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第81部分阅读

    全本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作者:肉书屋

    全本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第81部分阅读

    听通报声,俱是转头来看。坐在太夫人右侧的一位身着藕荷色对襟夏衣褙子的妇人,站起走过来,拉起明兰的手,喜悦道:“这不是明兰么,快叫我瞧瞧,唉,都长的这么高了,人也张开了,更好看了。”

    明兰见她,也倍觉亲切,笑着福身道:“给四婶婶请安了,余四叔的清塘乐谱可修编好了,弟弟妹妹们可好?说起来,嫣容妹妹快及笄了罢。”

    余四太太眼眶有些发红,似是连日哭泣的痕迹,她泣笑道:“好,都好。你四叔那是瞎忙,哪日有个消停,难为你还记得容丫头,这孩子也常念叨着你和嫣然。”

    “嫣然姐姐前阵子还与我来信,说又诊出有身孕了,还抱怨段家再不许她再去茶园了,拘她在家养胎呢。”明兰拉着余四太太的手,边说边走。

    “谁说不是。嫣然这孩子是个有福的,如今儿女成双,使去的婆子回来都说,段家待她极好。”余四太太满脸欣慰,白净清秀的面盘满是笑意,“这孩子也是,明知她四叔是最爱走动的,还没口的夸大理好,说什么茶花遍地,云霞满天,处处可入景,民风淳朴和善。说的你四叔都动了游兴,直嚷着想去瞧瞧呢。”

    余四叔其实行二,不过余家的堂房辈分是混一道的,这才叫他四叔,没想这些年过去了,他还是老样子,明兰不禁好笑。

    余四太太出身书香门第,十岁就能打上百套棋谱,能吹笛弹筝,擅画鱼虫鸟兽,后嫁了气味相投的余家老四,夫唱妇随,好不和睦。很长一段时间内,余四太太都是明兰对古代才女认知的指标。她虽才高爱文,但不会目下无尘,料理登州老宅的庶务,照顾公婆,教养侄女嫣然,基本能囫囵周全;她虽出身名门,却亲切和气,从不曾对位卑之人白眼。有时兴头来了,还会指点两下明兰那手goupao毛笔字,随夫婿去乡野时,见着有趣的小玩意,也会多带明兰一份。明兰来到这个世界后得到的第一个小泥人,第一架小风车,甚至第一个草编蝈蝈笼子,还有第一只小长毛呆兔,都是她给的。

    幼年时的余家,是明兰内心深处的乐土。余阁老威严明理,余老夫人慈爱和祥,嫣然待自己如亲姐妹一般,有时在余府花园里顽,还能远远看见湖中亭里,余四夫妇或对弈,或箫琴合奏,一家人言笑晏晏,让小明兰心里好不羡慕。

    明兰许久未见余家人,还待寒暄几句,那头的太夫人已高声笑道:“明兰,还不快过来坐,你自己身子重不说,也不当冷落了客人。”

    明兰听了这话,也不辩驳,只携着余四太太一道走过前去。

    “这是余家大太太,快来见礼。”

    太夫人一副热络状的拉着余大太太,明兰笑着福了福,一旁的丹橘牢牢扶着她,抬头间不着痕迹的打量对方,顿时一愣。那余大太太保养的极好,出乎意料的年轻貌美,吊梢眼,斜翅眉,颧骨偏高,皮肤白腻,竟有一番泼辣凌厉的成熟艳丽,看着不过三十上下的美妇人。

    那余大太太也不住眼的打量明兰,从头上金闪的五凤朝阳赤金红宝钗,到明兰胸前的九节赤金璎珞葫芦项圈,下头缀着的水头极好的明玉,最后到明兰隆起的硕大肚皮,她的眼神瞬时一戾,然后大喇喇的坐下,受了明兰的福礼。

    她也不与明兰说话,只转头与身旁的余四太太道:“你适才说的是,嫣然是个有福的,公爹亲自给她找婆家,能没福气么?!”余四太太顿时意识到自己刚才的话得罪了长嫂,只好笑着不说话,自己默默坐下。

    “家里的姑娘个个都有福气,单只我的嫣红命相单薄了,唉,也不知她走后这么多年,还有没有人给她上炷香。这孤魂野鬼的可怜……”余大太太气势逼人,径自说着。

    “嫣红姐姐这不埋在顾家的坟冢中嘛,”明兰忍不住插嘴道:“何来孤魂野鬼之说。”

    余大太太被当中打断,十分不悦,眼神锐利,盯着明兰缓缓道:“……连个骨肉都没留下,离孤魂野鬼也不远了。”

    明兰心头一沉,坚决不接这个话题,从丹橘手中接过暖盅,轻轻吹着里头的汤水。余阁老一生强悍能干,外能执掌朝阁,内能安家平事,老伴纯善,儿女基本听话,连几个儿媳都是老头自己出马挑的,家庭氛围单纯简单,这位填房余大太太泼辣厉害,估计是整个余家的例外,偏偏儿子还就吃儿媳这套,几乎言听计从,余阁老未免抑郁。

    太夫人一见冷场,不慌不忙的笑道:“亲家母说的什么话,嫣红这孩子虽在顾家日子不长,我却是极喜欢的,说话爽利人又大方。哎哟哟,说句不中听的,我比自己闺女还喜欢呢,亲家母把闺女调教的这般好,却是顾家对不住她了……”说着,她忍不住声音哽咽了。

    明兰冷眼看她,腹诽着这么好的材料不去当演员可惜了。

    余大夫人听着心酸,也泣道:“早知道她跟顾家没缘分,我也不叫她嫁过来了,平白害了性命,这才几岁的年纪呀……”太夫人格外善解人意,一口一个亲家母,不住的自责,表示没照顾好余嫣红全是顾家的责任,她一边摁着帕子,一边哽咽着:“别说亲家母心里受不住,便是我,想起嫣红那孩子的好处,也是心里堵得慌。也是廷烨的不是,成亲没多久就往外跑,留着嫣红独个儿孤零零的,这才一病不起……”

    啊呸!你个老妖婆,你干脆直说是顾廷烨害死余嫣红的好了!什么‘成亲没多久就往外跑’,那些武将家眷呢,人家男人一出去就是几月几年的,那还不得死个百八十回呀!什么‘独个儿孤零零的’,你上有公婆,下有妯娌,老公出门没两个月你就挂了,说好听了叫夫妻情深,难抑思念,说难听了是按捺不住寂寞,离不开男人!

    根据顾廷烨第一次婚姻的火爆程度,前一条显然不适用余嫣红,丫个老妖婆,你到底是在替余嫣红说话呢,还是在埋汰她呀!

    明兰满心的腹诽,却只好打肚里官司,默默忍气听着。

    “没法子,女婿当初求的是嫣然,由是不喜嫣红,冷落也是难免的。说句不孝的,既如此,公爹又何必硬要从中作梗……”余大太太越说越没遮拦,连素来好脾气的余四太太也忍不住皱眉,明兰总算逮着个机会,赶紧插嘴,半调侃道:“您这话就不妥了。怎么叫从中作梗呢,那是余阁老早年说好的呀。余阁老几十年前就‘有言在先’,怎么也比余大人几个月前的‘有言在先’再先上那么些罢。”

    此话一出,余四太太忍不住莞尔,半嗔的瞪了明兰一眼。

    余大太太无语,足足瞪了明兰半盏茶,才被太夫人的一声轻咳转回神来,她对着明兰,语气硬邦邦道:“我们今日前来,实有个不情之请。近年来,我公爹身子愈发不成了,特意来京城寻医,几日前起已不省人事……”

    明兰大吃一惊:“余阁老病了?”她转头看着余四太太。

    余四太太含泪点头:“自上个月起,便时不时晕过去,这次尤其凶险。那日爹爹刚吃了药,人瞧着略清醒些,他说…他说…”她为难的看着明兰,似是难以说下去。

    余大太太嘴角含着讥诮:“你若说不出来,便由我来做这恶人了。那日老爷子人略有些清醒,道他一生无憾,如今儿孙绕膝,唯独嫣红早夭,可怜连个子息都没留下。后来咱们又请了清风观的玄元真人,真人说,若是冲冲喜,不定就好了。”

    明兰慢慢睁圆了眼睛,心里不住下沉。

    “……这便有了念头,给我那没福的女儿过继个儿子,一来以后也认给她坟前供碗饭吃,二来叫我公爹有个慰藉,倘若就此能醒过来,你也是功德一件,倘若……”余大太太便如事先排练了许多遍一遍,说的十分流利,“也能叫老人家走的安心些。一举两得,你说呢。”

    她直直的盯着明兰,似想立刻就得了答复。

    明兰一时吃惊,脱口而出:“那要过继谁?”她转头去看太夫人。

    “不是贤哥儿。”太夫人悠哉的摇着团扇,含笑道,“自年前廷烨与我说,贤哥儿是老三唯一的儿子,哪有出继给人的。我深觉有理,本也没法子的,偏巧了,恰有个绝佳的人选。来人,把他们带上来罢。”

    一茬接着一茬,明兰有些目不暇接,转头间,却见向妈妈带着一大一小两个身影进来。向妈妈身后的年青妇人进屋后,便盈盈跪下磕头,口里清脆道:“曼娘给诸位请安了。”她又拉着身边一个六七岁模样的男童一道下跪。那男孩似是惧怕,低声道:“昌儿给长辈请安。”

    这么多日来,明兰头一次真吃了惊,他们是怎么从顾廷烨安排的地方出来的?!

    太夫人笑着转头对众人道:“老二那会儿糊涂,说来也是年少不懂事,在外头置了个外室,后有了一儿一女。姑娘就在老二媳妇那儿养着呢。”

    余大太太得意:“这昌哥儿我瞧着乖巧伶俐,与其留在外头,不得认祖归宗,还不如就记入嫣红名下了罢。”言下之意,暗指明兰善妒,才致使昌哥儿不得归宗。

    明兰倒吸一口凉气,心中如火烧般愤怒起来,她不顾身子不灵便,忽的站起来,提高嗓音冷笑道:“诸位好周全的想头!”她先对着太夫人,毫不掩饰眼中的蔑视,“您真是个大能人,就没您不知道的。别说家丑不可外扬,以侯爷今时今日的身份,年轻时的事家里人遮掩还来不及呢,您只差满京城嚷嚷去了。”

    太夫人有些端不住脸了,冷声道:“我也是为了……”

    明兰利索的打断她:“您是为了谁,为了什么,顾家上下都清楚,就不劳您多说一遍了。”然后不待太夫人发怒回嘴,她又转向余四太太,柔声道,“我是个什么人,四婶婶是知道的,今日我对事不对人,若有得罪,万请恕罪。”

    余四太太起身,脸上又是歉意又是为难,连声道:“我知道你的难处。”顶着不孝的大帽子,还有个六神无主的病弱婆婆,她明知这事不妥,却也不敢不来。

    明兰微微点头,然后才转向余大太太,一字一句道:“嫣红姐姐是侯爷的原配,这不用您提醒我也知道。若嫣红姐姐身后留有子息,这世子之位定无二选!可嫣红姐姐并无一男半女!”余大太太神情大变,警惕的盯着明兰。

    只听她继续道,“今日诸位说要过继……”她冷笑一声,高声道:“这昌哥儿若记到嫣红姐姐名下,以后又该如何算呢!是庶出呢,还是原配亲子!”

    余大太太被堵了一下,随即讥道:“说这说那,还不是怕昌哥儿抢了你肚里这个的世子之位?你还别不服气,填房就是填房,不是原配!”她这话一出口,立知自己失言了,深恨自己气晕了,说话口不择言。

    明兰顿时笑出声来,她忽尔正色道:“明兰受教了。不过承嗣大事,乃宗族根本,明兰只是做媳妇的,不敢置喙。只问大太太一句,嫣然姐姐嫁人后,嫣然姐姐的生母也是无有后嗣的,倘若叫过继一个孩儿,为余家长子嫡孙,您答是不答应?”

    余大太太怒声道:“你敢放肆!”

    “是谁放肆?”明兰恨恨的针锋相对,“许多年前,侯爷年少轻狂,曾想叫这曼娘进门,老侯爷和太夫人因她出身戏子,咬死了不肯。如今倒好,老侯爷过世了,他的话没人听了,一转眼,竟叫个戏子生的来做宁远侯世子?敢情余家是存心来和顾家过不去的?!”

    这话一出,门口跪的曼娘迅速抬头一瞥,明兰也正好转头去看,视线一对,却见曼娘眼神犀利怨毒,并无初见自己的惊慌,明兰立刻知道她早就知道自己的。

    明兰不去理她,这个时候没功夫怜悯,只有敌我。

    余大太太气的浑身发抖,半天说不出话来,忽的眼神闪烁了一阵,然后咬牙道,“我姑娘死时还不到十七岁,你们顾家总得给句话罢!”

    余四太太见此情形,忙拉着明兰道:“绝无此念头!”

    其实余阁老也是那么一说,她内心深处颇觉那只是老人家眼见满堂儿孙时的感慨之言,只是如今长兄如父,自己夫婿又不是官身,说话未免弱了些,外加那什么玄元真人一通忽悠,好似不听从余大太太的吩咐便是不孝,这顶大帽子太厉害了。

    “咱家只是想着嫣红青春夭折,实在可怜,想叫她有个后,绝无掺和顾家立嗣的意思。”余四太太满心发自肺腑,连声道,“你们若是信不过,待顾侯回来后,召集众族人说个清楚,写下字据。可是……”她泣声道,“能否先把事儿办了,爹爹他,他……怕是撑不住了。娘说,倘若你不愿意,明儿她亲自来求你,去求盛老太太,给你们下跪!”

    她再忍不住,掩面哭出声来,余老夫人一生和顺弱质,此时只能终日以泪洗面。

    明兰深吸一口气,这才是她最怕的。

    她敢于向任何敌人宣战,打的过就打,打不过她可以跑,还可以耍赖装蒜,可她没办法对余四太太锋利尖锐,更没法子对会那个抚着自己鬓发叨叨关怀的余老夫人尖刻厉害。

    电光火石间,心念一闪而过。

    “哎哟!我肚子疼!”明兰忽捧着肚子叫了起来,满脸痛楚的弯了腰。

    余四太太大惊失色,连忙来搀她,叫她小心坐下,一旁的丹橘十分配合的上前扶住她,连声叫人,外头等着的众人听见了,顿时一股脑儿涌进屋内,扶的扶,抬的抬,有问病痛的,有连声哎哟的,还有低声责怪的。还没等太夫人反应过来,崔妈妈已领着人将明兰带走了。

    旁人一阵错愕,余大太太气愤之极,追到门口大声道:“只消你们夫人不是要生了,明日我还来!”余四太太又慌又急,忙劝阻道:“还是别了罢,别弄出事来!瞧她肚子这么大了,委实是要生了!”余大太太一把甩开妯娌的胳膊,冷哼道:“要做好人你去做!老爷子这半口气还吊着呢,这不孝的罪名我可不敢背!”

    屋内,太夫人依旧坐在位置上,一动不动,好似看着满场好戏,只微笑着喝茶。

    明兰面色紧绷,在屋里走来走去,烦躁之极,其实她肚子一点都不痛,只是适才脑袋发晕,实在不知怎么办,这才使了她素日最不屑的招数——装晕。

    可这招数不能老用,难道明天还装?

    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明兰心乱如麻,她不愿就范,却又难以拒绝余老夫人和余四太太。肚里不住的骂那老妖婆,前头是康姨妈,这会儿是余家,硬的完了,便来软的,这还没个完了。足足走了好几圈,明兰都没想出个主意来,实在不行,要不……溜吧,她想到了走为上计,干脆让屠二他们护着自己回娘家生孩子,丢不丢人也无所谓了。

    还是不行,明兰仔细一想,哀嚎着委顿。估计那一根经的余老夫人会追去盛府,哀声去求祖母,要是为着自己,让这两个老人垂暮绝交,那可真是罪过了。

    她不是傻子,乐观的认为能一劳永逸。

    别说太夫人在一旁虎视眈眈,就是那个阴冷的曼娘就够她头晕的了。若真叫昌哥儿入继余嫣红,不论是否事先说明或立下字据,都是后患无穷,倘若自己的儿子有点本事还好,若是个软弱好脾气的,昌哥儿纠结些势力,伙从些族人,到时闹起来,真是无宁日了。

    明兰抱头坐倒在桌前,一筹莫展。

    想的脑门发麻之际,她忽觉得好笑,很多对闹翻的怨侣,都会恨恨的来一句‘死了也不放过你’,不过大多不可能实现。如今余嫣红却是把这句话实打实的兑现了。明兰又好气又好笑,唉,也不知这位女士是怎么死的。

    对了!余嫣红到底是怎么死的?!

    明兰慢慢的直起身子来,在桌上撑着胳膊沉思,眼前一幕幕闪过,一张张面孔宛如影片般闪过,最后定格在太夫人嘴角那浑浊的笑意。

    不对,这事处处透着不对劲。

    根据她对余家的了解,余大人素来热衷仕途,所以丧妻后,硬是娶了父亲并不满意的上峰家的庶女为填房,至于余大太太……哼,她今日也见到了。这样的一对爱钻营又不肯吃亏的厉害夫妻,为何到如今才来登宁远侯府的门?!

    余嫣红嫁入顾家,不到一年就死了,无论怎么说,都是顾家对不住余家,若是如此,当后来顾廷烨飞黄腾达之时,余大夫妇为何不来要求续娶余家之女呢?!

    余四太太的女儿嫣容今年要及笄了,嫣然曾提过,她还有个恰比嫣容堂妹大一岁的庶出亲妹,也就是说,那女孩去年刚好及笄。如果说,亲生女儿舍不得,可滔天富贵在眼前,余大太太不至于善良到连庶出女儿也舍不得罢,更别说余家堂房还有许多女儿。当时连彭家都敢厚颜无耻的来顾家攀亲,为什么更有资格更有底气的余家不来呢?!

    非但没来求亲,顾余两家,连日常走动也一概全无。原本明兰认为这是余家跟顾廷烨生了怨气,拒绝往来,可如今看来,似乎又不死如此。

    那顾廷烨对余家,对早逝的元配妻子又是什么态度呢?就算曾经是怨偶,人死了,也该有几分歉疚或不忍吧。明兰苦苦回忆起来。

    还是不对。顾廷烨的样子,不像是有任何歉疚不忍之意。

    成婚这么久以来,夫妻俩心意相通,从朝堂到居家琐事,几乎无话不谈,便是曼娘这个敏感话题,顾廷烨也偶尔会提及几次,自嘲自己年少轻狂,可是独独对余嫣红,顾廷烨只字未提,似乎是有意避开。顾廷烨并非凉薄寡恩之人呀,为何会这样呢。

    那么,结论只有一个了。

    明兰思绪渐渐清晰,可这个假设太大胆了,她不敢贸然下赌注。思忖片刻后,她叫来丹橘,低声吩咐:“你去找常嬷嬷,不用她过来,只要她说句话……前头那位余夫人到底是怎么死的?她可知道。”

    丹橘用力点头记下,又迟疑道:“若常嬷嬷也不知呢。”

    “若她也不知……”明兰捏拳在嘴边,缓缓道,“那就问她,余夫人过世后,侯爷当时情状心绪如何。若叫她来猜,她觉着那位余夫人是怎么死的呢?是否顾家有对不住她。”

    丹橘细细咀嚼了一番,心里明白明兰的意思,赶紧出门而去。

    萱芷堂内。

    向妈妈在太夫人耳边低声说了几句,太夫人听后,微微皱眉:“又去找那老货了?”

    “您说,那老货可知内情……?”向妈妈忧心道。

    太夫人思量许久,才缓缓摇头:“应该不知道。若是知道了,咱们就得变动计划了……”

    “那红绡呢?”向妈妈依旧担忧,“倘若她漏了口风。”

    太夫人笑出声来:“除非请北镇抚司动大刑,否则,她是绝不会说的。”

    作者有话要说:

    阴谋诡计可真难写呀,改了好几遍才出来的。

    好了,下一章就决战。

    第174回

    东风吹,战鼓擂之七:小混蛋出世【附记】

    一上午过的硝烟四起,明兰提着筷子,对着满桌佳肴,头一次知道什么叫做味同嚼蜡,想着与其吃了消化不良,还不如少吃些。撂下筷子,明兰在屋里走来走去,捧着大肚皮又笨拙迟缓,焦躁不安的活像只扎了枚铁钉在肉垫上的肥猫仔。

    崔妈妈瞧着扎眼,终忍不住将明兰按在榻上,板脸道:“天大地大,还有生孩子大么。夫人且好好静养,实在不成了,咱们就躲到庄子上去,看哪个寻的着。”

    明兰一愣,一想之后,顿觉大好主意,到时带着稳婆和一应人手,闷声不响的躲到温泉山庄去,等那老妖婆和余家的人找到时,估计她早生完了。想到此中妙处,明兰心头一阵轻松,遂依从崔妈妈的意思老实去睡觉了,晚上没睡好的人,午觉总是特别香,更美妙的是,一睁开眼,隔着琉璃珠帘,只见常嬷嬷正坐在厅间的桌旁与崔妈妈轻声说话。

    “常嬷嬷,你怎么来了。年哥儿如何了?”想起至今还在养胳膊的小常年,明兰一阵歉疚,一边抬手让崔妈妈给自己穿衣裳。常嬷嬷脸色凝重,说话却很黑色幽默,“夫人说的什么话,老婆子又不是仙丹,年儿能看着当药吃,一时半刻也离不得。”崔妈妈顿时忍俊。

    新换过一身干燥清洁的夏衣,明兰屏退左右,又叫小桃和丹橘看在门口,崔妈妈坐到中挺,常嬷嬷屋里只剩自己,才低声开口:“夫人的意思,丹橘适才都与老婆子说了。”

    明兰忍着心急,还得先表白一番:“不是我不懂事,爱打听,可如今人家都打上门来了,偏那余家与我有些情分,忌着打老鼠摔了瓶子,迫不得已才开口的……”

    常嬷嬷的两只手皱褶苍老,实实的盖在明兰的小手上,低声道:“夫人是什么样的人,老婆子还不知么?这么些日子下来,夫人半句都不曾问过侯爷的过往。”

    其实她曾为难过,若明兰问起曼娘的事,她说是不说;顾廷烨没示意,她擅自就说,可不说又怕明兰不悦。好在明兰从来都不多问一句,叫她心里既松了口气,又是敬重。

    “前头那余夫人的事……”常嬷嬷沉吟着,明兰手心攥紧,觉着自己的心肝都在抖,“老婆子委实不知。余氏夫人是怎么没的,侯爷半句都不曾提过。”

    明兰心头掉了块石头,大眼难掩失望:“侯爷连嬷嬷都不曾说?”

    常嬷嬷缓缓抬起头,神情凝重,:“…那时,烨哥儿跟老侯爷闹翻了,一口气咽不下,说走就走,我劝都劝不住。可才过个把月,他又慌急忙从南边回来了,我问他怎么了,他却不肯说。没过多少日子,侯府就敲起了云板,说那余氏病故了。”

    这么快?明兰一阵疑惑,轻问道:“当时侯爷是个什么情状?”常嬷嬷缓缓摇头道:“说不好,不大对劲。”明兰卖力鼓励她:“嬷嬷想着什么,但说无妨。”

    常嬷嬷点点头,细忆起来:“原先我以为烨哥儿回的这么急,应是得了侯府的信,为着余氏病重才赶回的,可后头看着又不像。我因忧心烨哥儿在里头受欺负,常使钱叫人去侯府外头听消息,余夫人既病的那般重,可侯府却不曾请过一位太医,老婆子当时就疑心了。”

    明兰大是佩服常嬷嬷,握着她的手,用眼神鼓励她继续说下去。

    “还有一处。”常嬷嬷语速更慢了,“记得烨哥儿回来第二日,吃酒大醉,又不肯家去,便来了老婆子处。我服侍他睡下,他牙关咬的死紧,半字不说。那会儿老婆子就奇了,哪有老婆病的快死了,男人还喝成这般,我家哥儿虽有些脾气,却不是那没心肝的混帐,那余氏再不好,到底是夫妻一场,我家哥儿不会如此……”

    “兴许侯爷是心存歉疚,是以喝的大醉。”明兰酸溜溜的推测。

    常嬷嬷的一双老眼愈发像对倒三角,继续摇头:“样子不像。哥儿的性子我知道,他不是只嘴上说好听的人,若真觉着对不住人家,必会实心去偿。他的模样,倒像是满肚子的委屈怒气说不出口,气极了,这才借酒浇愁。”

    这评价说到明兰心坎上了,顾廷烨是个实在人,喜欢用实际行动来表示他对恩怨的看法。因段成潜待他有恩,他就丢下大肚子的老婆捞他弟弟去了(这个大烂人,明兰忍不住暗骂两句)。又因自觉对不住余嫣然,害她远嫁云南,所以闷声不响的替段家弄了三年连份的茶引,被明兰发觉后,还勒令她不许告密。直到明兰拿嫣然的来信几次声明,嫣然是真的真的真的过的很好,他才考虑少干涉西南茶业的市场经济。

    由是,倘若他真对余嫣红十分内疚,按照他的行为模式,应该日夜陪在床前以慰藉病人,或持械去劫两个顶级太医来,甚至去皇宫抢些千年人参万年王八来,都还比较靠谱些。

    “后头那余氏亡故了,烨哥儿连出殡都没等,便又走了。这一走,就是好些年。”想起往事,常嬷嬷不胜唏嘘,“统共十来日功夫,只在余氏没了后的几日,烨哥儿说了些子自己有眼无珠,错识了曼娘,此后再无多一句。”

    照理说,死老婆是蛮严重的事,何况又是新婚妻子,还死的这么迅雷不及掩耳,哪个正常的鳏夫不想找人说两句呢,怕是连长柏都会多作几首五言感叹一下结发夫妻却有缘无分。

    “那么,依嬷嬷的意思……”明兰听的眼睛发亮。

    常嬷嬷低下头,反复思量。

    当初她不是没起疑过,也曾旁敲侧击过两次,说‘年轻轻的,怎么说病就病,说没就没了呢’,可顾廷烨始终避过不谈。不过依旧叫自己看出些蹊跷,顾廷烨脸上虽不露,但举止言行间,她能察觉出顾廷烨那似带着厌烦意味的回避,提也不愿提,仿佛最好完全没有这件事情。而顾廷烨的性格,不是逃避之人。

    “那余氏之死,当与烨哥儿无有干系。”常嬷嬷一字一句的吐出来,神情郑重,“非但无干,且那余氏当是出了大过错的。”至于和顾家有没有关系,她却不敢下定论了。

    明兰深深的出了一口气,有些轻松。说句事后诸葛亮的话,其实她也有这种感觉。

    美美的睡了一觉,伸着懒腰起了床,又连着扒了两碗饭,明兰抹抹嘴,斗志激昂的等了一上午,直到吃午饭了,还是木有人来踢馆,只好又去睡午觉。等到再次睁眼时,毫不意外的听到绿枝夹杂着咯吱咬牙声的通报:“余家又来人了,还在小花厅!”

    明兰颇有一种‘渴战已久’的振奋感觉,十分霸气的一挥手:“更衣,见客。”其实她更想喊的是‘关门,放狗’这句话。

    再见余大太太,明兰有充分的时间把她从头到脚打量一番,是怎么样的胆气和脸皮,能够这么上门来闹(前提是自己推测正确)。余大太太叫她看的浑身发麻,却依旧能翻个很有气势的吊梢眼过来,然后威严道:“怎么说罢?你应是不应。”

    很有黑社会谈判的架势嘛;明兰左右看了看,笑道:“我还当今日能拜见余老夫人呢。”

    余四太太脸上颇带了几分倦意:“娘本是要来的,她身子不好,我们好容易才劝住了。”

    “四婶婶至孝,难为您费心了。”明兰微笑的十分温和,然后转头对着一旁看好戏的太夫人和斗鸡般的余大太太,“若叫老夫人听了咱们的话,没准也得躺倒了。”

    余大太太神色一凛:“你什么意思?”

    “没什么意思,只道,倘使我硬是不肯,伯母又待如何呢?”明兰慢吞吞道。

    余大太太一肚子火气,冷笑一声,高声道:“我那苦命的孩儿,嫁到你们顾家不到一年,就丧了性命,好歹给个说法罢!倘若觉着我不够分量,我这便请婆母,旁的耆老来!”

    余四太太见气氛紧张,忙道:“明兰,你别急,这不是为着我家公爹么,也就走个过场,冲冲喜,叫老人家高兴一下。”

    “唉哟,我苦命的女儿哟,可怜你早死在顾家,连个捧瓦罐的都没有……”感觉上来了,余大太太竟还哭号起来,可惜没有眼泪。

    “伯母先别哭,听我说见事儿。”明兰赶紧摆手道,“昨日您走后,恰好有人来我,那是侯爷自小信重的一位嬷嬷,便是在外头那几年,也是这位嬷嬷照料的。”

    明兰笑眯眯说着,满意的看到余大太太止住了假哭,疑惑的听着,她继续道,“嬷嬷见我满脸官司,便问我情由,我说了过继的事。嬷嬷大吃一惊,只拍桌子大骂‘岂有此理,好厚的脸皮’,余伯母,您道这是为何?”

    余大太太脸色渐变,直觉反应的去看太夫人,太夫人朝她微笑,以眼神示意,余大太太回过头来,强硬的瞪着明兰:“我还真不知了!”

    好个不见黄河心不死!明兰心中冷笑,开始下赌注,脸上却愈发笑的温厚:“听了嬷嬷的话,我犹自不信,嫣然姐姐何等的温良淑德,嫣红姐姐怎会如此?!”

    余大太太开始脸上泛青了,还用力咬唇死撑着。

    “是以,我就将巩姨娘带了来问话。说起来,她也是余家人,伯母最近可见过她?”明兰轻飘飘的掷出这句话,细细观察余大太太的表情,只见她明显停了一拍呼吸,明兰笑了笑,继续道,“她说了好些事与我听,我这才晓得为何侯爷从来不愿提起嫣红姐姐。”

    余大太太撑不住了,开始身形摇动,余四太太听的云里雾里,只看着妯娌发呆。这时,坐在那头的太夫人忽的轻笑一声,悠游道:“红绡可不是多话的哟,难不成有人吓她打她了?”

    明兰连头也不转,笑眯眯的盯着余大太太:“听说巩姨娘是在您跟前大的,她的性子您最清楚不过。她是个聪明人,知道在府里也就这样了。余下的,无非是前程二字。有人能许她的,我翻个倍添上,您说,她会如何?”

    余大太太呼吸粗了起来,无措的再去看太夫人,这次连太夫人也变了神色,她只知巩红绡昨夜起已被看管起来了,再难与外头传消息,细里如何,她也不清楚。

    “巩家老娘还在罢。我许她母女团聚,一辈子够用的银子,良籍,田庄,回头再招个赘婿,生个儿子,比什么不强?伯母,您说呢?”

    明兰故意压低了声音,颜色温柔轻慢,凑到余大太太跟前,故意缓声缓气道,余大太太艰难的咽了一口空气,看着明兰,满脸惊疑不定,连自己嗓音发颤了犹自不知:“……你,你是说,侯爷…他早就…”

    “亲家母!”太夫人高声喝断,人已立起。

    余大太太怃然住了口。

    明兰从鼻子里哼出不屑来:“这些日子来,我原先还觉着侯爷对余家不理不问,有些不好,自知了其中底细后,叫我说一句呀……”她忽的冷了脸色,面上尽是讥讽之意,“哼!还能叫嫣红姐姐依旧躺在顾氏坟茔中,受着顾家子孙的香火供奉,已是仁至义尽,全了两家的体面了!可叹人心竟还不足,竟上门羞辱,道是顾家好欺负么?!”

    余大太太似是连指尖都苍白了,坐在那里摇摇欲坠,余四太太也渐听出些门道来,观今日情形,竟是侄女在顾家犯了大错,说不好还是丑事,想起自家居然还敢上门来闹,这不是生生把顾侯得罪狠了么?!她顿时吓出一身冷汗来,慌张无措的望着明兰。

    明兰转身坐向她,柔声道:“四婶婶,我料你也是不知的罢。”

    余四太太连连点头,苦声道,“为着公爹的病渐渐重了,我和你四叔这两个月才从登州赶来的,如何知道?”

    明兰微微侧了侧眼神,意有所指道:“四婶婶,你是个明白人,可别跟伯母似的办糊涂事,叫人当了枪使,给余家惹下大祸。”

    余四太太顺着明兰的眼神,看了眼太夫人,再看看自家委顿不振的大嫂,思忖片刻,心头渐渐敞亮,事已明白五六分了。

    明兰斜眼看着余大太太,清楚的吐字:“过继之事,万难从命。倘若余伯母依旧不肯饶过,便请使出手段来罢,我如今身子重,待侯爷回来后亲往余府一趟,将嫣红姐姐当初的事,跟余大人另余家族人好好说道说道,论个明白!”

    余大太太呻吟一声,不知真假的半晕了过去。

    余四太太深吸一口气,已知此事实是个大大的笑话,今日越早结束越好,当下扶起妯娌便道,“明兰,这两日是我家唐突无礼了,我们这就回去,侯爷若有气……”她自己也觉着难开口,只能深深的看着明兰,“万望你念着旧情,担待一二。”

    明兰叹了口气,和气道:“四婶婶,别说我和嫣然姐姐的情同手足,便是您待我的情分,老夫人和我祖母的情分,也是在的。”

    余四太太松了口气,赶紧叫了丫鬟来帮着扶住余大太太,跟太夫人都不多说一句,便低头匆匆告辞了。

    “太夫人若是无有旁的训导,我这便歇息去了。”明兰看着她们离去,也慢慢站起身。

    “慢着。”

    太夫人目睹了全部经过,暗叹终遇上对手了,原本计划要拖延许多日子的计策,全都提早叫破了,好在她早有准备。

    明兰缓缓的转过身,挑眉道:“太夫人还有何见教?”

    太夫人也不说话,只扬手朝旁边的丫鬟挥了挥。

    侧边的三折紫竹门帘被轻轻卷起,一对母子低头而进,恭敬的站在当中,向明兰和太夫人福了福,女子脆生生的嗓音,像是敲击在戏台上的唱和。

    “曼娘见过太夫人和夫人了。”

    明兰再度缓缓坐下,好整以暇的等着,只是身旁的丹橘和绿枝快两眼冒火了。

    太夫人笑的有恃无恐,依旧用她那不疾不徐的调子道:“过继一事,既那余家都不争了,我也就不多话了。不过,”她指了指昌哥儿,“这孩子到底是侯爷的骨肉,总流落在外也是不妥,是以……”

    “是以,我这做嫡母,应当宽大为怀,将这孩子接进府来,认祖归宗,是也不是?”明兰不耐了,肚腹有些隐隐作痛,下坠之感忽明显起来,她直接截断老妖婆的话,替她说完,“可昌哥儿不是侯爷不叫进府的么?哦,是侯爷一时糊涂,拉不下面子,我这做主母的,当贤良淑德为本,好好劝说侯爷,是也不是?”

    听着这一番连讥带讽,太夫人脸皮似乎抽搐了几下,明兰看的有趣,继续一溜串下去,“还有,倘若昌哥儿进府了,自也不能落下曼娘。留子去母,太伤天理,有违人和,怎可叫人家相依为命的母子骨肉分离呢?所以,曼娘也当进府,是也不是?”

    向妈妈见主子被连连抢白,沉声喝道,“请慎言,夫人敬重长辈的礼数哪里去了?”明兰笑的很赖皮:“原就是为着敬重,怕长辈累着,替她把话都说了不是。”向妈妈气结,太夫人沉着脸,她这把年纪了,总不好和小媳妇斗嘴,太失身份了。

    “只有一事,明兰实在不解,”明兰笑嘻嘻道,“当初老侯爷可是坚不肯叫曼娘进门的。咱们不能因着老侯爷过世了,就不拿他的话当回事了呀。”

    太夫人面无表情,似是也动了气:“老侯爷的意思是,不可叫曼娘在正房太太进门前到府里,免得落了亲家的

    全本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第81部分阅读

    欲望文