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大婚前夕

    玉珩浑身一震,声音里满是疼痛和愧疚。



    “阿初”



    “我好不容易将她带回来,我甚至想过,什么都不要了,她厌倦了江湖上的打打杀杀,我厌倦了朝堂上的尔虞我诈阴谋诡谲。何必再回来承受世俗的非议与指责?我带她离开,去一个没人找得到我们的地方”



    玉初眼神复杂而哀凉,“可我再怎么恨你,你也是我的大哥,从小疼我护我的大哥。”



    “皇宫这么大,四面宫墙,却关不住盘旋的冷风,关不住那些刀枪剑戟,阴谋诡谲。更关不住,那些如狼似虎的大臣。我若不回来,谁来帮你呢?”



    “十年前,你被逼无奈封后的那一日起,我就告诉自己,以后,换我来保护你。”



    玉初说到这里,顿了顿,眼眸被痛色晕染。



    “家国天下是我的责任,你是我一母同胞的大哥。我做不到弃你于不顾,做不到放任你一个人在这四面不靠的宫室里孤独无依。”



    “我更舍不得看她受一丁点的伤害。因为,她是我的命。”



    玉珩再次重重一震,怔怔的看着他。



    “我不允许任何人再伤她分毫,包括你,大哥。”



    外面冷风幽幽吹进来,殿中香炉陈香袅袅,一室静谧。



    玉初的声音,如同掺杂冰雪的风,刀子一般刺进玉珩心口。



    是警告,也是威胁。



    说完这句话后,玉初就转身走了出去。



    苏浅璎等在外殿,听到脚步声,她回头,讶异道:“这么快?”



    玉初走过来,握着她的手,目光温柔。



    “我们回家。”



    他说的是回家,不是回王府。



    家,代表着温暖和归宿。



    苏浅璎温软一笑,“嗯。”



    宸王玉初要成亲了,这在整个玉照国,可谓是一个石破天惊的消息,简直比皇帝封后轰动还大。



    虽说去曾有赐婚圣旨,但后来因为不为人知的原因宣告解除婚约,让九庸城内许多未婚闺秀不由得再次蠢蠢欲动。却不想,到头来入住宸王府的,还是苏浅璎。



    礼部尚书哥老大臣大理寺卿等半个朝堂的文臣齐齐跪谏都无用,最后还齐齐的闭上了嘴巴。再也不说什么师叔侄婚配违背人伦的话。



    有不死心的迂腐老臣试图用迂回婉转的方法来说说服他。



    比如,“凤阳侯是您的师叔,若做了您的王妃,是该随您称呼广尧真人为师兄,唤帝尊为太师父呢?还是您随凤阳侯,唤广尧真人为师兄,唤帝尊为师尊?”



    这还真是一个无解的问题。



    玉初听到这句话,当场就黑了脸,第二日,那位大臣就告老还乡,朝堂之上再无跻身之地。



    所有人都知道,这是杀鸡儆猴。



    是以再无人敢对此有任何异议。



    苏浅璎自然也听说了这事儿,神情颇有些窘迫和尴尬。



    “他倒是聪明,没问你该怎么称呼我。”



    燕绥却在一旁幸灾乐祸。



    “还不光如此呢。丫头,别忘了,你还得叫我一声舅舅。”



    他始终惦记着这一茬,时时刻刻在苏浅璎耳边提起。那模样,整个一小人得志。



    苏浅璎更郁闷了。



    她从前就是仗着辈分高,总是在燕绥面前拿乔,若自己真叫他一声舅舅,这厮还不定得得意成什么样。



    玉初自然知晓她的心思,道:“我娘姓上官,不姓燕。”



    燕绥一听就不满了,“臭小子,你这是过河拆桥翻脸不认人了?当初可是我将小丫头带去重音的”



    话未说完,玉初的脸色就冷了下来。



    燕绥立即意识到,这件事是玉初的禁忌,不能提。



    他眼神一转,道:“言归正传,你们俩打算什么时候大婚?”



    “下个月。”



    苏浅璎一怔。



    “这么快?”



    燕绥轻笑,“这还快?他早两年就想娶你过门了。”



    苏浅璎脸色有些不自在,玉初却是满脸温柔。



    “大婚的流程礼部那边会安排好,到时候你直接从凤阳侯府出嫁。”



    苏浅璎嗯了声,随即又想起另一件事。



    “对了,那日我昏睡之前,你大哥把乔丹凝关了起来,后来呢?”



    玉初眼神冷漠。



    “她该死。”



    趁他不再的时候为难他的女人,本就罪无可赦。



    苏浅璎眨眨眼,不再多问,心中却已了然。



    当初玉珩推出乔丹凝来当替死鬼,就没打算让她活着。与此同时,杀了乔丹凝,也就是给这满京城的闺秀一个警告。纵然尊贵如乔丹凝,得罪了苏浅璎那也只有死路一条。所以不要自以为是的觉得自己躲高贵,妄图入宸王府为妃为妾。



    大婚最终定在二月十六。



    而正在这个时候,重音却对白凤发难了。



    五十万大军,欲踏破白凤边关,直捣黄龙。



    开战的理由很简单,重音和天熙连续发诏废除帝尊制,而玉照和白凤以沉默表示维护,便等同于和重音天熙交恶。况且一百多年前,四国会盟成立之初,帝尊曾当着四国始帝的面发誓不收皇族子弟为徒,并且不干涉各国内政。



    如今他将自己的徒儿嫁给玉初,也就等同于变相的食言。



    他的所作所为,已失去了受四国敬仰的资格。



    当然,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只是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而已。



    非但如此,宁晔还拿出了凤昭华死前写下的血书。



    上面只写了一句话。



    国之内忧,小人作祟,图谋篡位,基业不保,望君援手,驱逐卑劣,还吾太平。



    短短的二十八个字,却说明了一个很重要的讯息。



    白凤国内乱,有小人篡位夺权,毁白凤江山。换句话说,如今白凤国的皇帝,就是凤昭华口中的小人。



    这封血书带来的后果可谓石破天惊。



    要知道,凤昭华虽是前摄政王的私生女,却也险些坐了白凤的女帝。而且当时白凤国内乱,除了知情人,很少有人知晓她和凤之彦死亡的真相。



    明明成功在望,马上就能登上大宝了,却突然死翘翘,这对于很多人来说,至今是个谜团。



    再后来,白凤国皇位需要有人继承,正巧九公主还活着,大臣们便顺理成章的迎她做了皇帝。彼时宁晔分明已经收到凤昭华的血书,却没拿出来,为白凤正朝纲,却在这个时候突然发难。



    稍微有点脑子的人都知道,他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目的,不过阻止玉初和苏浅璎大婚罢了。



    首先,白凤国现在和玉照算是心照不宣的联盟国,如今白凤有难,再加上天熙之前在边境阻拦玉初等人白凤加入和天熙结了仇,随时都有可能再背后放冷箭。



    前后夹击,白凤国危矣。



    作为联盟国的玉照,如何能无动于衷?



    二月初,玉珩就收到了来自白凤的求援信。



    满朝文武商议,这兵肯定是要借的。可这带兵之人



    所有人都看向玉初。



    玉初脸色漠然,“陛下,呼伦草原刚好与重音西北马王关衔接,可从呼伦草原调兵突袭重音大军外围,争取时间。加强南方锡城戒备,以防天熙黄雀在后。”



    玉珩点头。



    “这带兵之人”



    玉初不紧不慢道:“微臣麾下四将皆在呼伦草原,可取其二调派守卫锡城。地焰将军方弄远足智多谋,赤练女将慕容锁烟武艺高强,两人可从呼伦草原抽兵偷袭重音。月霜将军秦一川和风雷将军陆鸣,则赶往锡城,只需七天即可。”



    论起带兵打仗,满朝文武,谁都不如玉初经验深,功绩高。



    所以没人敢反驳他,只是难免会提出疑问。



    “呼伦草原加上原突厥兵马,还要稳固后盘,也顶多只能派出十五万兵。白凤国去年曾和重音开战,军力大损。面对来势汹汹的重音,只怕”



    玉初却冷笑。



    “唐大人上似乎忘记了,去年重音曾遭受雪灾,良田垮塌,稻米受损,物资短缺他们根本就不适合打持久战。否则,必将败于粮草不足。”



    当初他刻意挖空有辛那一带的山脉造成雪崩,可不仅仅只是想让宁晔因自然灾害延迟封后那么简单。



    一番话落下,众人恍然大悟。



    对啊,白凤**事力量不足,重音又何尝是全盛状态?



    两军交战,谁胜谁负都说不定。



    其实如果是玉初自己亲自带兵,必胜无疑。可他只说了那一大堆的作战策略,显然没有远赴战场的打算。



    哪怕兵戈四起,他依旧要与苏浅璎大婚,谁都别想阻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