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结 重生于康熙末年(雁九)第38部分阅读

    完结 重生于康熙末年(雁九) 作者:肉书屋

    完结 重生于康熙末年(雁九)第38部分阅读

    就由不得我们不客气了。

    金泉楼雅间,杨瑞雪向郑沃雪盈盈一拜:“小妹见过姐姐。”

    郑沃雪侧身避过,并不受她礼,面色平静地说:“话已

    我不敢当你白少姐姐。你硬拉了我来,还有

    杨瑞雪眼里又蒙上水雾,可怜兮兮道:“姐姐真个恼了父亲,却也不肯认我这个妹妹吗?虽长辈的事我不当说,但确是我母亲地不是,其实父亲常常思念大哥与姐姐,多少次都想着把你们接回来……”

    郑沃雪见她这般作态,只觉得恶心,当下摆手打断她:“白少奶奶要没什么事,沃雪先告辞了。”说着,转身就要走。

    “姐姐!”杨瑞雪忙伸手去拽郑沃雪的袖子,然而却是脚下一踉跄,闷哼了一声,撒了手去扶着桌子支住身体,另一只手按在肚子上,眉头紧皱。一脸痛色。

    郑沃雪见她似是动了胎气,也唬了一跳。她毕竟心地良善,便是再恨杨、白两家人,也不会拿人命开玩笑,当即走过去扶住杨瑞雪,安置到凳子上,关切地问道:“怎么样?没事吧?叫人来送你回去吧!”

    杨瑞雪却不提自己,反抓了郑沃雪的袖子:“姐姐真地不肯认我吗?这些年来。我无时无刻不记挂着哥哥姐姐。我常想你们若回来了该多好!想我一人。孤零零地嫁了。在婆家受委屈也不敢提,只因娘家连个给我做主的亲兄弟姐妹都没有……”却是呜咽着说不下去了,眼泪像断线的珠子般滚滚而下。

    郑沃雪轻轻叹了口气,递了帕子给她。

    杨瑞雪又道:“自我嫁了后,父亲母亲两人也常感膝下荒凉,甚是孤苦。你和哥哥搬回来好不好?咱们一家人共享天伦,岂不和美?他们也知道错了。想要好好补偿你们。而现下你们在外,毕竟是寄人篱下,不是妹妹我说嘴,到底不在自家,便是被奉若上宾,终是不比自家舒服……”

    郑沃雪凝视着杨瑞雪的眼睛,见她泪光点点,满脸真挚。当下垂了眼睑:“往事已矣。不提也罢!”

    ta共获得: 评分共:0 条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sail007

    粉丝:65607金币:3535威望:162345注册时间:20120104发私信 关注ta

    发表于20120703 12:10 只看该作者

    54

    杨瑞雪见郑沃雪似乎有松动的意思,忙趁热打铁道:“咱们父亲已是年过五旬的人了,身子骨早没头些年那样好。如今生意上的事,还就得指望哥哥姐姐能替他分忧。我不敢说这‘谢’字,有哥哥姐姐在父母跟前承欢尽孝,我也诚感厚恩……”说着,站起身又是一拜。

    郑沃雪挑了挑眉毛,似笑非笑地看着她:“是杨明昌说的,让我们兄妹俩去杨家?”

    杨瑞雪揣摩不透她心思,只点了点头。

    郑沃雪又问:“他说让我们帮忙打理他地生意?”

    杨瑞雪点点头,放柔了声音:“这也是哥哥姐姐地产业啊!做咱自家产业,总强过给外人做不是?”

    郑沃雪笑了笑,二话不说,站起身就往外走。杨瑞雪一怔,忙跟着追了出去,心下不住琢磨到底哪句话说地不够妥帖。

    杨瑞雪本就走的不甚快,又有了身孕,紧赶慢赶到了门口拦下了正要上车的郑沃雪。她一到外边便立刻又是哭哭啼啼:“姐姐到底哪里恼了我?妹妹口拙,不会说话,给你赔不是还不成么……”

    郑沃雪正想说话,忽然那边来了一行人,就听有人唤道:“瑞雪,你有身子的人,到处跑什么?”说话间,一个二十来岁的青年公子走了过来,白家下人都向他行礼,口称“少爷”。

    郑沃雪本背对着白家少爷,听他喊话,下意识回了下头,见是个年轻男子,随即又转了回来。

    白家少爷远远地就瞧见了个背影曼妙的女子和妻子站在一起,走近了刚待问上一句,瞧瞧佳人芳容,佳人这一回头,他就像被定在地上了一般,张着嘴,迟迟合拢不上。

    眼前这女子和妻子有着几分相似,一样的美貌,却不似妻子那般娇弱,而是明朗大气,透着别样地俏丽。白家少爷这一看心里就痒痒起来,虽郑沃雪扭回身没瞧他,他的目光仍盯着人家耳垂裙角胡思乱想。

    杨瑞雪轻轻咳嗽一声,道:“相公,这就是我说过的亲姐姐,父亲最是挂记的。”

    郑沃雪有些不耐烦:“白少奶奶,多次说了,这‘姐姐’二字我当不起,还请收回。告辞了。”

    杨瑞雪还没说话,白家少爷白德喜倒蹭过去,伸手一拦,嬉笑道:“姐姐。别走啊!”

    那一声“姐姐”分明是调戏的腔调,郑沃雪冷冷地扫了一眼:“白家少爷,请放尊重些!”

    曹家的随从也聚了过来,个个冷眼盯着白德喜,若他再有无礼便要出手教训他。

    白德喜浑然不觉周围人的目光,犹涎着笑:“既然是亲姐姐,理当亲近亲近!金泉楼,妹夫做东,姐姐赏脸一聚啊……”

    郑沃雪不想惹事,抬手拦下已经掳胳膊挽袖子准备动手的随从,懒得再看白德喜,只把目光挪向杨瑞雪,本想刺她两句叫她出言管管自己地相公,却见杨瑞雪半垂头,一脸地温顺贤良,一双手却死死绞着帕子。郑沃雪忽然有些同情她了。当下什么都没说

    就要上车。

    白德喜向来是放荡惯了的,哪里肯放佳人走?他并不知道这是谁家地车谁家地护院,只仗着自己带的随从多,也不惧对方,又要过去纠缠郑沃雪。

    忽然马蹄声大做,三匹快马驰到众人眼前。魏信带着两个长随翻身从马上下来,迎着郑沃雪抱腕道:“郑小姐安好?”

    郑沃雪见他来了。松了口气。点了点头。

    魏信瞧了一眼白德喜。一挑眉:“白二少爷?”

    商场上谁人不知道曹家商行管事魏信?混赌坊妓院的又有哪个不识得地头蛇魏家五爷?白德喜一见他立时胆怂了,忙不迭请安道:“魏五爷,什么风把您吹来了?幸会、幸会,正巧这不金泉楼么,咱上去喝一盅?小弟做东孝敬您……”

    魏信笑道:“有俗务在身,改日吧!”说着也不瞧他和杨瑞雪,只向郑沃雪道:“郑小姐请上车。公子还等着,咱们走吧!”

    郑沃雪嫣然一笑,上了马车。在他的护送下前往临江楼。

    白德喜眼巴巴地望着佳人绝尘而去,咂舌惋惜一回,回头瞧了眼杨瑞雪:“你说你,有身子的人,乱跑什么!上车,回家。”

    杨瑞雪默然上了车。白德喜弃了马。也钻进车里,开口问妻子:“那女的,就是那个郑沃雪?你来找她做什么?”

    “父亲让我来劝她和哥哥回去。”杨瑞雪闻着白德喜一身青楼脂粉味。不禁了眉头,却仍柔声道:“你这是打哪里过来的?”

    “我有事路过,瞧见你地车就过来问一声。你爹也是,你肚子里有孩子呢,还打发你来做这做那,伤了孩子怎么办!”白德喜不满道:“还有,你也是糊涂了?你劝他们回去?那郑海回去了,你爹有了儿子,这杨家地万贯家财哪里还轮地到你?”

    杨瑞雪垂下了眼睑:“怎么说都是我亲哥哥,毕竟是一家骨肉。”

    白德喜冷哼一声,阴阳怪气道:“哎呦,你可真是杨家的好女儿!”

    杨瑞雪忙抓了他的袖子,垂泪道:“你这是什么话?我虽是杨家的女儿,却也是白家的媳妇!我已经是姓了白,我的孩子也姓白,就冲孩子,我哪里能害咱们白家?还不都是为了白家打算?你竟不信我?”

    “得,得,得,姑奶奶,你别哭,别哭。我的不是,我地不是,我给你赔罪了还不成么!”白德喜最怕这个娇滴滴的小媳妇甩眼泪,忙不迭搂着好一顿哄。

    杨瑞雪伏在他怀里,闻着阵阵呛人的胭脂味,心里拧劲儿的疼。想到刚才郑沃雪衣着打扮都不寻常,曹家人又对她那般恭敬,怕是曹家对她另眼相看了,保不齐就是准备给了那个人的。杨瑞雪又妒又恨,明明自己强她百倍,为何自己要受这苦,她却那般得意快活?

    再说魏信是得了曹家随从的信报,知道郑沃雪被杨家人拦下来,特地赶来救援的。这一路上郑沃雪什么也没提,他也就没问。

    到了临江楼,郑沃雪饮了一盏茶,心平气和地把刚才杨瑞雪的大概意思说了。魏信听了心知杨家这是挖墙脚来了,却拿不准郑沃雪地态度,因此一言不发,只等着她开口。

    郑沃雪见他不说话,笑道:“五哥是信不过我?”

    魏信忙道没那回事。

    郑沃雪认真道:“曹公子于我们兄妹地大恩,虽未每每宣之于口,却一直铭记在心,片刻不曾忘。我们岂是那忘恩负义的小人?我今日说这些,也不是要向五哥说这个忠心的,却是想求五哥帮个忙。”

    她顿了顿,道:“其实往事已矣,我和哥哥本都不想如何报仇了。可杨家太过下作,是可忍,孰不可忍。当给他们个教训,省得他们这般没完没了地纠缠!”

    魏信笑着说:“想必郑家妹子有妙计了?愚兄愿供差遣。”

    郑沃雪摇了摇头:“想到他们,我就烦躁得不行,一时半会儿哪里有什么好法子,我还想着五哥帮我出个主意。”

    魏信一怔,思量片刻,也摇头道:“我哪里会想到什么好法子,无碍乎些不入流的,譬如找人敲他们一顿……还是等公子来商量吧!”

    不一会儿,曹颙也到了临江楼。一进门,郑沃雪和魏信两人就把想教训杨明昌的事情说了。

    曹颙听了,向郑沃雪道:“这事交给我吧,我原就许过你们替你们报仇。这次,定为你们兄妹出这口气!”

    魏信插口道:“公子有法子了?”

    曹颙略作思索,笑着点点头:“你们就瞧好吧,定叫他占个大大的‘便宜’才是!”

    第六卷 清平乐 第一百二十五章 珍珠会(下2)

    打五月初一开始,临江楼对外便停止营业,上上下下五的珍珠会做准备。发出帖子的二十六家珠会珠商,具都派了子弟管事来,不少家是家主亲到。

    曹颙打着“曲公子”的名号,在临江楼定下个雅间。听魏信说起,如今六合钱庄那边的掌柜也入住临江楼,开始为那些手头银钱不足的珠户提供借贷。

    转眼,到了五月初五,好不容易熬到掌灯时分,“珍珠会”才拉开序幕。

    一楼正对着二楼走廊处,空出几张桌子的地方,临时搭建了一个四尺来的高台,台子上放着个半人高的长案。长案右侧,放着个一尺来长的小铜锤。台子对面,是扇型摆放的十几张圆桌,桌子上摆放着笔墨纸砚。每个桌子边放置着不多不少两把椅子,收到这次珍珠会帖子的客商,每户可以有两人出席。

    等到楼下坐满,楼上招呼的伙计也示意各个包厢的客人都已到齐,魏信才一身光鲜地从二楼下来,笑着走到台后,轻轻地拿起铜锤,往桌子上敲了三下。原本,有些喧嚣的大堂立即安静下来。

    曹颙坐在二楼雅间,透过珠帘望着楼下带着几分熟悉的布置,心下很是感慨。就这样照猫画虎似的摆弄,竟也有几分拍卖会场的感觉。与曹颙同来的,原本是魏家兄弟带着吴盛等人,还有郑家兄妹与曹方。因要封闭会场,怕有人偷窥或者捣乱。魏家兄弟与郑虎都带着人去楼外守着。因魏信已经下楼,曹方也跟着出去照应,雅间里只有曹颙与郑沃雪两人。

    郑沃雪看了一眼面色沉静的曹颙,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感觉。过了今晚,这养珠之法便不再是秘密,她也不会在因此失去自由。不过,为什么心里只有迷茫,却没有挣脱束缚地喜悦?

    魏信已经在楼下朗声讲这次大会的几个规矩了。这次“珍珠会”共有南北珠户珠商二十七户参加。将以暗标的形式对养珠之法竞价。底价五万两白银起,出价高的前十家将获得养珍秘法。在拿到秘法后的十年里,不得以各种形式将秘法外泄,否者拍卖方有权利按照竞买价格的十倍予以索赔;就算最终没有竞拍到养珠秘法,在十年内也不得以各种形式窥探此事,否则拍卖方有权按照竞买均价进行十倍索赔。

    这些都是在之前就说了又说的,而且还落实到文案上。与会各家。都是签订了保密协议的,否则地话就失去参会资格。

    另外,参与竞价地各家,必须在今日前交纳万两白银地担保金。担保金直接存入六合钱庄,若是谁家高价竞价,最后无法支付,那这一万两担保金就成为违约金赔偿给拍卖方。六合钱庄这边,除了为珠户提供部分借贷外。还为拍卖方做担保。若是拍卖方在拍卖后。不能将养珠秘法交代对方手中,那六合钱庄愿按照竞拍家价的双倍进行索赔。

    想着今天下午才存入六合钱庄的那万两白银,杨明昌直恨得牙根痒痒。这本是他家的秘法。却得花了银子才竞价,这是什么道理?想着这几日的奔波,他差点气个半死,那个不孝子已经娶妻生子,根本就不认他。女儿也是油盐不进,自己去见她不肯见;派了杨瑞雪去,又碰壁。

    等到他知道儿子娶了曹方的侄女,与曹方去攀谈时,曹方却不冷不淡给他一个软钉子,还有一番类似威胁的话语:“江宁地界,谁能够占得曹家地便宜,若是有人想要打养珠的主意,怕是要惹祸上身!”

    杨明昌虽是腹诽不已,却也知道曹方所说不假,毕竟他不同其他珠商,就在曹家眼皮子底下谋生的。若是惹恼了曹家怕是人家抬抬小手指,他的产业就不姓杨了。

    但与曹家做亲家相比,养珠秘法又不算什么!

    瞧女儿出落的模样,又有哪个男人能够抗拒这美色?如今她住在织造府,昨儿杨瑞雪又说曹家人对她甚是恭敬,由此可见,那曹家大公子好之心昭然。若是两人事成,女儿就算不是正室,等生了孩子,升了二房,赚个诰命也不是难事,自己这老丈人……

    “岳父,快看,好多珍珠!”与杨明昌同来的白家二少爷白德喜,开口打断了他的美梦。

    高台上辉煌,魏信举着个匣子,向众人示意:“这些日子,大家最常问的就是这世上是否真有这养珠秘法。因这是传家地诀窍,发财地本钱,魏某自不可能对诸位一一讲明该法的奥秘。不过,在正式竞价前,总要给大家个交代。口听为虚,眼见为实,这里有匣珠子,烦请哪位上来给鉴定鉴定!”

    坐在离高台最近的,是个中年汉子,闻言当即站了起来,操着一口山东腔道:“俺来上上手!”

    魏信笑着请他登台,又唤了小厮,递上个翡翠盘。那中年汉子先从怀里掏出块丝帕,仔细擦了手,随后先从盒子里拈了一颗珍珠在手,放在眼前仔细看了,随后放在玉盘地一端轻轻滚动。那珠子直接滚到玉盘龄一端。那汉子的手臂微微颤抖着,又从那匣子里抓出一把珠子,也是在玉盘一端散落下。

    满屋都是珍珠落玉盘的清脆响声,台下众人眼睛都看直了,大家都是同珍珠打了一辈子交道的人,眼力早就磨炼出来。那些都是上等珠啊,别说是一匣子,就是一颗也得几十上百两银钱。

    魏信见了众人的反应,向那中年汉子道了谢,请他先回座位,随后拍了下手。就近从原本后厨的方向走出来两列端着托盘的青衣小厮,一排上楼,一排到大堂,将托盘送到每个桌子上。

    众人都聚精会神望去。托盘上是两个装着贝母的海碗,外加两个花色不同地装着几颗珍珠的小碟子,旁边还放着一把剪刀。兰花小碟子里盛着几颗大珠,菊花小碟子里盛着几颗小珠。不管是大珠,还是小珠,都是圆润光滑,少有瑕疵。只是这贝母,却无

    是做什么的。众人议论纷纷。猜测不已。

    魏信面前的长案上也摆放了同样的托盘。他又起小铜锤。敲了两下,等众人肃静下来,方说:“自古以来,采珠不过是靠天吃饭,就算捞出贝母,若是不到去肉剥珠之际,也难以知晓自己的收成。然。今儿这里,魏某就同大家一起来开开眼,一起来赌赌手气。这两大碗贝母,每碗十只,大家一起来开,哪桌开出的珠子最多最好,那这些珠子就送给那位手气好的东家掌柜。”

    一时间,楼上雅间也好。楼下座位上也好。大家都开始当场开蚌分珠。随着一只只贝母被打开,一颗颗晶莹圆润地珍珠被放到小碟子里,到处都是吸气声。大家怎能不诧异?那两碗贝母。一碗出地都是大珠,与兰花小碟子里盛得相差无几;一碗是小珠,自是同菊花小碟子里地差不多。

    众人都激动着,眼前这些说明什么?说明自己猜疑了许久的问题,终于有了答案,这养珠之法确实存在。

    等众人拨完珍珠,青衣小厮又上前收了托盘,手气最好的是二楼西侧一个雅间的客人,总共剥出二十四颗大珠与三十七颗小珠。按照之前约定,魏信让人将那些珍珠重新装了锦盒,送给那位客人。

    “小姐真是好手气,这些珍珠最少能够值三千两以上!”一个容貌略带消瘦的老者摸着胡子说道。

    “好运气吗?叔公,事到如今,我倒有几分惶恐了!”雅间里坐着的正是六合钱庄的东家江家二小姐韩江氏,她脸上带着面纱,望着眼前地两只锦盒说道。

    那老者是韩江氏母亲的原支族人,是钱庄里的老朝俸,是韩江氏最倚重的人之一。楼下已经是一片火热,大家见识了养珠之妙,自然都催促着魏信快点进行竞价。

    魏信做足了戏肉,自然也是等着眼前这个,立即叫小厮送来一柱香。一柱香为限,请各家出价投暗标,并署名,而后宣布出十家中标者。

    事已至此,学这养珠之法已经成了必然之势,否则就算自己家不学,其他家也会学,谁会舍得这样的横财。只是,到真拿起笔来,要写标价时,大家神色各不相同。纵然是先前上过台鉴定过珍珠的山东汉子,也失去素日的爽直,皱眉不知如何下笔。若是写少了,就白白失去个发财的机会;若是写多了,说不得就要变卖家产,倒时有没有本钱来养珠还是两说。

    那山东汉子犹豫了再犹豫,最后提笔写下个数字。

    杨明昌也只觉得脑仁儿疼,到底该写多少?五万只是起价,怕就是写到七万、八万,也未必能够稳稳当当地拿到养珠秘法。

    那白德喜一心撺掇岳父拿下这秘法,反正以后是他来享用,忍不住往四周张望,想要看看他人地出价。大家自然都是用胳膊挡得死死地,哪里看得着半分。白德喜实在没法子,就低声劝岳父道:“十万,岳父,稳妥些!”

    杨明昌正心烦意乱,又见附近几桌的人听到“十万”都往这边看过来,忍不住瞪了女婿一眼。拿起旁边的茶,想要先安安心神,却正好看到茶盘上有两个小字。他连忙放下茶杯,望了望周遭,见大家都转过头去写竞价,方轻轻抚了抚胸口,小心地挪开茶杯,看清那两个小字“十五”。虽然高得有些肉疼,但是他却心里也着实欢喜,到底是自己地亲闺女,总还记得提点自己。

    于是,杨明昌得意洋洋地瞥了瞥四周还犹豫未决的诸人,提笔在纸上写个数字,署了自己的名字,小心翼翼地折好,唤了候着不远处的青衣小厮来取。

    魏信见杨明昌交了暗标,状似无意地打开,看了一眼,随后往二楼东侧的包间看了一眼,点点头。

    曹颙刚好站在包间门口,望向眺望,见此放下心来,笑眯眯地退回雅间。

    郑沃雪见过曹颙好几次了,却有一遭见到他心情这般好,不由好奇问道:“公子可是为竞标的顺利愉悦,底价五万,均价怕是在八万以上,倒是一笔好收入!”

    曹颙笑着摇了摇头:“这竞标收入早就算好了的,没什么可欢喜的。我只是高兴,善恶到头终有报!郑姑娘,五年前我答应你们兄妹的承诺就要兑现,我是为了这个欢喜!”

    “公子……”郑沃雪还是不解,虽说前两日曹颙听了杨家纠缠之事,说要帮他们兄妹出口气,但却不知为何仍是准了杨家参与这次珍珠会。毕竟公私有别,郑沃雪也不好多问,眼前听曹颙这般说了,才知道他原来另有打算。

    曹颙笑着从袖口里掏出一个小册子,递个郑沃雪:“你仔细看看,与你的那份有什么不同!”

    郑沃雪结果,只见上面写着“养珠秘法”四个字,却不是自己昨儿交给曹颙那十份之一。等从头到尾仔细看过,她才诧异地捂住嘴巴,望着曹颙道:“公子,这少了那一步,贝母十只里有九只会死掉,怕是养珠的人要亏大了!”说着,若有所悟,眼力不由多了层水雾:“公子,为了我们兄妹……”

    曹颙看向她,神色却变得有些郑重:“这也算个是了结吧!他既然为了爱财而抛弃了你们兄妹,以后破破财,也算是报应到了!只是,既然他存心不良,郑姑娘切不可心软,否则难免被他利用!”

    郑沃雪点了点头:“公子放下,沃雪晓得!”

    曹颙放下一桩心事,很是舒坦,想要再问郑沃雪以后有什么打算,但毕竟男女有别,还是让她哥哥来问她吧。既然累他们兄妹为曹家操劳五年,也当到了曹家回报之时。

    第六卷 清平乐 第一百二十六章 新路

    珠会上白家二少爷白德喜的那一句“十万两”委实帮忙,他座位周围不少珠商听了都惊疑不定,既怕他出言相诈,又怕别家信了他的话写高了标价自家落选,所以不少人都咬着牙写了高出自己心理价位的标价。

    于是,在这场投标里,排名前十的最低一家也出到十一万。

    当魏信公布这个中标的最低价格时,各家反应不一。没中标的十六家自然都有些懊恼,因投机的、写十万带个零头的也大有人在;而中了标出价却比最低价高的珠商,也有懊恼肉疼的。

    最为气结的就是杨明昌,他瞧了那托盘上的字,原想写十五万,却怕不保靠,自己又加了一万两,写的十六万,结果比最低价整整高出五万两!他一边肉疼,一边诅咒郑家兄妹狼心狗肺不帮他这个老父,心道左右珍珠秘方也到手了,回头非要教训下这对不孝子不可!

    因全部是暗标操作,秘方是分别出示在中标珠商面前,而且原始方子只有一份,各人都是自己亲笔抄写了一份。有求稳妥的,自然是将那方子背得牢牢的,当夜就撕毁,省得有泄露的机会。

    是否中标,大家都是只知自家不知别家,那中了标的更是丝毫不露痕迹。接下来的两天里,魏信依照曹颙的主意,安排众珠商在江宁游玩饮宴两日。众珠商有着急走的就走了,大部分人还是多多少少带着希望以后长久合作的心态。留下来和魏信套了两天近乎。

    五月初八,送走最后一批珠商,魏信也得了空,向曹颙报账。刨除七七八八地费用,整个珍珠会的收入是一百四十三万七千两银子。

    这也大大出乎了曹颙预料,他原觉得七八十万两银子就了不得了,自家珠场和茶园在经营个几年债务就可还上,现下看来。债务转眼就还清了。

    无债一身轻。曹颙看了魏信报上来的账簿。长长地出了口气,脸上多了些许笑意。那把悬在头顶的利剑终于移走,接下来几年里,再攒些家底,自己就算是彻底没有可担心的。

    魏信心里也是十分得意的,盘算的东西更多:“公子可知,这场珍珠会里六合钱庄共借贷了多少银子给珠商?”

    曹颙笑道:“别卖关子。直说了吧!”

    魏信凑过来,伸出一手比量了个八字:“整整八十万两。”

    曹颙略有些惊奇,其实江南富庶,大富之家有百万两家产的比比皆是,但那些家产通常是由房产、田地古董物件等许多不定产构成地,家里有现银几十万两地人家都不算太多。虽然六合钱庄号称江宁第一钱庄,但从曹颙他们收集到地资料看来,六合钱庄的资本并不特别雄厚。要不然周遭这些官宦早就开始打江家主意了。虽然韩江氏母族那边有些官场上的关系。但是若是家底实在雄厚,就凭那些关系也未必能够挡住别人的贪婪之心?何况如今还是个年轻寡妇当家!

    “看来倒是咱们小觑了她。”曹颙摇了摇头。

    当初曹颙答应让江家拿三万两“入场费”揽下这笔为珠商贷款的生意,不过是顺水推舟。却也不无试试江家底的意思。之前签订的条条款款,可都是六合钱庄为这次珍珠会承担担保与风险地。没想到他们的女东家还真有几分魄力,很是痛快地接受了那份看似很不平等的条款。彼时,曹颙和魏信根据得到的情报分析,以为江家最多也就能拿出五六十万两现银。

    “八十万两。”魏信咂咂舌:“小的派人去打听了,江家其他生意根本没受影响,这八十万两竟是轻轻松松拿出来的!原来外面都传他家百万家产,如今小的看,光现银就百万不止了。没个一百五六十万银子,一个钱庄敢这么拿出八十万两借贷?!”

    曹颙见他目光闪烁,满是算计,不由戏言道:“你打的什么主意?难道要去打劫他家?”

    魏信摇头道:“公子说笑了,小地便是有那贼心也没贼胆。不过却是有个别地道子,还是前些自己与公子提过的那个意思,想法子拿他们家的银子盘咱们地生意。”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细细解释给曹颙听:“过些时日,外面的海船就该陆续到到广东卸货了,十三行也有讲究囤货的。原也不是什么大把戏,不过是货多价低的时候囤下,货少价高时候卖出去,赚个倒手的利钱。这固然瞧的是眼力,却也是在拼家底。谁有银子谁囤的多谁赚的就多,还得不怕压银子。这三四年,咱们的买卖本钱不多,这囤货的生意并没敢自己做,不过依附些大户小打小闹赚点零头,若是现在咱们能挪来江家的银子,小的保证能给您赚个盆满钵溢!”

    曹颙微微思索,问道:“囤货,风险会不会太大?本钱压住了不说,一但行市不好,

    都赔在里头。”

    魏信道:“公子说的是。但广东的囤货和别处不同,都是些洋货,那些巧件物什不提,不少金银锻造,便是化了铸些别的,也是值钱的。而且只要不是吃食衣料,放不腐、存不坏,若本地行市不好,转运外地卖去,不过多搭些运费,也不会赔在手里的。只是差一个压本钱,要不怎么想着压江家的银钱呢!”

    曹颙想想也是这么回事,一年运往广东的洋货数量都是有限的,没那么多货源,就不会出现挤兑市场的情况。而且,就算广东本地供大于求,就整个中国而言,需求量仍远远大于供应量。到时候转运出去不过是少赚些罢了,赔本的可能性确实很小。

    如今,曹家虽然一举得了百万两银子。却是要去还债的。若要做这生意,还得找江家这样地。无论从资产数量上看,还是从家世背景上看,江家都是合适的合作伙伴,其实也不用欺他们,只需让六合钱庄为他们提供低息贷款就可以。

    曹颙也在心里做了盘算。如今有了这珍珠会收入的银钱,曹家外债在基本上利索,三年内珍珠园和茶园的利润还是曹家的。有没有必要涉足囤货这个行业?是稳稳当当赚钱。还是冒些风险赚大钱?然而他很快想到李煦那边。照李煦现下的做法,说不定没几年李家就先垮了。曹颙虽然没兴趣替李家谋划,更无意于替李家买单,但是毕竟是至亲,李家真有什么,曹家也跟着倒霉,这不是轻易能摘出去的。到最后少不得要破费,还是手里多攥点银子有备无患。

    曹颙揉了揉太阳|岤:“是条好路。但总有些风险,还得从长计议。这次珍珠会顺利结束,理当开个庆功宴,就定在明儿吧,大家热闹一下。江家算是跟咱们合作的,请他们也来,到时候可以商议一下咱们这事。”

    魏信点头称是。两人又商量了怎么做这席面。怎么和江家谈借贷。直到商量妥当了,方散了。

    回到府中,曹颙将那些银票分成几分。杨家地十五万两单独拿了出来,这个是准备留着郑家兄妹地。其他地还剩下一百二十八万七千两,留下一百二十万的整数,其他的八万七千两也单拿出来,这个是留给魏信那边。这次魏信回江宁,把广东那边生意的本钱利钱拿回不少,还是应该补上些。其他的,曹颙仍用匣子装了,去了开阳院。

    开阳院正房里,只有曹寅在,李氏去了西府探望号称生病的兆佳氏。

    曹寅披着衣服坐在炕上,虽然仍很消瘦,但是脸色却红润了很多。望着儿子递过来的小匣子,他简直有些不敢相信,竟然是满满一匣子银票。他粗略看下去,决不是几十万能够打住地。

    “怎么会这样多?”曹寅放下小匣子,惊诧地开口询问。

    曹颙回道:“商人趋利,若不是咱们要用钱,再抻抻他们的话,还不止这些。这里是一百二十万两,父亲,够平亏空了吧?儿子问过曹方,今年春茶已经上市,剩下了二十多万银子,亏空那边还剩下一百一十万余!”

    曹寅点了点头,长吁了口气,望着儿子,脸上也多了不少欣慰。若是没有儿子早年的筹划,这三百两银子的亏空,就算是倾家荡产也难以还清。不过,却也隐隐地存了愧疚,自己未能给儿子攒下家底,反而累得他为曹家亏空费尽心思。

    ta共获得: 评分共:0 条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sail007

    粉丝:65607金币:3535威望:162345注册时间:20120104发私信 关注ta

    发表于20120703 12:23 只看该作者

    55

    曹颙想起去了苏州的庄常,想起一事,抬头问道:“父亲,对于苏州舅父那边,您有何看法?”

    曹颙也是想求个稳妥,眼前自家亏空马上就能够平了,但千万别受他人连累。李家如今与总督府结亲,风头渐盛,这样下去难免取祸。且不说那噶礼与九阿哥是姻亲,与太子那边也是不干不净的联系;就说李煦如今的职责,康熙怎么会愿意他与督抚等人走得太近。他本来就充当上面的耳目,监察江南官场地,这般将自己搅和进去,只会落得里外不是人。

    曹寅听儿子提到李煦,眉头微皱,想起前几日李煦到访之事。

    那日,李煦来江宁,在参加总督府地寿宴前,曾先到过织造府探望过曹寅。言谈之中,露出几分自得来。曹寅以自家为例,再次开口提醒李煦注意亏空之事。

    李煦却没有丝毫忧虑,当初是为万岁爷南巡拉下的亏空,如今有盐课的银子补上,不是刚好吗?反正都是皇家地差事,万岁爷还会追究不成?再说,之所以安排他与曹寅轮流兼管江南盐课,不正是为了让他们早日还上亏空。

    其实,在李煦心中,对曹寅用自家银钱还亏空之事,多少有些不满。总认为,这般做作,只会使得别人为难,落得众口埋怨。这样果然显得曹家的忠心,却让其他人家难做!别人是卖不卖自家家产呢?又有几家有

    般的家底,能够说还就还上的?

    这江南地界上,对万岁爷忠心的奴才又不止曹寅一人。想他李煦,也是少年伴驾。忠心了一辈子,然却始终被曹寅压了一头。说起岁数来,他比曹寅还年长几岁,窝在苏州织造地位置也将尽二十年。曹家出了个铁帽子王福晋,还要迎娶一个郡主,李家子女哪里有这般恩典?想到这些,李煦再听曹寅的劝告,就越发觉得刺耳。——曹家守着几处茶园子。金山银山一般。自然站着说话不腰疼。

    李煦到底说了几句负气话。最后,两人不欢而散。

    曹寅将那日两人见面的情节,对曹颙说了,父子两个也没有其他法子。虽然他们的个性都是不喜张扬,但是别人未必会愿意如此。

    曹颙仔细回忆了下后世所知,好像曹家在雍正朝获罪的原因,有一条就是在李家抄家时。帮着私藏了财物。若是以后李家真有那么一天,过来人求母亲,那母亲怎会拒绝?不行,这简直是隐患!就算自己万一没能逃脱过早夭的命运,但是为了母亲的后半生,还是提前筹谋些为好。

    思量了一会儿,曹颙提出自己的建议:“父亲,外祖母膝下只有母亲一个。又没有其他骨肉。是不是也该接到咱们府上,让我们尽尽孝!”

    曹寅看了儿子一眼,明白他地用意。不禁有些皱眉,高声喝道:“李家,到底是你地母族!”瞧儿子这安排,竟似做了最坏打算,以避免李家因为高氏太君地缘故牵连到曹家。虽然是为了保全家族,但是人情这般淡薄,实在让曹寅有些心寒。

    曹颙心里有些恼,但因曹寅身体不好,不愿意跟他顶撞,仍很是平静地看着父亲,说道:“这天下哪里有永不衰败的世家?就算是昔日权顷朝野的索尔图与明珠,也保不了其家族长盛。江南官场,势力纵横,像父亲这般避身其外,还免不了有人倾轧;而似舅父这般掺和,能够有什么样的下场,难道父亲想不到?若是保住曹家,就算是李家没落了,我们可以给钱给地,安顿他们的家人生计。若是被牵连其中,那又有谁能够对咱们施之援手?”

    这番话说得却是实实在在的道理,曹寅心里明白,脸上却有些放不开。难道自己活了半辈子,还用他这个做儿子的来提点?刚皱起眉毛,想要再训斥他几句,视线扫过那匣子银票时,曹寅终是没说出话。

    看到儿子年纪轻轻,却竟似比自己这个做父亲地还勘透世情,曹寅不禁生出几分怅然。

    一时之间,父子两个都没有说话,屋子里有些静寂。正巧,李氏从西府探望兆佳氏回来,见到儿子也在,很是高兴。因银票还未收起,李氏见了这么多忍不住唬了一跳。虽然曹颙说了是珍珠会上赚来的,她却仍是有些不放心。曹寅开口叫她不要跟着操心,这边自然他们父子会料理好。

    李氏知道儿子这段日子忙着,忍不住拉了他的手,仔细打量,确实是没见他太现疲色,才松了口气。想到晚上这边在佛手海参与罐儿鹌鹑,李氏便留曹颙在这边用饭。

    曹颙虽与曹寅有些别扭,但不愿意违了母亲的意,点头应了。李氏又打发人去春暖阁请曹颐,一家四口,一起用了晚饭。

    次日,临江楼停业内部庆典。大堂里摆了十几桌席,请的是曹家、魏家、江家为珍珠会出力的管事仆从以及临江楼的人,二楼雅间里设了两桌席,用屏风隔开,屏风内是韩江氏和郑沃雪,曹颙、魏信、郑海、曹方并江家几个大管事在外桌坐了。

    几句客套的开场白过后,大家开始推杯换盏。酒过三巡,曹颙向曹方使了个眼色,曹方便和郑海起身,约江家几个管事下楼去跟伙计们喝酒。屏风内郑沃雪也向韩江氏告罪,说要出去解手。

    韩江氏知道必是曹家有事相商,当下叫自己地丫鬟跟着一起出去了。外面六合钱庄老朝奉、韩江氏地舅公程文魁见了,也知其意,便叫打发了那几个管事出去,自己留下。

    包厢里只剩下了曹颙、魏信、程文魁和韩江氏四人。

    曹颙和魏信相视一眼,正待开口说话,屏风内韩江氏却抢先开口:“这次蒙曹公子与魏五爷不弃,让我们六合钱庄参与这桩大生意,小妇人感激不尽,大恩必当后报!这盏酒先干为敬,还盼以后两位多多照

    完结 重生于康熙末年(雁九)第38部分阅读

    欲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