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第85部分阅读

    全本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作者:肉书屋

    全本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第85部分阅读

    时对崔妈妈更多几分信心,再看团哥儿眉眼脾气都酷似自己,他心里虽喜欢,但忍不住忧道:“都说外甥肖舅,若能像你大哥,那便是再好不过了。”他素来欣赏盛家大舅子,便是稍嫌软弱的长枫和老实勤恳的长栋,人家至少规矩上进的,又肯听老子的话;哪像自己,从会走路起,真可谓飞天遁地,无祸不闯。

    团哥儿柔嫩的小嘴||乳|兽般微微蠕动,作一吮一吮的样子,谁知父母正说着话,根本没瞧见,他顿时嘤呀一声,卖力啼哭起来,一旁的||乳|娘早侯着了,笑着上前来抱:“这个时辰,哥儿大约是饿了,叫奴婢下去服侍哥儿罢。”

    说是哭,实则半滴眼泪无有,只涨红了一张小脸在那里生闷气,顾廷烨看着有趣,笑着把孩儿交过去,看着敦实圆胖的||乳|娘转身离去,明兰微叹:“这小子也忒能吃了,得两个奶娘伺候着,这若是生在寻常人家,怕不吃穷了。”

    顾廷烨一边松开朝服的襟口,一边笑道:“能吃能睡是大福气,你倒嫌了。当初钟兄弟的儿子生下来,吃什么都吐,便是如今大了,也病病歪歪,钟兄弟愁的跟什么似的。”

    说起这个话题,他又想起一事,沉声道,“那妖妇好狠的心,连小小孩童也不放过,亏得老太太机警,不然岂不连坏事!”

    明兰披着中衣下床,起身给顾廷烨宽衣袍卸玉带,边说着:“这都过去了,这种污糟事别去想了;咱们如今不是好好的么?”

    早在几个月前,明兰开始挑选||乳|母,崔妈妈照例做了耳报神,盛老太太知道后,忽的莫名不安,便叫房妈妈暗中寻捡人选,盛家几处庄头上,正有媳妇子刚生了孩子,其中两个||乳|汁充足,性情敦厚,人也稳重。挑定人后,老太太却丝毫不声张,只叫明兰继续挑拣||乳|母,以作疑兵障目,到明兰生下孩儿后两日,再把两个||乳|母连人带身契约送过来,而前头挑的人选则一概不用,发些赏银打发走了。

    那时明兰还觉得老太太疑心过头,为着孝顺才应了老太太的意思,可后来顾廷烨里外一番清查,竟发觉原先看中的那两个||乳|母还真有些说不清的。

    一个||乳|母是宫里赏下的奴仆媳妇子,和太夫人当是八竿子打不到关系,可被刨地三尺后,竟发觉她那原已失去联系的前头男人和儿子又出现了,还被人安置在乡下,这位‘好心相助’的人,影影绰绰的指向太夫人的陪房小陈管事。

    另一个则是外头良家寻来的,崔妈妈和常嬷嬷查了又查,怎么看都没问题。那家人也十分实诚本分,收了定金后,决意好好当差,便常整些催奶的吃食给媳妇。此时,左近忽搬来一户邻人,十分热情,那家人自养了好些鸡鸭,亲戚处又有鱼塘,便常折低价将鲤鱼鲢鱼还有鸡鸭等供给那||乳|母家。既能补养身子,又能省钱,||乳|母家自然愿意。

    待明兰生产之时,那||乳|母已经吃用邻人家鸡鸭鱼肉近两个月了。前几日,常嬷嬷忽传来消息,说那||乳|母和她婆婆已一病不起,高烧不退,还浑身起斑抽搐。明兰请屠二去查看,其余一概没有问题,唯一可疑的,便是邻人家供来的吃食。

    当然,此时那邻人早已搬的干干净净。

    听完这些,明兰浑身发凉,打心底里冒出寒气来。那应该是一种慢性毒药,一开始吃着自瞧不出来,但当体内积累到一定量时,才会发作;大人尚且如此,若是甫出生未几的婴儿吃了中毒人的||乳|汁,又会如何?

    那老妖婆果然算计周密,心思歹毒,不论是否能把自己整死,她都不打算放过孩子。

    所幸那||乳|母家甚是孝顺,有好的吃食,只紧着||乳|母本人和常年体弱的老母,家中孩童和男人并未累及。明兰好生歉疚,着人请大夫去瞧,又送了许多银子过去,只盼望能转危为安。

    顾廷烨犹自深恨,冷声道:“天理昭彰,自有报应!”

    他现在生撕了太夫人的心都有,颇有些后悔当初分家时太宽厚了,“亏得老太太棋高一着,不然……”他简直不敢想象团哥儿小小的身子高烧抽搐的模样。

    明兰低头解着衣带,说她不生气是假的,可她更多的是感激。感谢老天让她摊上那么个好祖母,感谢老天没叫那老妖婆得逞,感谢她家小肉团子如今这般健康活泼,能吃能睡。

    盛老太太对送来的那两个||乳|母还放过狠话,倘若她们伺候的好,就把她们家人的身契都送过来,让她们全家到侯府享福;倘若有个什么好歹,立刻发卖她们的家人,有多苦寒卖多苦寒,一个不剩!她们又如何能不老实,如何敢不尽心。

    想到老太太是因年轻时的惨痛,才有今日这般谨慎周全,明兰心里苦涩难过,她低声道,“回头咱们多开两处粥棚罢,但愿善有善报。”

    明兰把朝服交给一旁侍立的夏竹:“侯爷先去洗把脸,然后咱们好用饭。”顾廷烨点头,径自往净房走去,待洗去一身汗尘再出来时,只见屋里已摆好了饭桌,屋角远远放着了个冰盆,夫妻俩便坐下吃饭。

    “这知了都不叫了,怎么天还这么热呀?”明兰素来苦夏,才喝了两口汤,额头上便沁出细细的汗来,脸颊也红晕湿润了。顾廷烨却是纹丝不动,淡褐面庞沉静一片:“今年热的委实长了些,别误了农赋才好。”

    明兰愣了下,赶紧道:“要否减免些佃户的租子?”顾廷烨摇摇头,沉声道:“这倒还不用,且看两淮那边如何了。若能整治出成效,年底前多收回些盐税银子,那便什么都好说了。”

    如今朝堂上下都盯着两淮一处,明里暗里较劲的厉害。沈从兴总算是反省结束,重返朝堂理事了,顾廷烨算松了口气,压力骤减,他也不想一气把所有功勋贵戚都得罪完了,皇帝是男主角,但好歹给第一男配多留些戏份不是。

    这个话题有些沉重,顾廷烨转言道:“这几日府里可还好?若有那不省心的,就告我来处置,你且好好养着身子,别累着了。”

    明兰放下筷子,亲给他舀了一碗汤,笑道:“大佛都挪了,和尚还守着空庙里念经么?侯爷放心,如今府里的老人都老实多了。”

    分家时太夫人带走了好些仆众,不是她的铁杆亲信,就是可靠得用的,剩下的那些大多是颟顸老迈的世仆,不但爱倚老卖老,还处处想着尊养揩油。明兰这才想出点子,索性把原侯府那一块全部抽空,该翻新的翻新,该收拾的收拾,只需留几个老实的看屋子便可。

    这一下,那些平日吆五喝六惯了的全都落了空,既没了主子,又何来差事,倘若无有差事,又怎么去外头抖威风,怎么捞好处呢?

    “要是…最近有场大赦就好了…”明兰咬着筷子,自言自语着。

    顾廷烨目光一闪,挑眉道:“也并非定要等大赦,先放出几家最不听话的,大抵也能收些效用。”明兰讪讪的:“你怎么知道……”她是想放些人出去,但怕人说她凉薄,只盼着皇家或朝廷有什么喜事,她好浑水摸鱼,狠狠‘恩典’一把。

    “我们这种人家,府里难免有些家人跟着主子上沙场服侍过的,这算是卖过命的,有那么几家,惯会摆谱,很是讨厌。”顾廷烨微微而笑,“你寻些由头,不论算是示恩还是罚过,先发落一两家,余下的便会老实些。”

    明兰听懂了,事缓则圆的道理,她点头道:“然后再瞧瞧是否还有冒头的,否则,以后等着机缘,一并放出去。”便是将来开辟园子山林,养花种草育兽的差事,明兰也不想随意交托给人,搞不好敬爱的太夫人留了不少粽子在这些老仆里头呢。

    用完饭后,明兰照例服侍顾廷烨午睡,她刚睡醒,实在不好意思再躺下了,刚想起身走开,却叫顾廷烨拉住了。满枕堆着浓黑的头发,男人神色慵懒,勾着手指扯住明兰的裙角,诚挚邀请她一同午睡。明兰义正词严的拒绝:“你当我是你那宝贝儿子呢,吃了就睡。”

    顾廷烨似笑非笑:“那样挺好,快长多肉。”这说的什么话,好像饲养场口号。明兰嗔着反讽:“你怎不去养猪呢?定然生意兴隆。”男人把脸埋在枕间,拖着明兰的一只手贴在脸上,吃吃的发笑:“养了,两只呢,都肥着呢,长势喜人。”明兰奋力挣脱男人的铁爪,板着面孔道:“我去瞧团哥儿,不碍着侯爷养猪了!”

    顾廷烨捉着明兰不撒手,忽抬头敛了笑意:“嫁了我,你可觉着委屈?”明兰被问的莫名其妙:“委屈什么?”顾廷烨道:“这乌七八糟一大摊子,险些累的你出事。”

    明兰顿时笑了:“男主外,女主内,这府里的事原就是我分内的,有什么好委屈的。”又不是嫁给凤凰男,既赔钱送车房还得受婆婆小姑欺负,外待照管夫家一大家子。

    “那些人口多的人家,媳妇要应付公婆妯娌叔伯侄孙,四五层的亲戚住一块,整日算个不停,来回计较,未尝舒坦了。天道有偿,既老天爷叫我这块轻省了,自然得在别处给我补齐了。”嗯,以太夫人的战斗力,的确可以抵消人家一大堆亲戚了。

    “你倒想得开。”顾廷烨失笑,迟疑道,“你…不怨我?”明兰坐到床沿,慢慢挨过去,轻声道:“我明白你的意思。”是他给她引来了许多生死劫难。

    “可你待我的好,我更明白。”说实话,让她在一堆小老婆庶子女和一位巫婆继母之间选择,她宁可选择斗恶龙。

    顾廷烨定定的看了她一会儿,忽的又埋头在枕间,好像孩子般的闹脾气,枕下传出闷闷的声音:“你陪我睡会儿罢,不然睡不着。”手上依旧紧紧抓着她不放。

    明兰为难,忽然灵机一道:“团哥儿这会儿怕又睡了,要不我把他抱来,你们爷俩一道歇午觉,可好?”有头小猪放在男人身边,大小两个问题一起解决,大约她中午就能安生的看账了。顾廷烨再度笑出声来,抬头看着她,嘴角弯弯:“也好。”

    小肉团子是个很好的睡伴,只要睡着了,哪怕把他抬去烤着吃掉怕也不知道,且从不挑人,让他跟谁睡就跟谁睡,顾廷烨有时夜里回来,会去槅间把儿子抱来;明兰常是睡着睡着,身边就多了只软乎乎香喷喷的团子。倘若半夜尿醒了,当爹的下床叫人换尿布,若饿醒了,当娘的那点不多的存货刚好给肉团做宵夜。

    岁月荏苒,抚育小儿繁琐,却自有一番乐趣在心头。

    待团哥儿渐能抬头了,明兰依自己上辈子的记忆知识,每日让孩子伏着趴几次,每次约一分钟。顾廷烨头次见儿子在软褥上趴成小狗狗状,吓了一大跳,赶紧把团哥儿抱起来,劈头就将||乳|母和婆子骂了一顿。明兰赶紧解释趴伏的种种好处,什么锻炼颈部肌肉,有利于大脑发育和四肢协调性,将来不论读书习武都会很灵光哦。

    当爹的将信将疑,不过瞧儿子默默的趴着,没闹也没哭,只好由着明兰折腾了;有回明兰顽皮兴起,见顾廷烨仰躺在榻上看书,便把团哥儿摆好姿势,叫趴在他爹身上。

    顾廷烨肩宽臂阔,胸膛厚实有力,小肉团子趴着倒也平稳,一个是不敢动弹生怕跌落了儿子,睁大眼睛紧张着,一个是绷着小脸趴的卖力,努力不让自己的大脑门贴地,父子俩就这么对望着,大眼瞪小眼。明兰在一旁乐不可支。

    过了不多会儿,小肉团子觉出动静了,随着父亲胸腔肚腹的起伏,也上下微动,他顿时咯咯笑起来;小小软软的身子这么依赖的趴在自己身上,看着酷肖的眉眼,顾廷烨心中直是欢喜的极了,双臂拢住儿子,朗声大笑。

    明兰忽有些心酸。顾廷烨心底深处,对亡父的情感始终是复杂的。

    太夫人搬出去的当日,顾廷烨便抱着儿子去了祠堂,屏退众人,独自在老侯爷的牌位前站了许久,直到怀中的团哥儿哭闹了,父子俩才出来。顾氏父子几十年的恩怨,早已烟消云散,如今故人已去,说什么都嫌多余。

    只是,遥想当年,顾廷烨甫出世时,顾偃开已年近四十,一边是病恹恹半死不活的长子廷煜,一边却是酷似自己,虎头虎脑健康活泼的大胖小子,他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呢?

    他应该,也是高兴的罢。

    也许,他也曾抱过,亲过顾廷烨,也曾欣喜非常,也曾自豪得意,就像,现在顾廷烨对待团哥儿。养儿方知父母恩,生命画了一圈,又转回到原处了。

    这日上午,明兰慵懒的躺靠在床头,逗着团子顽,外头报小沈氏来了,明兰赶紧掠了掠鬓发,站起身迎客。

    这阵子小沈氏是常客,她这会儿正稀罕孩子的厉害,何况小肉团子圆头圆脑,十分讨人喜欢。自打满月宴后,她隔三差五的来,一来散心,二来沾沾喜气,每回来也不空手。

    上回带了两枚大鲜藕,上上回带了一小筐的甜樱桃,再上回是一顶虎头婴儿帽,上头的王字绣的歪七扭八,针脚也不十分细密。小沈氏扭捏了半天才拿出来,十分不好意思,明兰却很感激,知她确是一片真心诚意。

    可这回来,小沈氏模样不大对,非但两手空空,且双目红肿,神情隐痛,一言不发的坐下,看着胖乎乎的团哥儿,就上前抱起来,然后扑扑的直掉眼泪。团哥儿脑门被打湿了,呆呆的抬起头,看着小沈氏不明所以。

    明兰大吃一惊,赶紧叫||乳|娘和丹橘把孩子带下去,她急忙拿帕子去帮忙揩泪:“你这是怎么了?哎呀,别光顾着哭呀。”

    “可是皇后娘娘有事?”这是明兰第一个念头,可小沈氏哭着摇头。

    “那是你嫂子训斥你了?”——小沈氏还是摇头。

    “那…是和小郑将军吵嘴了…他打你了?”明兰直接想到家庭暴力。

    小沈氏扑哧一声,破涕为笑:“你胡说什么呢,借他俩胆!”见她收了哭泣,明兰赶忙发问:“那你倒是说呀,光哭算怎么回事?我心怪慌的。”

    小沈氏幽幽叹了口气,泪光闪烁,哽咽道:“我嫂子,她…有身孕了…”

    “你嫂子有孕了?”明兰一边匪夷所思,一边又有些羡慕,“大郑将军和你嫂子可真好呀。咦,可你伤心什么?”

    小沈氏哭笑不得,用力戳了一指头在明兰手背上,悲戚道:“是我娘家嫂子!”

    “是威北侯夫人?”明兰一愣,转而又疑道,“便是你娘家嫂子,你也用不着哭呀?”

    “你知道什么!”小沈氏抑制不住眼泪,哭叫起来,“她与我哥哥情分那么淡,还能怀上;我和…,却到这会儿还没有…老天爷真不开眼!”

    明兰被吼了一耳朵,呆呆的坐了回去。

    小沈氏扑在桌上呜呜哭了半天,明兰也不好劝,只轻轻抚着她的背;想来她也是憋屈的狠了,沈张氏有孕,她不能生气,不能翻脸,人前还得作出一副高兴的模样,唯一的亲姐又在皇宫大内,轻易不得见,只能跑来明兰这儿发泄一番。

    明兰轻叹口气,劝了一句:“你跟谁不好比,非要跟威北侯夫人比,我只问你一句,你可愿与她掉个个儿?”

    小沈氏渐渐止住了哭泣,只肩头还在一耸一耸的,明兰接着劝道:“外头谁不夸你是有福的。刚及笄,皇上就登基为帝,姐姐是皇后,兄长是侯爷,公婆和善,小郑将军又与你鹣鲽情深,只一个你嫂子严了些,为人却是没说的。可你娘家嫂子,唉…你也知道的…”

    威北侯夫妇长年不睦,在京城里也不是稀奇事,坊间风传,沈国舅一个月也见不了张氏两回,反倒宠爱妾室邹氏。

    这番另类劝说果然有效,小沈氏慢慢抬起头,犹自抽抽搭搭的,脸上却愤愤不平,便如小孩子赌气般,连珠炮的开口:“不是我小心眼,见不得她好。而是…哼,她也太高傲了!我知道,她是瞧不起我们沈家!她英国公张家是名门勋贵,是开国柱石,她给我哥哥做了填房,是天大的委屈!”

    小沈氏哭的嗓子发干,喝了一大口茶,继续道:“哼,可她也不想想,这亲事又不是我哥硬求来的,也是皇上的一番美意!她张家不敢违逆圣意,这便拿我们沈家出气!整日一副死样活气,摆出脸色来给谁看!”

    既开了头,后面便越说越顺了。“我也知道,她瞧邹家妹妹不顺眼。觉着我哥抬了这么个贵妾,是在下她的面子!可那到底是个妾,漫过了天,又能越过她不成?这两年来,我哥就跟没娶老婆似的,她门也不开,人家也不走,恨不能叫满天下的人都知道她受了委屈!”

    关于这点,明兰有不同意见,忍不住插嘴道:“这…话不能这么说,倘若小郑将军恰在婚前,抬了个贵妾,你当如何?”

    小沈氏被一口气噎住,倔强道:“那不一样,我哥有苦衷。”

    明兰调笑道:“谁家没苦衷。嗯,我来想想,哦,对了,倘若郑家有位大恩人寻上门来,非要把姑娘许过来,你公婆推脱不了。那你怎办?”

    小沈氏脸涨通红,哽了半天,大声道:“那我就不嫁了!”

    “可威北侯夫人却是非嫁不可。”明兰淡淡道。

    小沈氏忽如一只戳破了气球般,颓倒在椅子上,过了好半响,轻声道:“其实…我大哥起先也觉着对不住张家。刚成婚那会儿,大哥本想好好待新嫂子,可她始终冷冰冰的。不论怎么跟她好声好气,她都不怎么搭理。去年,我小侄儿险些落水,邹家妹妹为着护他,自己却小产了,我大哥好生歉疚,可她却依旧冷言冷语……”

    明兰默然,估计小沈是没少在张氏那里受冷遇。这两年,这位张氏夫人便如出家为尼一般,自顾自的礼佛过日子,既不管威北侯府的诸般事宜,也懒得敷衍各家亲朋,便是人家请她赴宴交际,她也大多借病推辞了,连娘家都不怎么回。

    团哥儿的满月酒,她就没来。想来,那位张氏应是个心高气傲的名门贵女,自小父母疼爱娇宠,一时半刻转不过弯来,也是有的。

    两人东拉西扯了半天,明兰看差不多了,便叫人打盆水进来,亲自给投了帕子,让小沈氏净面,又叫小桃捧出她的镜匣,服侍小沈氏敷脂描眉。

    “你这胡粉极好,又贴面,香气也好闻,比之宫里的不遑多让呢。”小沈氏对着镜子照了又照,明兰笑道,“这不是胡粉,是云南的茶花制粉后,再掺米粉和珍珠粉,另好些香料。是我先前闺中姐妹的夫婿,闲来无事捣鼓出来的。”

    她见小沈氏喜欢,索性叫小桃给装了一小盒给她带回去,反正她平日是不大涂粉的。

    “你才几岁,没事少涂粉,没的打扮跟个妖精似的,回头你大嫂定不给我好脸色看。”明兰看小沈氏拿着那粉盒,十分热心的样子,忍不住吐槽。

    小沈氏翻了一眼过去:“你倒怕我大嫂!”

    “你大嫂人多好呀,我眼红你可不是一两日了!”明兰故意打趣,“我只问你,你大嫂可有跟你提子嗣之事?”

    小沈氏低声道:“从来没有。还叫我好好将养,总会有的。”

    郑将军府的大房子嗣繁茂,嫡出的有四子一女,庶出的也有一子两女,是以从郑家两老到大郑将军夫妇俩,都不曾催促过什么。只是小沈氏自己,因夫妻恩爱,深觉对不住丈夫,徒生压力罢了。

    “这话说的是。”明兰坐到小沈氏身边,温言相劝,“你成婚这才两年呢,且放宽心,别把身子愁怀了。”说着说着,又忍不住吐起槽,“你想呀,你这般事事顺当,倘若再三年抱俩,十年生八个,还叫不叫我们这些不容易的活了?老天爷也太偏心了罢,想我生团哥儿那日,还险些叫人给活活烤了呢。”

    小沈氏忍俊不禁,指着明兰恨声道:“活该!叫你贫嘴,吃苦头了罢。”

    随即,故意上下不错眼的打量明兰,“你别说的自己多可怜,当我瞧不出来的呢!说,一大清早,怎地一脸都是疲态?”

    明兰直觉去摸脸,一边讪笑着,“没法子,团哥儿整夜的闹,是以我…”其实不是。

    “你再给我装蒜?!”小沈氏一拍桌子,笑骂道,“你当我是瞎子么,瞧不出你这是为什么累的?真一夜没睡好的,哪是你这幅娇媚模样,啧啧,都快滴出水来了,怕是折腾了一夜……”说着,她自己也脸红了,便是自小在山野放肆惯的,她也说不下去了。

    明兰大窘,瓷白水润的面颊绯红一片,连耳朵根子都烧起来了。

    话说,哺||乳|真是一份高危工作,衣衫半解之际,夫妻俩不免动手动脚就上了火;往往是刚喂饱了一个,还得接着喂另一个。一夜身兼两职,着实辛苦。

    “你个没羞没臊的,什么都敢说!”明兰恼羞成怒,恨声道,“看我不告你嫂子去!”

    小沈氏大乐,着意调侃:“去告呀,去告呀,我看你敢跟谁去说。”

    “你,你……”明兰又气又羞,平常端庄模样全无,孩子气的侧背过脸去,怒道,“我不和你好了。以后也不和你说话了!”

    她脸颊红的火烧般,偏皮肤底子极白,便如西域殷红的葡萄酒,在雪白的丝缎上晕开了一片,水淋淋的大眼恼怒的瞪着人,好似前日皇后赐下的琉璃灯盏,只一点萤火的光泽,却是晶莹剔透,琉璃的颜色很艳,每盏都点上灯火,便是艳若桃李的绚丽华彩。

    小沈氏看明兰这幅模样,颇有些叹为观止,心里暗道,难怪顾侯喜欢了。又见明兰真恼怒了,她也不敢造次,好声好气的赔礼道歉,话说明明是她来求安慰的说。

    “对了,我这儿有些白茶,还有些零碎的土仪,你顺道替我带回去罢。”明兰没好气道。

    小沈氏笑道:“你也忒客气了;我只爱吃龙井的。”

    明兰十分无奈:“不是给你的,是给你大嫂的。我要谢她荐来的那班子泥瓦匠。”

    “你上回不是已谢过了么?”

    明兰叹了口气,轻声道:“你不知道。我当初谢你嫂子,不过是为着面子情。这回,才是真谢。你嫂子荐那班师傅确是好的。”虽名气不大,但低调实干。

    她斟酌了下语气,“这回起火,旁的屋舍都多少烧着了,只那新砌的墙栏和几处排屋却好好的,我家侯爷亲自去看了,一层砖瓦一层木料,泥灰里掺足了米浆,还是上好的糯米。这才又牢靠又避火,端是真功实料。唉,这年头,这般靠谱的,不多了。”

    “哦,是以你们这回的生意,又关照他们了。”小沈氏眼睛很尖。

    明兰点点头,一脸敬佩。想起自家大嫂,小沈氏也是全身无力,只能叹服:“我嫂子那人,有一说一,最是稳重可靠的。姐姐也常夸我嫂子,叫我跟着学学,别整日淘气了。”

    明兰赞道:“皇后娘娘明鉴。”

    “可大嫂叫我多礼佛行善,这样才会佛祖保佑。”小沈氏闷闷道。

    明兰奇道:“你不是常拜佛的么?”

    “嫂子说我是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满肚子求帮忙的意图,忒功利了。”小沈氏低头道,“要时时处处做起,怜老恤幼,积德行善,无论有否所求,都要时常存了善心。”

    明兰被说的一阵脸红,貌似,她好像,也是这样的。现代人的境界果然不高。

    一番反思后,待顾廷烨回屋,明兰正要开口,表示以后要多做好事,将来才能多子多福,升官发财(还是很功利呀),谁知顾廷烨先发话了。

    “余阁老好的差不多了。”

    明兰一愣,直觉反应道:“你去问林太医了?”

    顾廷烨点点头,双手搭太师椅的扶手,面色发沉:“趁这回,都料理干净了,省得没完没了。”

    余阁老自半月前开始清醒,一直延医吃药将养着,近日显见是好多了。

    明兰默然,坐到男人身旁:“别…太过了,余阁老应是不知情的。”

    顾廷烨冷哼一声,道:“姓余的欺人太甚,先前的我不计较。他竟还敢由着婆娘来逼迫你!哼,这都欺上门来了,咱们还怕什么。”

    他看了明兰一眼,放缓了语气,“你放心,余家其余人与我并无过节,不会牵连过多的。”

    作者有话要说:关于婴儿趴伏。

    这是87天的婴儿,已经开始学趴了。

    某关真心真心的同情这孩纸,看他用力的满脑门都是褶子,还是抬不大起来呀。

    这是三个月出头的婴儿,理论上应该能趴的很好了,可是这孩纸脑袋太大,只能抬头一会儿,最后依旧避免不了脑袋抢地,悲哉!

    不许笑,谁都不笑,严肃些。

    这个应该是四五个月的孩子,趴的已经很稳当了,片子中那个大人,很利索的把小孩翻过来时,某关有些心惊肉跳,这也太大力了。

    笑什么,不许小,虽然他发型很挫,但趴的很帅呀!这孩纸很机灵,又健康又活泼;而且他已经会撅屁股和挪动两条腿了,据说,撅屁股和挪动腿,是将来翻身的一大条件。

    所以,这次某关是认真收集材料了。

    关于结尾,已经在慢慢收口了,每个人都会有应该的结局的,大家不用担心该虐的没虐到之类的。

    所以在结局没写出来之前,请大家别急着说什么烂尾,好吗?

    事实上,结尾的戏份偶是最早决定的情节呢。

    第179回

    余阁老本为贫家子弟,然天资聪慧,少年即受恩师赏识,许爱女,频提携,他自此平步青云,虽也曾起伏磨难,但最后到底全身而退,风光致仕。【?〗然而,饶他一生见识极丰,但当被侯府送回来的巩红绡和盘托出那段往事时,他也不禁惊诧身摇,不可置信

    他余某人居然也会有愚蠢到这般发指的儿子儿媳?!

    “老太爷明鉴,顾家太夫人在侯府里头,那可是只手遮天呀!我性命都握在人家手里头,要叫我说什么,我哪敢不从!”红绡跪在地上,一把鼻涕一把眼泪,“没能把实情托出,叫大太太吃了冤枉亏,都是我胆小畏死,望老太爷慈悲为怀,饶过我罢!”

    当着父母弟媳的面,被道破自己女儿背夫偷人,那余大人面皮一阵青一阵红,臊的连头头也抬不起来,一旁的余大太太只狠狠瞪着地上的红绡,目中直欲喷火,只碍着公婆在,不敢放肆。余大人偷眼窥老父的面色,只见他胸膛起伏厉害,当下便小心道:“都是儿子不孝,叫父亲操心了;千错万错都是儿子的不是,万请父亲息怒,好歹保重身子要紧!”

    余阁老瞥了儿子一眼,讥诮道:“这会儿你倒知道孝顺了,连道士都敢买通,黑的颠倒成白的,我一辈子的老脸都叫你们夫妻丢尽了。你还是行行好,给我碗砒霜,早些阖眼,也省的见你屋里那些腌臜事!”诚如顾廷烨所料,余家老爷子宦海沉浮几十载,早炼得精滑似老狐;除了谋反抄家这种殃及全族的滔天大祸,已鲜少有事能叫他惊慌失措,自也气不坏身体。如今骂起人来,更是中气十足。

    余大人面红过耳,不敢分辩什么,噗通一声跪下,余大太太见状,咬牙跟着跪下;见长兄长嫂如此,三房四房更不敢站着,俱是双双跪下。余阁老面上波澜不惊,对着犹自如筛子般抖个不停的巩红绡道:“顾家来信上说,这些年来耽误你了,如今将你发还,好好安排个人家嫁了。”他又转头对余四太太道,“老四家的,待回登州后,这事你来办。”

    余四太太看了眼跪在前头的长嫂,犹豫道:“父亲,这……”她话还没说完,余大太太已是满脸愤恨的抬起头,怒视巩红绡,骂道,“天下哪有这么便宜的事!这小贱人用心歹毒,害我们不浅,便是杀头也轻了!怎么能……”

    余阁老一掌拍在案上,冷冷看下去,余大人赶紧用力扯妻子的袖子,余大太太转头,一接触到公爹寒冰般的目光,当即打了个寒颤,不敢再说话。

    巩红绡何等机灵,见此情形,立刻连连磕头,哭的泣不成声:“都是我的不是,请老太爷千万别上气,身子要紧呀!我自知是饶不得的,只惦记我娘老迈衰弱,为人子女的,怎好舍了老母不管!只求老太爷开恩,放我一条生路,叫我侍养老娘终老呀!”

    余阁老缓缓的转过头,淡淡道:“你虽是府里大的,却是大太太生母那头的亲戚,非奴非婢,余家怎能处置了你?不过看你如今没着落,仗着长辈一场,替你寻门亲事罢了。”说到这里,他嘴角忽浮起一层奇特森冷的笑意,“当初叫你随嫣红出嫁为媵妾,本就是委屈了。应是余家对不住你才是。”

    最后两个特意放重,意有所指,巩红绡心中猛的一跳,满心惊惧的抬了下头,只见室内灯影恍惚,那老人布满皱纹的面容直如阎罗判官,令人不寒而栗,她忙不迭的低下头,再无半分做戏,货真价实的颤抖起来,心道,这老头好生厉害,居然看出来了。

    是的,有些事,她确是……故意的。

    当初她得知余嫣红偷汉,明知十分不妥,绝是身败名裂的丑事,却不曾如何强烈阻拦下去;后来顾府太夫人叫她帮着去诈余大太太,虽有威逼利诱在其中,却是她也想坑害余大太太一把的。可这,都是为什么呢?

    她父亲是个乡下秀才,家有薄田数十亩,阖门小康和乐,身为独女,她是父亲抱在膝头上疼大的。谁知一朝慈父亡故,族叔伯欲侵占田产,逼嫁寡母,亏得忠心的老仆机灵,叫她母女连夜收拾细软逃出来投奔亲戚。七拐八弯的,最后投在了余大太太处;为着日子好过,她拼着命的讨好大太太和嫣红,百般做小伏低,逢迎谄媚。

    可是,结果呢?一朝有事,余大太太担心宁远侯府水深,宝贝女儿支应不来,便毫不犹豫的叫她随媵。非她清高,不倾慕侯府富贵,而是顾家二郎那般样的名声在外,她又能落着什么好?况且……红绡微微侧目,看了看跪在右前方的三老爷和三太太,怅然的收回目光。

    她心底,早另有期盼。

    她是寄人篱下的孤女,他是三房不受重视的庶子,少年男女,两情相悦。

    那年那日,黄昏落梢,他满头大汗的跑来见她,欢喜的连发带散了都未知,无限欣悦的告诉她,三太太已瞧出他们的苗头了,虽暗示要避嫌,但并无不愿,只怕贸然提出,叫大太太多心。只要大太太肯开口说头一句,三太太就成全他们。

    当时,她直如做梦一般喜悦;她是多么喜欢余家呀。余家男子大都品性端良,从无恶嗜,余家女眷,从老太太到三太太四太太,均温厚宽容,从不以她孤女为嫌。她当时就下了决心,倘能得偿所愿,她一定加倍讨好长辈,将来揽些差事,接来老母,一家人好好过日子。

    可惜……她永远忘不了余大太太彼时脸上的神情,那样的自私断然,那样的理所当然。她再了解这妇人不过了,在自己的利益面前,什么情分都是假的,她再求也是枉然。她不再多说,只机械的笑着,应承好好‘照顾’余嫣红,顺手从大太太那里狠狠刮了笔银子。

    那年嫣红事发,她慌忙往余府求助时,凑巧闻知一事。余阁老有位同窗挚友,年过花甲,膝下却只由一孙女,眼看要香烟断绝,见余家男孙繁盛,便诚恳开口,央求赘婿。余家父子一番商议,定下了三房的这位庶子。待她知情时,他已远走琼州,入赘高门别家。

    那时,她忽心如死灰,什么顾府,什么余家,管它天王老子,她再也懒得管了。

    也许,此生再不能相见了;也好,也好。

    红绡陷入恍惚回忆中,浑不知余阁老又说了些什么,只知两边有婆子将自己搀起来,拖着往外走去,外头月明星稀,朗夜如昼;一口清冷的空气沁入胸腔,她脑袋一个机灵,顿时醒澈过来。她摸了摸裙摆里侧,那里有个暗囊,藏着她积蓄的三四张小额银票,其余金银首饰散碎银两,她早已偷着送去母亲处。

    她又伸手按了按胸口,那里有张五百两的银票,是今日出来时,顾侯夫人给她的。

    “你会变通,又能耐,无论老天亏待过你什么,你也不曾客气。”那位年少美貌的侯夫人眼中有一种奇特的悲悯,“这银子你拿去,便当我是个伪君子,既逐你出门还来卖好。我只送你一句,昨日种种,譬如已死,以后好好过日子罢。”

    红绡悲喜难辨,一片茫然中,跌跌撞撞往外走去。

    她走后,守在屋门外的老嬷嬷再次把门关严实了,四周远远站着几个随侍的奴婢,只留余氏一家在里头。“你们先起来。”余阁老指了指,他声音不重,却无人敢违背,余家三个儿媳便都轻手轻脚的站了起来,地上只留着余家三子。

    余阁老道:“老四家的,巩氏就交给你了。到乡下地界,寻个踏实人家,叫她消停的好好过日子,务必把事做利索了。”四太太敛衽低头,恭敬道:“听爹的吩咐,媳妇一定尽心。”

    这么多年,几个媳妇早习惯了不问世事的天真婆母和彪悍强大的全能公爹,从嫁来那日起,四太太就是直接向余阁老禀事的,是以回话的十分顺口。

    余大太太心中不忿,忍不住再次异议道:“咱家供她吃喝这么多年,竟养出个白眼狼!爹,这也太便宜那贱人了!您再想想……”

    “还不给我住嘴!”余大人一声暴喝,瞬时阻断大太太的话,“有爹在,也有你说话的份!一点规矩也不懂,也不看看弟妹们,你怎么做长嫂的!”

    大太太耳膜嗡嗡作响,诧然的望着丈夫,他从来没有对自己这么凶过。【?〗

    一旁的三太太弯了弯嘴角,缓道:“大嫂子别气,爹这么做,自是有道理的。嫣红侄女这事,搁哪儿都是丢丑。人顾家厚道,本已抹干净了的,可大嫂您偏来那么一出。”

    她说话斯文,却句句暗藏凌厉,“顾家能不提防些么。倘哪日您又上了兴头,愣说侄女死的冤,要人赔命,索这要那的,宁远侯府岂不吃得哑巴亏么?总不能叫顾侯满天下嚷嚷自己老婆偷人罢。所以呀,红绡这孩子,就得留着。”

    这事没闹出来时,一切都含糊着;可一旦闹出来,作为仅剩的人证,红绡反而不能死了。

    全本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第85部分阅读

    欲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