,见姜子牙仙道未成。便张罗着为姜子牙找了一个媳妇,还是一个芳龄六十八的黄花“大”姑娘,不日便洞房花烛,成就夫妻。

    后人有诗曰:“离却昆仑到帝邦,子牙今日娶妻房。六十八岁黄花女,稀寿有二做新郎。(姜子牙离婚不知道与性功能有没有关系,七十二岁啊!)

    姜子牙成婚后。发生了很多事,最终还是离开了朝歌,来到西岐隐于磻溪,以待天时。

    赵承自袁洪离去之后,便让宋天奇自己修炼,自己再次短暂闭关。想再求突破,以便在封神之战时能够救下更多的人。

    此时在西岐。姬昌长子伯邑考见七年之期已满,便决定带着家传的三件宝物,前去朝歌进贡,以求帝辛慈悲,放姬昌回国。却是不知,此一去不免骨肉成泥。

    伯异考最终还是未能逃脱厄运,惹怒了妲己,被帝辛杀死做成肉饼,送于姬昌食用。姬昌也确是一代枭雄。虽然算出肉饼乃是用伯异考之肉做成,但还是忍痛将之吃下。骗过了帝辛,最终在众人帮助下回转朝歌。

    回到朝歌之后,想起惨死的伯异考,不禁胸中怒极、痛极,吐出一物之后大叫一声,跌倒在地。而那吐出来的东西,因为是姬昌吃了伯异考之肉而吐出来的,故被众人命名为“兔儿”(吐儿)。

    此后,帝辛继续在朝歌寻欢作乐。天下百姓在背后已然将帝辛称之为纣王(残义损善曰纣)。

    姬昌却是在西岐励精图治,欲报杀子之仇。天下民心终于慢慢地向西转变。却说姬昌一日梦见一只飞熊扑入怀中。数日后便在渭水河畔找到姜子牙。自得子牙之后,姬昌便拜其为相,西岐的实力慢慢的越来越强。已然可以与朝歌一战。

    但是天下四大诸侯之中,除了自己还有崇黑虎这一路诸侯未曾反叛。姬昌还不敢起兵,故找了一个很可笑的借口,出兵将崇侯虎杀死,并立亲善西岐的崇黑虎为北伯侯。可是姬昌等人却是不知,崇黑虎乃是截教门人。

    故此一战,西岐却是杀了一个草包,却立了一个强敌。

    而姬昌终于还是没有等到,亲眼看见大周建立,他却是先帝辛而去。

    姬昌后,其次子姬发继承王位,号武王。

    武王即位之后,继续增强西岐的实力,为伐商做着准备。

    此时朝歌却是一片愁云惨雾,人人在恐惧中活着。而帝辛也变得越来越暴虐。

    妲己听了赵承的劝告之后,也不再张扬,每日间只是魅惑帝辛,后又将九头雉鸡精胡喜妹也招进宫中,两人一起魅惑帝辛,却是没有如赵承前世所知那样,将轩辕坟众妖都召来,在宫中宴饮。所以便也没有了黄飞虎和比干火烧轩辕坟之事,和黄飞虎也没有了冲突。

    此时比干看着西岐日渐强大,朝歌却是一片混乱,心中越来越怕,怕殷商六百年江山毁于一旦,便闯入鹿台强谏帝辛。

    一连三天皆是如此,指责帝辛的过错,劝谏帝辛洗面革心,重整朝纲。说得帝辛无言以对,却恼羞成怒道:“你为什么要坚持你的看法?是什么东西你坚持自己的看法?”

    比干说道:“我是希望你痛改前非,保住先王留下地社稷,是这个大义我来劝谏你。”

    帝辛说道:“我听说圣人的心有七窍,比干认为自己是圣人,他的心真的有七个孔窍?”于是比干被剖腹挖心而死,魂魄飘飘荡荡的上了封神榜。

    又有下大夫夏召,见帝辛将比干剖腹挖心,冲上鹿台大骂帝辛,后从鹿台上跳下。

    第二日,众臣在城外为比干送葬。就见远方烟尘滚滚,旌旗招扬。原来是闻太师征讨北海,十年时间北海终平,遂班师回朝。

    众臣忙上前参拜,将此间之事告知闻太师,闻太师闻言大怒。三目交辉,当中那一只神目睁开,白光现尺余远近。命执殿鸣钟鼓请驾!”百官闻言大悦。

    此时帝辛正在鹿台与妲己温存,就听前面钟鼓齐鸣,有内侍前来报道:“陛下,闻太师回朝,鸣钟鼓请陛下上朝。”

    帝辛忙整理衣冠,上朝而去,上朝之后,君臣问候完毕。闻太师便取出奏章。上奏条陈十条,例数帝辛之过,让帝辛改过。帝辛却是仅准了七条,最重要的两条——杀妲己,诛费仲、尤浑却是未准。

    闻太师心想也不能太过强硬,以免损了帝辛面子,便同意了帝辛仅准七条的说法。

    众臣见闻太师回朝之后。万事都回到正轨。都喜不自胜,这时突然报来,说是东海反了平灵王,黄飞虎忙持报来到太师府,对闻太师说道:“老师,这东海平灵王又反了。弟子前来商议出兵之事。”

    闻太师看完报表。问道:“此次平叛是你去,还是我去。”

    黄飞虎说道:“老师。此次还是让我去吧,弟子领兵虽然不及老师,但也有些本事,想来不至于误事,不过是平叛时间长一点而已。而朝歌此时却是缺不得老师,此时朝歌刚有了一点起色,若是老师离去,恐天子又将固态萌发。”

    闻太师想想也是,便让黄飞虎领大军二十万前去平叛。

    次日早朝。黄飞虎便上表出师。帝辛命人赐下黄旄、白铖,由黄飞虎领兵二十万出征。帝辛亲自送出午门。

    朝歌城中有闻太师坐镇,政事日渐清明。

    这且不论,只说黄飞虎自离了朝歌,日夜兼程赶到东海,扎下大营。第二日便出营挑战,不料东海城中却是有修士相助,让黄飞虎吃了一亏。

    东海城中平灵王正在宴请一位道人,原来平灵王见朝歌政事日渐荒废,民心大失。便想趁势而起。夺取成汤天下,却又畏惧闻太师军威。不敢轻叛。

    直到数月前,突然有一位名为惠见地修士前来相投,平灵王在见识了他的神通之后,心中大定,认为有此人相助,足可抵挡朝歌大军,遂拉起大旗,叛商自立。

    你道平灵王军中为何会有修士相助,这惠见乃是西方教门下修士,乃是准提道人见自闻太师回朝后,朝歌日渐恢复正常,又发现平灵王有反义,便让惠见前来相助。想调出闻太师,让帝辛在没有约束的情况下慢慢烂。

    不料此次来的却不是闻太师,乃是武成王黄飞虎,准提便命惠见将黄飞虎击败,定要将闻太师调出朝歌。

    黄飞虎来到东海城,见平灵王闭门不出,便挥兵攻城,不料那惠见做法,凭空挂起一阵大风,将朝歌大军吹地晕头转向,平灵王又趁机出城攻击。黄飞虎大军在慌乱下,被杀的大败,损兵过万。

    黄飞虎见东海城中有修士相助,自冀州之事后。黄飞虎便知,战阵之上有修士参与地话,自己这些凡人却是无能为力。遂发表向闻太师求救。

    闻太师接到黄飞虎的奏表之后,甚是为难。对方军中有修士相助,黄飞虎定不是对手,可若是自己亲自帅兵前往平乱。一则朝歌将无有大将镇守;二则此次由黄飞虎带兵前去平叛,本就是怕自己离去之后,帝辛故态萌发,若此时自己再带兵前去,让黄飞虎带兵也就白费了。

    殷商军中虽有不少修士,但张奎、魔家四将等人却是镇守重要关隘,不可轻离。闻仲实在是想不起,殷商军中还有哪些修士。

    突然闻仲发现自己身旁出现一人,顿时大惊,想道:“自己道行虽不甚高,却也达到玄仙地境界,此人却能悄然无声的到我身后,恐不是有金仙的道行了。

    遂说道:“这位道友是何方人士?来我太师府所为何事?”

    只听那人笑道:“太师,你我同为道门所出,虽不曾见面,却是闻名久已。”

    闻仲闻听此人如此说,忙稽首道:“不知是那位师叔当面。”

    那人忙将闻仲扶起,说道:“太师不必如此,我非是截教弟子,与太师老师同辈,太师可以师伯相称。”

    闻仲虽被那人扶起,可是心中却是愈加疑惑,心中想道:“和老师同辈?此人看似已有准圣修为,二代弟子中有谁修为能够达到这种程度。”

    突然记起,自己在山上修行之时,老师金灵圣母曾说过,大师伯三皇之师太上圣人,有一弟子,名为孔宣,乃是准圣修为,实乃道门圣人之下第一高手,比为师强了不止一点点啊。

    忙拱手道:“原来是孔宣师伯当面,请恕未能远迎。”

    孔宣笑道:“太师不必客气,孔宣此时在太师手下为官,却是当不得太师迎接。”

    闻仲闻言略思,便说道:“原来师伯便是三山关副总兵,弟子竟然不知,实在惭愧。”

    孔宣闻言笑道:“人言大商武将皆在太师胸中,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闻仲笑道:“惭愧!惭愧!不知师伯此来所为何事?”

    孔宣笑道:“此次乃是老师差我前来,向贤弟讨命,前去相助黄飞虎。”

    闻仲闻言大喜说道:“若有师伯前去,大事可定。”说完又向南方一拜,说道:“多谢太上圣人。”

    第二日闻仲便发下调令,调孔宣前往东海城相助黄飞虎。

    原来赵承这一闭关便是七八年,却是毫无所得,道行丝毫未进,不由叹道:“修行之事果然勉强不得,修行不够,实无法提升。”

    随后便不再修炼,只专心注意着朝歌、西岐两方之事。此时见黄飞虎讨伐东海,却被西方教修士所阻,便传信让孔宣前去找闻仲,请命前往东海相助黄飞虎。

    调孔宣到东海城相助的调令,很快就到达三山关,三山关总兵邓九公虽不愿这员大将前往他处,却也不得不放孔宣离去。孔宣离开三山关之后,便驾云向东海城飞去,不多时便已到达黄飞虎帐外。让门口的卫兵前去通报之后,便在辕门外等候。

    黄飞虎闻听军士报来,说是闻太师调来的援兵已经到达,忙命人将其请进来,待孔宣来到大帐之后,也不因孔宣肚子一人而来而怠慢,命人为孔宣接风。

    孔宣看着众人疑惑的眼光,对黄飞虎说道:“武成王,接风之事暂且不提,待本将前去将东海城中修士拿下再说。”说完便出营而去。

    袁洪来到东海城外,对城上士卒说道:“让惠见出来见我。”

    东海军士将城外有人挑战之事报入王府,平灵王闻报看向惠见,惠见起身说道:“王爷,待贫道出去将朝歌来人杀败,再来与王爷相谈。”说完便出府而去。

    孔宣在城外等候片刻,便见从城中飞出一人,落于自己面前。

    惠见出城之后,见有一人立于城外,便知是挑战之人,便飞到孔宣面前,张开慧眼看去,却看不透其修为,不禁有些吃惊,但想到来东海之时,二教主赐给自己的法宝,心中又安定下来。

    对孔宣说道:“你就是来挑战贫道的?看你修为也是不俗,何苦前来送死。”

    孔宣说道:“看你已然结成舍利子,想必在西方教地位不低,怎么来我大商,意图颠覆我大商社稷江山?还是速速离去,免得伤了和气。”

    惠见说道:“纣王无道,天下百姓苦其久已。贫道辅助平灵王。也是替天行道,还天下百姓一个清平。”

    孔宣笑道:“乱臣贼子,欲乱我大商江山,还强词狡辩。你我还是手上见分晓吧。”说着便唤出盘龙五行戟,向惠见杀去。

    惠见不敢小视,取出兵器,向孔宣杀去。这件兵器却是有些奇特,乃是一段放出七彩毫光的树枝,孔宣见状笑道:“没想到准提圣人连七宝妙树杖都交给你了,看来准提圣人是一定要和我大商为难了?”

    惠见闻言却是一惊。只因准提道人在世间名气并不大,世上知道准提道人的,都是洪荒中的一些大神通者。此时惠见见孔宣认识七宝妙树杖,便以为孔宣乃是洪荒中的大神通者,手下更是小心,怕不小心吃了亏,哪些洪荒时便存在的大神通者。那个都不是易与之辈。

    惠见却是不知,孔宣虽也算是大神通者,但却从未见过准提,不过是从老师赵承口中得知地。原来赵承在两位弟子下山之时,便将世间一些大神通者的特征,都告两位弟子知道。以免招惹上强敌。自己一时来不及赶到,吃了亏。

    二人交手数个回合。却是谁也奈何不了谁。惠见的法宝厉害,孔宣的道行高。却是打了一个平手,谁也奈何不得谁。

    惠见想到二教主在自己来时叮嘱,一定要打到闻仲出兵,自己才能离去。想不到朝歌军中竟然有大神通者相助,自己若是无法战胜,二教主面前却是不好交代。

    想到此处,惠见便连使数招,逼退孔宣。挥手祭起一木鱼状法宝。向孔宣打去,只听孔宣哈哈一笑,背后一道白光一闪,惠见祭起的法宝便被收走。

    惠见一见大惊,有挥手祭起数件法宝,向孔宣打去,只见孔宣背后青、黄、赤、白、\五色光华连闪,将惠见的眕尽皆收去。(以前大家看见孔宣和别人打架的时候都是直接拿功德宝塔防御之后一蚽窨常实际孔宣真正厉害的是他背后的五色神光。?br /gt;

    惠见一见,便知孔宣身怀秘法,可收人法宝。忙将手中七宝妙树杖祭起向孔宣打去,孔宣又是一道白光刷下。欲将七宝妙树杖也收了。

    此事却是孔宣失了计较,那七宝妙树杖,乃是准提道人证道的法器,圣人证道的法器又岂是轻易便可收取的,孔宣背后的白光刷在七宝妙树杖上,却是丝毫无损,既不能收取,也挡不住,被七宝妙树杖突破白光,砸在孔宣身上。

    那七宝妙树杖砸在孔宣身上,只将孔宣砸了一个趔趄,孔宣顿时大怒,想道:“自己身为准圣,竟然被一玄仙打中,实在是面上无光。”

    想到此处,孔宣提戟便向惠见杀去。那惠见道行本就比孔宣低,此时被孔宣逼得急,却是来不及收回七宝妙树杖,手中没有法宝,那是孔宣对手,仅一招,便被孔宣打飞,生死不知。

    孔宣正欲上前将惠见枭首,突然发觉背后有一物袭来,忙闪身避开。抬头看去,只见半空中立着两位道人。孔宣见那二人体内有舍利子存在,便知这二人乃是西方教修士,不禁开口说道:“西方教难道只会背后偷袭。

    那两位道人脸上一阵尴尬,稽首说道:“西方教下俱那含、尸弃见过道友,时才偷袭道友实是不得已而为之,还请道友见谅。”

    孔宣仔细打量这二人,却见这二人都已然是斩去一尸,达到准圣地境界,不禁心中一阵嘀咕,想道:“这世间什么时候有如此多的准圣了,西方教门下一出现就是两位准圣。”

    孔宣却是不知,这二人乃是西方教两位教主,花大力气培育出来的西方教精英,在后世与另外三人,及以后叛教的拘留孙,燃灯道人合称为上古七佛,乃是西方教仅次于两位教主的人物,修为端的是极为不凡。

    如此人物怎会来到东海城?原来准提道人正在打坐,突然心中一动,得知赵承遣弟子孔宣前去相助黄飞虎,想到孔宣乃是准圣修为,那惠见必不是其对手,便让人唤来俱那含、尸弃二人,让他二人前去东海,救助惠见。

    并且告知二人,那孔宣与西方教有缘。自己会再派人前来相助他二人,俱那含、尸敢,终于在孔宣将惠见打飞之后赶到。见孔宣欲取惠见性命,便忙将手中加持神杵向孔宣打去,想阻挡孔宣片刻,以救得惠见性命。

    孔宣见对方有两位准圣,自己一人却是有些吃亏,便开口问道:“不知二位道友来此所为何事?”

    俱那含开口说道:“我二人乃是为平灵王之事而来,想那纣王失德,天下百姓苦不堪言,平灵王起义兵,起兵伐商。乃是顺应天意之事,道友又何必阻拦。”

    孔宣冷哼一声却是并不言语,此时自己处在弱势,若是出言反驳,不过平白被他人所辱,还不如闭口不言。

    俱那含微笑道:“道友想必心中不服,今日我是兄弟二人在此。道友只有一人,就算击败道友,我二人也是胜之不武,今日边让道友离去,待道友邀请师门长辈、好友。三日后,我等与道友做过一场以定输赢。”

    孔宣冷哼一声。转身离去。

    俱那含待孔宣离去之后,便收回掉在地上的七宝妙树杖。带着惠见进入东海城。

    那平灵王先前在城上见惠见落败,顿时吓得两腿酥软,想道:“完了,我这一家子就要完蛋了。”身为镇守一方地王爷,他很清楚造反是什么样的罪行。城破之后,黄飞虎甚至不用上奏,直接就可以将自己一家杀死在城中。

    待后面见有来了两个修士,将击败惠见的那人赶走。那两位修士也带着惠见飞到城中,平灵王忙上前。说道:“两位仙长

    穿越洪荒之我是老子第21部分阅读

    欲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